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农作物生产技术指导简报2025年第08期

农作物生产技术指导简报2025年第08期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9-17 10:13

当前我县花生大多数处于开花下针期,由于受前期气象干旱影响,苗情长势不均,参差不齐。针对当前花生生长情况,特提出如下技术指导意见:

一、做好促弱促花控旺,分类管护

1.因前期干旱而生长迟缓、长势偏弱的花生,采取:

①要追肥促壮:由于前期干旱,无法下针,雨后重新开花,但基本上都是高节位花,因此,必须结合施肥中耕培土迎针,每亩追施尿素5~10公斤或复合肥(15-15-15)20~30公斤;

②要增强植株抗性:叶面喷施芸苔素内酯等生长调节剂,提高抗逆性、促进生长;

③要加强青枯病、根腐病、茎腐病等病害防治,防花生烂根死苗:青枯病在发病初期用络氨铜水剂喷淋根部,茎腐病、根腐病等发病初期选用四霉素、噻呋·戊唑醇、噻呋·吡唑酯等杀菌剂喷施植株茎基部。

2.当前长势旺盛的花生,采取:

①要在封行前抓紧中耕培土、增施钙肥:每亩增施钙镁磷肥、草木灰或者黑白灰等钙肥20~30公斤,促进花生开花下针和荚果膨大;

②要加强病害防治:花生封行后,叶斑病、锈病等叶部病害发生加重,应在病害发生初期,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多抗霉素或唑醚·氟环唑、吡唑醚菌酯、苯甲·嘧菌酯等药剂喷雾防治;

③要合理控旺:在花生盛花期至结荚初期,主茎高度35~40cm时,喷施花生宝、烯效唑、调环酸钙等调控剂控旺促枝。对于水源条件好肥料足长势旺盛的田2块,可在花生下针后采取控旺措施,防止植株徒长。

④防止早衰:花生生长中后期要注意防早衰。前期肥料不足的,在结荚后叶面喷施0.1%~0.3%磷酸二氢钾溶液+1%~2%的尿素混合水溶液45~50公斤/亩,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喷施叶面肥要在晴天下午进行,肥液要随用随配,最好结合防治病虫害。

二、加强中耕除草培土当前汛期阴雨天气较多,杂草生长旺盛,要结合中耕培土清除杂草。中耕培土有利于花生果针入土结实,提升产量和质量。培土的做法和要求是:深锄沟,浅锄背,穿沟不伤根,培土不压蔓,使之沟深、土暄、顶凹、腰胖,为高节位果针入土结实创造条件。中耕培土应在大批果针入土和植株封行前进行。除草是拓展花生生长空间和增强光合作用、减少土壤水肥散失、减少病虫为害的有效措施。封行后如杂草较多可安排人工拔草,开花下针期应避免喷施除草剂,以免产生药害,导致果针入土困难。

三、密切关注天气,做好抗旱防涝花生需水量有“两头少、中间多”的特点,苗期田间最佳持水量为40%~60%,下针结荚期田间最佳持水量为60%~70%,饱果期最佳持水量为50%~60%,若低于40%会影响荚果的饱满度,若高于70%也不利于荚果发育,甚至造成烂果。当前我县已进入汛期,易出现暴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由于降雨分布不均,局部地方出现旱涝急转造成涝灾,局部地方可能出现旱涝并存。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土壤墒情,田间持水量低于40%时应及时补水,可采用喷灌或小水快速沟灌的方式,切忌大水漫灌。当土壤水分超过田间最大持水量80%时,必须及时排涝。要完善加固灌排设施,疏通田间“三沟”和田边排水沟,确保旱能灌、涝能排。

四、适期收获当主茎中下部大部分叶片变黄脱落,油用花生饱果率达到80%以上即可收获。在茬口衔接不紧张和天气良好情况下,适当晚收可延长饱果充实时间,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收获时遇高温高湿天气,应及时摘果晾晒,不宜带果晾蔓、鲜果堆码存放,以防捂坏霉变。收获后,应尽快晾晒或烘干使荚果含水量降到10%以下,及早精选入库。

相关知识

农作物生产技术指导简报2025年第08期
【农情简报】第5期:洪涝灾害后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花卉》杂志2017年第08期期刊目录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1年第08期期刊目录
关于印发《2025年全省中药材全生育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2025年中招1号简报——福州市2025年中招投档控制线划定
2025年夏季蔬菜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农作物四级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第13部分:花 生 (DB41/T 293.13
夏季茶园应对高温干旱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关于落实《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 “百千万”技术指导行动》的通知

网址: 农作物生产技术指导简报2025年第08期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34299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花盆土壤板结怎么办?学会这几个办
下一篇: 家里的苹果皮别扔了,制成养花水,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