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月季养护中,各类问题层出不穷,阻碍其健康生长。本文通过系统梳理问题成因,给出针对性解决方案,合理防治病虫害,全方位助力月季茁壮成长,提升园林景观美感 。
1、白粉病
发病特点:
叶片正反面覆盖一层白色霉层,病叶从叶尖或叶缘开始逐步变成褐色,终至全叶干枯脱落。
解决方法:
保持通风,给足光照;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预防:使用“飘绿清圆”石硫合剂或石硫矿物油喷施;发病后使用“分秀安+8号肥+环保贴”,叶面喷施。
2、黑斑病
发病特点:
主要危害叶片,表现为叶片上出现黑褐色斑点,病斑新梢枯死,角质层下有辐射状褐色菌丝线。严重时,下部叶片全部脱落,月季光杆死亡。
解决方法:
雨季来临前,使用“业班通杀+叶力+环保贴”,喷洒月季2~3次;发病后及时摘除病害叶片避免交叉传染。
3、红蜘蛛
发病特点:
叶片枯黄泛白,有麻点状斑纹叶片背后可见大量细小成虫,虫卵。
解决方法:
增强通风透气性,用水枪对着叶片冲洗,使用“飘绿满福+叶力”对着叶片盆土喷施,3-5天使用1次连续使用3次左右。
4、蓟马
发病特点:
蓟马常出现在植物幼嫩部位(嫩芽/幼叶/新梢/花朵/幼果),被害处呈皱缩或扭曲、畸形状。
解决方法:
危害高峰期使用“雅虱马+叶力+环保贴"进行防治,3-5天使用1次;清晨或傍晚喷效果更佳!
预防用药:初春撒施“飘绿根施丛”药肥或浇灌“依灌牙”根施长效杀虫剂,一次用药一季无虫。
5、闷根
发病特点:
植株出现黄叶,叶片表现为叶脉发黄,叶片绿,随着时间推移向叶片四周漫延,然后再到后面触碰脱落。
解决方法:
摘掉黄叶,及时更换为疏松、排水佳的新土,像混入适量珍珠岩或粗沙改良土质。浇水遵循 “不干不浇,浇则浇透”,避免积水。若闷根严重,将月季小心脱盆,修剪烂根,重新种在新土种,浇灌“跟建+深根”溶液浇灌土壤直至浇透。同时,保证养护环境通风透气,避免过密栽植,让其能充分接触流动空气,助力根系恢复正常呼吸。
6、缺铁性黄叶
发病特点:
嫩叶叶肉呈黄色而叶脉仍然是绿色为缺铁性黄叶,缺铁性黄叶一旦发生,常伴有其他微量元素缺失。
解决方法:
撒施“飘绿6号肥”,浇灌:“飘绿8号肥+根画图”。
7、晒伤
发病特点:
叶片油亮墨绿,出现成片焦黑色块状斑纹,严重时叶缘叶尖变白、焦枯。
解决方法:
以预防为主,着重做好遮阴防止高温季节和中午强烈的阳光直射,同时使用“飘绿叶水堡”对其进行喷淋,抑制叶片水分蒸发,减少晒伤。
8、施肥复壮
在种植或翻盆时用“飘绿活力“做基肥。生长前期施氮肥,如”树头春“溶液灌根促枝叶。花期前喷磷酸二氢钾,如”飘绿钾肥“促花,花后施有机无机复混肥”飘绿6号肥“。遵循薄肥勤施,远离根叶,就能助力月季复壮。
9、催花催芽
解决方法:
撒施“飘绿6号肥”,浇灌:“飘绿8号肥+根画图”等。
10、修剪
月季的花芽分化是多层次分化类型,当芽萌发到一定长度(一般4-5㎝)时即开始花芽分化,而后开花,不需要特殊的长日照或低温诱导,只要温度合适,四季均可开花,而花后通过剪除残花,顶端生长点被除去,会有多个侧芽经萌发后进行花芽分化,再次开花。
在早春萌芽前进行,先剪除枯枝、病虫枝、交叉枝、细弱枝和残留的老枝干以及基部萌蘖枝,然后根据不同品种及长势等进行不同强度的修剪。
灌木型月季根据培育目的有三种修剪法:
Ⅰ培育特大花朵需重剪:将当年充实枝条留3-5枝,每枝上留4-5个芽,其余剪除。
Ⅱ花坛月季修剪:留4-5枝条,距地35-45㎝处短截,各枝适当保留1-2个侧枝,侧枝上各留2个芽后剪除,注意株丛外形的均匀,修剪时注意强枝弱剪、弱枝强剪,以分散长势,使枝条均匀生长,以利植株有一个较完整的株型。
Ⅲ大株丛修剪:高达1.5m六5-6根主要枝条,适当剪去过密枝,对老主枝冬季适当截顶。
蔓生品种修剪:
种植当年不修剪,2-3年以上,显示衰老的枝条要剪除,对根际部发生的过多枝适当剪除一些,以利植株生长旺盛,开花繁多。修剪老枝主要在夏秋花后,同时要将当年抽生的长枝固定在花架上,一般在早春萌芽前将所有侧枝留基部2-3个芽,截去其余枝条,以促发新枝开花。
乔木型高干月季修剪:
通常指直立型灌木月季,经2-3年培育,主干上留60-100㎝,主干上选留3-5个主枝形成骨架,支撑开花侧枝。在主干上,留3个健壮的外向芽,培育一年后短截,使其扩大树冠,通过反复修剪,逐步形成伞状树冠。主枝上新生侧枝是乔木型月季开花的主要枝条,要增加开花+数量,必须促进主枝健壮,多分生中庸侧枝。每个主枝上的侧枝尽量分生两侧,互相错落有致。侧枝通常保留3-5个芽短截,靠近主枝先端的可适当多保留。若树冠扩展枝条过长或呈水平甚至下垂,而主枝基部出现光秃时,可回缩修剪至主枝基部健壮新枝处更新树冠。当树冠过分大时需设支架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