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一种防治园林作物蓟马的杀虫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一种防治园林作物蓟马的杀虫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9-19 13:46

一种防治园林作物蓟马的杀虫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绿化园林防治领域,具体是一种含阿维菌素和多杀霉素的杀虫组合 物,主要用于防治园林作物的榕管蓟马。
【背景技术】
[0002] 蓟马是园林景观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中国南方的小叶榕树、芒果树、扁桃树及 菊花、玫瑰园林花卉常受到蓟马的危害。蓟马以成虫和若虫群集于叶片正面和背面,锉吸 叶肉及汁液,被害处只残留表皮,形成白色斑点,被害的花卉植株矮小、生长发育迟缓、花 小、叶片污秽、无光泽、甚至死亡。小叶榕也称细叶榕,是中国南方重要的园林景象植物,因 其是常绿树木,而且具有兴旺的气生根,美化茂盛,树型漂亮,枝叶下垂,是南方城乡路途、 广场、公园、风景点、院子的首要美化树种。榕管蓟马是小叶榕的主要害虫,成虫、若虫锉吸 小叶榕的嫩芽、嫩叶,致使形成大小不一的紫红褐色斑点,后沿中脉向叶面折叠,形成饺子 状的虫癭,数十头致上百头成虫、若虫在虫癭内吸食为害。受害严重者多数树叶成饺子状, 且布满红褐色斑点,降低了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0003] 在防治城市绿化树木上目前还是用化学方法进行防治,而在选择药剂上还是依靠 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品种。如还是依靠氧乐果、氧化乐果、辛硫磷、溴氰菊酯等高毒广谱的农 药品种,如在城市中喷施这些高毒农药,会极大的污染空气,农药味弥漫对路过及附近的市 民生活造成很大的麻烦。且由于其繁殖量大、世代重叠明显等生物学特性,使得蓟马对杀虫 剂的抗药性发展明显,加大了防治蓟马的难度。因此急需一种毒性低,活性高且能延缓其 抗性发展的新产品,能有效防治作物的同时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0004] 阿维菌素是一类生物源农药,其制剂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杀虫杀螨剂,对昆虫及螨 类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对叶片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可杀死表皮下的害虫,具有较长的残 效期。阿维菌素其在植物表面残留少,因此对益虫的损伤较小。
[0005] 多杀霉素,对害虫具有快速的触杀和胃毒作用,对叶片有较强的渗透作用,可杀死 表皮下的害虫,残效期较长,对一些害虫具有一定的杀卵作用。无内吸作用。能有效的防治 鳞翅目、双翅目和缨翅目害虫,也能很好的防治鞘翅目和直翅目中某些大量取食叶片的害 虫种类,对刺吸式害虫和螨类的防治效果较差。对捕食性天敌昆虫比较安全,因杀虫作用机 制独特,目前尚未发现与其他杀虫剂存在交互抗药性的报道。对植物安全无药害,适合于 蔬菜、果树、园艺、农作物上使用。
[0006] 噻虫胺,化学名称:(E)-1-(2-氯-1,3-噻唑-5-基甲基)-3-甲基-2-2-硝基胍, 属于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胺可用于防治各类作物上的蓟马、蚜虫、叶蝉、粉虱等害虫。噻 虫胺有内吸和渗透作用,具有高效、低毒、持效期长、对作物无药害、使用安全、与常规农药 无交互抗性等优点。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毒性低、活性高,增效作用良好的杀虫组合物,能有 效防治园林景观作物上的蓟马。
[0008]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治园林作物蓟马的杀虫组 合物,有效成分由阿维菌素、多杀霉素和噻虫胺组成,阿维菌素、多杀霉素和噻虫胺在组合 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5:5-10:10-25
[0009] 所述的杀虫组合物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加入相应辅助剂,制成乳 油、悬浮剂、微乳剂等适合农业园林使用的剂型。
[0010] 本发明组合物制剂中的辅助剂包括乳化剂、溶剂、稳定剂、防冻剂、增稠剂、润湿 剂、缓释剂、分散剂或其它有益于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稳定和药效发挥的已知物质,都是农药 制剂领域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并无特别限定,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 过试验确定。
[0011] 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适合于防治园林花卉、经济作物及蔬菜上的蓟马,也适合用 于防治农业上常见的刺吸式口器害虫
[0012] 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显著效果:
[0013] (1)高效低毒,阿维菌素、多杀霉素、噻虫胺这3个有效成分相比有机磷类农药如 氧乐果毒性更低,对蓟马的活性更高。
[0014] (2)组合物具有良好的渗透和内吸性能,能杀死能隐藏在花瓣内或卷叶内蓟马。
[0015] (3)组合物中各农药的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互不相同,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 与单剂相比,田间用量明显减少,能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有助于延缓蓟马的抗性发展, 延长药剂使用寿命。
[0016] (4)田间试验表明,该组合物对园林及花卉景观作物上的刺吸式口器害虫也有较 好的防治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本发明实施例是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本发明所述的百分 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0018] 实施例1 :阿维菌素、多杀霉素和噻虫胺及不同配比对榕管蓟马的室内毒力测定
[0019] (1)试验药剂:
[0020] 质量百分含量为92 %的阿维菌素原药(河北威远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质量 百分含量为90%的多杀霉素原药(美国陶氏益农公司);质量百分含量为95%的噻虫胺原 药(日本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将原药按常规方法配制成需要的试验药剂。
[0021] (2)试验对象:榕管蓟马,采自广西南宁市区,室内采用盆栽小叶榕饲养。
[0022] (3)试验方法:试验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农药室内生物测定 试验准则杀虫剂NY/T1154. 14-2008),采用浸叶法。将新鲜的小叶榕(绿色)叶片剪成 5mm*20mm长条,在配制好的药液中浸渍10秒,取出后充分阴干,放入指形管(高5cm,内径 lcm)中;用小毛笔将生长一致的榕管蓟马成虫轻轻挑入管中,用保鲜膜封口;每管试虫20 头,每个处理重复3次,设置浸渍清水处理作为对照;将试管平放在白瓷盘中,用黑布遮光, 放于26-27°C恒温箱中进行培养,48小时检查死虫数。
[0023](4)数据处理与统计:用D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回归曲线,计算各 药剂的LC50,采用孙云沛等1960年提出的共毒系数法(CTC)来评价药剂混用的增效作用, 当共毒系数(CTC)彡120时,组合物表现为增效作用;当CTC < 80时,组合物表现为拮抗作 用;当80 < CTC < 120时,组合物表现为相加作用。试验结果见表1。
[0024] 表1阿维菌素、多杀霉素、噻虫胺及不同配比对小叶榕榕管蓟马的室内毒力测定
[0025]
[0027] 测定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多杀霉素与噻虫胺的在本发明所述的比例范围内对小 叶榕榕管蓟马的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20,均表现为协同增效作用,但是在1:1:1时却显 示拮抗作用。
[0028] 实施例2 :25%阿维菌素?多杀霉素?噻虫胺悬浮剂
[0029] 阿维菌素 2% 多杀霉素 1:0% 噻虫胺 1麗 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润湿分散剂) 10%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乳化剂) 5% 黄原胶(増稠剂) 2%: 异丙醇(消泡剂) §% 去离子水 补足至100%
[0030] 将活性成分、分散剂、润湿剂和去离子水等各组分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砂磨 机研磨后得到25%阿维菌素?多杀霉素?噻虫胺悬浮剂。
[0031] 实施例应用于防治小叶榕的榕管蓟马,于晴天傍晚施药,以常规的叶面喷雾进行 均匀防治,以叶片湿润为标准,榕管蓟驻要为害新叶,使叶片卷曲,同时形成大小不一的 紫红褐色斑点。于施药后1天、药后3天及药后7天调查虫情,计算防治效果。
[0032] 试验结果见表2。
[0033] 表2 25%阿维菌素?多杀霉素?噻虫胺悬浮剂防治小叶榕榕管蓟马的药效试验。
[0034]
[0035] 田间试验表明,阿维菌素、多杀霉素和噻虫胺合理混配后,复配制剂较单剂单独使 用,对柑橘全爪螨的防治效果有很大的提高,农药用药量明显减少,可有效减小对环境的不 良影响,同时提高药剂的持效期,减少了施药次数,大幅降低了农用作业的劳动强度。
[0036] 实施例3 :4. 0%阿维菌素?多杀霉素?噻虫胺微乳剂
[0037] 阿维菌素 多杀霉素 LQ% 噻虫胺 2. 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 101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乳化剂) 5% 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乳化剂)满 去离子水 补足至100%
[0038] 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与水相 混合,搅拌均匀后制得4.0%阿维菌素?多杀霉素?噻虫胺微乳剂。
[0039] 该实施例应用于防治小叶榕的榕管蓟马,于晴天傍晚施药,以常规的叶面喷雾进 行均匀防治,以叶片湿润为标准,榕管蓟驻要为害新叶、嫩芽,叶片卷曲,形成大小不一 的紫红褐色斑点。于施药后1天、药后3天及药后14天调查虫情,计算防治效果。
[0040] 试验结果见表3。
[0041] 表3 4.0%阿维菌素?多杀霉素?噻虫胺微乳剂防治小叶榕榕管蓟马的药效试验。
[0042]
[0043] 药效试验过程中,小叶榕生长正常,阿维菌素、多杀霉素与噻虫胺混配后对榕管蓟 马的防效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混配制剂能明显提高药效,同时能减少各单剂的施用 量,有利于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0044] 嗅觉上,因组合物为高效低毒的农药产品,施药后15分钟,施用本发明的试验区 刺鼻性气味较轻,而施用氧乐果的试验区刺鼻性气味很重;施药后12小时,施用本发明的 试验区已经没有刺鼻性气味,施用氧乐果的试验区刺鼻性气味还相对较重;药后24小时, 施用氧乐果的试验区刺鼻性气味还比重中,药后48小时,施用氧乐果的试验区刺鼻性气味 已经消散。
【主权项】
1. 一种防治园林作物蓟马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由阿维菌素、多杀霉素 和噻虫胺组成,阿维菌素、多杀霉素和噻虫胺在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5:5-10:10-25。2. 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园林作物蓟马的杀虫组合物制成的乳油、悬浮剂和微乳 剂。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园林作物蓟马的杀虫组合物,其有效成分由阿维菌素、多杀霉素和噻虫胺组成,其中阿维菌素、多杀霉素和噻虫胺在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5:5-10:10-25。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适合于防治园林花卉、经济作物及蔬菜上的蓟马,也适合用于防治农业上常见的刺吸式口器害虫,高效低毒,协同增效作用明显与单剂相比,田间用量明显减少,能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有助于延缓蓟马的抗性发展,延长药剂使用寿命。
【IPC分类】A01P7/02, A01P7/04, A01N51/00, A01N43/90, A01N43/22
【公开号】CN105052986
【申请号】CN201510600217
【发明人】张宗斌
【申请人】广西天峨五福种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7日

相关知识

蓟马防治方法及杀虫配方工艺技术专利
蓟马防治方法及杀虫配方工艺技术
一种杀蓟马植物精油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一种防治枸杞蓟马的植物源农药的制作方法
杀虫环对蓟马的效果
一种用于防治豇豆蓟马的精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一种作物病虫害防除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最强杀蓟马药剂组合,专治抗性蓟马,特效蓟马药,杀白粉虱、蚜虫
蓟马防治技术大全:防治蓟马特效药,蓟马虫害最佳防治方法(一定要看到最后!)
蓟马防治早知道(中)——不同的蓟马类型和危害作物

网址: 一种防治园林作物蓟马的杀虫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35111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微生物菌剂批发]蓟杀 番茄黄瓜
下一篇: 一种防治豆花蓟马的混配药剂的制作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