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文化·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 成都人的博物生活
ChengduCulture
你知道吗?今天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在成都,以天府绿道为支撑,串联起生态区、公园、小游园、微绿地,成都正在成为一座巨大的“公园”,把绿色融入生活,将生态价值转化为了生活品质。
正因为有着良好的生态和多样性的生物,在成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观鸟、赏花,并且把这当成一种生活方式,熟悉并热爱这个城市的一草一木、一鸟一兽。
成都应该成为中国的观鸟中心
今年3月5日,在CCTV-10科教频道播出的《地理中国》栏目里,有人在成都郊区湿地发现的一个神奇的脚印,像是某种三趾大鸟留下来的,而此前成都境内并没有出现过这种鸟。这是什么鸟呢?通过成都观鸟会会长沈尤等专家的调查,发现原来这是火烈鸟,一种一般只出现在非洲、中亚等地的鸟。
迁徙中的火烈鸟受到寒流的裹挟,偏离了最初迁徙的方向,身体尚未变成红色的亚成鸟,难以飞越青藏高原继续迁徙。成都广阔的水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良好的湿地生境又提供了生存的保障,于是这些火烈鸟便在此停留。
火烈鸟 摄影:沈尤
这不是沈尤第一次在央视出镜,也不是他第一次提供关于鸟类学的咨询和研究。从2003年起,沈尤已经连续16年进行鸟类的观察、记录和研究,对成都境内的鸟类可以说如数家珍。
观鸟,在中国还是一个相对小众的爱好。在西方国家,观鸟是继园艺之后的第二大户外活动。“观赏鸟,是一种很文艺、很高尚的生活方式”,在沈尤看来,观鸟是一种积极、健康、生态的活动,“观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观鸟应该是友好的,有边界,符合生态原则。首先了解、认识自然,然后再记录自然、展现自然,里面包含了美学、人文性。看鸟的本质是看人的文明程度,反映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一般来说,观鸟爱好者会经历一个空间不断延展的过程:先是在本地观鸟,然后去省内其他地方,再去外省观鸟,甚至去国外,周游世界观鸟。作为资深的观鸟爱好者,沈尤去过不少国外的观鸟胜地,比如南美、非洲、东南亚等地。实际上,他所在的四川省乃至成都市,观鸟资源就很丰富,正成为不少国外观鸟爱好者的目的地。
整个成都的鸟类接近490种左右,全国有1400多种,比例占了全国鸟类资源的三分之一左右。成都的生态环境能为更多鸟类提供栖息环境,满足鸟类的需求,包括像苍鹭、白鹭这样对水质和生态环境要求非常高的湿地鸟类。
成都大部分的季节都可以看鸟,春秋有西伯利亚、太平洋甚至北极飞过来的迁徙鸟,冬天有周边山上飞过来越冬的鸟类,还有水鸟。夏天,成都也有燕子等一部分鸟,周边山区的生长条件较好,更适宜观鸟。
白眼潜鸭 摄影:沈尤
少有人知的是,成都是中国大陆观鸟的发源地之一。早在1919年,美国人戴珍女士开始在华西坝观鸟。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她在华西坝观察并记录了103种鸟。1969年,她将自己的观鸟记录整理总结并发表了《1916-1949四川成都观鸟札记》一文,成为中国大陆最早的观鸟笔记。
“成都应该成为中国的观鸟中心,成都的意义在于辐射了全川,甚至西南。”沈尤认为,观鸟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友好的产业要发展起来,这方面成都大有可为,“四川现有700多种鸟类,其中有41种珍惜特有种,排名全国第一,这是很难得的,在全国甚至全球都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实际上,鸟不止生态,还有文化的部分。中国历史上有两个文化被认为来源于鸟,一个是东夷人,有“玄鸟生商”的传说;另一个则是蜀文明,蜀地自古有鱼凫的传说,蜀帝杜宇死后化成杜鹃,更不用说广为人知的金沙太阳神鸟,还有三星堆青铜神树上的青铜鸟、鸟风铃。这种现象说明了人与那时的天气、环境、物侯有关系,反映了农耕文明时代人地关系、人对自然的一种掌握。
记录一座城市的“绝色”
微博上有一个知名的科普博主叫“喵喵植物控”,粉丝多达80多万。这个账号的运营者孙海是一名专栏作家,他生活在成都,用生动的文字和图片,记录这座城市的一草一木,传播植物文化和植物科学。
孙海并不是一开始就搞植物研究的。从一个普通的植物爱好者成长为网友直呼的“植物大神”,再到出版多本科普书的作家,少不了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更少不了热爱。他写植物,而没有停留在植物。
塔子山,贴梗海棠 摄影:孙海
他写的每一篇植物专栏,都像写给植物的一封情书,也是写给城市的情书。他从春日草坪里,发现容易被人忽视的小小的紫堇,说它“看似平淡无奇,却算是紫堇属这个成员物种极为庞大的植物家族的‘属长’”,并把它列入成都春天的标志植物,“直到经过这一年的秋冬,当我们来年在同样的草地上再次见到它们灵动可爱的身影时,我们可以确认的便是,成都的春天又一次回归了。”
浆洗街,黄花风铃木 摄影:孙海
写四月盛开在浆洗街黄花风铃木,孙海从浆洗街的历史写起,写到隔壁华西坝中西合璧的建筑,再进入正题写这种热带植物的习性,最后写道:“现在,黄花风铃木定居生活在成都多年,成都人也越来越容易欣赏到它给我们带来的金色春光。华西坝不是封闭的内陆,随着许多美丽的外来物种陆续落户到了这个城市,它们也见证着一座与众不同的锦官城。”
从字里行间,能读出他对植物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还有对成都这座公园城市的深情。
自建城伊始,成都之名两千年没有改变,锦官城、芙蓉城的雅称也是流芳千年。除了城市之名依旧,许多流传至今的街名地名也依然如故。虽然曾经生活在这座城市上的许多物种渐渐消失或演替,丞相祠堂前再也不见不到森森的古柏。但是,在成都一直能看到美丽多样的自然景观。
春日锦江江畔泡桐花盛开,夏初东大街蓝花楹绽放,深秋华西钟楼前金黄的银杏叶飘落,隆冬沙河边蜡梅吐露芬芳。一条条独特又有个性的街道承载着成都的四季美景。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你总会发现别样的美丽和丰富的植物。
在孙海看来,“放眼全国,未曾有哪个城市能有成都这样的绝色之美,西南山地将亚热带与冰雪带的景观完美揉合在一起,只需不到3小时车程,就能从热闹的都市,来到莽莽苍苍的山野林间。而当我们在成都遥望雪山之时,或许雪豹正在雪山岩石间跳跃,绿绒蒿正在草甸流石滩盛放。”
二环路高架 爬山虎(地锦) 摄影:孙海
根据最新的《成都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报告》,成都已记录的高等植物有264科1224属3390种,占全国种数的十分之一,占全省种数的三分之一,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珙桐等6种,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有连香树等23种。
植物的多样性,得益于多样性的自然地理条件。成都地貌类型多样,海拔高差悬殊,复杂的自然条件,给各种植物创造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形成了丰富的植被垂直带和植被类型。在海拔高度上,成都海拔最高处的大邑县西岭雪山大雪塘高达5364米,最低处简阳县东南部沱江河谷海拔仅359米。海拔高差达5005米,在全球特大城市中绝无仅有。
如果在成都看不过瘾,驱车几个小时,还有素有“植物王国”之称的横断山脉等着你。这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区域内最底点与最高点海拔高差达7700余米,云集了相当于北半球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和寒带等多种气候类型和生物群落,有10个植被型、23个植被亚型、90余个群系。一百多年前,就吸引了西方无数的“植物猎人”前赴后继。
最近几年,国内兴起了一股“博物热”,不少人一有空闲时间就投身观花、观鸟等活动中,不仅亲近自然,也有益身心。生活在成都的“博物爱好者”无疑是幸福的,这座城市不仅有大大小小为动植物提供栖息之所的公园,远郊还有更珍稀和多样性的生物供人观赏、发现。
本刊记者 >李翠华
相关知识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揭秘成都生物多样性之美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5月精选自然博物好书15种 商务印书馆涵芬楼文化
2023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是哪天 2023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活动方案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回放圆明园各类水鸟温馨的生活瞬间
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倡议书(精选10篇)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活动方案4篇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演讲稿(精选8篇)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手抄报设计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丨铜镜里的生物多样性
网址: 天府文化·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 成都人的博物生活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332360.html
上一篇: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招聘 |
下一篇: 空气修剪和环保园丁植物持有人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