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叶梅的抗病能力是非常强的,它能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中存活,但是生长却会受到严重的阻碍,因为这种环境容易引发病虫害,对于榆叶梅的威胁是非常大的,不但会使叶子枯黄脱落无法开花,还会致使植株死亡,而今天我们就来介绍榆叶梅的病虫害防治,以避免惨剧的发生。
榆叶梅的病虫害防治
经过数百年的种植,人们统计了榆叶梅比较常见的虫害和病害,其中病害主要有黑斑病、冠瘿病、叶斑病;虫害则有蚜虫、刺蛾、叶跳蝉、芳香木蠹蛾等等,防治办法就从这几种常见病虫害来详细了解。
榆叶梅常见病害防治
1、冠瘿病
【特征】:通常出现在榆叶梅的根部和地上部分,初期根部出现近似圆形的深褐色小瘤状物,然后会逐渐变大、龟裂,颜色会变为黑褐色,瘤的内部还会木质化,会致使根部遭到破坏。
【防治】:①种植之前要先对土壤进行消毒,比如用0.5%高锰酸钾浸泡然后晾干再上盆;②病发时需要用哪个药物进行防治,比如用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900-1400倍液进行喷洒。
2、黑斑病
【特征】:一般在叶片上出现,初始时叶片会有红褐色或者紫褐色的小点,然后扩大成暗黑色的病斑,周围还会有黄色的晕圈,严重的时候病斑上会有黑色效力点,然后致使枝条枯死,在榆叶梅的病虫害防治中最为常见。
【防治】:①种植时品种要选择抗病能力强且生长比较健壮的,注意榆叶梅所处环境的光照要充足;②病发后要用药物及时治疗,比如用85%代森锌4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进行喷洒。
3、叶斑病
【特征】:榆叶梅叶片出现黑很色的病斑,病斑初为圆形,但会发展成为不规则形状,叶片会出现皱纹,两面会产生不规则黑点,叶片发黄卷曲,最后过早脱落。
【防治】:①入冬志气啊将枯枝、病叶及时摘除,避免病菌残留植株或者土壤中越冬;②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洒、或者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900倍液进行喷洒,以彻底消除病根。
榆叶梅的主要虫害
1、刺蛾
【特征】:通常情况下昼伏夜出,以8月为害最重,会以榆叶梅的茎、叶为食,而且非常善于伪装,也被称为洋辣子等等,会藏在树下的土层中越冬。
【防治】:①注意时常翻土,以减少虫源,保持环境通风,空气不会过于干燥;②病发后用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25%亚胺硫磷乳油l000倍液进行喷洒,注意与刺蛾接触会出现皮疹或者疼痛,防治时需谨慎小心。
2、蚜虫
【特征】:在榆叶梅的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蚜虫是最常见的,它会通过风来进行扩散,因此当发现蚜虫时要尽早防治,避免它危害其他植株。而蚜虫出现时,它会在叶片的表面粘稠状的分泌物,而榆叶梅也会因为蚜虫而发黄枯萎。
【防治】:①发现蚜虫时,将发黄的枝叶剪除并集中烧毁,将其放在阳光下进行管理;②使用12%氧化乐果乳剂900倍液、或者马拉硫磺乳剂1100-1600倍液就那些喷洒,以彻底消除虫害。
3、叶跳蝉
【特征】:也被称为青叶蝉,主要以榆叶梅叶片的汁液为食,出现叶跳蝉的时候,叶片会从绿色开始褪色,然后出现卷缩畸形,最后叶子会枯死,而叶跳蝉会跳跃到其他枝叶继续为害。
【防治】:①叶跳蝉的虫卵会在低温环境下越冬,然后在4月孵化,因此在初春可以用尿素、水溶液对整株进行喷洒;②当成虫较多时,用2.5%敌百虫粉、或者2%叶蝉散粉剂进行喷洒。
4、芳香木蠹蛾
【特征】:它的成虫体长在24-40毫米,而幼虫在孵化之后,会蛀入皮下取食韧皮部和形成层,并且在木质部继续为害,导致榆叶梅长势衰弱。
【防治】:①气温下降之前,将树干刷白可以防治成虫在树干上产卵,然后清理被害的枝干消灭虫源;②使用药物防治,比如50%的敌敌畏乳油100倍液杀死幼虫;50%的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杀死成虫。
花卉病虫害防治方法
花卉病虫害防治方法
保护地花丼病虫害的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园艺防治为基础,加强人工防治,充分发挥天敌的控制作用,结合进行化学防治,对病虫害进行综合治理。
预防为主的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1)消灭病虫来源或压低病虫发生基数。例如植物检疫就是为了防止危险性病、虫等随同种子、苗木而传播蔓延所采用的一种有效措施。压低病虫发生基数,是指减少越冬的病菌、害虫数量;(2)恶化病虫发生、为害的环境条件,就是创造或者充分利用不利于病、虫的条件,改变或者消灭有利于病、虫的条件;(3)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把病、虫消灭在大量发生、显著为害之前。例如合理地使用农药以及采取人工的、物理的有效措施。
综合防治即是以农业技术防治为基础,因地、因时制宜,合理运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及机械防治等措施,充分发挥各种防治方法的积极作用,使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协调,
取长补短,以达到经济、简便、安全、有效地控制和消灭病虫害的目的。
采取有效措施,使花卉不受病原物和害虫的侵害,控制病原物和害虫的数量;改善环境条件,使之有利于花卉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原物和害虫的生存与侵染,提高花卉的抗病虫能力。具体的防治方法有以下五种:
一、植物检疫花卉种类和品种,在国家间或地区间的频繁交流和调运,使一些病虫害得以传播开来,对花卉生产造成很大损失。现在我国普遍发生的南美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就是因检疫不严而于1994年由国外传入我国的,给我国的花卉和蔬菜生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因此,应避免盲目引种调种,并严格执行检疫法规。
植物检疫包括病、虫、杂草三方面内容,它是国家为保护农业生产不受外来危险性病、虫、杂草的侵袭而采取的一系列法规性措施。根据法令规定应受检疫的植物产品种类和禁止带人和带出的病、虫、杂草名单,发现有检疫对象,不准输入或输出,或经过消毒处理消灭了检疫对象之后才能输出或输人,以防蔓延成灾。植物检疫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在当代交通运输工具十分发达,不断扩大与国外交流的情况下,加强检疫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国内各地区之间调运种子、苗木等栽培材料,也要实行检疫,严禁检疫对象进入新地区。
二、园艺防治法农业技术防治法是利用花卉栽培过程中的一系列栽培管理技术措施,有目的地改变某些环境条件,使之不利于病、虫的发生发展,而有利于花卉的生长发育,从而避免或减少病、虫发生,达到提髙花卉质量的目的。由于多数农业措施本身就是花卉丰产的一种手段,又不需要为防治病、虫增加額外的人力、物力,常常是一举多得,符合经济要求,同时农业防治没有污染环境、杀伤天敌等不良的副作用。农业技术防治法的具体措施是:
1. 合理施肥,科学浇水施用的有机肥应充分腐熟。在施用前,应将其中的病原物和
害虫彻底杀死,并避免害虫在施用后的有机肥上产卵。施用无机肥时,氮、磷、钾比例要合理,不要偏施氮肥,应该适量增施磷肥和钾肥,提倡配方施肥。浇水方式要适当,避免喷淋式浇水,最好采取沟灌或沿盆体边缘浇注的浇水方式。浇水要适量。要选择晴天上午浇水,浇水后应及时放风排湿。
2. 保持大棚、温室内清洁卫生
要及时摘除有病虫的花卉枝叶,拔除病株,清除枯枝落叶,彻底铲除抽室内外的杂草,以减少病虫来源。病残体应深埋或烧毁。
3.改善环境条件
应该经常通风换气,降低湿度,以减少花卉上灰霉病等高湿病害的发生。种植密度和花盆摆放密度要适宜,以利于椬株间通风透光,减轻紛类等的危害。控制好温度,不要忽冷忽热。在冬春季要特别注意保温,而在炎热夏季则要覆盖遮阳网。根据花卉生长的需要,调整光线强弱。通风降温,可以控制多种病害的病情发展;而髙温闷棚,则可以控制霜霉病等低温病害的发生。
4.冬耕深翻
露地栽培花卉冬耕深翻,在我国广大地区,特别是寒冷地区,对消灭害虫有着显著作用。冬耕深翻可以将潜伏在土壤中的
幼虫、蛹、卵等,大部分暴露在地表被冻死,或被益鸟啄食,而且还可以进行人工捕杀。深耕可以将浅土中的病菌和残茬埋人深土层,使其丧失生命力,同时还可以将原来在较深土层中的病菌翻到地面,受其他自然因子,如光、温、湿度的影响而增加死亡。
5.处理被害株
一、二年生草花开花后的残株及被害株,应立即拔除烧毁或深埋土中;宿根及木本花卉深秋枯萎或落叶后,应及时清除枯枝落叶集中销毁。这项措施也能减少部分病菌、害虫的数量。
6. 及时除草
杂草丛生,不仅与花卉争夺养分,影响通风透光,使植株生长不良,而且杂草还是一些病菌和害虫繁殖的场所。一些病毒病和害虫常以杂草作为寄主。杂草也是一些病虫越冬的场所。所以,及时清除杂草,在防治病虫上有着重要意义。
7. 适期修剪
结合花木修剪,剪除病芽、病枝、病根等,减少病原菌的数量,同时也可消灭在枝条上越夏、越冬虫卵、幼虫及成虫,减少虫源。
8. 调节播种期
许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因温度,湿度以及其他环境条件的影响而有一定的发病期和害虫发生期,且在某一时期最为严重,如提早或延期播种,就可以避开发病期和发生期,减轻为害。例如翠菊幼苗期最易受守瓜为害,如能提早播种,即可减轻被窨程度。调整播种或移栽期,对于1年发生1代,食性单一,发生整齐的害虫,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9. 合理轮作
要尽可能避免与互染花卉连作,使土壤中的病原物和害虫得不到合适的寄主,从而降低病原物和害虫的数量。
10. 科学地进行球茎等器官的收获和收后管理在挖掘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伤口,挖出后要及时剔除有病
虫的球茎,经充分晾晒后方可人窖。挖掘时造成创伤,易引起各种霉菌侵人。贮藏地点温度过髙、湿度过大,通风不良等是引起球根发生腐烂病的重要原因。因此,挖掘时要细心,尽量减少伤口。贮藏窖内要保持淸洁卫生,入窖后窖温应控制在5摄氏度左右,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以下。
11. 注意花卉种类的合理布置
按照花卉种类特点和场地情况,合理布置安排,使所栽培的花卉分布有序,疏密适度,得到应有的空间和适当的阳光,并处于空气流杨的环境中,因而有利于花卉的生长发育,不利于病原物和害虫的发生。
12. 选用健康无病虫的繁殖材料
花卉病毒病发生普遍,很多繁殖材料都是带病毒的,因此生产中应使用脱毒的组培苗。最好建立无病留种田,在健康的母株上采种或获得繁殖材料。
13. 选育和栽培抗病虫的品种
培育抗病虫害花丼品种,栽培抗病害能力强的花卉,可以使花卉免受病虫危害或减轻其危害程度。这是有效防治花卉病虫害的重要方法之一。
三、生物防治法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来防治病虫害。天敌是以害虫或病原菌为食的生物。在自然条件下,天敌普遑存在,控制着病虫害尤其是害虫的危害。在花卉的养护中,应自觉加强天敌的作用,如把修剪下的带虫枝条放置几天后再烧毁,以保护虫体内的寄生性天敌。
四、物理机械防治法1. 繁殖材料热处理
在一定温度的水中授泡种子或其他繁殖材料,可以杀死表面和内部的病原物和害虫,但一定要掌握好温度和处理时间。温度过高和处理时间过长,都会影响种子和其他繁殖材料的活力。
2. 土壤热处理
如果有条件,可以用热蒸汽处理土壤,以杀死土内的病菌、线虫和害虫。土壤热处理要在种植前处理,而且受热的土壤应达到一定的深度,以20厘米深的土壤温度达到75摄氏度为宜。
3. 机械阻隔
覆盖农用薄膜,对病菌、害虫的传人和扩散能起到一定程度的机械阻隔作用,同时还可以抑制灰霉病菌和菌核病菌孢子的生成。
4. 诱杀昆虫和线虫
利用昆虫和线虫的趋性,来防治害虫和线虫。如用黄板诱杀白粉虱成虫,用诱蝇纸诱杀潜叶蝇成虫,种植诱捕植物来诱捕线虫,以减轻其对花卉的危害。
五、化学防治法化学防治即药剂防治。具有防效好、见效快和使用方法简单等优点。但同时也会污染环境,造成药害,而且长期使用后病菌和害虫会产生抗药性。化学防治是病虫害综合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要注意科学使用农药。
1. 正确选用农药种类
了解农药的括能和保护对象,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做到对症下药。例如,杀菌剂甲霜灵,对各种花卉的霜霉病有很好的防效,但不能防治白粉病。杀虫剂抗蚜威,对绝大多数财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对棉蚜几乎无效。
2. 合理选用药剂剂型
髙湿有利于灰霉病的发生,因此,选用速克灵烟剂或粉尘剂对该病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治蚧类,可采用地下里施内吸性顆粒剂和浇灌内吸性药液,以达到地下施药控制地上害虫的目的。
3. 适时用药
要充分了解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找出薄弱环节,及时用药。例如,在花卉播种或移栽之前,可对苗房、拥室施药消毒,用药剂处理土壤和拌种,用福尔马林等消毒剂,对农事操作工具以及花盆等容器进行消毒。把病虫消灭在花圃之外,为害之前是上策。例如把病菌、害虫消灭在越冬寄主上,或消灭在越冬阶段都是积极的办法。对于病害来说,防治的有利时机是在病菌被侵染之前的时刻,或下次孢子繁殖散布之前将病菌消灭在初发阶段。过早施药,在阳光雨露下药力会分解,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太晚施药,病菌已侵人,成了“马后炮“。防治害虫,要考虑到不同害虫或同一害虫不同发育阶段的抗药力。例如,一般害虫幼虫以3龄为分界,3龄以前抗药力差,3龄以后抗药力显著提髙,而以初孵幼虫抗药力最低。一般来说,鱗翅目昆虫对药剂的抵抗力为卵>蛹>幼虫>成虫,所以,防治幼虫的有利时期一般在3龄以前,防治成虫更有利。但防治钻蛀性害虫则不同,一般应在产卵盛期。
4. 药剂的效替和混合使用
同一地区长期单一使用同一种农药防治病虫害,可能会在病原菌和害虫群体内产生抗药性。因此,提倡不同类型的农药合理地交替使用或混合作用,以避免抗药性的产生。
5. 安全用药,避免产生药害
有些花卉或其某一生育阶段,可能对某种或某些药剂敏感,遇到这种情况应慎用该农药。即使不敏感,也要严格控制用药浓度和用药量,不要随意增加浓度和用量,以防出现药害。如果所使用的药剂是一种新药,应在小面积上先做药浓度和用药量试验,确实安全后才可在较大面积上使用。此外,对剧毒农药应该慎用,而对严重污染环境和水源的髙残留农药,应限制或禁止使用。
(1)不适当的施药量。
施药浓度过高,常使花卉产生药害,这是最易发生的问题。为防止药害的发生,药液的浓度要适当。不同农药在不同季节用于不同病虫害及不同种类的花卉上,所用的浓度均不同,必须严格按照有关农药手册上规定的浓度进行配制。
(2) 不同种类和品种的花卉,或同一品种不同发育阶段的花卉,对农药的反应不同。
例如波尔多液及其他含铜杀菌剂,对桃、梅等易产生药害;乐果乳剂对梅花、榆叶梅、桃、碧桃、貼梗海棠、櫻花等易产生药害;敌敌畏乳剂对杜鹃、櫻花、梅花等也易产生药害。同一种花卉,一般地说,幼苗期、嫩梢、嫩叶易产生药害。花期对药剂的反应更为敏感,因此,开花时喷药易引起落花、落果。
(3) 环境条件的影响。
高温下施药效果好,但温度过髙则易发生药害。例如石抹合剂在夏季髙温(超过30摄氏度)下使用,极易产生药害。湿度对一些药剂的影响也是明显的,如砷素剂及波尔多液等在多雨、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生药害。所以施药要看天时,灵活运用。
① 对天敌的毒害许多种广谱性农药施用后,不仅杀死了害虫和病菌,同时也杀死了害虫天敌,因而引起害虫再猖獗。解决的途径:
使用选择性药剂。如螨卵酯、三氯杀螨醇等,对一般昆虫天敌(如瓢虫、食蚜蝇、捕食螨、赤眼蜂等)无影响,所以用这类杀螨剂防治螨类,对天敌就很安全。敌百虫对丁瓢虫及其幼虫、卵毒性很小,对寄生蜂、小茧蜂也较安全。又如植物性农药对天敌的杀伤力大都较小。施用烟草水,对瓢虫、盲蝽、草蛉、捕食螨、寄生蜂等都比较安全。鱼藤精对瓢虫成虫及寄生性天敌影响较小。
选择合适的施药时期。例如寄生蜂尚在寄主体内时施药,这时就只杀死害虫。又如在人工释放天敌之前,先施用残效期短的药剂,待药剂毒效消失后再行人工释放天敌。
② 对人类的毒害农药对人、畜大都有或大或小的毒性,因此,必须注意人、畜的安全。施药前,一方面要学习和掌握各种农药的毒性和使用注意事项,另一方面要做好防护工作。施药时原药或药水不能沾在皮肤上,如果沾上,要立即用肥皂水洗净。喷药时要戴上口罩,向顺风方向喷,以防药液溅到脸上和吸入毒气,搡作时不要擦眼睛。所用工具,用完后要立即洗净,妥善保管备用。每次施药后都要用肥皂洗手,以防万一。如果因不慎出现中毒症状,要立即采取解毒措施,必要时尽快送医院治疗。
园林树木全年病虫害防治
一月份1、一月份气候特点:天气干旱寒冷、少雨或无雨,多雾。暖冬有利于病虫越冬和养殖。
2、本月病虫害发生情况: 本月受害品种主要为细叶榕蓟马、黄榕吊丝虫、蚧壳虫、大红花、白兰蚜虫、蚧壳虫。大叶紫薇蛀心虫。柳树溃疡病。
3、一月份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主要有蚜虫、蓟马、蚧壳虫、蛀心虫、白粉病、褐斑病等,防治方法可用氧化乐果加敌敌畏加托布津800倍液喷施。蛀心虫可用氧化乐果加水5至10倍注入毒杀,并剪除受害枝条至安全地方烧毁。
4、栽培管理要点:冬季修剪:全面展开对落叶树木的整形修剪作业;大小乔木上的枯枝、伤残枝、病虫枝进行修剪。本月以淋水保湿、松土清园为主。及时剪除病死枯枝和死树。
5、做好卫生保洁工作、及时清除垃圾。
6、对于较难防除的介壳虫可以使用高效杀蚧剂-狂杀蚧1000倍液进行防除,同时可以防除多种虫害。
二月份
二月份:气温较上月有所回升,树木仍处于休眠状态。
1、养护基本与1月份相同。
2、修剪:继续对悬铃木、大小乔木的枯枝、病枝进行修剪。月底以前,把各种树木修剪完。
3、防治害虫:继续以防刺蛾和蚧壳虫为主。
三月份
三月份主要应针对病虫害越冬代进行防治。
一、暖冬将导致害虫越冬代幼虫活动加剧。害虫越冬代的防治应作为三月病虫害防治重点之一。以老熟幼虫越冬的害虫里有以下两种应加以注意:
1、大袋蛾,以老熟幼虫在囊内越冬,主要在香樟、樱花、柏类、桂花等树木上较多,三月份越冬结束,将开始危害树木叶片,三月底化蛹。因此应于三月初摘除虫囊。
2、金龟子,以幼虫(蛴螬)在土中越冬,主要分布在麦冬、葱兰等地被植物及草坪根际土壤中,三月份将开始为害,四—五月化蛹,因此应结合中耕翻土灭杀,减少基数,对后续防治极有好处。可以使用地害平进行防除。
二、三月份的另一防治重点应放在蚜虫的防治上,三月份气温的上升将导致蚜虫的大量养殖。现已发现蚜虫在多种植物为害,如珊瑚、大叶黄杨、火棘、海桐、红叶李、桃树等,各养护单位应抓紧防治,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防治可用吡虫啉类药剂(一遍净)或杀灭菊酯(不能太常用易产生抗药性)等药喷雾。
三、黄杨绢野螟,由于气温的原因,其越冬幼虫开始取食的不多,但有零星发生,且龄期不一,3月初活动增多,应及早进行防治,防下一代的暴发。预计其第一代将在3月底发生,应注意观察,及时进行防治。防治可用菊酯类及BT类杀虫剂喷雾。
四、白粉病,白粉病可使月季、蔷薇等木本花卉的苗木染病。病害主要发生在叶上,也危害嫩茎、花及果实。在狭叶十大功劳、大叶黄杨上也有零星出现,随着气温的上升,会有大发生的可能。防治可用喷克菌1000-1500倍液或50%天威3号1500-2000倍液每隔10-15天喷一次,连续2-3次,并结合修剪,剪除病虫枝叶。
四月份
四月份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月份,应密切观察,抓住适宜时期认真防治。
一、四月份食叶害虫:
(1)黄杨绢野螟:四月下旬进入为害盛期,严重时叶片被吃光,全株枯黄。早期可使用2500倍灭幼脲,老龄幼虫可使用1000倍40%氧化乐果乳油防治。
(2)金龟子:可利用成虫的假死性将其从树上振落集中杀死,也可黑光灯诱捕。
(3)美国白蛾:四月中旬,越冬代美国白蛾成虫羽化,可人工捕捉防治。
(4)国槐尺蛾:四月下旬,国槐尺蛾第一代幼虫开始为害,应抓住最佳时期喷洒灭幼脲等。
二、四月份蛀干害虫
四月份蛀干害虫开始危害活动,主要有锈色粒肩天牛、光肩星天牛、臭椿沟眶象等,除人工进行注射药剂外,应针对不同害虫的习性进行防治。可以提前使用蛀虫一插灵,基本可以防除树木半年没有虫害。
三、四月份刺吸式害虫
1.蚜虫,应重点抓紧防治的蚜虫有:桃蚜、月季长管蚜、柳黑毛蚜、栾多态蚜、棉蚜等,防治蚜虫首选药剂为生物杀虫剂1.2%烟参碱乳剂800—1000倍,其它可选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吡虫啉2000倍等。注意桃树等蔷薇科植物慎用有机磷杀虫剂,防止产生药害。
2.草履蚧、桃蚧等蚧类开始活动危害,防治方法主要有涂抹毒环,也可选择一些特效杀蚧类药如狂杀蚧进行防治。
3.斑衣蜡蝉下旬开始孵化,成群的小若虫集中在嫩枝上为害,应抓住有利时机防治,可使用1000倍菊酯类药剂等。
另外,四月中旬要做好埋施颗粒剂防治叶螨等刺吸式害虫的工作。
四、四月份地下害虫
应注意防治蛴螬,可使用1000倍50%辛硫磷乳油喷浇或者撒施地害平。
五、四月份病害
该月一些病害正处于初侵染阶段,如大叶黄杨白粉病、月季黑斑病等,本月主要以预防为主。此期重点防治对象是各树种腐烂病,主要防治方法是加强肥水管理和涂抹药剂化防。
五月份
进入五月,气候逐渐进一步变暖,一些花卉病虫害发生也随之增多,现将危害较严重几种病虫的发生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蚜虫。又称腻虫。木槿、碧桃、扶桑、月季、金银花、夹竹桃、菊花等都容易受蚜虫的危害。该虫一年发生多代,以卵在植物的枝条上越冬,第二年4—5月份产生有翅蚜,飞到菊花、扶桑等寄主吸取汁液进行危害。晚秋10月间产生有翅迁移蚜,从夏寄主迁飞到冬寄主上,产生有性无翅雌蚜和他处飞来的雄蚜,交配后产卵,以卵越冬。防治方法:①保护利用天敌。除自然界生存的天敌应予以保护外,有些瓢虫、草蛉等已能人工饲养后及时释放。②药剂防治。尽量少用广普杀虫剂,选用对天敌杀伤较小的内吸性杀虫剂。防治园林植物的药剂可用吡虫啉、啶虫醚等低毒杀虫剂喷洒防治。
二、介壳虫。又称花虱子。在万年青、棕榈、罗汉松、白玉兰、月季、黄杨、海桐等植物上危害较为严重。
三、立枯病。该病主要危害松、杉、海棠、银杏、杨树、一品红等植物,危害范围很广。通常种芽腐烂在出土之前表现为地面缺苗;幼苗在木质化之前根茎基部产生水渍状褐色斑;在潮湿情况下病部有褐色菌丝体并附有小土粒状菌核。当气温在摄氏20多度时,新播种或立秋播种的花卉、树苗以及一些易烂根的花卉,如果土壤湿度大时,极易发生立枯病。防治方法:①播种前土壤用敌克松、五氯硝基苯等进行土壤消毒防效突出;②在小苗幼嫩期控制浇水,勿使土壤过湿,③初发现病苗时,浇灌代森铵液或使用恶霉灵、苗菌灵喷雾处理1-2次。
四、白粉病。该病可危害草坪草、月季、紫玉兰、大叶黄杨、凤仙花和黄栌等很多植物花卉。主要发生于叶片上,叶片两面布满白粉,使叶片皱缩,病斑为淡黄色,不规则,后期在叶面着生许多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子囊壳。防治方法:①栽培养护预防,注意花卉的通风透光,进行适度修剪减少传染的阶梯;避免闷热潮湿的环境,减少叶面淋水。②消灭病原 白粉病多以其闭囊壳随病叶等落入地面或表土中,及时清除病落叶、并进行翻土和在植株下覆盖无菌土,以减少初侵染来源③少施氮肥,多施些磷钾肥;④初侵染期喷施三唑酮(粉锈宁)、烯唑醇等杀菌剂,目前特效药剂为醚菌酯(又名翠贝)、喷克菌。
六月份
六月份的高温高湿天气非常适宜病虫害的发生,一些刺吸式园林虫害仍将持续危害,其他害虫第一代已有所发生,我们应抓住时机,着重进行防治。
1、美国白蛾:近年来,美国白蛾在北方地区林木上危害严重,很多地区已在四月份都开始进行白蛾的预防和控制工作部署。五月底六月初仍可见到美国白蛾成虫羽化交尾产卵。当前大量幼虫孵化,形成初生网幕,虫龄多为1-2龄。此期应喷洒除虫脲6000倍液防治幼虫,并结合人工剪除网幕灭杀幼虫防治。
2、国槐尺蛾:六月初,一代国槐尺蛾幼虫已达3龄,即将开始进入暴食期。此期仍可喷洒除虫脲3000倍液,也可喷洒1.2%苦烟乳油(烟参碱)1000-1500倍液防治。
3、其它食叶害虫:当前北方地区正在危害的食叶害虫有:杨扇舟蛾、柳毒蛾、蓑蛾、舞毒蛾、淡剑夜蛾、黄杨绢野螟等应注意检查防治。此期防治食叶害虫应采用触杀剂、熏蒸剂为好。
4、草履蚧:近年来北方地区发生草履蚧地段越来越多,形势严峻。该虫可通过苗木运输(尤其是带土台),人为传播,也可借助风力传播。清理的虫体不进行杀灭,随意乱倒也是传播途径之一。
据调查发现,六月初草履蚧雌成虫已陆续开始下树寻找越夏越冬场所产卵。但仍有部分虫体在树枝上继续危害。此期除喷洒触杀剂防治雌虫体外,应组织人力清除下树、上墙入土产卵的雌虫体,减少越冬基数。此期也可进行绑草诱杀,待其全部下树后将草解除烧毁。
5、紫薇绒蚧:发生在石榴上和紫薇上的紫薇绒蚧,正值卵期大量的卵在卵囊中,六月初卵即可孵化。可人工刮除卵囊防治。
6、槐坚蚧、沙里院褐球蚧、卫矛矢尖盾蚧、瘤坚大球蚧、槐花球蚧等蚧虫:六月初期均为以上蚧虫的若虫初孵期,应抓紧时间进行检查,一旦见到枝叶上有初孵若虫爬动,即可喷药防治。药剂以喷洒狂杀蚧1000倍液,1.2%苦烟乳油(烟参碱)1000倍液为好;初孵若虫开始结蜡后,再喷洒灭杀星1000-1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防治。可以使用对介壳虫特效的药剂狂杀蚧800—1000倍液或速扑杀800—1000倍液。
7、木虱:北方地区常发生的三种木虱,即合欢木虱、皂荚木虱、青桐木虱均为六月初期发生,应抓紧喷洒1.2%苦烟乳油(烟参碱)1000倍液或10%吡虫啉2000倍液防治。防治该虫应本着治早,治小的原则,否则后期将造成落叶煤污,影响景观,环境污染。
8、蚜虫:六月份发生在花灌木上的蚜虫,较为严重的是桃粉蚜、绣线菊蚜、棉蚜,个别发生的有桃瘤蚜。发生在树木上较为严重的是栾多态毛蚜、柳黑毛蚜、杨花毛蚜、槐蚜,个别的枫多态毛蚜也很严重。此期应作好药剂防治,用药可选用1.2%苦烟乳油(烟参碱)1000倍液、10%吡虫啉2000倍液或灭杀星1000-1500倍液。
9、红蜘蛛:山楂叶螨,该螨在西府海棠、碧桃、紫叶李等花灌木上危害严重。应抓住时机在六月初将其灭杀,否则将会造成糊叶落叶。乔木上近年来发生红蜘蛛严重,发生红蜘蛛的乔木有:椿、国槐、洋槐、白蜡、丝棉木、苦楝、桑树、榆树、柳树、杨树。今年应着重防治法桐红蜘蛛。防治用药可选用1.8%阿维菌素6000倍液。
10、光肩星天牛:五月下旬,光肩星天牛将开始羽化,一旦查到有新羽化孔,药剂防治成虫可开始。喷洒绿色威雷200-300倍液,主要喷洒枝干。成虫羽化量大并大量补充营养,损伤新枝条时可对树冠和新枝喷洒1000倍液1.2%苦烟乳油(烟参碱)防治。当前对继续危害的幼虫应采用注射药剂防治。
11、小线角木蠹蛾:六月上旬将会有成虫羽化,当前仍有部分幼虫在木质部危害,应注射药剂防治。
12、臭椿沟眶象:臭椿沟眶象幼虫危害,可采用注射防治。成虫可采用喷洒绿色威雷200-300倍液防治。
七月份
七月份:气温最高,中旬以后会出现大风大雨情况。
1、 移植常绿树:雨季期间,水分充足,可以移植针叶树和竹类,但要注意天气变化,一旦碰到高温要及时浇水。
2、 排涝:大雨过后要及时排涝。
3、 施追肥:在下雨前干施氮肥等速效肥。
4、 行道树:进行防台剥芽修剪,对与电线有矛盾的树枝一律修剪,并对树桩逐个检查,发现松垮、不稳立即扶正绑紧。事先做好劳力组织、物资材料、工具设备等方面的准备,并随时派人检查,发现险情及时处理。
5、 防治病虫害:继续对天牛及刺蛾进行防治。防治天牛可以采用50%杀螟松1:50倍液注射,(或果树宝、或园科三号)然后封住洞口,也可达到很好的效果。香樟樟巢螟要及时的剪除,并销毁虫巢,以免再次危害。
八月份
1、各类绿地的杂草仍属重度滋生,下旬有所减缓,但结籽杂草比重增多,除莠不能松懈。
2、部分花灌木徒长枝宜适当修剪,以保秋梢茂盛。
3、各绿地尤其是新建绿地的以下10种植物(银杏、柿树、樱花、丁香、碧桃、合欢、榆叶梅、五角枫、刺槐、雪松),仍需密切关注排涝疏淤强化渗水透气。
4、新建绿地(道路)常绿树及大规格乔木的遮荫网暂时不要急于撤除,八月的“三强”气候(强辐射、强光照、强蒸腾)仍然较明显。
【主要病害】
1、白粉病
为害对象:扶芳藤、大叶黄杨、蔷薇。
防治:20%三唑酮1000-1500倍液。
2、叶枯病
为害对象:各种花灌木、冷型草坪。
防治:70%甲基托布津1200倍液+50%百菌清600倍液。
3、腐霉病
为害对象:草坪、地被草花(矮牵牛等)。
防治:喷40%甲霜灵800-****倍或50%瑞毒锰锌500-600倍液。
【主要虫害】
1、黄杨绢野螟
寄主:小叶黄杨、瓜子黄杨、雀舌黄杨。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3代,7月下旬—8月(当年第2代幼虫)。持续干旱,雨后高温会造成为害趋重。
防治:
①结合修剪清除粘叶为害的幼虫;
②喷药杀幼虫
a、首选无公害农药:灭幼脲3号1000—1500倍液;
b、次选低毒类药剂:1.2%烟参碱乳油800—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敌杀死)1500—2000倍液;
c、其它药剂:40%乐斯本1500倍液,或40%久效磷1500—2000倍液。
2、槐尺蠖
寄主:国槐、龙爪槐(垂槐)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4代,以蛹在浅土中越冬。4月中旬成虫羽化,卵单产于叶片正面,成片状。5月上旬至10月上旬均有幼虫为害,世代重叠。一般以5月上中旬,6月中下旬,8月中下旬,9月上中旬为害较重。干旱少雨时期为害重,连阴多雨时期为害轻,幼虫受惊后缀丝下垂,故又名“吊死鬼”。
防治:
①药杀幼虫
a、首选药剂:20%灭幼脲1号5000—8000倍液,或灭幼脲3号1500—2500倍液;
b、次选药剂:Bt乳剂500—600倍液,或1.2%烟参碱乳油800—1000倍液;
c、其它药剂:2.5%溴氰菊醋1500—2000倍液。
②冬季在国槐树下及周边浅土层中,墙缝中挖蛹,对减少越冬虫口密度十分有效。
3、臭椿沟眶象
寄主:臭椿、千头椿、红叶椿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2代,以幼虫或成虫在树干内或土内越冬。翌年4月下旬—5月上中旬越冬幼虫化蛹,6—7月成虫羽化,7月为羽化盛期。幼虫为害4月中下旬开始,4月中旬—5月中旬为越冬代幼虫翌年出蜇后为害期。7月下旬—8月中下旬为当年孵化的幼虫为害盛期。虫态重叠,很不整齐,至10月都有成虫发生。成虫有假死性,羽化出孔后需补充营养取食嫩梢、叶片、叶柄等,成虫为害1个月左右开始产卵,卵期7—10天,幼虫孵化期上半年始于5月上中旬,下半年始于8月下旬—9月上旬。幼虫孵化后先在树表皮下的韧皮部取食皮层,钻蛀为害,稍大后即钻入木质部继续钻蛀为害。蛀孔圆形,熟后在木质部坑道内化蛹,蛹期10—15天。受害树常有流胶现象。与此虫合并发生的还有“沟眶象”。
新移植的臭椿、千头椿、红叶椿,在缓苗期生长势衰弱,特别容易受到此虫为害。
4、紫薇绒蚧
寄主:百日红、石榴、女贞
发生规律:8-9月为第2代若虫发生及为害盛期。
防治:①保护天敌:瓢虫、草蛉、蚜小蜂、跳小蜂;②冬季刷或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③为害期施药:根埋“地害平”(1.5-3.0g/㎡)或喷40%速扑杀1500-2000倍液或25%蜡蚧灵1000-1500倍液。
5、草地螟
寄主:草坪
防治:可用敌百虫、溴氰菊酯或速灭杀丁进行防治。
另外,红蜘蛛、草坪粘虫等仍有发生,继续防治。
九月份
1.注意园林各类植物的抚育管理,尤其是秋旱期和开花植物花后期要采取相应水肥措施,为增强植物秋季生长势和休眠期营养储存打好基础。
2.九月,是秋季病虫害发生和为害高峰,应密切注视,及时防治,最大程度降低各类病虫害密度。
3.做好公园、道路、广场和施工工地的绿化养护及卫生清理工作。
【主要病害】
1、草坪斑枯病
症状:草坪出现大小不等的枯萎斑块,草株退绿变枯黄色、草株根部、根冠、根颈呈黑褐色,维管束外皮层腐烂,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
①64%毒杀矾600-700倍液;②70%代森锰锌500-600倍液;③50%灭霉灵500-600倍液;④90%乙磷铝500-600倍液。
2、草坪褐斑病(立枯丝核疫病)
症状:侵染草坪植株的叶、鞘、茎,引起叶腐、鞘腐、茎基腐,单株叶片生5—50mm长褐色梭形或长条形病斑,初为青灰色,后为黑褐色,严重时病斑绕茎一圈。整叶水渍状腐烂,病株分蘖多枯死。草坪出现1—2m的近圆形枯草斑,暖湿时出现“烟圈”,后变为中央呈绿色,四周呈枯黄色的“蛙眼”状。
防治防治:①70%代森锰锌500-600倍液;②70%甲基硫菌灵600-700倍液;③50%灭霉灵500-600倍液;④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50%福美双800倍喷淋。
3、月季黑斑病
防治方法:喷80%代森锌6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600倍液。
4、樱花褐斑病
防治方法:喷58%瑞毒霉锰锌500倍液或50%加瑞农1000倍液。
5、大叶黄杨枯萎病
防治方法:浇灌5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主要虫害】
1.苹掌舟蛾:俗称舟形毛虫
寄主:榆叶梅、海棠、樱花、樱桃、桃、榆、木瓜等多种植物。
规律:一年发生1代,7月成虫羽化,8—10月幼虫孵化为害。秋末入土化蛹越冬。幼虫5龄,有群集为害,吐丝下垂和假死习性,昼夜取食,食量很大,一夜之间能将整枝甚至整株树叶吃光。
防治:①喷洒10%多来宝悬浮剂1500—2000倍液; ②喷洒2.5%溴氰菊酯乳剂1000—1500倍液; ③喷洒20%菊杀乳油1500—2000倍液。
2、刺蛾
寄主:除蔷薇科植物普遍受害外,还为害法桐、核桃、枣树、柿树、石榴、白蜡、桑树等100余种植物。
规律:此虫一年发生1代,成虫7月羽化,幼虫8—10月孵化为害,专食叶片,初为网孔状,后为缺刻、洞孔,直至将树叶食光。
防治:①喷洒20%除虫脲5000—6000倍液,或灭幼脲3号悬浮剂2000—2500倍液;②喷洒Bt乳剂500倍液;③喷洒2.5%溴氰菊酯1000—1500倍液,或20%菊杀乳油1500—2000倍液,或10%多来宝悬浮剂1000—2000倍液,或苏力保悬浮剂800—1000倍液。④保护天敌姬蜂、广肩小峰、猎蝽、螳螂。
3、芳香木蠹蛾
防治:由于幼虫九月下旬爬出树洞入土做茧越冬,可在树干基部的土表层撒一圈“除虫精”粉,毒杀入土幼虫(但要注意环境安全,勿让家禽、鸽子、宠物涉足中毒)。
4、日本龟蜡蚧
寄主:法桐、大叶黄杨等
防治:喷40%速扑杀1000—1500倍液。
5、其它
(1)各种天牛幼虫
九月是大部分天牛幼虫钻蛀为害的又一高峰,为害状况一般有两种类型:
①浅层为害——当年孵化的幼虫,在韧皮部钻蛀为害,树表无明显排粪孔,地面无粪屑
②深层为害——去年或前年孵化的幼虫,在木质部钻蛀为害,树干上有明显排粪孔,孔外淤积粪屑或地面散落粪屑木丝。
防治:对浅层为害的幼虫可在树干上刷内吸性较强的40%的久效磷100—500倍浓液,对深层为害的幼虫可清除排粪孔粪屑后,插堵“磷化锌”毒签,粘泥封口,形成密闭“毒气室”,以毒签受潮后散发在树干内部无孔不入的“磷化氢”毒气熏杀幼虫,效果较好。
(2)食叶害虫:国槐尺蠖第4代幼虫、杨树枯叶蛾幼虫,天蛾类幼虫等。
防治:喷灭幼脲3号悬浮剂2000—2500倍液,或Bt乳剂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1500—2000倍液。
(3)刺吸式害虫:红蜘蛛、蚧虫、蓟马、粉虱、蚜虫等。
防治:喷①15%扫螨净1000—1500倍液(红蜘蛛);②40%速扑杀1500—2000倍液(蚧虫);③20%扑虱灵1000—1500倍液(粉虱、木虱);④10%吡虫啉1000—2000倍液(粉虱、蚜虫);⑤1.2%烟参碱乳油800—1000倍液(蓟马、蚜虫)。
刺吸口器害虫的防治,无论被害植物是乔木、花灌木,还是草花、盆花、宿根花卉,用土埋“铁灭克”原药3—5g/㎡,或按胸径每厘米用药2—3克,效果较好,持效期长。
十月份
近期气温明显下降,园林植物上的各种病虫害有所减少,但还有一部分病虫害将会继续为害,本月防治重点应放在蚜虫和叶蝉上。
现在就近期将发生的病虫害做一些预测。 蚜虫 秋季是蚜虫的第二个大量养殖的季节。9月份在市内各绿地的多种植物上都有发现,并有上升的趋势,10月份应注意防治,防止大量发生。可以采用10%吡虫啉(蚜虫一遍净)1500-20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
叶蝉
各绿地一点叶蝉、小绿叶蝉等叶蝉危害碧桃、梅花、樱花等园林植物比较严重,造成叶片苍白,提早落叶,并传播病毒病,靠成叶片卷缩。叶蝉将于10月中下旬产卵越冬,应及时进行防治,减少越冬虫源。防治可用10%吡虫啉(蚜虫一遍净)1500-2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3000-4000倍液喷药防治
大蓑蛾(皮虫)
今年6月份在香樟上小蓑蛾危害较重,大蓑蛾相对小蓑蛾危害时间要晚一些,将持续到10月份以老熟幼虫越冬,大蓑蛾的相较小蓑蛾是囊上没有小枝梗,在各绿地及行道树上还有不少的樟树被危害,应注意尽早防治,可用BT或敌百虫喷雾,且喷药务必喷透虫囊。
10月份还应注意杨扇舟蛾、杨小舟蛾,草坪锈病等病虫的危害,并清除树枝上的越冬虫卵、蛹,以减少来年越冬虫源。
十一月份
一、清洁园圃:大多数园林病虫的病原物(菌)或越冬卵均在园圃内的枯枝落叶或杂草中越冬,待来年条件适宜时再出来活动。因此,在冬季将园圃内的枯枝落叶和杂草彻底清除销毁,改善卫生状况,可以大大地减少各种病虫源。
二、剪除带病虫枝叶:冬季修剪是园圃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结合冬季修剪,着重剪除带病虫的枝叶。剪下的病虫枝叶要及时清理,并运出园圃外集中处理。对所有的刺桐属植株枝叶进行重修,全部清除1-2年生枝条;对即将剪除的或已剪下的树枝及树叶,喷洒广普性、毒性低、渗透性强、杀虫效率高的杀虫剂如用1 6%虫线清1 00倍液喷洒至树枝、树叶表面,以防止害虫羽化迁飞;将已喷洒杀虫剂的树枝、树叶集中堆放在就近空旷地方,喷洒适量柴油后烧毁;在不宜用火地方,将施药后的树枝、树叶用塑料膜袋封装,将虫闷死。
三、枝干涂白:枝干涂白不仅能有效地防止冬季树木的冻害,提高树木的抗病能力,而且还能破坏病虫的越冬场所,起到既防冻又杀虫的双重作用。涂白剂的配制方法是:生石灰3份,硫磺0.5份,食盐0.5份,白乳胶适量。先用水化开石灰,滤去渣砾,制成石灰乳,再加入乳胶,再加入足量的水,最后加入硫磺和食盐,搅拌均匀。
四、冬耕深翻:冬耕深翻可以使潜伏在土壤中的地下害虫遭受机械损伤,暴露在地表后又可以使其被鸟类等天敌啄食,必要时还可以进行人工捕杀。另外,深翻将土壤表层的病原物翻埋入深土层,深土层中的病原物被翻到地面,破坏了病虫的适生环境,有效地控制了病虫的发生。
五、药剂防治
(一)冬季尚在发生危害的常见病虫害
虽然在冬季大部分花卉病虫进入越冬(或休眠)状态,但由于暖冬异常气候的影响,加上有些病虫害种类的适应性较强等原因,因此尚有部分病虫害种类在冬季继续活动,危害园林植物。在我市冬季尚能在园林植物上危害的病虫害种类主要有灰白蚕蛾、部分介壳虫、部分蚜虫、黑刺粉虱、榕母管蓟马、白蚁、天牛、煤烟病、桂花枯班病等。要及时根据其发生危害特点,对症下药,进行防治,控制其危害。
1、大部分的绿化植物上有介壳虫和煤烟病伴随发生危害。介壳虫发生较为普遍,种类较多,为害相当,在某些树种上,甚至虫体满布茎干、枝条和叶片,严重影响绿化植物的生长和树容树貌。煤烟病是泉州市中心市区园林植物上的最主要病害之一,发生非常普遍,主要为害植物的叶片、嫩枝,花器,发病部位形成煤烟状霉层,严重时在整片叶上覆盖成薄片,抑制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削弱植物的生长势,严重影响园林植物观赏效果。
防治措施:用速扑杀、氧化乐果、敌敌畏、辛硫磷等杀虫剂混配疮炭煤烟净、炭疮溃烟灵、安纳园林植物清洗剂、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进行喷施。
2、黄心榕、垂枝榕、大叶榕、榕树等榕属植物上有灰白蚕蛾和榕母管蓟马大量发生危害。灰白蚕蛾的幼虫取食叶片和嫩梢,低龄幼虫咬食叶肉,大龄幼虫蚕食叶片,由于该幼虫具有拟态现象,不易被发现,极易造成大的危害。榕母管蓟马的若虫和成虫锉吸寄主的嫩叶和幼芽的汁液,造成大小不一的紫红褐色斑点,芽梢凋萎,叶片沿中脉向正面折叠,形成饺子状的虫瘿。
防治措施:用吡虫啉、甲氰菊酯、溴氢菊酯等与辛硫磷等有机磷农药混配后喷施。
3、羊蹄甲、天竺桂、腊肠树等植物上有黑刺粉虱发生危害,黑刺粉虱群集刺吸植物叶(叶背)、果实和嫩枝的汁液,被害叶出现失绿黄白斑点,严重发生时斑点扩展成片,进而全叶苍白,造成落叶,枯梢。
防治措施:喷施扑虱灵(灭虱净)、联苯菊酯等药剂。
4、柳、龙眼、海南蒲桃、榕树及台湾相思等林地树种上冬季受白蚁危害,柳树、意杨等受天牛危害均较为严重。白蚁常筑巢土中,取食植物的根、茎,并在树木上修筑泥被,啃食树皮,也能从伤口侵入木质部危害,植物受害后生长不良甚至整株枯死。天牛幼虫蛀食主干、枝条,作不规则的隧道,破坏树体养分和水分的运输,以致树势衰弱,重者整株死亡。
防治措施:⑴在发生白蚁危害的圃地周围挖诱蚁穴(深度50㎝以上),投放白蚁喜食的饲料如新鲜松木、蔗茎、蔗皮、桉树皮等作诱饵,待白蚁大量诱集到诱杀点后,喷施具传染性的灭蚁灵,可达到大量杀死白蚁的目的。⑵对上树危害的白蚁用乐斯本1000倍液或溴氰菊酯500倍液喷洒在泥线或泥被上,以泥线或泥被充分湿润而泥土不落为宜,切勿先将泥线或泥被铲除后喷雾。⑶在发生天牛危害的植株枝干,先用镊子或嫁接刀将有新鲜虫粪排出的排粪孔清理干净,然后塞入56%磷化铝片剂(分成0.2-0.3克的小粒,每一蛀洞内塞入一小粒)或磷化锌毒签,并用粘泥堵死其它排粪孔;或用兽用注射器注射80%敌敌畏20倍液、50%杀螟松 50 倍液、50%的久效磷乳油2~5毫升,再用泥浆封闭洞口。
5、夹竹桃、红桑、海桐、白玉兰、碧桃、红叶李、石榴、扶桑、梅花、山茶等植物在冬季易遭受蚜虫危害。蚜虫成若虫群集在植物嫩叶、嫩芽上刺吸汁液,致使叶片变黄卷缩,其排泄物诱发煤烟病,影响生长和观赏。
防治措施:喷施抗蚜威、灭蚜松、顺式氯氰菊酯等药剂。
6、桂花在冬季容易发生枯斑病。桂花枯斑病为害叶片,病斑黄褐色、灰褐色至灰白色,边缘黑褐色,形状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与健康组织分界明显。发病严重时,病斑相互连接形成大枯斑,干枯面积达叶片的1/3至1/2 ,枯死部分变脆,叶片卷曲易裂脱落。
防治措施:用敌力脱、多菌灵、苯来特喷雾,每 10天一次,连续2次至3次。
7、刺桐属植物病虫害防治:喷施好年冬、吡虫啉等农药。
(二)越冬病虫害防治
病虫在休眠期的越冬场所和早春初发期均较集中,虫龄一致,且是一年中最弱的时期,便于集中防治。植物进入休眠期,耐药力强,冬季修剪后的植物枝叶较少,通透性强,喷药容易均匀周到,既省药效果又好。因此,利用冬季、早春有利时机,对园林植物进行全面性的药剂防治,效果最佳。具体防治措施如下:
⑴在植物休眠后期,喷洒晶体石硫合剂150~250倍液,灭蚧机油乳剂30~50倍液。在机油乳剂中,加入有机磷农药1500~2000倍液,可明显提高病虫防治效果。
⑵根部施用呋喃丹、铁灭克等药剂,对减少地下害虫、蛀干害虫以及刺吸性害虫越冬虫源和翌年的危害有良好效果。
十二月份
十二月份:低气温,开始冬季养护工作。
1、 冬季修剪:对些常绿乔木、灌木进行修剪。
2、 消灭越冬病虫害。
3、 做好明年调整工作准备:待落叶植物落叶以后,对养护区进行观察,绘制要调整的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