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病虫害化学防治技巧】
化学防治就是利用化学农药来防治病虫草害及其他有害生物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开发适宜的农药品种,并加工成适当的剂型,采用适当的机械和方法使化学农药和有害生物接触,可通过处理植物、种子、土壤等来抑制有害生物或阻止其为害。
化学防治的优点有以下三方面。
(1)高效、快速 大多数农药具有用量少、效果好、见效快等优点,既可在有害生物发生之前作为预防性措施,避免或减轻为害,又可在发生之后作为急救措施,迅速消除其为害。
(2)生产、运输、使用、储藏方便 化学农药可以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远距离运输,且能长时间保存,作用时受地区及季节性的限制较小,便于机械化操作,可以大面积使用。
(3)使用范围广 对某些有害生物有特效,几乎所有的有害生物都可以利用化学农药来控制。对某些其他方法难控制的种类,使用化学农药控制效果显著,如采用毒饵法防治蝼蛄、地老虎等地下害虫,用福星控制白粉病等,图1-6所示为家庭绿植喷洒农药。
但是化学农药使用不当会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后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人畜中毒,作物药害,污染环境 化学农药使用不当,常会造成人、畜中毒事故及植物药害。有些化学农药由于性质稳定,不易分解,能残留污染环境,甚至能通过食物链和生物浓缩,造成食品残留毒性,对人、畜安全造成威胁。
(2)杀伤天敌,破坏生态平衡,造成害虫再生猖獗 一些专一性不强的化学农药,在消灭有害生物的同时,常杀伤天敌,破坏生态系统平衡,造成一些有害生物的再生猖獗,或次要种类上升为主要种类。
(3)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 大量、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使化学防治在控制病虫危害损失的同时,也带来了病虫抗药性上升和病虫暴发概率增加等问题,使控制难度加大。
化学防治是万不得已的措施,现在对“农药”的要求已经从“杀”、“抑”逐渐转为“有害生物种群调控”。在化学农药使用过程中坚持的原则如下。
(1)坚持安全性原则 农残不超标,水源不污染,人畜禽蚕不中毒;
(2)坚持农药替代性原则 优先选择非化学措施;
(3)坚持可持续控害原则 保持生态调控能力,以安全为核心,兼顾产量效益和生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