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龙江省博物馆,一场别开生面的桦树皮艺术活动正悄然展开。这里,古老的鄂伦春文化与孩子们的创造力碰撞出绚丽的火花。当桦树皮的独特纹理遇上小朋友们的奇思妙想,便开启了一扇通往少数民族文化的大门。
活动从认识桦树皮的多功能性开始,讲述鄂伦春族如何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无论是轻巧的桦皮船在溪流中穿梭,还是坚固的箱子用来收纳物品,桦树皮的全能角色让孩子们感受到这份文化的深厚底蕴。通过生动的图文和故事,参与者们逐步了解了鄂伦春族从狩猎生活到逐水草而居的迁徙历程,生动的实物展品更是激发了大家的兴趣。
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朋友们细致地学习桦树皮画的制作步骤,感受到非遗传承人所倾注的智慧与巧思。打开精心准备的材料包,孩子们从简单的图案开始创作,有的小手画下了山林里的小鹿,有的再现了狩猎场景,还有的用几何图形拼出现代感十足的设计。教室里欢声笑语不断,原本普通的桦树皮在孩子们的手中渐渐焕发出温度与灵魂,最终变成了一幅幅童趣盎然的艺术作品。
此次课程的意义不仅在于制作手工,更在于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系统了解鄂伦春族的历史与文化,心中种下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同与自豪感,让古老的非遗技艺在他们的参与中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