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的误区及对策
课堂提问是有效教学的关键,应包括教师和学生双方面的:教师的有效提问和学生的敢于提问。教师的有效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完善,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敢于提问一方面说明学生在围绕课堂积极思考,另一方面老师也可以从学生的问题中获取一些必要的反馈信息,便于更好的组织教学。然而由于诸多原因,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于课堂提问的处理还存在着许多误区。
误区一
直面我们的课堂,不难发现目前的课堂提问存在着许多无效与低效的提问:课堂上教师随心所欲地提问,提出的问题不是过于浅显就是过于深奥,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问题提出后,教师急于求答,对答不出问题的学生,不善于启发答问的思路;学生作答后,教师的评价过于简单,不能在关键处点拨,课堂提问的评价激励太少,起不到评定、反馈、激励、促进作用等等,这一系列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长期下去,学生的思维弱化,探索问题的意识、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得不到锻炼和培养。
对 策
要解决课堂提问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认为应该从提问的每个环节来精雕细刻:
1、提问。盲目的提问无助于教学,它只能分散学生精力,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使教学偏离正常的轨道。因此,问题的提出一定要有指向性,要做到简单有效、开放有度、促进思维,这样才能使学生尽快地进入思考,探索的状态。
2、候答。候答时间这个概念是美国一位心理学家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候答时间不宜太短。太短的时间,学生准备不足,来不及思考,他们的回答往往是低效或无效的;候答时间也不宜太长,如果问题提出后,学生已完成了对问题的思考,老师还不让学生回答,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转移。所以,作为教师要根据问题难度适当控制侯答时间,给课堂适当留白,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思考再作答,这样,真正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发展。
3、叫答。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最容易造成叫答对象的偏差,容易形成偏爱式的叫答或惩罚式的叫答,长期下去,部分学生在老师的不断提问下能力会所进步,而那些更多的被冷落的学生则会产生消极,甚至厌学的情绪。我们呼唤“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课堂!叫答的关键应是面向全体学生,课堂上由谁来回答,教者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要让差生吃饱,优生吃好。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体验成功的喜悦。
4、理答。理答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智慧的理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赋予课堂更强的生命力。反之,理答不当就会严重地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熄灭学生求知思维的火花,甚至使学生彻底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可见,课堂上老师精彩有效的激励性理答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四两拨千斤”的功效。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要创设一个宽松、愉悦、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当学生回答问题有误时不责备,不讽刺,适当降低问题的难度,给学生搭一点“梯子”,尽量让学生体面的坐下;在学生回答正确时要进行追问,让学生证明答,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只有充分处理好课堂提问这四个环节,才能在课堂上真正实现有效提问,但课堂提问不是老师的专利,老师有时更应该调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在实际数学课堂中,不少老师在调动学生提问积极性,在处理学生敢于提问这个教学环节时仍然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和方法的不恰当性。
误区二
在实际教学中,能主动提出问题的学生少之甚少。我们的学生随着他们年级的增长,提问题的数量就像坐滑梯一样迅速下滑,问题意识越来越淡薄。是学生没有问题可问吗?当然不是。学生天性好奇,心中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可就是不敢提出来,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学生自己有心理顾虑,担心自己提出的问题不符合老师的意图,受老师的批评与同学的笑话,所以问题就闷在心里,不敢提出来;另一方面是教师课堂上很少安排学生提问的时间,即使有这样的环节,也是蜻蜓点水,没有实际的效用。这样,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就逐渐淡化,久而久之,课堂上就难以见到学生的提问了。那么,数学教学过程中在调动学生提问积极性,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有那些策略呢?
对 策
首先,作为教师,应该要从思想上纠正认识上的误区,重视学生提问这个环节。
今天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重视学科内容的讲授,而忽视学生问题习惯的培养。教师总认为把学生教得没有问题,才算是成功的教学。实际上,困惑和好奇恰恰是孩子特有的财富,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产生学习动机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于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从教师的角度看,如果更多的学生提问,教师为其恰到好处地点拨与答疑,能让学生产生拨开云雾、毛塞顿开的畅快,令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善于思考、善于分析、敢于探索、勇于进取,更有利于他们自主性、研究性学习;通过为学生答疑解惑,可增加师生间的信任度和感情,融洽师生关系,也能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可以对症下药,采取补救措施,从而使教学更切合学生实际,避免了盲目性,最终也提高了效率。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提问习惯,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变学生课堂上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其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营造氛围,采用恰当的方法让学生敢问、会问、爱问。
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给予口头语言的表扬,还要用肢体语言进行鼓励。摸摸头、拉拉手等动作都能把师生间的距离拉近,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激活他们的思维,使其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捕捉“问”的契机,放心大胆的去问。有了这样的适宜环境,教师在进行适当的方法的指导,提供“问”的示范,昂让学生逐步掌握提问的方法,从而让学生真正做到会问、爱问。
——此文已发表于2011年《广西教育》第十一期
相关知识
课堂提问的误区及对策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碧桃的栽培误区及对策
果树病虫害防治误区及对策.doc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误区与`对策..doc
园林树木常见修剪误区及对策
君子兰养护常见误区及对策
苗木修剪的误区及对策
施肥有哪些误区和对策
网址: 课堂提问的误区及对策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351940.html
上一篇: 汽车保养之雨雪天气的误区和对策 |
下一篇: 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