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Earth's Future:红树林

Earth's Future:红树林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9-17 17:40

近日,Earth's Future期刊刊发了来自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的最新研究成果“Mangrove-saltmarsh Ecotones: Are Species Shifts Determining Eco-morphodynamic Landform Configurations?”(红树林-盐沼生态交错区:物种演变是否改变生态动力地貌格局),该成果的第一作者为我院蒋勤教授和周曾教授联合指导的博士生韦以璋,论文其他合作者包括比利时鲁汶大学Christian Schwarz助理教授、英国埃克塞特大学Barend van Maanen副教授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谢当汉博士后。

研究团队通过已有数据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剖析了我国典型红树林-盐沼交错区的演变及其地貌影响,团队首先改进了现有的河口海岸生物动力地貌模型,综合考虑了红树林和盐沼的动态演变、生物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水沙-地貌的反馈机制(图1),开发出考虑红树林-盐沼两种植被竞争和共生的模块。以漳江口红树林-盐沼交错区为例,分别验证了在有无植被竞争条件下红树林的生长变化,结果与漳江口的实地观测数据高度吻合(图2)。基于此模型,模拟了多个交错区演变场景,发现:(1)植被的不同生长速率是影响植被竞争和共生关系的关键因素;(2)盐沼植被相较于红树林更有利于促进潮沟系统的大规模发展;(3)在盐沼潮滩中引入红树林时,红树林的扩张可抑制潮沟发育,而在红树林潮滩引入盐沼则可能促进潮沟发育,影响程度取决于盐沼的分布范围(图3)。本研究针对红树林-盐沼交错区生物动力地貌演变进行了建模研究,深化了对复杂生态交错区演变机制的理解,并指出滨海湿地演变模拟预测亟需更多观测数据,并且应充分考虑植被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可为河口海岸湿地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一定的科技支撑。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国环境规划署(NSFC-UNEP)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科学计划重点项目的资助。

图1 红树林-盐沼生态交错区动力地貌模型框架示意图。

图2 不同红树林物种(秋茄和无瓣海桑)与互花米草盐沼在有无竞争条件下的初始生长情况与现场实验数据的对比。

图3 在红树林/盐沼潮滩引入盐沼/红树林后的交错带植被分布及潮沟排水密度在30年内的演变。

相关知识

Earth's Future:红树林
Earth Mover's Distance (EMD)
Enhancement of Coastal Blue Carbon: Concepts, Techniques, and Future Suggestions
尹家波
朱星儒等
红树林是什么(红树林为什么叫红树林)
气候变化、植被改变及人类用水与黄河流域水循环的研究进展
Blue Carbon Sink Function of Chinese Coastal Wetlands and Carbon Neutrality Strategy
红树林为什么叫红树林
Earth Mushi Yoke Net EX for Screen Doors for 365 days

网址: Earth's Future:红树林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34434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变废为宝”大力发展生物经济|龙
下一篇: Effects of stand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