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杠柳属六种植物的生药学鉴别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5)11-0065-07
DOI:10.3969/j. issn.1007-8517. 2025.11. zgmzmjyyzz202511014
PharmacognosticalIdentificationofSixPlantsofPeriplocaL.fromChina
SHUAI TianLIQianli CHENYufanDINGNing WU Zhikun* Gui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uiyang 55OO25,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provideareferenceforthepreciseidentificationofsixplantsofPeriplocaL.from Chinaandthefurther developmentalutilizationof medicinalmaterialsresourcesofthis genus.MethodThesixplantsofPeriplocafrom China werestudied bymeansofmacrosopicandmcroscopicidentifcationmethods.ResultsFormacroscopicdentification,thissixplantscouldbedistinguishedfromeachotherbythenumberoflowersbearingineachflorescence,theshapeandcolourofcorolllobesandthepresence orabsenceofpilosecorona,aswellasthestemcolour,theleafshapeandthetexture.Inthemicroscopicidentification,therewasa slightdiference in thedensityof the vesselsand xylemoccupancyinthestemcross-section,thepalisadetissueof P .forrestii and P sepiumpassedthroughte mainveinsintheleafross-section,andtheaticlinalwalftheleafepideralcellswascurvdinawave -likemanner,whiletheremainingfourspeciesdidnotpassthroughthemainveinsandtheanticlinalwalloftheleafepideralcels wasflat.ConcusioTedifecesinmacrooicadmcrosopiccharaeristsanaccratelydifretiate tesixpntsofPeriplocafromChina,whichcanfectivelyavoidthemixtureofmedicinalmaterialsandprovideabasisfortheidentificationoftheauthenticity of Periploca from China.
Keywords:PeriplocaL.;Character;Microstructure;Identification
杠柳属(PeriplocaL.)植物在中国植物志中属于萝蘑科(Asclepiadaceae),如今在被子植物分类系统APGIV被归入夹竹桃科(Apocynaceae),该属目前世界约有10余种,主要分布在亚洲温带、欧洲南部和非洲热带地区;综合《中国植物志》《FloraofChi-na》以及相关文献[,中国目前记录有7个种,即青蛇藤[Periplocacalophylla(Wight)Falc.]、多花青蛇藤(P.floribundaTsiang)、黑骨藤( P. forrestii Schl-tr)、杠柳(P.sepiumBunge)、大花杠柳(P.tsangiiD.Fangamp;H.Z.Ling)、黄花杠柳(P.chrysanthaD.S.Yao,X.C.Chen amp;J.W.Ren)[3]和峨眉杠柳(P.omeiensis Z.Y.Zhu)[4],但峨眉杠柳在中国生物物种2024版上未被接受,课题组到其模式产地也未采集到相关标本与材料。杠柳属植物大多具有显著的药用价值,如杠柳的根皮为常用中药香加皮,具有利尿消肿、祛风湿、增强筋骨的功效[5];黑骨藤为贵州常用苗药之一,其全株可药用,能够缓解风湿性骨痛和关节炎,并有消肿止痛的特点;青蛇藤多以茎、叶入药,常用于治疗腰痛、风湿麻木、跌打损伤以及蛇虫咬伤等[7]。此外,现代药理研究[8表明,杠柳属植物还具有强心、抗炎、抗癌、促进神经纤维生长和诱导细胞分化等诸多药理作用。
在前期研究中,通过查阅我国所有本属植物标本,结合文献资料及药市的调研发现,由于杠柳属植物形态学上的相似性,且很多标本与药材不具花果,因此关于该属植物的鉴定较为混乱,错误鉴定较多,如将杠柳、青蛇藤、多花青蛇藤、大花杠柳错误地鉴定为黑骨藤,甚至有些标本错误地把其它属植物鉴定为杠柳属植物,这些错误鉴定将严重影响对杠柳属植物的准确使用。有关国产杠柳属的生药学研究,林世和、廖海民等的工作为本属植物的生药学鉴定提供了一些基础数据,但都只是针对药用较为广泛的杠柳[9]、黑骨藤[0]两个种,没有涉及到同属其它物种。因此,本文在广泛收集国产杠柳属材料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国产六种杠柳属植物的性状与显微特征,总结归纳它们之间的差异,为该属六种植物的准确鉴定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其品质和安全性。
1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Leica显微镜(SN454064)、体视显微镜(上海彼爱姆光学仪器制造有限公司)、高速粉碎机(温岭市林大机械有限公司)、电热鼓风干燥机(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酒精灯、镊子、载玻片、盖玻片等。
1.2试剂水合氯醛(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间苯三酚(成都金山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浓盐酸(重庆市万盛川东化工有限公司)、稀甘油(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蒸馏水等。
1.3材料实验样品的采集信息如下(见表1)。所有材料均由药学院中药鉴定教研室吴之坤副教授鉴定,分别为黑骨藤(P.forrestii)、青蛇藤(P.calophylla)、多花青蛇藤(P.floribunda)、杠柳( P. sepium)、黄花杠柳(P.chrysantha)和大花杠柳(P.tsangii),标本及药材全部存放于中药材种植(养殖)及加工研究所。
2方法
2.1性状鉴定对黑骨藤、杠柳等六种同属植物的花部特征进行解剖,置于纯色背景板上,用高清数码相机和直尺进行拍照记录与测量;通过观察叶、茎的特征差异性对黑骨藤、杠柳等六种同属植物进行鉴别。
2.2显微鉴定通过对黑骨藤、杠柳等六种同属植物的茎、叶分别进行横切及粉末显微特征研究,对其组织结构、细胞形态、后含物等进行观察、测量和描述,并进行比较。
表1国产杠柳属六种植物的采集信息表3 结果与分析
3.1花形态特征花部形态在杠柳属物种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是准确区分该属六种植物的重要特征。杠柳属植物均为两性花,聚伞花序,腋生或稀顶生。花萼、花冠与副花冠均为5裂,花萼裂片卵圆形或三角形,花冠形状为辐状,且花冠筒短,裂片丙面被白色柔毛,裂片外面无毛,副花冠着生在花冠的基部,中间部分延伸丝状且位于花冠裂片之间。黑骨藤、青蛇藤、多花青蛇藤与大花杠柳的花冠裂片中间不加厚且不反折,副花冠被白色柔毛,前三者裂片为卵状长圆形,大花杠柳为条状披针形,其中黑骨藤花序着花数最少,为1\~3朵,且黑骨藤裂片中间有一条黄色或橘红色的细线;青蛇藤花序腋生,着花达10朵,花冠内面边缘黄绿色,中间深紫色或紫红色,被柔毛,外面黄绿色,无毛;多花青蛇藤花序腋生,三歧,着花最多,可达20朵,花冠内面边缘黄绿色,中间深紫色或紫红色,被柔毛,外面黄绿色,无毛。杠柳与黄花杠柳花冠裂片中间加厚且反折,裂片卵状长圆形,副花冠无柔毛。黄花杠柳花冠裂片两面均为黄绿色,而杠柳花冠裂片内面紫红色或带黄绿色,被长柔毛,外面紫红色或黄绿色,无毛,如图1、图2所示。
A.黑骨藤;B.大花杠柳;C.杠柳;D.黄花杠柳;E.青蛇藤;F.多花青蛇藤
图1国产杠柳属六种植物的野外形态图3.2茎、叶性状特征黑骨藤、青蛇藤、多花青蛇藤和大花杠柳茎较平直;黑骨藤茎颜色最深,为黑褐色;青蛇藤茎为棕褐色或黄褐色;多花青蛇藤茎为褐色或棕褐色;大花杠柳茎为灰棕色或褐色;杠柳和黄花杠柳茎稍弯曲,颜色较浅,均为黄棕色或灰棕色(如图3)。叶片质地与形状方面,黑骨藤、青蛇藤、多花青蛇藤叶为革质,叶片形状依次是披针形或狭披针形、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圆状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状;杠柳和黄花杠柳叶为膜质,卵状长圆形(如图4)。六者性状特征差异具体见表2。
A.黑骨藤;B.青蛇藤;C.多花青蛇藤; D.杠柳;E.黄花杠柳;F.大花杠柳
表2国产杠柳属六种植物茎与叶性状特征比较表表2 (续)3.3茎的显微构造该属茎的显微构造基本相同,由外至内分别为木栓层、皮层、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部(图5)。木栓层多由排列整齐紧密,略呈方形的木栓细胞构成;皮层和韧皮部均较窄,皮层大多为薄壁细胞,类圆形或椭圆形,散有3\~8层石细胞环带,且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方晶或棱晶,乳汁管和分泌细胞散在;形成层成环,由3~5 层细胞构成;木质部较宽广,导管呈径向排列,单个散在或数个相聚;维管束类型均为无限外韧型;髓部宽广,由类圆形薄壁细胞构成或呈髓腔,且内含草酸钙方晶。但六者在木栓层、皮层和木质部上存在一定差异(见表3)。
3.4叶的显微构造叶片由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构成(如图6)。上、下表皮各一层,六者上表皮均无气孔器,而下表皮可见平轴式气孔;其中黑骨藤、大花杠柳上表皮细胞类方形,垂周壁波状弯曲,下表皮气孔主为平轴式,少见不等式。而青蛇藤、多花青蛇藤、杠柳和黄花杠柳的上表皮细胞类长方形或多角形,垂周壁平直,下表皮气孔为平轴式。叶肉明显分化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其中黑骨藤和大花杠柳二者栅栏组织通过主脉,且内含草酸钙方晶,而青蛇藤、多花青蛇藤、杠柳和黄花杠柳四者栅栏组织不通过主脉。叶脉内可见形似半月牙的无限外韧型维管束,其中六种植物的区别主要集中在木质部导管分布情况与韧皮部外侧的石细胞环带数(见表4)。
图4国产杠柳属六种植物的叶性状特征图A.黑骨藤;B.大花杠柳;C.杠柳;D.黄花杠柳;E.青蛇藤;F.多花青蛇藤1.木栓层;2.皮层;3.石细胞带;4.韧皮层;5.形成层;6.木质部;7.导管;8.射线;9.髓部图5国产杠柳属六种植物茎横切显微特征图( 10×40 )
表3国产杠柳属六种植物茎横切显微特征比较表图6国产杠柳属六种植物叶横切显微特征图( 10×40A.黑骨藤;B.大花杠柳;C.杠柳;D.黄花杠柳;E.青蛇藤;F.多花青蛇藤 1.叶肉;2.上表皮;3.下表皮表4国产杠柳属六种植物叶横切显微特征比较表表4 (续)3.5粉末显微特征黑骨藤、杠柳等六种同属植物的粉末显微特征十分相似,均可见石细胞,类圆形、长椭圆形、类方形、类三角形或长矩形,单个散在或少数集聚成簇,细胞壁增厚,纹孔明显,宽 20~40μm ,长 40~80μm ;纤维平直或弯曲,直径 11~35μm ,单个散在或2~3个并列,长梭形,壁增厚,胞腔线性,壁孔散在;草酸钙方晶单个散在、存在于薄壁细胞中或形成晶纤维;乳汁管单个散在或数个连接成管道状,乳汁细胞类圆形、椭圆形;木栓细胞其细胞呈类方形或多角形,大小相等,壁略增厚,内含黄棕色物质,可见角质纹理;表皮细胞碎片可见平轴式气孔;导管多为具缘纹孔导管(直径 15~35μm )和螺纹导管(直径 ;淀粉粒众多,直径 5~ 10μm ,单粒类球形,复粒由2\~6粒分粒组成。其中杠柳和黄花杠柳具缘纹孔导管直径较大,为20~40μm ,大花杠柳草酸钙方晶多见(如图7)。
图7国产杠柳属六种植物粉末显微特征图( 10×401.草酸钙方晶;2.淀粉粒;3.棕色块;4.叶上表皮细胞;5.晶纤维;6.石细胞;7.乳汁管; 8.叶下表皮细胞;9.木栓细胞;10.具缘纹孔、螺纹导管;11.木纤维、韧皮纤维
4结论
笔者通过系统的生药学鉴别研究,明确了六种国产杠柳属植物的鉴别特征:黑骨藤、青蛇藤、多花青蛇藤和大花杠柳茎较平直,且黑骨藤茎颜色最深,为黑褐色,杠柳和黄花杠柳茎稍弯曲,茎颜色较浅,为黄棕色或灰棕色,从茎颜色上可以将黑骨藤与同属另外五种植物快速区分,这与黄欢"研究结果相符。青蛇藤、多花青蛇藤叶革质,形状为长圆状或椭圆状披针形,杠柳和黄花杠柳叶膜质,卵状长圆形,而大花杠柳叶为近革质,披针形,这些与秦露[12]及秦俊俊[3]对杠柳及黄花杠柳的性状特征描述一致。茎横切中六者结构高度相似,但六者在木质部导管分布占比上略有差异;叶横切面中,下表皮气孔为平轴式,其中黑骨藤、大花杠柳的叶表皮细胞垂周壁呈波浪状弯曲,余下四种叶表皮细胞垂周壁平直;黑骨藤和大花杠柳的栅栏组织通过主脉,余下四种并未通过主脉。但值得注意的是廖海民等[14]研究发现黑骨藤茎的维管束为无限双韧型,上表皮细胞垂周壁平直,这与笔者结果不相符,结合张鲁[15]、胡春丽[16]对同属植物杠柳的鉴定,本文证明本属植物的维管束均为无限外韧型。叶脉内可见六者木质部导管数与靠近下表皮一侧的韧皮部外侧的石细胞环带数有一定差异。粉末显微特征中,均可见石细胞、木栓细胞、晶纤维、草酸钙方晶、导管、淀粉粒等。综上,单纯从粉末显微特征来看,国产杠柳属六个物种的区分不太明显,但若结合花形态、茎、叶性状及显微特征,可以准确地将六者区分开来。为了使六种国产杠柳属植物的鉴定特征更清晰,笔者基于花部形态、叶与茎性状的主要特征及显微结构特征制成检索表,以作为鉴定依据和后续研究参考。
国产杠柳属六种植物分种检索表
1叶披针形,茎颜色较深,栅栏组织通过主脉,叶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 21叶长圆形或椭圆状披形,茎颜色较浅,栅栏组织不通过主脉,叶表皮细胞垂周壁平直…32花冠裂片卵状长圆形 黑骨藤2花冠裂片条状披针形 ·大花杠柳3叶膜质,花冠裂片中间加厚且反折,副花冠无柔毛·43叶革质,花冠裂片中间不加厚且不反折,副花冠被白色柔毛·54花冠外面紫红色或黄绿色,内面紫红色杠柳4花冠两面均为黄绿色 黄花杠柳5花序腋生,着生达10朵花 青蛇藤5花序腋生,三歧,着生达20朵花多花青蛇藤
5讨论与展望
杠柳属植物分布较广,疗效确切,民间使用广泛。目前国内外关于该属植物生药学方面的研究十分缺乏,再之在野外采集时极少见到花和果实,极易导致同属物种间错误鉴定,甚至误将其它属植物鉴定为本属植物,这将直接影响临床疗效。本研究对我国六种杠柳属植物的花部形态、茎和叶性状、显微及粉末特征进行了系统地比较与梳理,明确了该属六种植物的鉴定依据,实验结果可为当前中药材市场中黑骨藤、杠柳等常用中药材和民族药的安全合理运用提供科学基础。目前,应用分子鉴定手段及超级条形码的技术对近缘植物进行分子鉴定是植物鉴定的一大趋势[17]并且这些技术手段已在药用植物的鉴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在广泛、大量取样的基础上,通过形态、性状和显微并结合分子数据建立国产杠柳属六种植物相关数据库,为准确鉴定该属植物提供依据,这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蒋英,李秉滔.中国植物志第63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272-276.
[2]方鼎,凌惠珠.广西杠柳属一新种[J].广西植物,1994,14(2):122-123.
[3]姚德生,陈西仓,任继文.甘肃杠柳属一新种[J].植物研究,2002,22(3):259-260.
[4]伍彬.峨眉杠柳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药业,2009,18(4):24-26.
[5]赵淑秀,郭娜,刘琦,等.香加皮化学成分信息库的构建[J].中药材,2023,46(4):1043-1053.
[6]孟嫚,金军,蹇军友,等.黑骨藤中芳香性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药材,2022,45(10):2387-2390
[7]谭小鸿,张援虎,周岚,等.青蛇藤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药房,2010,21(47):4463-4465.
[8]张洁.杠柳属植物有效生物活性成分及杀虫活性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20,(13):98-99.
[9]林世和,吴建国,余南才.五加皮和香加皮的鉴别[J].光明中医,2010,25(12):2330-2332.
[10]廖海民,李良俊,任轶,等.黑骨藤的生药鉴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6(4):241-242,248.
[11]黄欢.苗药黑骨藤的生药学以及化学成分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7:21-23.
[12]秦露,吕绪桢,刘亚丽,等.易混淆中药地骨皮、香加皮、五加皮鉴别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48(1):91-99.
[13]秦俊俊.四种植物—黄花杠柳、戟叶牛皮消、青钱柳和独子藤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上海: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2018.
[14]廖海民,李良俊,任轶,等.苗药黑骨藤药材的显微结构研究[J].西北药学杂志,2007,22(1):10-12.
[15]张鲁,张春艳,李天祥.杠柳不同药用部位的显微鉴定[J].中药材,2011,34(10):1529-1532.
[16]胡春丽.夹竹桃科6种植物分泌结构的比较解剖学研究[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2020.
[17]崔俊丽,侯林.DNA条形码技术在中药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24,38(1):89-94.(收稿日期:2024-09-05编辑:刘斌)
相关知识
国产姜黄属植物的分类学和生药学研究
滇杠柳的用法
三花莸的生药学鉴别及微性状研究
【萝藦科│百草识别】杠柳
蝴蝶花的生药学研究,
一年蓬的生药学鉴别研究
剑叶凤尾蕨的生药学鉴定..docx
鲜花养护:杠柳的栽培技术以及繁殖方式、作用用途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教学资料单子叶植物
羌族民间药用莸属植物的生药学鉴定
网址: 国产杠柳属六种植物的生药学鉴别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319402.html
上一篇: 蜂蜜放久了长出“白泡沫”还能吃吗 |
下一篇: 品茶,一定要学会闻香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