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百合病用内服及外洗两治

百合病用内服及外洗两治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9-09 21:17
首页>中医药方>中药验方>正文

百合病用内服及外洗两治

百合

采收于晚秋,百瓣相拱而合成鳞茎,故名。其色白多瓣,形似肺,初秋开花,得金气最全,气味缓平,甘寒微苦,以敛为用。

百合

质润,滋肺而安魄,魄安则神宁,于肺心最宜,故内不足之虚热、虚嗽、虚肿者皆宜。

《神农本草经》谓

百合

治邪气

腹胀

、心痛,利大小便,能补中益气。

百合

甘寒,为清补泄降之品,邪气即蕴结之热,热在腹故

腹胀

,清其热则胀自消,解利心家热,则心痛痊。肾主二便,肾与大肠有热邪则不通利,热清邪除而大小便自利。甘能补中,益气者,益肺也,邪热去则正气生而中州安,非以甘寒之物为补益。张景岳认为

百合

能补益气血,润肺

止咳

,定魄安心,逐惊止悸,能缓时疫咳逆,解乳痈喉痹,兼治痈疽,解蛊毒,润大小便,消气逆治浮肿。

肺居高位以覆诸脏,朝百脉,为清虚之体。其喜润而恶燥,通于秋气,性收敛,以降为顺。肺气降则五脏六腑之气亦顺,故《

黄帝内经

》云:“肺者,脏之长,为心之盖。”程门雪在《金匮篇解》中称:“肺主气,肺朝百脉;心主血,脉为血府。

百合

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可以断言是气血皆病,心肺皆病。”故心肺阴虚不足者,神魄不得以敛藏,则患纳差、口苦、小便赤、神志恍惚、沉默寡言、欲卧不能、欲行不可之

百合

病。

张仲景治

百合

病,篇中七方,六方皆用

百合

,正取其气味之和平,解各经之纷纭,即定各经之变乱。魏荔彤在《

金匮要略

本义》中指出,取

百合

一味当主药能治愈

百合

病,故病以药而命名。

张仲景曰:“

百合

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后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欲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行如和,其脉微数。”

百合

病本为心肺阴虚,内有燥热,若因“如寒无寒,如热无热”误作表实证而用汗法,则发汗后心肺阴液更为不足,热烦燥渴益甚。故取入手太阴肺经、足少阴肾经之

知母

为生水之剂,濡润燥涸,水盛则火熄,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知母

苦寒除烦热,至阴可入骨,《神农本草经》谓其能治消渴,除邪气。黄元御在《金匮悬解》中认为:“若得于发汗之后者,是汗亡肺津,金被火刑,

百合知母

汤,

百合

清肺而生津,

知母

凉金而泻火也。”

滑石代赭汤 “

百合

病,下之后者,滑石代赭汤主之。滑石代赭汤方,

百合

七枚,滑石三两,代赭石如弹丸大一枚。”

因“意欲食,后不能食”而误作邪热入里之里实证,以攻下法治后出现津液亏损而致内热更重,故小便少而短赤。或因泻药苦寒,损伤胃气,则现上逆、呕哕等症。方取甘淡性寒之滑石,甘益气,和于中州;淡宜于利窍清热,治小便赤。若下后利不止者,则小便艰涩,滑石能利小便以实大便。代赭石,即铁矿石,质地沉降可定逆,除胸腹邪毒、噎膈痞硬,止反胃吐血、衄血等症,治之皆能有效。在《

伤寒论

》第161条中,以旋覆代赭汤治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取其重以镇虚逆,赤以养阴血之意。

百合

鸡子汤 “

百合

病,吐之后者,用后方主之。

百合

鸡子汤方,

百合

七枚,鸡子黄一枚。”

误以“欲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为痰涎壅滞而用吐法,损伤脾胃之阴,亦最伤胃气。鸡子黄,温润醇浓,气味俱厚,昔人谓其与

阿胶

同功,补脾精益胃液,泽中脘之枯槁,降浊阴而止

呕吐

。《

伤寒论

》第303条用

黄连阿胶

汤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者,借其甘平润燥以补益心脾。清代医家陈元犀按:“吐后伤中者,病在阴也,阴伤,故用鸡子黄养心胃之阴,

百合

滋肺气下润其燥,胃为肺母,胃安则肺气和而令行。”

百合

病未经吐、下、发汗等误治,疾虽久而病情如初者,当以基础方

百合地黄

汤为其正治。生

地黄

乃新掘之鲜者,性禀至阴,多汁气寒,为散血专药。盖药未经火者,性当行散;已经焙炙,性皆守中。据《神农本草经》记载,

地黄

能入血分“逐血痹”,并称“生者尤良”,可见以未经焙炙之鲜者效佳。

方后注:“中病,勿更服者。”药已取效,则所剩之药不必再服,因

地黄

性寒而润,多服可致泻利。亦有

百合

病初见成效,停药后易复发,中病后当守方,不可更方之说。又言服后“大便当如漆者”,是因

百合

安心补神,色白入肺以清气中之邪,

地黄

色黑入肾而除血中之热,血凉则热毒解而蕴结自下,故大便如漆。

百合

洗方 “

百合

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

百合

洗方主之。以合百一升,以水一斗,渍之一宿,以洗身。洗已,食煮饼,勿以盐豉也。”

百合

病本无口渴,但经一个月不解而现口渴,为阴虚内热较甚,肺津不布,胃阴已伤,故以外洗配合内服并施,肺主皮毛,洗其外可通其里,以收清热养阴润燥之功。煮饼,用麦子之甘以益气养阴,盐豉耗津伤液增渴,故不用。张璐在《千金方衍义》中称:“治法咸用

百合

为君,以安心补神,能去血中之热,利大小便,导涤痰积,然必鲜者方克有济。其经月不解,百脉内壅,津液外泄而成渴者,则用

百合

洗之,一身之脉皆得通畅,而津液行,渴自止。”

栝楼牡蛎散 “

百合

病,渴不差者,用后方主之。栝楼牡蛎散方,栝楼根、牡蛎等分。”

百合

病用内服及外洗两治而口渴仍未解者,为热盛而津液欲竭,药不胜病,故用味苦微酸、性凉而润之栝楼根以生津止渴。《

伤寒论

》第40条方后加减中记载:“若渴,去

半夏

,加栝楼根三两。”古方书治消渴亦多用,为止渴要药。牡蛎咸涩微寒,功专入肾,气味俱降,藉引热下行,使下归而化阴以济上之亢阳。

百合

病本“如寒无寒,如热无热”,经久不愈而变

发热

者,内热充盛,淫于肌肤。故以

百合

滋肺阴清其上源,使其不燥;滑石味甘气寒,能下走膀胱而行水,清三焦表里之火。上二物相伍为散,散者散也,散调络脉于周身,引内外之邪热,悉走小便而奔,则肌热自消。

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认为:“

百合

病者,谓无

经络

,百脉一宗悉致病,多因伤寒、虚劳,大病之后不平复,变成斯疾也。”其治者,见于阴,如上文变成渴而在里,以阳法治之,如洗方从表治;见于阳,如上文变

发热

而在表,以阴法救之,如滑石散从里治。故见阳证而治其阴,为正治,若发其汗,则里热更盛,是逆治;见阴而治其阳,亦属正治,若下之则阴液更伤,为逆治。(曹俣)

相关

百合病用内服及外洗两治 柴胡龙牡合欢汤组成及应用 甲亢 李佃贵认为瘿病的病因主要与情志内伤 丹栀逍遥散治更年期综合征 黄连汤的引申及应用 参苏饮治虚人外感 扶正是为助力散邪 解答传世经方半夏泻心汤的疑难问题 千古经典名方麻杏石甘汤的配方

推荐

活络效灵丹 治疗气血郁滞肢体疼痛的方 国医大师邓铁涛常用经验方 肝主疏泄 肝藏血 肝藏魂开窍于目 主筋其华在爪 从中医角度解读育儿七不责 老中医刘文圭治疗各种囊肿方 治疗小孩扁桃体肥大的药 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神效方 老中医教授献方 施金墨糖尿病的通用方 五付中药治愈糖尿病 老中医治疗牛皮癣验方 治疗灰指甲偏方

站内直通车

Android版下载 iPhone版下载

相关知识

中药内服外用治植物性日光性皮炎
一味马齿苋,能治8种病
百合地黄汤治神志病
中医力量守护“她”健康 内服外治实现“1+1>2”
芒硝外治急性虹膜睫状体炎
六神丸,外敷+内服治带状疱疹
治疗哮喘的7首外治验方 – 经方派
百合病的主要治法
百合治什么病
曼陀罗怎么用 详解其内服外用的做法

网址: 百合病用内服及外洗两治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31438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四道百合的保健食疗方推荐
下一篇: 春天的美容汤:玫瑰百合汤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