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订单农业”骗局要标本兼治
转自:农民日报
日前,农业农村部联合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公布5个依法打击以“订单农业”为名设骗局坑农典型案例,其中包括“高价回收”合同诈骗、销售劣质肥料、销售伪劣种子等违法犯罪行为,引发关注。
三部门联手严打“订单农业”骗局,彰显了对维护农民权益的重视,取得的显著效果值得肯定。但要看到,由于“订单农业”骗局花样不断翻新,违法手段较为隐蔽,这类骗局在一些地方和领域仍有滋生空间,对农民权益仍有威胁。因此,除了及时发现并严厉打击犯罪分子之外,也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向前一步”深入宣传“高价回收”合同诈骗等典型骗术花样,让这类骗局从根本上失去滋生犯罪的温床,防患于未然。
各级相关部门要积极联动村组人员,强化识别骗术、防范骗局的宣传意识,对进村入户的科普宣传工作加大重视。在宣传过程中,可以通过入户宣传、田间地头上课等实地走访方式,联合乡村大喇叭播报、张贴警示标语、在村组微信群发消息等宣传手段,将防骗知识切实宣传到一家一户。在宣传内容上,可以用好有关部门发布的典型案例,对其中的诈骗手法用通俗的语言讲解给农民群众,让防骗意识入脑入心。也要提醒农民,在遇到类似情况时要主动提供线索给村干部,避免其他人受骗。
其实,犯罪分子在编造“订单农业”骗局时屡屡得逞,也是因为抓住了部分农民群众急于解决问题的需求,让农民放松警惕后上当受骗。因此,除了做好防骗宣传外,还要看到农民群众在参与“订单农业”乃至其他农业生产活动时的需求,畅通为农民答疑解惑的专业渠道,避免不法分子钻空子。在这方面,此前有过许多行之有效的好经验,比如相关部门曾公布过热线电话,农民可以对农业生产、农产品产销对接等问题主动寻求帮助,各地也有类似举措,帮助不少农民规避风险,安全投入农业生产活动。基层干部不妨将相关有用信息整理起来,让农民知晓参与“订单农业”等生产活动的正规咨询或参与渠道,收获专业的指导意见。要做到这些,还需要村干部对农民的农业生产需求多了解,对困扰农民的问题多做周全考虑,避免他们陷入骗局。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相关知识
防范养生保健“坑老”骗局
公众如何防范金融投资骗局?最高检:要理性投资、依法投资
花卡套现骗局:警惕与防范
种植韭菜花的骗局是什么
揭秘“口袋花贷款”骗局:防范金融陷阱,守护财产安全
享花卡套现骗局揭秘与防范指南
“免费开店,无需货源,坐等收钱”骗局针对投资方
毕业生花钱托人找工作靠谱么?大学生该如何防范求职骗局?
黄花菜的种植骗局
花呗借呗发出反诈骗提醒:这4种新型骗局千万别上当!
网址: 防范“订单农业”骗局要标本兼治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328509.html
上一篇: 水草种子的种植方法 种子没发芽之 |
下一篇: 爬地矮珍珠与水草种子有哪些区别?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