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马难治,难在哪里?! 更好地防治蓟马,又有什么“妙招”呢?
其一,种类多,繁殖系数大
缨翅目昆虫通称为蓟马,中国已知的蓟马约600种,在瓜果、蔬菜上发生为害的主要种类有瓜蓟马、葱蓟马等,玉米,棉花、辣椒等大田作物也常有发生。而且,寄住作物多,繁殖系数大。
其二,蓟马产生了抗药性
其三,农民朋友的“预防意识”不高,重“治”轻“防”
更多的农民朋友,往往是发现“虫子多了”(蓟马密集发生时),或者等“农作物出现了受害症状时”,才想起来“除治”,这个时候,要么是“受害已成定局”,要么是“害虫多的不得了啦”,当然用药效果不佳。
1,田间注意用黄板诱杀,减少虫源基数。
2,一定要了解种植作物的所发生的蓟马规律,做到提前预防。
因为蔬菜和大田作物的不同,可以选择有针对性的内吸类种衣剂包衣处理,或者使用具有内吸作用的杀虫剂结合防治地下害虫浇灌而“兼治”。
3,防治其它害虫时,选择用药注意“一喷多防”
防治别的病害,促苗,治虫等喷药时,一定要选择“具有内吸渗透作用的无公害农药”,起到“一喷多防”的效果。例如河北衡水“朝天椒”和“花生”等作物上,采用“邯科140”+“甲维盐”+“噻虫嗪”3种产品混用(这3种杀虫剂属于“爆发力”增产剂厂家免费赠送的),定期喷施,基本没有任何害虫发生。
4,用药防治,一定要注意混用
植物源类农药:苦参碱,或鱼藤酮。
多元型产品:邯科140,或“阿维哒螨灵”。
多杀霉素,或者乙基多杀菌素。
螺虫乙酯。
噻虫嗪,或噻虫胺,或烯啶虫胺,或吡虫啉(抗性大)。
虫螨腈(溴虫腈)。
甲维盐(可分散粒剂或粉剂,避免容易产生药害的乳油类制剂。)
以上几类产品,可以防治其它害虫的时候兼治,或者3种以上产品混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农技问答看“十星”,简单明了几分钟!
悟空问答原创作者“十星科技”,给你更新,更真,更好,
给你看问题的不一样的角度,欢迎关注!
具有近30年农技指导经验,随时为你解答农业技术问题, 欢迎转发、点赞和评论。请关注“十星科技”头条号或公众号shixingyumikeji留言评论,希望帮助到更多高素质的“智慧型农民”梦想成真 ,帮你在当地三农领域“露脸又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