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红色毛癣菌

红色毛癣菌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9-13 21:41

概述

一种寄生在角蛋白组织(皮肤、毛发、指/趾甲)的浅部真菌

主要通过接触传染

红色毛癣菌主要导致的疾病是甲真菌病,其次是足癣、体癣、股癣,头癣较少见

定义

红色毛癣菌是毛癣菌属的一种,属于皮肤癣菌类,是寄生于角蛋白组织,如表皮角质层、毛发、甲板的浅部真菌。

红色毛癣菌会引起皮肤癣,但一般不会侵入皮下或内脏,不会引起全身感染[1-3]。

红色毛癣菌会寄生在健康人身上,30~70%的成年人属于无症状携带者。当免疫低下时,会引发感染,感染通常具有慢性和复发性的特点[4]。

红色毛癣菌在室温下(25℃~35℃)就能生长,生长速度相对较慢。在环境中至少能存活6个月以上[4-5]。

分类

根据形态分型

根据红色毛癣菌在PDA培养基上不同菌落形态,可以分为羊毛型、绒毛型、沟纹型、粉末型和颗粒型5型[6]。

根据基因分型

根据红色毛癣菌NTS区的两个高变区来做基因分型,可分为TRS-1区型和TRS-2区型。这种指纹图谱更适合用于红色毛癣菌株的种内分型。

TRS-1型:包括5种带型,TypeⅠ、TypeⅡ、TypeⅢ、TypeⅣ和其他带型。

TRS-2型:包括3种带型,TypeⅠ、TypeⅡ和其他带型[7]。

结构

红色毛癣菌为丝状真菌,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为棒状或腊肠状的大分生孢子,壁薄、光滑,有3~10个分隔,可见球拍状、结节状菌丝[5,8]。

红色毛癣菌菌丝两侧有数目不等的立方形或梨形、无柄或短柄的单细胞小分生孢子,单独分布或成串分布。

红色毛癣菌一般很难产孢,尤其是大分生孢子。但在合适的培养基上,可以看到丰富的大分生孢子呈细长铅笔状或雪茄烟状,直接长在粗大菌丝末端或者絮状黏附在一起[5]。

危害

红色毛癣菌是最常见的浅部真菌,在全国多个地区报道的致病菌种谱中占第一位,占所有浅部真菌感染的80%以上[5,9]。

红色毛癣菌主要导致的疾病是指/趾甲的甲真菌病,其次是足癣,此外还有体癣和股癣,头癣较少见[10]。

致病原因

机制

红色毛癣菌有侵犯无生命的角蛋白层的能力,但没有穿透活性组织的能力。

红色毛癣菌的分生孢子和皮肤角质层发生黏附,菌丝生长穿透角质层,逐渐外延扩张。

红色毛癣菌可以分泌多种蛋白水解酶,分解角蛋白、胶原蛋白等,为其生长提供养分,同时帮助它进一步向深层组织侵入。

红色毛癣菌可以产生甘露聚糖,抑制或减少宿主的炎症反应,导致慢性迁延性感染[5]。

影响因素

年龄:80%的感染者年龄超过35岁,此外儿童也易感染[5]。

性别:红色毛癣菌引起的体癣和股癣男性占比更高。而甲真菌病女性占比更高。

皮脂腺分泌:男性皮脂腺分泌旺盛,体力活动较多,容易引发体癣。儿童头部皮脂腺不发达,缺乏脂肪酸保护,容易引发头癣。

环境刺激:比如女性美甲、穿高跟鞋,男性体育运动容易导致甲损伤引发甲真菌病,做家务频繁接触油渍、洗涤剂的刺激容易诱发甲真菌病。

免疫功能:大多数健康者感染红色毛癣菌但没有表现出症状,到老年阶段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功能减弱时才会出现症状。

人际传染:红色毛癣菌易长期生存在中老年人足底、趾缝等部位,通过直接、间接接触传染给儿童[10]。

疾病相关

常见疾病

红色毛癣菌可引起感染的疾病很多,下面仅举例部分常见疾病,更多内容详见相关词条。

甲真菌病/甲癣(灰指甲):主要表现为指(趾)甲颜色改变、增厚、变脆。

足癣(脚气):常表现为足底以及趾间出现水疱、丘疹、红斑、鳞屑和裂口,可伴瘙痒和臭味。

体癣、股癣、头癣:红色毛癣菌引发的皮损类似,多为环形或半环形周边隆起的红斑。易复发或再感染,迁延难治,成为慢性感染。有时可以看到由红色毛癣菌引起的肉芽肿性疾病,但较少见。

检查检验

红色毛癣菌主要由真菌镜检、真菌培养来检查。

真菌镜检:取红色毛癣菌患者的皮屑或甲屑,经5%~10%氢氧化钾溶液处理后镜检。

真菌培养:在SDA培养基上培养,根据菌落特征来鉴定[8]。

治疗方法

红色毛癣菌感染的治疗方法主要为局部抗真菌治疗,如克霉唑、咪康唑、酮康唑、特比萘芬霜剂或溶剂,环吡酮胺、阿莫罗芬涂剂等,积极治疗后可治愈。

手癣、头癣和甲癣等,除局部用药外,还需要口服抗真菌药,如特比萘芬,伊曲康唑等。甲癣必要时还需要刮修甲质[11]。

甲癣病程缓慢,治疗周期比较长,需要有耐心坚持用药。

生活建议

浅部真菌可以互相传播,目前没有有效预防红色毛癣菌的有效方法,只能日常注意清洁,减少感染的发生。

选择透气的鞋袜,避免指/趾甲损伤。

注意个人卫生,定期洗澡、洗脚、修甲,不与他人共用毛巾、脚盆、手套、鞋袜等生活用品。

注意衣物卫生,衣服鞋袜应当定期清洁、晾晒,必要时或用衣物消毒剂洗涤,太阳下暴晒,旧鞋袜应当定期换新。

多汗的人应当勤换鞋袜衣物,勤洗澡,夏季可使用粉剂保持皮肤干爽。

加强体育锻炼,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增强抵抗力,可以预防红色毛癣菌感染。

参考文献

[

1

]

李凡,徐志凯. 医学微生物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

2

]

Roderick J. Hay, in Hunter's Tropical Medicine and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Tenth Edition), 2020.

[

3

]

John E. Bennett MD, in Mandell, Douglas, and Bennett'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2020.

[

4

]

王玲玲. 红色毛癣菌(Trichophyton rubrum)miRNA及其对孢子和菌丝中基因表达调控分析[D].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2018.

[

5

]

傅裕,鲍迎秋,常建民,等. 红色毛癣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特点[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7,6(8):3.

[

6

]

闰玮,占萍,陈伟,等. 红色毛癣菌菌落表型和基因型的分型研究[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4(1):3.

[

7

]

郑文爱,乔凤,唐小正,等. 106株红色毛癣菌基因分型与药敏分析[J]. 中国真菌学杂志,2022, 17(5):5.

[

8

]

李敏,张泓. 临床检验一万个为什么:病原检验分册.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

9

]

胡婵,朱红梅,谭宏月,等. 不同蛋白培养基对红色毛癣菌生长形态的影响[J].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4, 9(3):139-142.

[

10

]

谢振谋,黄进梅,薛耀华,等. 广州地区2181例红色毛癣菌致浅部真菌病分析[J]. 中国真菌学杂志,2022(002):017.

[

11

]

Jean L Bolognia,JosephL Jorizzo,等. 皮肤病学:第2卷. 朱学骏,王宝玺,等译.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5.

最新修订时间:

2023.11.14 22:42

小荷医典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相关知识

红色毛癣菌灰指甲用什么治疗
花斑癣的病原菌是A.白色念珠菌B.红色毛癣菌C.铁锈色小孢子菌D.羊毛样小孢子菌E.嗜脂酵母—正圆形
为什么会有足癣
足癣是怎么回事
足癣是什么
足癣
花皮癣是什么菌
什么是足癣
毛花洋地黄的用法
足癣的病因

网址: 红色毛癣菌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32932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100种癣对照图及名称,癣的种类
下一篇: 在家做好这几件事,轻松和灰指甲说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