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半年玉米市场价格整体呈“W”型走势,截止到6月28日,国内玉米企业收购价格为2375元/吨,较年初下调39元/吨,跌幅1.62%,2024年上半年市场平均价格为2307元/吨。
一. 2024年上半年价格分析
2024年上半年玉米价格涨跌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月,节前售粮节奏加快,玉米价格承压下行。
进入1月份,春节前有效售粮时间不断缩短,前期玉米销售进度缓慢,压力与日俱增,与此同时东北地区陆续进行增储,但价格随行就市且收购量偏低并未对市场起到提振作用,市场悲观情绪浓厚持粮主体择机出货,玉米流通量增加企业门前到货高位,价格持续探底。
2-3月上旬,春节期间玉米流通量偏低,价格逐步走高。
受春节氛围影响,基层农户卖粮积极性减弱,贸易商收购量偏低出货谨慎,而深加工企业原料存量不多,春节后采买需求提升,市场走势逐步好转引起持粮主体惜售看涨心态,加之部分地区受降雪天气影响粮源运输受阻,企业需求无法满足支撑价格上涨。
3月中旬-4月,市场看涨心态减弱供应增加,玉米价格再度下跌。
随着气温回暖,玉米水分降低粮源逐步以干粮流通为主,国内新麦即将收割,贸易商需提前准备资金及场地,玉米认价卖粮增加,但多数深加工企业前期被迫建库,库存处于高位短期大量采买需求减弱,加之下游产品行情弱势不断进一步削弱企业采购原料计划,玉米供强需弱拖拽玉米价格走低。
5-6月,粮商转战新麦玉米出货减少,供应紧张支撑价格反弹。
随着粮源不断消耗,持粮主体售粮压力有所缓解,挺价情绪渐起,加之国内新麦由南至北逐步收割,贸易商多转战小麦市场,无暇顾及玉米导致市场中玉米流通量降低,深加工企业门前收到货长时间偏低库存逐步消耗采买需求增加,价格持续走高。
二、2024年上半年供应分析
一季度前期受春节前售粮时间有限影响,基层农户变现需求增加,玉米供应较为宽松,春节后部分地区出现极端天气粮源运输受阻,市场行情有所好转引起贸易商惜售挺价心态。进入二季度后,麦收前贸易商出货心态松动多顺价抛售玉米为主,供应较为宽松,五一假期结束后,期货及港口价格同步上涨,粮商售粮心态再次转变,叠加新麦开始收割,玉米出货减少,供应再次缩紧。
三、2024年上半年需求分析
饲料方面
一季度正处于旅游消费淡季,终端需求疲软企业补栏意愿不高,但3月开始养殖端看涨惜售情绪增加,规模化集团猪场生猪出栏偏紧,养殖端对后市预期较为看好支撑猪价上涨,饲料企业资金压力稍有缓解,但下游对企业采买饲料仍旧谨慎,加之进口玉米拍卖,其他替代谷物进入市场,抢占部分玉米市场份额,饲料企业基本保持安全库存刚需采购为主;
加工方面
下游淀粉产品行情持续低迷,终端需求迟迟不见好转,而工厂开工负荷相对较高导致产品库存高位累积,企业销售压力较大,后期部分企业生产利润亏损严重顺势停机检修,上半年深加工企业对玉米需求放量不明显。
四、2024年上半年进口分析
据海关总署数据统计,2024年1-5月中国玉米进口总量为1013.08万吨,去年同期进口量为1018.52万吨,与去年相比减少5.44万吨,跌幅为0.53%。从上半年数据来看,巴西已经成为我国玉米主要进口来源国,除此之外,美国与乌克兰进口量占比也相对较高。由于前期国内玉米供应过剩,导致内贸玉米市场较为消极,今年进口玉米自1月份以来数量环比下降,有意维持国内玉米市场平衡。
五、2024年下半年市场预测
百川盈孚预测,2024年下半年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或将上涨至高点后逐步回调,预计市场均价较上半年上涨30-170元/吨,影响玉米价格走势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01
供应面
2023年玉米剩余粮源逐渐减少,贸易商惜售心态愈加浓厚,但今年整体行情不及去年,粮商售粮心态较为灵活,手中余粮多逢高出货为主,前期2024年新粮仍无法大量上市供应较为紧张。8月开始部分早熟春玉米陆续收割,但数量有限无法形成大规模供应,四季度主产区玉米集中收割上市,玉米供应渐转宽松。
02
需求端
饲料端:
三季度气温整体偏高,市场对肉类需求不振限制养殖企业采买玉米积极性,多维持刚需,饲料企业长时间处于亏损,受资金压力影响将谨慎储备原料,替代谷物种类多样,饲企择优选择,但对优质玉米仍青睐有加。
加工方面:
7-8月夏季高温饮品类消费火热,淀粉糖需求将提升进而刺激淀粉价格走高,工厂生产利润有望回归正值,加之前期持续未对原料进行大量建库,深加工采买需求将增加,随着气温转凉,节日减少消费刺激有限,淀粉或将逐步走向疲软,企业采购玉米将较为谨慎。
整体来看
国内玉米供应局势前期偏紧,后新粮陆续收割将逐步宽松,需求端将多数保持刚性采购,滚动补库为主,后续市场走向还需密切天气、替代品、市场心态以及政策方面的变化。预计2024年下半年玉米均价可能围绕在2400-2550元/吨之间。
本文发布的数据、信息、文章,仅供交流和参考,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盈亏自负。
如需转载到别的账号、发布平台或在您的文章中引用,请联系我们,并注明内容来源于百川盈孚,且转载或引用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