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立体种植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种植户的青睐。这种模式通过充分利用空间资源,提高了单位面积内的产量,同时也优化了作物布局,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降低了生产成本。下面将介绍几种立体种植模式的应用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1. 蔬菜、瓜果、粮食立体种植模式
在每200厘米范围内划分为一个种植带,实行高低垄种植,低垄用于种植小麦,高垄用于种植越冬蔬菜。每年10月上旬,在低垄内种植小麦,保持行距20厘米,每平方米施入腐熟有机肥10千克,每亩施入复合肥100千克。小麦采用常规高产栽培技术,定期进行灌溉、除草、病虫害防治。10月底,将真叶种植到低垄内,行距25厘米,株距15厘米。来年3月中旬,培育西瓜苗,4月下旬收获越冬菜后,在高垄上种植1行西瓜,每株间隔40厘米。6月上旬小麦收割后,种植2行玉米,株距控制在35~40厘米。8月上旬西瓜拔秧后,种植2行大白菜。
2. 洋葱、菠菜、生菜、玉米立体种植模式
在每160厘米范围内划分为一个种植带,低垄宽100厘米,高垄宽60厘米,垄高15~18厘米。9月下旬,洋葱育苗,50~60天后将真叶种植到低垄内,行距25厘米,株距15厘米;9月下旬,高垄上播种菠菜,春节后即可收获;2月中上旬培育生菜苗,3月移植到高垄上,株距30厘米,5月下旬收获;玉米此时按行距40厘米、株距30厘米的模式在高垄上播种2行。洋葱种植时需覆地膜,注意浇水和喷药的时间与剂量;生菜结球大小达到常规时,给予肥水管理,促使叶球增长;玉米要注意防治病虫害以及喇叭口期的肥水管理。
3. 西瓜、山药、西芹立体种植模式
早春时分挖好山药沟,宽80厘米、深100厘米,沟距120厘米。3月中下旬在沟间种植1行西瓜,株距为30厘米;4月上中旬在沟面上种植2行山药,行距40厘米,株距30厘米,注意保持平衡,允许误差的存在;6月上中旬西瓜收获后,种植5行西芹,行距25厘米,株距20厘米。需要注意的是,将挖山药的土与肥料混合后,需进行回填,同时注意不同肥料的施肥量与时期。西瓜2月上中旬采用保护地营养液育苗,整个西瓜枝选用3蔓法,且当幼果长到一定程度时,要加强肥水管理,待西瓜个头成型后停止浇水与施肥;当山药幼苗长到30厘米高时要及时地支架引蔓;西芹当心叶开始直立生长时,对其进行肥水的相关管理,并适时地对叶面喷洒赤霉素和尿素的混合液。
4. 洋葱、生菜、番茄立体种植模式
平均每150厘米划分为一个种植带,低畦宽80厘米,高畦宽70厘米,畦高15厘米。每年9月上旬培育洋葱苗,在11月上中旬时在低畦处种植4行,行距20厘米左右,株距15厘米。来年的2月上中旬在阳畦面培育生菜苗,待3月中下旬时用地膜覆盖在高畦上进行种植,每畦种3行,行距控制在25厘米,株距控制在20厘米;番茄则是在每年的4月下旬进行育苗培养,6月上旬生菜收获后,在高畦上种植2行,行距40厘米,株距30厘米。洋葱在株高30厘米、叶片3~4片时采用地膜覆盖种植;生菜在缓苗后结合洋葱返青后第一次肥水管理时浇缓苗水,后续进行蹲苗,待洋葱鳞茎开始膨大时,生菜也开始结球,此时要做到肥料和给水双管齐下;在番茄缓苗后浇1次缓苗水,开花的时候用防落素蘸花以利于坐果,第1穗果坐住前不能浇太多水,而且在浇水后要注意对土地进行适当的施肥,然后采用单干整枝法及时抹去侧枝。
5. 日光温室秋延迟西瓜、生菜、西芹立体种植模式
平均每140厘米划分为一个种植带,高畦宽60厘米,低畦宽80厘米。西瓜于每年8月上中旬播种在高畦上,保持行距40厘米,株距30厘米;生菜在每年11月上中旬播种在低畦内,间苗后株距保持15厘米;来年的4月上中旬培育西芹苗,每畦种4行,株、行距均控制在20厘米。西瓜选用小型或特小型品种,在瓜蔓长至30厘米长时吊蔓,选择第2个或第3个雌花留瓜,在坐瓜后连浇2~3次水,同时要在叶面上喷洒适当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溶液;生菜在植株长到25厘米时便可采摘上市;西芹株高达20厘米时,对新叶进行肥水管理,并适时喷洒2次赤霉素,以促进生长,当植株长到35厘米时即可采摘上市。
通过上述立体种植模式的应用和栽培技术要点的讲解,可以有效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减少劳动力投入,提高经济效益。种植户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立体种植模式,实现高效、环保的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