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33卷第9期文章目次
摘要:
采用4个与抗南方锈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及10K多态性SNP标记对51份玉米种质进行基因型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为资源的有效利用、新基因的挖掘和杂种优势模式确定提供研究基础。结果表明,4个与抗病基因连锁的indel标记将种质分为6种基因型,表明存在多样的抗性基因组合方式,20份种质与CML496相同,9份与京2416K相同,3份与K22相同。3份种质同时扩增出与京2416K和K22相同的标记基因型,3份同时扩增出与京2416K和CML496相同的标记基因型,相同遗传背景的抗性种质分属不同的标记基因型,表明抗病种质可能携带的抗南方锈病基因在育种选择中发生了分离。通过3 914对SNP标记,检测到9 213个等位基因变异,平均每对引物检测2.35个等位基因,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322 3。NJ树聚类分析将51份种质划分为5个杂种优势亚群,与系谱分析基本一致。
摘要:
为研究苏打盐碱胁迫对玉米种质资源萌发期的影响,建立玉米种质资源萌发期耐盐碱鉴定评价体系,选取20份玉米种质资源进行萌发期耐苏打盐碱胁迫试验,胁迫浓度分别为25、50、75、100、150 mmol/L,蒸馏水为对照(CK),通过测定发芽势及发芽率等13个性状,确定玉米种质资源萌发期最适宜的苏打盐碱胁迫浓度。研究表明,在50 mmol/L盐碱浓度胁迫下,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鲜重、根干重和根数量共7个性状表现出极显著差异,50 mmol/L苏打盐碱胁迫浓度为玉米萌发期耐苏打盐碱鉴定的最适浓度。通过相关分析与主成分分析并结合多重比较,确定发芽率、发芽势、根鲜重和根数量4个性状,作为评价玉米种质资源萌发期耐苏打盐碱性的关键性状。
摘要:
以不同杂种优势群的50份玉米自交系为材料,对3个子粒成熟期相关性状在3种环境下进行测定,分析杂种优势群间各性状差异,挑选极端育种材料。结果表明,黑层出现时间和黑层出现时水分含量主要受遗传调控,黑层出现时水分含量与收获时水分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群与其他杂种优势群相比水分含量差异较大,且适合做晚熟资源利用;唐四平头部分材料适合做早熟资源利用。因此,不同杂种优势群适宜的生态种植区不同,适时收获和适当引种需要考虑其子粒成熟期性状。
摘要:
以玉米雄性不育突变体ms2021为研究对象,结合花粉育性观察、花药树脂切片观察、花药扫描电镜观察和透射电镜观察,阐述突变体花药败育生理生化特性。利用分离群体确定突变体性状遗传方式和基因ms2021物理位置。结果表明,突变体花粉粒无淀粉积累,表现为稳定、彻底的雄性不育,突变体雄性不育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该基因初步定位于玉米第4条染色体长臂193.28~194.59 Mb物理区间。此区间内没有已克隆雄性育性基因,说明ms2021是一个新的玉米雄性不育基因。
摘要:
通过对15个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的子粒产量、青贮产量、青贮品质等性状间的相关性及灰色关联度展开分析,筛选出适合在晋北地区间套作体系下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结果表明,在子粒产量方面,晋单65产量最高,其次是金岭青贮10和潞玉10;在青贮产量方面,各参试品种间差异极显著,豫青贮23产量最高,其次是金岭青贮10和锦润911;在青贮品质方面,达到GB/T 25882-2010要求一级标准的有晋单65、先玉698、强盛青贮119。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晋单65、永玉3号、先玉698的考核指标与优势指标集相似度较高。综上所述,适宜在晋北农牧交错带间套作体系中种植的优质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为晋单65、永玉3号和先玉698。
摘要:
以玉米品种酒玉308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胁迫处理对玉米萌发期种子萌发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明晰盐-旱胁迫预处理对不同胁迫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与蒸馏水(CK)相比,在盐-旱复合胁迫(S+D)下,玉米种子的萌发特性最差,处理结束阶段仍处于未生长状态。盐胁迫(S)与干旱胁迫(D)处理下,玉米种子的生长指标下降(P<0.05);生理指标及抗氧化酶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上升,且干旱胁迫(D)上升最显著。与干旱胁迫(D)相比,盐胁迫预处理(S3D4)下仅玉米种子的萌发指标、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及细胞质膜透性等生理指标无显著差异。与盐胁迫(S)相比,干旱预处理(D3S4)下玉米种子的生长指标均增加(P<0.05),SOD、POD、CAT、APX酶活性、MDA和H2O2含量都显著降低;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芽与根的SOD、POD和CAT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上调。研究表明,干旱胁迫预处理(D3S4)可有效缓解盐胁迫(S)对玉米种子萌发期的损伤。
摘要:
依托连续6年田间耕作定位试验,探究传统耕作(CT)和秸秆耙混还田(HTS)对黑钙土有机碳库和胞外酶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T处理相比,HTS处理显著增加0~40 cm土层易氧化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有机碳含量、碳库活度、碳库指数、碳库活度指数、碳库管理指数、β-1,4-葡萄糖苷酶和亮氨酸氨肽酶活性。HTS较CT处理显著提高0~10 cm土层矢量长度(VL)和矢量角度(VA),降低20~40 cm土层VL和VA。冗余分析表明,土壤容重、活性有机碳组分和氮磷含量是影响酶化学计量特征的主要因子。
摘要:
以转基因玉米、大豆带状间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带型(2∶2和4∶4)和玉米品系对间作种植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2∶2带型的玉米产量高于4∶4带型。4∶4带型下,边行的玉米产量和单株子粒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内行。玉米品系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在成熟期均表现为粒>茎>叶。吉ST025D的产量、单穗粒重、穗重、穗粗、穗粒数均最高,京科9683Z的茎粗最粗,汇华803的节数最多。显著性分析表明,带型仅对穗粒数具有极显著影响,品系对穗重、穗长、穗粗、轴粗、穗粒数、秃尖长均有极显著影响,带型和品系互作对穗长、轴粗和秃尖长影响显著。综合分析,2∶2带型的玉米大豆间作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吉ST025D可作为转基因带状间作的优选玉米品系。
摘要:
为评价膜下滴灌和微润灌在河西绿洲制种玉米种植过程中的适宜性,以传统畦灌为对照(CK),分析膜下滴灌和微润灌不同梯度灌溉定额对制种玉米光合生理特性、干物质积累、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滴灌和微润灌在充分灌溉条件下能有效提高制种玉米光合生理特性,调节制种玉米产量构成要素,促进产量形成,其中膜下滴灌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与畦灌相比,膜下滴灌充分灌溉可增加制种玉米纯收益2.54%~4.30%,微润灌纯收益减少15.00%~21.33%。滴灌充分灌溉(当地传统灌溉定额的100%)综合评分最高,是河西绿洲制种玉米种植高效节水、增产增收的较佳灌溉管理模式。
摘要:
基于2020-2021年黑土区春玉米田间微区定位试验,研究施肥对土壤氨挥发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氨挥发峰值出现在施肥后5 d内,追肥期高于基肥期。追肥期的氨挥发速率峰值出现在施肥后的2~4 d左右;基肥期2020、2021年氨挥发速率峰值分别为施肥后的1~2 d和4~5 d。氨挥发总量与施氮量呈线性正相关,每增施N 100 kg/hm2,氨挥发增加6.4 kg/hm2。优化施肥处理农学效率与氮利用率最高。有机替代部分无机氮可减少氨挥发57%,提高肥料效率,是实现春玉米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摘要:
以玉米单交种先玉335、郑单958及其亲本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在拔节期不追氮(0N)和150 kg/hm2(150N)两个氮水平下,研究玉米单交种氮肥利用效率(NUE)对比其亲本自交系是否具有杂种优势。研究表明,玉米单交种NUE较其亲本自交系存在明显的杂种优势,NUE中亲杂种优势在98.0%~466.4%;玉米单交种氮肥生理效率(NIE)较亲本自交系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玉米单交种NUE杂种优势主要决定于NIE的杂种优势。玉米单交种氮素积累量增益(NUG)主要源于花前氮积累,且营养器官氮素转移率(NTR)和营养器官氮素转运量(Remobilized N)比亲本自交系高出9.5%和120%。玉米单交种NUE及其杂种优势的挖掘需要从“源”“库”两端同步挖潜。
摘要:
根据田间调查数据,对玉米蚜在吉林省中西部暴发成灾的潜在风险进行探讨。2021-2023年模拟晚播玉米田(晚播田)和当地常规种植玉米田(常规田),比较分析玉米蚜及其天敌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玉米蚜在晚播田和常规田的发生期相近,玉米蚜在晚播田的发生量明显高于常规田。各年度高峰日比较,晚播田有翅蚜的数量相当于常规田的66~120倍,晚播田无翅蚜的数量相当于常规田的5.76~10.32倍。玉米蚜在晚播田玉米上部叶片、抽雄前的心叶分布较多,在常规田的雌穗上分布较多。晚播田捕食性天敌与玉米蚜的数量比例低于常规田。在气候、栽培模式等因素变化的情况下,玉米蚜在此区域有危害成灾的可能性。
摘要:
基于辽宁省607户玉米种植户的微观调研数据,采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法,拟合农户农业保险受偿意愿的概率密度估计,据此设定满足农户差异化风险保障需求的农业保险保额。研究发现,农户风险保障需求存在明显差异,生产成本中含有地租成本的农户受偿意愿更高。为实现70%以上的参保率,有地租农户的农业保险保额应比无地租农户至少高出6.48%。基于农户差异化受偿意愿设定农业保险多层级保障体系,能够解决现行农业保险保额“一刀切”的弊端,同时有助于农业保险适应WTO规则。
相关知识
绿色科技2018年第9期出版文献
2017年第48卷第17期文章目次
报告上新︱《澎湃城市报告》纸质版第9期发布,可订阅电子版
2024年第55卷第7期文章目次
《中国食用菌》2020年第39卷总目次
《中国花卉园艺》2022年第9期“菊花”专题|新刊推荐
《花卉》杂志2020年第6期文章选题汇总
2025年第9届亚冬会“花落”哈尔滨
掌握教学技能,精进教学管理—第9期教学设计研修(非教岗人员专班)首阶段培训举办
2021年第58卷第2期文章目次
网址: 2025年第33卷第9期文章目次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348759.html
上一篇: 2025猴面包树高效栽培指南:9 |
下一篇: 玉米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