首页 分享 10个樱桃番茄大PK,用数据说话,这2个品种值得推广!

10个樱桃番茄大PK,用数据说话,这2个品种值得推广!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9-20 15:40

樱桃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是番茄栽培亚种中的一个变种,形似樱桃,故得名樱桃番茄,其果实富含番茄红素、维生素PP、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口感清甜,常用于鲜食,是一种高端果菜,目前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列为优先推广的“四大水果”之一。 部分樱桃番茄品种具备无限生长潜力,种植者们通过长季节栽培技术实现樱桃番茄的周年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在节约土地的同时带来可观的效益,近年来,樱桃番茄在浙江省内的种植规模正逐步扩大。

种子是农业的核心,良种是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基础。我国拥有全球市值第二大的种子市场,国内的种源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蔬菜在我国居民的膳食谱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收入水平的提升和消费观念的更新,高端蔬菜获得了消费者更多的青睐。由于国内育种创新能力与国外存在差距,据统计, 在高端蔬菜领域,孟山都、瑞克斯旺、海泽拉等国际种业巨头已抢占了我国约80%的市场份额,过高的“洋种子”依存度已对我国的种业安全构成威胁,同时,日益攀升的种子价格也给种植者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现阶段我国高端蔬菜种子的自给能力亟待提升。

在国家提出“种业振兴”和“打赢种业翻身仗”的大背景下,浙江省内众多科研机构和育种企业纷纷响应号召,选育出一系列樱桃番茄新品种。由于不同品种在不同生态区域内的表现存在差异,为筛选出适合台州地区种植的优良樱桃番茄新品种, 以台州当地主栽品种浙樱粉1号为对照,结合新引进的9个樱桃番茄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浙江省台州市台州农业科技创新园内进行,试验地点海拔3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全年无霜期240d左右,多年平均降水量约1600mm,年日照总时数约1900h。

试验场地为8440型七连栋钢架塑料大棚(占地2688m 2 ),配备顶开窗、湿帘风机、内外遮阳、补光灯、内保温、水肥一体化等设施,采用基质槽进行种植,槽宽60cm、深45cm,栽培基质按泥炭土∶珍珠岩∶蛭石∶蘑菇渣=4∶2∶1∶1配制。

1.2 供试品种与试验设计

供试樱桃番茄品种共10个,均为无限生长类型,其中,浙樱粉1号为台州当地主栽樱桃番茄品种,具体品种名称及育成单位见表1。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每个小区种植80株。

1.3 栽培管理

2020年9月28日,采用50孔穴盘育苗,于10月22日移栽,行株距为40cm×60cm。采用单秆整枝吊蔓栽培,根据植株长势,每7~10d斜拉落蔓1次。日最低气温≤15℃时展开内保温实现双膜保温;遇霜冻天气,夜间展开外遮阳减轻霜冻;遇高温,采用内外遮阳降温以及湿帘风机降温。肥水、保果疏果、整枝、病虫害防治等参照常规管理方法。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①风味评鉴每个品种成熟后,从表面光滑、色泽均匀、无损伤、无病害的果实中随机挑选120颗,邀请60人对每个品种的气味、风味、品相等作出评价,方法参考《番茄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②测定指标考察各品种现蕾期、始花期、始收期、末收期(共6穗果)、果色。在各小区内随机标定10株测定单穗果数、单果质量、心室数、商品果横纵径、单株总产量(前6穗果),用日本爱拓水果糖度计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调查方法参考《番茄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全部采收完成后,用卷尺测量第1个果穗至第6个果穗间的间距,用以计算6穗果间的平均间距。

1.5 数据处理

采用WPS Office 2019录入和整理数据,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α=0.05)进行多重比较及差异显著性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比较

统计结果表明(表1), 9个品种与浙樱粉1号在现蕾期、始花期上相近,差距均在4d内,但在始收期上相差较大,其中,瓯秀红樱1号与浙樱粉1号一致,从定植至始收仅需88d;瓯秀红樱2号所需时间最长,为116d,较浙樱粉1号晚28d,其余品种定植至始收均在103~107d。各品种前6穗果末收期差异较大,其中,瓯秀红樱1号采收结束最早,从定植至末收仅需140d,较浙樱粉1号提前4d;瓯秀黄樱为149d,较浙樱粉1号晚5d;瓯秀红樱2号最长,为174d,较樱粉1号晚30d。

2.2 果穗间距比较

试验结果表明(表1), 各品种果穗间距存在显著差异,浙樱黄2号、钱江金珠、瓯秀红樱2号、浙樱粉2号、浙樱粉3号、钱江红珠的果穗间距均显著大于浙樱粉1号的34.49cm,分别达到了47.68、42.57、40.39、40.32、37.98、37.97cm;而瓯秀粉樱和瓯秀红樱1号的果穗间距均显著小于浙樱粉1号,分别仅为28.89、31.81cm;瓯秀黄樱果穗间距为34.40cm,与樱粉1号无显著性差异。

2.3 果实性状比较

试验结果表明(表2),钱江红珠、瓯秀粉樱、瓯秀红樱1号、瓯秀红樱2号为红色系樱桃番茄;浙樱粉1号、浙樱粉2号、浙樱粉3号为粉色系樱桃番茄;钱江金珠、浙樱黄2号、瓯秀黄樱为黄色系樱桃番茄。

参试品种果实的心室数为2个或3个,其中,钱江金珠、浙樱粉3号、瓯秀粉樱、瓯秀黄樱、瓯秀红樱1号的2心室果实占比100%,钱江红珠、浙樱粉1号、浙樱黄2号、瓯秀红樱2号的2心室果实占比为90%,浙樱粉2号的3心室果实占比最高,达到了30%。

果形是樱桃番茄重要的商品性状,常为圆形或长椭圆形。参试品种中长椭形果形品种为浙樱粉3号、瓯秀粉樱、瓯秀黄樱,果形指数分别为1.16、1.26、1.24,其余品种均为圆形,果形指数均在0.96~1.04。长椭形品种中,浙樱粉3号横径、纵径分别为33.13、38.35mm,均显著大于瓯秀粉樱、瓯秀黄樱;而瓯秀粉樱与瓯秀黄樱的横径、纵径均未达到显著差异。圆形品种中浙樱粉2号横径、纵径均为最大,为37.09、36.22mm,与瓯秀红樱2号差异未达显著水平,但均显著大于其他圆形品种。

单果质量超过20g的品种为浙樱粉2号、瓯秀红樱2号、浙樱粉3号,分别达到了29.57、27.53、25.01g,相互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单果质量在15~20g的品种有瓯秀红樱1号、浙樱粉1号、瓯秀粉樱、瓯秀黄樱、浙樱黄2号,分别为17.50、17.10、15.95、15.85、15.01g,均显著小于浙樱粉3号,相互间差异除瓯秀粉樱与瓯秀黄樱间未达显著水平,其余均达到显著水平;单果质量小于15g的品种有钱江金珠、钱江红珠,分别为14.51、12.66g,均显著小于浙樱黄2号,相互间差异达显著水平。

2.4 经济性状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在单穗果数上, 浙樱黄2号最多,达15.70个,是参试品种中唯一一个单穗果数超过15个的品种,显著高于浙樱粉1号的10.88个,但与瓯秀红樱2号、钱江红珠和钱江金珠等品种无显著差异。

在单株总产量上,各品种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浙樱粉2号和瓯秀红樱2号、浙樱粉3号显著高于浙樱粉1号,分别达到了1756.65、1701.22和1324.53g,折合理论总产量分别达到了34.25、33.17和25.83t/hm 2 ,表现出不错的高产性能 而钱江红珠的单株总产量最低,仅为835.20g,理论总产量仅为16.29t/hm 2 ,显著低于浙樱粉1号,丰产性不佳。

2.5 果实综合品质比较

由表4可知,大部分品种表现出较为优良的抗裂性, 仅浙樱粉1号和瓯秀红樱1号表现为冬季易裂果,这种现象在冬季尤为突出,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减产,给贮运带来了困难。

在总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上,瓯秀黄樱和瓯秀红樱1号表现不俗,显著高于浙樱粉1号的10.06%,分别达到10.91%和10.36%,在参试品种中,仅有这3个品种的TSS含量大于10.00%。参试的10个品种中,有3个品种具有较浓郁的香味,分别为浙樱粉1号、瓯秀红樱1号、瓯秀红樱2号。在风味方面,除了浙樱粉1号外,品鉴者对瓯秀红樱1号、瓯秀黄樱这2个品种的评价较高,二者味甜且浓郁,鲜味足。 综合来看,瓯秀黄樱品质佳,耐裂果,总体评价最优。

3.讨论

3.1 不同品种樱桃番茄生育期和结果特性

不同品种樱桃番茄在生育期上存在明显差异, 浙樱粉1号和瓯秀红樱1号较早熟,从定植至始收仅需88d,从定植至末收分别仅需140、144d,较短的生育期减少了种植过程中的成本投入。

樱桃番茄属劳动密集型农作物,尽管目前已研发出番茄采摘机器人等智能机械设备,但其购置成本高昂,难以大规模推广,目前,樱桃番茄生产过程中仍依靠传统人工。落蔓是樱桃番茄生产中的关键步骤,在温室高度一定的情况下,较大的果穗间距意味着:在获得相同数量果穗的情况下,种植者需要进行更为频繁的落蔓,增加用工成本。与 对照品种浙樱粉1号相比,瓯秀粉樱、瓯秀红樱1号、瓯秀黄樱这3个短穗间距品种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工作量,更加适宜吊蔓栽培。

3.2 不同品种樱桃番茄果实性状和产量

果色取决于果实中色素的组成和比例,研究表明,红果与粉果番茄中的番茄红素含量显著高于黄果番茄,而黄果番茄的叶黄素、β-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果色的番茄。樱桃番茄果实多为2心室,表2结果所示,部分参试品种出现了3心室果实,以浙樱粉2号占比最多,高达三成。有研究表明,心室数越多,番茄的单果质量也越大。根据表2所示,浙樱粉2号的单果质量普遍高于其他品种,这与前人研究结果相似。

高产是对樱桃番茄良种的基本要求。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光水肥条件相似的情况下,浙樱粉2号、瓯秀红樱2号在单株总产量上表现突出,这表明二者可能在叶片光合能力、植株水肥利用效率、抗逆性等方面优于其他品种,其内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究。

3.3 不同品种对樱桃番茄果实综合品质的影响

裂果是番茄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生理性病害,导致减产。本试验中,浙樱粉1号和瓯秀红樱1号裂果较多,前人研究表明,果皮韧度低、果皮薄的品种易开裂,这2个番茄品种可能属于该类型的樱桃番茄。

番茄果实的风味和香气是衡量番茄综合品质的关键指标。有研究表明,TTS含量与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呈线性正相关,较高水平的可溶性糖,如葡萄糖、果糖和相对较高水平的可滴定酸,如柠檬酸、苹果酸均有助于番茄风味的形成。因此,TTS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的浙樱粉1号、瓯秀黄樱和瓯秀红樱1号可能含有更多的可溶性糖、可滴定酸,从而形成浓郁的风味。此外,尽管浙樱粉1号和瓯秀黄樱在TTS含量上无显著性差异,但口感显著不同,浙樱粉1号味甜酸,瓯秀黄樱味甘甜,二者果实中的糖酸比存在差异。有研究表明,低糖高酸导致番茄果实口感偏酸,而高糖低酸导致果实味道偏淡,只有适宜的糖酸比才能造就美味番茄。本试验中,浙樱粉1号、瓯秀红樱1号和瓯秀黄樱均受好评,表明三者的糖酸比都在人群认可的范围之内,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测定三者的糖酸比数据,为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氨基酸影响蔬菜鲜味的产生。番茄果实中呈味氨基酸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氨基酸,影响番茄鲜味的形成。表4所示,浙樱粉1号、瓯秀黄樱、瓯秀红樱1号、瓯秀红樱2号较其他品种鲜味更足,表明果实中可能含有更高水平的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

番茄果实中存在400余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醇类、酮类、醛类、酯类等,其中,香叶基丙酮、6-甲基-5-戊烯-2-酮、顺-3-己烯醇等16种芳香性化合物影响番茄香气的形成。本研究中,参试品种都具有果香,而有研究表明香叶基丙酮和顺-3-己烯醇具有果香的香气特征,因此,2种化合物可能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番茄红素是6-甲基-5-戊烯-2-酮的前体物质,红果与粉果型樱桃番茄的番茄红素含量相对较高,有助于6-甲基-5-戊烯-2-酮的合成。表4结果表明,粉果型的浙樱粉1号、红果型的瓯秀红樱1号和瓯秀红樱2号具有较浓郁的香气,这可能也与6-甲基-5-戊烯-2-酮相关。

4.结论

本文将浙樱粉1号与其余9个樱桃番茄品种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浙樱粉1号相比,浙樱黄2号、钱江金珠、瓯秀红樱2号、浙樱粉2号、浙樱粉3号、钱江红珠的果穗间距过大,劳动力投入成本增加;钱江红珠产量最低且品质一般;浙樱粉2号、浙樱粉3号产量高,品质一般;瓯秀粉樱产量较高,耐裂果,但品质一般;瓯秀红樱2号产量高,品质中等,耐裂果; 瓯秀红樱1号生育期较短,品质佳,产量较高;瓯秀黄樱产量稍低,但品质上乘,冬季裂果率低综上所述,瓯秀红樱1号、瓯秀黄樱可以部分替代浙樱粉1号在台州地区越冬设施栽培中推广应用。

好消息

购良种、选精品

长江蔬菜商城汇聚

国内知名种企优良品种

任你挑、任你选

作者介绍:

信息来自《长江蔬菜》2021年6月下

微刊 微商城 品 牌力量

更多信息,请添加小蔬微信号CJSCZZS004了解!

↓↓↓

相关知识

产量提升12.3—129.1%!13个樱桃番茄大PK,数据显示这6个品种值得推广!
亩产相差40.65%!9个樱桃番茄田间试验数据已出,该选哪个一目了然!
17个品种获奖!第三届樱桃番茄擂台赛结果出炉
樱桃番茄无土栽培
樱桃番茄
番茄育种
白色系月季盘点,这10个品种你值得拥有!
番茄优质高产生产技术集成与推广
番茄品种大全
樱桃小番茄怎么种植(樱桃番茄栽培技术)

网址: 10个樱桃番茄大PK,用数据说话,这2个品种值得推广!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35491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千禧、粉贝贝、釜山88傻傻分不清
下一篇: 谈谈樱桃新品种:俄罗斯八号的优缺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