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退休教师花600元买手表遭儿媳嘲讽,真相曝光后全家傻眼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声明:本文根据真实社会事件改编,人物姓名均为化名,部分情节经过文学加工,旨在反映当代家庭关系中的现实问题。
"妈,您这是疯了吗?八千块钱的退休金,您花六百买个破手表?"儿媳妇王丽的声音在客厅里炸开。
"我自己的钱,买个手表怎么了?"67岁的张慧兰攥着手腕上崭新的电子表,声音有些颤抖。
"您还有脸说!每个月给我们生活费才三千,自己花钱倒大方!"
客厅里的空气凝固了,三代人的视线在这一刻交汇。
01
张慧兰从小学教师的岗位上退休已经三年了。每个月8100元的退休金,在这个二线城市算是不错的收入。她住在儿子李军家里,一套140平米的三居室,地段不错,装修精致。
这套房子位于市中心的黄金地段,小区环境优美,物业管理规范。张慧兰住在主卧,儿子李军和儿媳妇王丽住次卧,孙子李浩住书房改成的小房间。虽然空间算不上宽敞,但一家四口住在一起,倒也其乐融融。
按照入住时的约定,张慧兰每月上交3000元作为生活费。这个数字是经过"精心计算"的:房贷2650元,物业费300元,水电煤气费平均200元,再加上一些杂项开支。剩下的5100元,她要负担自己的医疗、服装、人情往来等各种开支。
平时张慧兰很少为自己花钱。衣服大多是商场打折时买的,从来不买超过200元的单品。化妆品都是超市里的平价货,护肤品也是最基础的水乳霜三件套。每次和老同事聚会,她总是选择最便宜的套餐,从来不主动提议去高档餐厅。
"妈,您也别太省了。"有时候李军看不下去,会劝她,"该花的钱还是要花的。"
"够用就行,何必浪费。"张慧兰总是这样回答,"你们小两口压力大,我能省一点是一点。"
王丽对这个婆婆总体还算满意。张慧兰做事利索,不挑剔,帮忙做家务带孙子,而且每个月按时上交生活费,从来不拖欠。唯一让她有些不满的是,张慧兰有时会"管闲事",比如批评李浩玩游戏时间太长,或者建议他们少点外卖多在家做饭。
"现在的老人啊,总是放不下心。"王丽私下和朋友抱怨,"什么都要管一管。不过我婆婆还算好的,至少不会无理取闹。"
这个家庭看起来和睦。儿子李军在一家国企工作,月收入8000元左右,工作稳定但升职空间有限。儿媳妇王丽是银行柜员,收入6000多,福利不错,就是工作压力大。孙子李浩今年上初二,成绩中等偏上,但各种补习班的费用不少。
每个月的家庭开支确实不小。除了房贷和基本生活费,李浩的补习费就是一大笔:数学一对一补习800元,英语小班课600元,周末还有作文班400元。加上孩子的生活费、学习用品、偶尔的家庭聚餐,每个月的开支都在5000元以上。
"这孩子的教育投入真是无底洞。"李军时常感叹,"我们小时候哪有这么多补习班。"
"现在的孩子不补课能行吗?"王丽总是这样反驳,"班上同学都在补,我们不能让浩浩落后。"
张慧兰对此也有自己的看法,但她很少发表意见。作为退休教师,她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但也觉得现在的家长太焦虑了。不过她不会多嘴,毕竟这是儿子儿媳的事。
周末的时候,张慧兰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和李浩一起逛商场。孙子活泼开朗,会和她分享学校里的趣事,也会主动帮她拎东西。这是她一周中最放松的时光。
"奶奶,您年轻的时候是不是很漂亮?"有一次,李浩突然问她。
"为什么这么问?"张慧兰被逗笑了。
"因为我看到您年轻时的照片,特别好看。而且您现在也很有气质。"李浩认真地说,"我觉得您应该打扮得更漂亮一些。"
"奶奶老了,打扮那么漂亮干什么。"张慧兰摸摸孙子的头。
"谁说的?我们老师说,每个人都应该爱美,这是对生活的热爱。"
这话让张慧兰愣了一下。她想起自己年轻时确实很注重穿着打扮,但自从退休后,似乎越来越不在意这些了。或者说,她觉得没有必要在意这些了。
02
那天是周六,张慧兰和李浩像往常一样去逛商场。商场里人很多,各种促销活动的音乐声此起彼伏。他们先去了超市买日用品,然后在各个楼层随意逛着。
经过数码产品专柜的时候,李浩被一款智能手表吸引了注意力。
"奶奶,您看这个手表多好看。"李浩指着柜台里的一款智能手表说道。
张慧兰凑过去看。银色的表带,圆形表盘,设计简洁大方。柜台上的宣传牌写着各种功能介绍:心率监测、血压测量、计步、来电提醒、微信消息推送等等。
"这是最新款的智能手表。"销售员看到有顾客停下来,立即热情地介绍起来,"特别适合中老年人使用。您看,它可以实时监测心率和血压,对身体健康很有帮助。"
销售员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说话很有技巧:"而且操作很简单,就像用智能手机一样。您可以接电话、看微信,还能设置用药提醒、运动目标等等。"
"这个多少钱?"张慧兰问,心里其实已经有些动心了。
"原价899,现在搞活动800,如果您今天买的话,再给您打个折,600。"销售员看起来很诚恳,"阿姨,这个价位真的很划算,同等功能的国外品牌要卖两三千呢。"
600元。张慧兰心里盘算着,这相当于她两个月的零花钱。平时她买件衣服都要犹豫半天,这么贵的手表......
"奶奶,您看这个表盘多漂亮,而且还能换表带。"李浩在旁边怂恿,"同学家长好多都戴这种手表。"
"是吗?"张慧兰看了看自己手腕上那块老式的石英表,已经戴了十几年了,表带都有些褪色了。
"当然啊!王阿姨、李阿姨都戴着呢。"李浩继续说,"她们说这种表很实用,能监测健康数据。"
销售员适时地补充:"老人家最需要关注健康了,这款表的健康监测功能特别准确。而且如果有紧急情况,还可以一键呼救,家人能立即收到定位信息。"
这个功能让张慧兰心动了。她想起前段时间邻居张大爷突发心脏病,幸好家人在身边,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能试戴一下吗?"张慧兰问。
"当然可以!"销售员立即拿出手表,帮她戴上。
银色的表带很轻,戴在手腕上刚好合适。表盘亮起来后显示着各种数据:时间、日期、步数、心率......看起来很有科技感。
"您看,这就是您现在的心率,72次每分钟,很正常。"销售员指着屏幕说,"血压测量需要安静的时候进行,现在人多比较嘈杂。"
张慧兰看着手腕上的手表,有种说不出的喜欢。她很少给自己买什么像样的东西,这块手表让她感觉自己也跟上了时代的步伐。
"奶奶,您买吧。"李浩在旁边鼓励,"这么实用的东西,买了绝对不后悔。"
张慧兰犹豫了。600元,对她来说真的不算小数目。但想想自己退休这么久,从来没给自己买过什么贵重的东西,偶尔任性一次应该也可以吧?
"我......我考虑一下。"她摘下手表,准备离开。
"阿姨,您放心,我们有七天无理由退换货。"销售员不放弃,"如果您买回去用着不满意,可以随时来退。"
"而且今天是最后一天活动价,明天就恢复原价了。"销售员继续施压。
张慧兰看了看李浩期待的眼神,又看了看那块手表。她想起孙子刚才说的话:每个人都应该爱美,这是对生活的热爱。
"好吧,我要了。"她终于下定决心,掏出银行卡。
付款的时候,她的手有些发抖。不是因为心疼钱,而是因为一种说不出的兴奋和忐忑。这是她为自己做的第一个"任性"的决定。
"奶奶,您戴着真好看!"李浩兴奋地说,"这下您也是时尚老人了!"
张慧兰笑了,心里涌起一阵暖流。是啊,67岁了,她也可以做一个时尚的老人。
03
回到家的路上,张慧兰一直小心翼翼地护着手腕上的新手表。银色的表盘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她觉得自己年轻了十岁。
"奶奶,您现在可以用手表接电话了!"李浩兴奋地教她各种功能,"还可以看天气预报,设置闹钟,特别方便。"
"这么多功能,我能学会吗?"张慧兰有些担心。
"当然能学会!您这么聪明,肯定没问题的。"李浩安慰道。
到家后,张慧兰第一件事就是仔细阅读说明书。虽然功能复杂,但基本操作确实不难。她试着设置了几个常用功能,感觉还挺有意思。
晚饭时间到了,一家人坐在餐桌前。张慧兰帮忙端菜的时候,手表在灯光下格外显眼。
"妈,您这手表挺好看的,新买的?"儿子李军无意中瞟了一眼,随口问道。
张慧兰心里一紧,但还是如实回答:"嗯,今天和浩浩逛商场,看着不错就买了。"
"挺时尚的,现在老年人也开始用智能产品了。"李军点点头,"多少钱啊?"
这个问题让张慧兰犹豫了一下。她可以撒个谎,说是100多或者200多,但她不想撒谎。
"六百。"她小声说。
李军的表情瞬间变了。他手里的筷子停了一下,看了看母亲,又看了看那块手表,眉头明显皱了起来。
"六百?"他重复了一遍,语气有些变化。
王丽正在给李浩夹菜,听到这个数字也停了下来,抬头看了看张慧兰的手腕。
"是啊,原价800多,打折后600。"张慧兰试图解释,"这种智能手表现在很流行,功能很多......"
"功能多?都有什么功能?"王丽故作随意地问,但语气中明显带着一丝不满。
"可以测心率、血压,还能接电话、看微信......"张慧兰边说边演示给他们看。
"六百块啊。"王丽重复了一遍价格,然后意味深长地看了丈夫一眼。
餐桌上的气氛突然变得有些微妙。李军继续吃饭,但明显心不在焉。王丽也不再说话,只是偶尔往张慧兰的手腕上瞄一眼。
只有李浩还在兴致勃勃地夸奖奶奶的手表:"爸爸妈妈,您们看奶奶的手表多好看!功能特别多,还能监测健康呢!"
"浩浩,快吃饭吧。"王丽打断了孙子的话。
张慧兰敏锐地感觉到了不对劲。她看看儿子,再看看儿媳妇,心里开始不安起来。这种感觉很熟悉,就像小时候做错了事被父母发现时的心情。
吃完饭,她主动收拾碗筷。在厨房里洗碗的时候,她听到客厅里传来低声的议论声。虽然听不清具体内容,但她知道在讨论什么。
"六百块买个手表......"这句话飘到了她的耳朵里。
张慧兰的手停了一下,心里涌起一阵委屈。她花自己的钱买个手表,有什么不对吗?
洗完碗,她回到客厅,发现李军和王丽已经不再交头接耳了,但空气中仍然弥漫着一种奇怪的氛围。
"妈,您早点休息吧。"李军说,但避开了她的视线。
"好的。"张慧兰点点头,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躺在床上,她看着手腕上的新手表,心情复杂。本来应该很高兴的事情,怎么变成了这样?她做错了什么吗?
04
第二天是周日,张慧兰起得比较晚。她发现客厅里很安静,李军在看报纸,王丽在整理东西,李浩在做作业。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但她还是感觉到了一种说不出的紧张感。
"妈,早饭在锅里,您自己盛吧。"王丽头也不抬地说。
"好的。"张慧兰去厨房盛了粥和咸菜,一个人坐在餐桌前吃早饭。
手表在她手腕上轻微振动了一下,显示有微信消息。她点开一看,是老同事发来的问候。她试着用手表回复了一个表情,感觉挺有意思的。
"奶奶,您会用手表发微信了!"李浩发现了,凑过来看,"太厉害了!"
"浩浩,做作业呢,别分心。"王丽的声音从客厅传来,语气有些严厉。
李浩吐了吐舌头,回去继续做作业。
下午,王丽下班回来,脸色很不好看。她放下包,径直走到张慧兰面前。
"妈,我们需要谈谈。"她的语气很严肃。
张慧兰正在客厅里看电视,听到这话,心里咯噔一下。她知道这一刻终究还是来了。
"谈什么?"她尽量保持平静。
"您昨天买的那块手表。"王丽在沙发上坐下,直接开门见山。
客厅里的空气瞬间变得凝重。李军从书房走了出来,站在旁边,显然他们已经商量过了。
"手表怎么了?"张慧兰问,虽然心里已经猜到了答案。
"六百块钱,不是小数目吧?"王丽的语气开始变得尖锐。
"是我自己的钱,买个手表怎么了?"张慧兰的声音也有些硬了。
"自己的钱?"王丽冷笑一声,"妈,您每个月给我们家里多少钱,心里没数吗?"
"三千啊,我按时交的,从来没有拖欠过。"张慧兰有些不明白王丽的意思。
"三千!"王丽的声音突然提高,"您知道我们家一个月的开销是多少吗?"
张慧兰被这突然的质问弄得有些懵:"不是......不是已经算好了吗?房贷、物业费、生活费......"
"算好了?"王丽站起来,开始在客厅里踱步,"您知道浩浩一个月的补习费是多少吗?光是数学一对一就800,英语600,作文400,加起来1800!这还不算学校的各种费用!"
"这些不是......不是你们自愿给孩子报的吗?"张慧兰小心翼翼地说。
"是我们报的,但钱从哪里来?"王丽转身看着她,"您以为您每个月给的那三千块够干什么的?"
张慧兰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她看了看儿子,希望他能说句话,但李军只是站在那里,表情复杂。
"还有水电煤气费,一个月至少300,物业费150,垃圾清理费20,电梯维护费30......"王丽开始细数各种开支,"这些您算过吗?"
"我......"张慧兰想说话,但不知道说什么好。
"更不用说日常的买菜钱、日用品的钱,偶尔的人情往来,哪一样不要钱?"王丽越说越激动,"您住在我们家里,吃我们的用我们的,每个月只给三千块,还好意思花六百买奢侈品?"
"这不是奢侈品......"张慧兰想辩解。
"六百块一块手表不是奢侈品?"王丽打断了她,"妈,我不是说您不能花钱,但您得分个轻重缓急吧?家里这么紧张,您花这个钱合适吗?"
张慧兰感到一阵委屈和愤怒涌上心头:"我平时花过什么钱吗?我的衣服哪件超过200块的?我用的护肤品哪样不是最便宜的?我这是退休三年来第一次给自己买贵重的东西!"
"第一次?"王丽不依不饶,"您之前买的那些衣服、鞋子、包包,加起来也不少吧?"
"那些都是打折买的!"张慧兰的声音也开始提高。
"打折也是钱!"王丽毫不退让,"妈,您想想,您一个月拿8100的退休金,给家里3000,自己还有5100。我和李军两个人工资加起来1万4,要还房贷,要养孩子,要养您,剩下多少?"
05
争吵继续升级。
"您说养我?"张慧兰被这个词刺痛了,"我又不是没有收入,我每个月都按时交生活费!"
"交生活费?"王丽的语气变得更加尖锐,"您交的那点钱够干什么的?您知道现在物价多贵吗?您知道养一个老人和一个孩子需要多少钱吗?"
这时,李军终于开口了,但他说的话让张慧兰更加失望:"妈,丽丽说得也有道理。家里的开支确实很大,您花钱的时候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
张慧兰震惊地看着儿子。她没想到,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儿子,会在这个时候站在儿媳妇一边。
"你也觉得我不应该买这块手表?"她的声音有些颤抖。
"不是不应该买,而是......"李军支支吾吾,"而是现在家里确实有点紧张......"
"紧张?"张慧兰的声音突然变得很大,"你们夫妻两个月收入1万4,我一个人月收入8100,为什么你们不紧张我就要紧张?"
这句话问得李军无言以对。
王丽却不肯罢休:"妈,您这么说就不对了。我们虽然收入不少,但开支更大。房贷每个月2650,孩子的各种费用,家里的日常开支,还要赡养您,压力很大的。"
"赡养我?"张慧兰被这个词彻底激怒了,"我有退休金,我交生活费,我帮忙做家务带孩子,你们哪里赡养我了?"
"您住的房子是谁的?吃的用的是谁买的?"王丽步步紧逼,"如果没有我们,您住得起这样的房子吗?"
"那我搬走总行了吧?"张慧兰气得浑身发抖。
"搬走?您搬哪去?"王丽冷笑,"您一个月8100块钱,在这个城市能租到什么样的房子?"
这句话像一把刀子深深地扎进了张慧兰的心里。她意识到,在儿子和儿媳妇眼里,她已经成了一个负担,一个需要他们施舍的负担。
"妈,您别激动。"李军试图缓和气氛,"我们也不是不让您花钱,只是希望您能理解一下家里的困难......"
"理解?我还要理解什么?"张慧兰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我一辈子省吃俭用,退休了想给自己买点好的东西就不行?"
"不是不行,是要看情况。"王丽的语气稍微软了一些,但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您如果每个月能多给一些生活费,买什么我们都不会管。"
"多给生活费?给多少?"张慧兰擦了擦眼泪。
"至少4000吧。"王丽说出了心里话,"您想想,您一个人的吃住行,怎么也得这个数。"
"4000?"张慧兰被这个数字震惊了,"那我自己还剩什么?"
"剩4100呢,够您花的了。"王丽理直气壮地说,"而且您平时也花不了多少钱,4100绰绰有余。"
张慧兰终于明白了。在儿子儿媳妇眼里,她就应该把大部分收入交给家里,自己只留一点零花钱。至于她想要什么、需要什么,那都是次要的。
"浩浩马上要上高中了,各种费用只会更多。"王丽继续劝说,"您作为奶奶,不应该多为孙子考虑考虑吗?"
这句话彻底点燃了张慧兰的怒火:"我怎么没考虑浩浩?我给家里交生活费,平时给他买东西,从来没亏待过他!但我也是人,我也有自己的需求!"
"您的需求?"王丽冷笑,"您都67岁了,还有什么需求?吃饱穿暖不就行了?"
"我为什么不能有需求?我为什么不能给自己买点好东西?"张慧兰的声音越来越大,"我工作了一辈子,退休了就不能享受一下吗?"
"享受?"王丽的语气更加尖锐,"您想享受可以,但得先尽到对家庭的责任!"
"我怎么没尽责任?"张慧兰气得发抖,"我每个月按时交生活费,做家务,带孩子,你们还想要什么?"
"我们要的是理解和支持!"王丽终于说出了心里话,"不是您交点钱就算尽责任了!"
客厅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三个大人都气喘吁吁,李浩早就躲进了自己的房间,不敢出来。
张慧兰看看儿子,再看看儿媳妇,心里涌起了巨大的失望和愤怒。她慢慢摘下手腕上的手表,放在茶几上。
"你们说得对,我不应该买这个。"她的声音很平静,但眼中的光芒已经熄灭了,"我这就去退掉。"
看到母亲这样,李军心里也不好受:"妈,您不用退,既然买了就留着吧......"
"不用了。"张慧兰摇摇头,"我一个67岁的老太太,确实不需要什么智能手表。"
她站起身,准备回房间。但在转身的那一刻,她停下了脚步,回头看着儿子和儿媳妇:
"在你们眼里,我到底是什么?是你们的母亲,还是一个交钱的房客?"
这个问题让李军和王丽都愣住了。他们从来没有这样想过这个问题,或者说,他们从来没有勇气面对这个问题。
张慧兰等了一会儿,没有等到回答。她苦笑一声,转身走向自己的房间。
身后传来王丽的声音:"妈,我们也是为了这个家好......"
但张慧兰没有回头。她关上房门,坐在床边,看着放在茶几上的那块手表。
600块钱的手表,让她看清了很多东西。
李军和王丽面面相觑,不知道她想干什么。
几分钟后,张慧兰拿着一个黑色文件夹回来了。她的表情很平静,但眼中闪烁着一种从未有过的光芒。
她把文件夹轻轻放在茶几上。
王丽下意识地往后缩了一下,她从张慧兰的眼神中感受到了一种危险的信号。
张慧兰打开文件夹,第一个拿出来的就是房产证。红色的封面,烫金的字体,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你们看看这个。"她递给李军。
李军接过来一看,脸色瞬间变了。
相关知识
67岁退休教师花600元买手表遭儿媳嘲讽,真相曝光后全家傻眼
七旬老夫妻的悔悟:退休后,一个错误的决定,让晚年生活大打折扣
周甜丽婆婆遭网暴?送甜丽礼物找亲家引争议,网友曝光事情真相
退休教师纪念品选购指南
婆家为娶儿媳花近70万女方消失了
重庆有人花25万买的“收藏品”仅值3万?骗局曝光!
江苏:婆婆花一万给儿媳买新年礼物,儿媳:很感动,她月工资2000
教师退休欢送会主持词(精选11篇)
花3万多买的亨得利手表变“废铁”
儿媳病情恶化,她用母爱浇灌生命之花
网址: 67岁退休教师花600元买手表遭儿媳嘲讽,真相曝光后全家傻眼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332999.html
上一篇: 环卫工高温下花4小时翻8吨垃圾, |
下一篇: 花朵标志手表品牌大全(揭秘那些花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