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二十四节气之芒种

二十四节气之芒种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9-19 15:44
芒种概述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通常在每年公历6月5日至6月7日之间到来,具体日期根据太阳到达黄经75°的时刻而定。2025年的芒种是6月5日。芒种标志着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

芒种名称由来

芒种一词最早见于《周礼》记载,其名称来源于农事活动。芒指有芒的作物,如大麦、小麦等;种指播种。芒种时节正是有芒作物成熟和晚稻等作物播种最忙的季节,因此民间也有芒种忙种的谐音说法。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鵙始鸣,三候反舌无声,形象描述了这一时节的物候特征。

芒种气候特点

芒种时节,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典型的夏季气候。此时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北半球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阶段。气温方面,除青藏高原和东北部分地区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可达22℃以上。降水方面,南方进入梅雨季节,阴雨连绵;北方虽未进入雨季,但雷阵雨天气明显增多。这种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对农作物生长既有促进作用,也容易引发病虫害。

芒种农事活动

南方地区农事
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节,农民需抓紧时间抢收成熟的小麦、油菜等夏熟作物,同时及时移栽水稻。果园管理方面,需加强排水防涝,对桃、梨等果树进行夏季修剪。

北方地区农事
华北平原开始播种夏玉米、夏大豆等作物,冬小麦进入最后生长阶段。农民需注意防范干热风危害,适时灌溉保证籽粒饱满。蔬菜种植方面,露地栽培的番茄、黄瓜等进入盛果期,需加强水肥管理。

特殊地区农事
东北地区正值大田作物生长旺盛期,需及时中耕除草;西北地区则要注意节水灌溉,防止土壤盐渍化;西南山区开始采收春茶,同时加强稻田病虫害防治。

芒种民俗文化

送花神仪式
古代民间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表达对花神庇佑的感谢。这一习俗在《红楼梦》中有详细记载,人们用彩线系在花枝上,或制作轿马旗幡送别花神。

煮梅习俗
江南地区有芒种煮梅的食俗。此时梅子成熟但味道酸涩,人们通过煮制加工制成酸梅汤等消暑饮品,既解暑又开胃。

安苗祭祀
皖南地区保留着传统的安苗祭祀活动,农民在插秧后祈求五谷丰登,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丰收的期盼。

芒种养生保健

饮食调理建议
芒种时节宜多吃清热解暑、健脾祛湿的食物,如绿豆、赤小豆、薏米、苦瓜等。适量食用当季水果如杨梅、荔枝、芒果等,但需注意不可过量以免上火。

起居注意事项
建议晚睡早起,适当午休避开正午炎热。居室保持通风干燥,衣物选择吸汗透气的棉麻材质。运动宜选清晨或傍晚较凉爽时段,以温和运动为主。

疾病预防措施
需重点预防中暑、肠胃疾病和皮肤病。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贪凉直接吹空调或过量食用冷饮。潮湿环境下要防范真菌感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芒种文学艺术

历代诗人创作了大量描写芒种时节的诗作。唐代元稹《咏廿四气诗·芒种五月节》描绘了芒种物候;宋代陆游《时雨》记录了芒种农耕景象。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为研究古代气候和农业生产提供了珍贵资料。

在现代艺术创作中,芒种常被赋予忙碌与希望的象征意义。不少绘画作品以金色麦浪和辛勤劳作的农民为主题,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相关知识

二十四节气——芒种
二十四节气:芒种
二十四节气之“芒种”知识知多少
【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专栏 | 芒种
[七律]二十四节气 芒种
二十四节气|芒种
借势海报必看! 二十四节气之芒种海报设计常用意象总结
二十四节气之芒种丨芒于自然,种于希望
二十四节气(09)芒种
芒种(二十四节气之一)

网址: 二十四节气之芒种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35151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处暑”这天的1个讲究、5个习俗
下一篇: 处暑种什么 处暑种什么菜最合适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