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部中药材保护国家级规划出台
力争到2020年,中药材资源保护与监测体系基本完善,濒危中药材供需矛盾有效缓解,常用中药材生产稳步发展;中药材科技水平大幅提升,质量持续提高;中药材现代生产流通体系初步建成,产品供应充足,市场价格稳定,中药材保护和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国务院办公厅4月27日公布《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工信部副部长毛伟明表示,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中药材保护和发展的国家级规划,对我国中药材资源保护和中药材产业发展进行了全面谋划。
《规划》提出,力争到2020年,中药材资源保护与监测体系基本完善,濒危中药材供需矛盾有效缓解,常用中药材生产稳步发展。同时,中药材科技水平大幅提升,质量持续提高。中药材现代生产流通体系初步建成,产品供应充足,市场价格稳定,中药材保护和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要以发展促保护、以保护谋发展,通过科学发展中药材生产,减少对野生中药材的依赖,实现中药产业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毛伟明表示。
“具体来说,要大力推动传统技术挖掘、科技创新和转化应用,促进中药材科学种植养殖,减少对野生中药材资源的依赖。并强化质量优先意识,完善中药材标准体系,提高中药材生产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确保中药材市场供应和质量。”毛伟明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指出,中药材是中药工业的生产原料,我国中药材保护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由于土地资源减少、生态环境恶化,部分野生中药材资源流失、枯竭,另一方面中药材生产技术相对落后,重产量轻质量,滥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现象较为普遍,导致中药材品质下降,影响中药质量和临床疗效,损害了中医药信誉。此外,由于生产经营管理较为粗放,供需信息交流不畅,价格起伏幅度过大,也阻碍了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为解决这些问题,《规划》在中药材资源保护、发展中药材种植养殖和加强中药材生产流通监管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指标。这些指标包括:到2020年,中药材资源监测站点和技术信息服务网络覆盖80%以上的县级中药材产区;100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野生中药材实现种植养殖;种植养殖中药材产量年均增长10%;全国中药材质量监督抽检覆盖率达到100%等。
为了保护野生中药材资源,毛伟明介绍说,将开展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建立全国中药资源动态监测网络,并建设濒危稀缺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大宗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发展中药材产区经济。
相关知识
粤将出台全国首部 保护华侨权益地方性法规
潮州市出台全省首部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方性法规
广东潮州出台全省首部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方性法规
南宁首部保护地理标志产品地方性法规出台
立法“护花”!首部洛阳牡丹法规出台
我国首部古树名木保护专门法规出台 如何守护这些“有生命的文物”?
越剧发源地立法保护传统戏曲 系中国首部越剧地方性法规
我国出台“十一五”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发展规划
促进茉莉花产业发展!南宁首部保护地理标志产品地方性法规出台
为什么要保护湿地, 向“绿”而行——我国湿地保护成就斐然
网址: 我国首部中药材保护国家级规划出台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327766.html
上一篇: 川产道地药材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的现 |
下一篇: 常用药材功能、产地情况汇总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