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人工智能强势助力 京津冀打造种业创新高地

人工智能强势助力 京津冀打造种业创新高地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9-15 15:03

  实习生 蔡熙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

  一只机械臂穿梭在番茄植株间,精准识别花朵位置,15秒,便完成一朵花的授粉工作——在第三十二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以下简称“种业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研发的全球首台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正在演示作业。这台拥有“火眼金睛”的机器人,对花蕊柱头识别准确率超过85%。


机器人“吉儿”正在演示作业。实习生 蔡熙妍/摄

  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许操表示:“通过生物技术筑基、人工智能赋能、机器人劳作,我们构建了‘三位一体’的智能育种新模式,将有助于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降低育种成本。”这项创新技术可将番茄育种成本降低25%以上,育种周期从5年缩短至1年。值得一提的是,“吉儿”的零部件已实现100%国产化。

  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黄三文在种业大会上指出,对标“十年实现重大突破”战略目标,要加强种质资源鉴定改良,夯实育种创新的种质基础,要强化突破性品种选育推广,严格品种全链条管理,要着力培育世界一流种业企业,深化种业科技合作,要加快提升种业基础现代化水平、种业基地现代化水平,实施制种大县奖励和现代种业集成工程。

  人工智能正加速赋能农业多个领域。在种业大会上,新升级的“北京农作物智慧植保系统”亦引人注目。据悉,该系统服务覆盖53种作物,能够智能识别和诊断347种病虫害,为用户提供包括病虫害AI智能问答、智能识别、智能预警在内的6方面27类植保服务。此外,北京市植物保护站联合中国农业大学研发的“神农植保多模态大模型1.0”已开放给全国各级植保部门使用,北京市植物保护站药械科正高级农艺师李云龙表示:“这是我国植保领域首个系统整合识别、预警、防控功能的AI植保多模态大模型。”


智慧植保系统配套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可智能诊断90种病虫害。实习生 蔡熙妍/摄

  国际种子联盟主席亚瑟·桑托什·阿塔瓦尔在种业大会上表示,在应对粮食安全这一全球性课题上,育种者与企业必须开发出更具抗逆性的产品。

  在种质鉴定中,“芯片”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跟豆粒差不多大小的一小块上,有六万多个基因监测点。”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首席专家赵久然表示,DNA指纹Maize6H-60K芯片已在吉林省农科院、北大荒垦丰、北京通州种业等20余家种子企业、检测机构、科研院校实现规模化应用,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应用最成熟、最广泛的玉米芯片鉴定技术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身份鉴定,相当于给每个玉米品种办理了分子身份证。”

  除了鉴定,种质改良与品种培育也成果显著。赵久然如数家珍地介绍着团队培育的“彩色玉米”:白色的农科糯336被“玉米迷们”赞誉为“最好吃的玉米”,黄色的农科糯323带有浓浓的香味,紫色的京紫糯519拥有石榴红色泽和玫瑰香味。“我们培育的每个品种都有独特性,让消费者有不同的味觉体验。”赵久然表示,在育种上,既要保证玉米高产、稳产、适应性广,也注重口味、口感、营养和辨识度。


各式玉米亮相种业大会。实习生 蔡熙妍/摄

  另一边,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培育的“京美2K”小型西瓜吸引了众多目光。“这种西瓜皮薄如纸,糖度均匀,带有独特的奶香味,单果重约2公斤,非常适合小家庭消费。”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丁海凤表示,“京美2K”通过传统杂交育种而非转基因技术培育而成,目前已在全国多地推广种植,并出口到欧美地区。“我们追求的是让消费者不仅吃得甜,更要吃出幸福感。”

  近年来,北京市不断加大对种业创新的政策支持。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副研究员徐丽介绍,《北京现代种业发展三年计划》和《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农业科技发展规划》均明确支持鲜食玉米等特色作物发展。

  在杂交小麦方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研究所高级农艺师任立平表示:“我们光找克服杂交小麦不育性的材料,就找了30多年。这期间,一直得益于北京市农委、农业局的支持和帮助。”

  根据《2024-2025年北京市“因地选种”杂交小麦新品种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种植杂交小麦新品种的农户可享受“先干后补”政策,每亩获80元购种补贴。“2024年补贴了2万亩。”任立平透露,2025年,北京顺义西府沙地11个小麦新品种进行实收测产,京麦189排名第一,亩产630公斤,既帮助农民增收,也推动产量提升。


京麦189在种业大会上展示。实习生 蔡熙妍/摄

  通州区《关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细则(修订版)》也从产业规模、中小企业培育、智能农业及新品种研发等多方面为种业企业、种植业企业及相关服务机构提供基金支持。

  此外,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在为种业创新注入新动能。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机械化管理处副处长艾龙强表示,4月,“伏羲农场”项目已在通州区于家务乡开工建设。目前,项目核心建设内容“三室两厅”(即土壤实验室、种子实验室、农机实验室、技术成果展示大厅、智慧农业指挥大厅)以及百亩级核心试验田、千亩级作业示范田已建设完成,能够精准采集土壤、气象、长势等数据,实现粮食作物生产管理智慧决策和智能农机装备自主作业。

  北京市委副书记游钧指出,京津冀三地以“产业共育、科技共研、市场共建、生态共治”为抓手,走出了一条从“协同破题”到“协作联动”的创新之路,“北京疏解、津冀承接”的资源流动更趋顺畅,“京津研发、河北转化”的协作链条日益成熟。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相关知识

人工智能强势助力 京津冀打造种业创新高地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湖南:努力打造国家种业创新高地
延庆区:以“花”为媒 助力打造种业之都
打造林果种业高地!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延庆分会场圆满落幕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湖南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打造种业创新高地
红河开远:种业创新助力云花振兴
以“花”为媒,助力打造种业之都~延庆风沙源球宿根花卉种业研发示范基地揭牌!
2023年牡丹芍药种业创新暨产业发展研讨会在京举办
云南花卉示范园打造种业集群高地
打造现代种业创新高地 赋能热带特色农业发展

网址: 人工智能强势助力 京津冀打造种业创新高地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33611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西瓜种子如何进行处理?
下一篇: 我的世界中国版西瓜种子怎么合成?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