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文章页
云龙蚕桑生产习俗
发布日期:2014-01-13 09:47 信息来源:市文化局 浏览次数:224
云龙蚕桑生产习俗
云龙蚕桑生产习俗
云龙蚕桑生产习俗云龙村地处良渚文化带,在距今六千至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一带已有人类繁衍生息。根据村里的老人回忆,清末以来,云龙村一直是海宁的重点蚕桑产区。清末至民国时期,云龙村村民所养的蚕是当地土种,这些土种有些还能结出绿色、黄色等各种颜色的茧子。抗日战争期间,蚕桑生产遭到破坏,仍有一部分人家自己养蚕缫丝,还有一部分云龙人逃难至云南,将云龙较为先进的养蚕技术带至云南,并改良了蚕的品种。抗日战争胜利后,这些改良种又流回云龙。蚕种的不断改良,养蚕技术的不断提高,使云龙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养蚕村。新中国成立后,该村成为浙江农业大学、浙江省农科院、特产局的蚕桑生产基地。
云龙蚕桑生产习俗的基本内容包括:
(1)育种的知识与技能。收蚁、头眠、二眠、三眠(出火)、大眠、上山等养蚕流程的知识及技能,蚕室消毒的知识,桑树栽培和采桑知识,防治桑园病虫害和蚕病的传统知识等。
(2)建立在蚕桑生产基础上的蚕神信仰,包括祭祀蚕神、蚕猫辟鼠、插桃枝辟邪、做羹饭治蚕病等。
(3)蚕桑生产的各种民俗仪式,如演蚕花戏卜蚕卦习俗、唱蚕歌、扫蚕花地习俗等。(4)在相关习俗仪式上表演的民间音乐和民间舞蹈,以及与蚕桑生产相关的民间文艺,如蚕花马灯舞、蚕花五圣的传说等。
(5)与蚕桑生产相关的各种器物的制作工艺,如蚕网、蚕匾、切叶墩头的制作工艺。
(6)各种土法缫丝技艺。云龙蚕桑生产习俗是吴越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涵盖了生产劳动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深入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是江南农村真实生活的生动体现。这些习俗一方面反映了江南农村的传统养蚕知识谱系,也体现了具有独特地方特色的民间蚕神信仰,以及由蚕神信仰衍生的各种民俗,如养蚕禁忌、婚丧嫁娶习俗。种桑养蚕过程中所需器具的制作体现出的各种传统手工技能,与养蚕密切相关的传统缫丝工艺及各种制品,体现出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云龙蚕桑生产习俗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一定的困难。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工商业比重在整个生产活动中的上升,蚕桑生产本身有萎缩的趋势,与之相适应的民俗正在逐步消失。
云龙蚕桑生产习俗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朗读
相关知识
《樱花》诗歌(通用17首)
一年级种植日记(通用23篇)
适合所有花的通用花肥盘点 关于花肥,一篇文章就够了
【百合夜读】风吹哪页读哪页
家庭教育文章(通用19篇)
花店宣传三折页通用模板图片下载
七夕情人节表白文章(通用9篇)
移动花卡落地页链接
七夕活动策划案通用
【岸木绿植】花卉通用肥料花肥料养肥通用复合肥家庭园艺颗粒缓释长效肥7xq
网址: 通用文章页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330246.html
上一篇: 养蚕栽树专业知识培训内容课件.p |
下一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集锦]之二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