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福建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网

福建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网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9-19 12:52

  近日,福建省作物有害生物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在权威学术期刊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影响因子IF=6.291,毒理学1区)上发表研究论文“Compatibility of six reduced-risk insecticides with Orius strigicollis (Heteroptera: Anthocoridae) predators for controlling Thrips hawaiiensis (Thysanoptera: Thripidae) pests ”,评价黄胸蓟马的捕食性天敌(南方小花蝽)在杀虫剂协同作用下所面临的环境风险,筛选出2类高效低风险药剂,提出生物和化学2种防控措施协同实施的兼容性策略。本研究由福建省作物有害生物监测与治理重点实验室魏辉科研团队完成,林涛助理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魏辉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

  黄胸蓟马(Thrips hawaiiensis),属缨翅目(Thysanoptera),蓟马科(Thripidae),广泛分布于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其体型微小、繁殖力强,主要以成虫和若虫锉吸植物的花、子房及幼果汁液造成直接伤害,对我国许多瓜类、豆类、辣椒、茄子、十字花科等蔬菜以及芒果、柑橘、香蕉等果树和园艺植物造成严重损失。 

  目前化学农药仍是防治该种害虫的主要方法,在这背景下,采用生物防治措施是逐渐减少化学农药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在多种害虫或高密度害虫种群的复杂大田作物系统中,使用杀虫剂仍然是重要的技术手段。因此,天敌在实际田间环境中面临着杀虫剂毒杀的风险。近年来,植保所魏辉研究员带领的科研团队正尝试对这种风险进行评估和实践,以提高天敌昆虫和杀虫剂协同控制害虫的有效性。

  南方小花蝽(Orius strigicollis),属半翅目(Heteroptera)花蝽科(Anthocoridae),是我国南方农业生态系统中常见的本土捕食性天敌昆虫,是前景良好的蓟马类害虫生物防治因子,同时该天敌昆虫可捕食烟粉虱、叶蝉、蚜虫、红蜘蛛和部分鳞翅目害虫等。目前课题组已实现南方小花蝽规模化生产,正开展田间应用与评价工作。

  本研究比较分析害虫(黄胸蓟马)和天敌昆虫(南方小花蝽)对6种低风险杀虫剂的敏感性,明确了杀虫剂对天敌和害虫的选择性,并开展杀虫剂对天敌(南方小花蝽)的环境风险评估。研究发现4种杀虫剂(啶虫脒、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唑螨腈和茚虫威)对黄胸蓟马具有较高毒性,且对黄胸蓟马和南方小花蝽二者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其中,乙唑螨腈和茚虫威对南方小花蝽具有极低的环境风险,因此这2种药剂具备协同南方小花蝽控制黄胸蓟马的潜力。该研究发现不仅可为化学农药减量使用提供替代方法,而且有助于阐明复杂大田环境下害虫-捕食者的相互关系,为研发害虫绿色防控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黄胸蓟马及其危害状

相关知识

重点实验室
我校兰科植物保护与利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评估获“优秀”
教育部林木、花卉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我校获批建设2024年度市级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建设
关于同意建设国家环境保护陆海统筹生态治理与系统调控重点实验室的函
河北省花卉生物育种重点实验室建设推进会在我校召开
极地环境监测与公共治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批立项建设
走进重点实验室
农业农村部园艺作物营养与生理重点实验室

网址: 福建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网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35097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多杀菌素抗性对西花蓟马适合度的影
下一篇: 【蓟马】暴露致命弱点,轻松被拿捏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