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大学生学习策略的特点及其教学意义

大学生学习策略的特点及其教学意义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9-09 19:16
相关通知 2010年职业规划全程指导(二) 张朝阳:快乐永远是第一 2010年美国大学排行榜 2010年英国大学排行榜 2010年暑期重学课程开课通知 把住工程图学之脉搏 学习电工学贵在态度 大学生学习策略的特点及其教学意义 2010-08-23 00:09

     由于心理和智力发展水平、认知能力、知识储备、学习经验、学习环境等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学生对学习策略的学习和掌握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从最初没有学习策略知识,到具有一些学习策略知识但不会运用或机械简单的套用,直至能结合自身的实际在具体的学习内容中有效运用,其中学习策略的特点在不同阶段是不同的。与中小学生相比,大学生运用学习策略指导自己学习活动的意识和能力有显著提高,相应地在学习策略上形成一些与中小学生不同的特点。
一、以学习目的为选择尺度,筛选取舍学习内容,学习策略具有自主选择性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学习材料通常是内容丰富且复杂多样的。而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接受信息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学生不可能也不必要对所有的学习材料原封不动地全盘接受,而只须对某些学习内容给予选择性注意,并进一步进行编码、存储和加工的学习活动。所谓选择性注意,是指学生对那些与自己的学习愿望、需要、兴趣、利益等相一致的学习内容予以优先选择,并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自主地将注意力集中锁定在这些学习内容的学习策略和能力上。而学生是否具有这样的选择策略能力,选择哪些学习内容作为优先注意的对象,其依据是什么,对于身心处于不同
发展阶段的学生,其表现是有很大差异的。研究发现,年幼的学生由于学习主体意识尚未觉醒,对学习内容缺乏自主选择并加以优先注意的能力,不善于区分学习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对学习内容的选择更多地依赖于教师明确的要求和指导。随着学习经验的积累,思维能力的提高,以及对学习目的、意义的自觉意识日益增强,大学生
能够以学习目的为选择尺度,筛选取舍学习内容,此时学习策略的选择性特点突出。
    首先,大学生的学习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教师的教学内容能否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对象,主要依据在于学生是否意识到教学内容对自我发展的意义和作用。大学生总是将自身的学习需求和目标作为选择衡量教学内容的尺度,对其进行评价、重组、整合和修正,有选择地加以消化吸收。

   其次,大学生善于识别学习内容中的难点和重点,并对这部分内容予以高度警觉和关注。调查发现,大学生面对大量的学习内容能比较迅速和准确地识别并专注于其中的重要部分、陌生部分和具有实质意义的部分,能够区分出主次、难易程度不同的学习内容,而不被庞杂的信息、枝节问题、次要概念所干扰。例如,优秀学生往往对可能要被测验的学习内容进行预测,给予更多的注意,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掌握这部分内容,而不会不分主次,漫无目标地学习。
   第三,大学生对既定选择的学习内容能够进行提纲挈领式的、宏观的、结构性的加工理解,而不至于把自己淹没在具体知识点中。例如,他们对阅读材料不仅注意具体内容,而且更注意大、小标题、各个部分的核心观点和导言性、总结性段落,既要了解具体内容,又要进行总体把握,实现内容和结构的有机统一。故与中小学生相比,大学生的学习速度、学习效率、学习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大学生学习策略具有自主选择性特点启示我们,应以学习目标为导向,引导学生的选择性注意。最初可由教师确立目标、告知目标,使学生树立目标意识,能优先选择与目标有关的信息。进一步引导学生自己确立学习目标,自觉地以目标指导自己的学习,并能根据反馈信息,适时地调整目标,调整学习的进程,乃至调整对信息的选取。
   二、以元认知为依据,学习策略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而不是对通用学习策略的简单机械套用元认知是人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包括认知主体对自己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识,以及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元认知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中小学生的元认知还没有充分发展,他们的学习活动通常是在教师、家长等他人的直接指导、要求和监督下进行的。随着自身特点及有关策略知识的不断丰富,自我调控的经验增多,大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调控逐步从无到有,由低级到高级发展起来。元认知是大学生确立个性化学习策略的内在依据。
   首先,大学生是在对自己的认知特点有准确的认识基础上确立其个性化学习策略的。在长期的学习活动中,大学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学习经验,通过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认知特点的分析反思,有了较为清晰客观的自我意识,能够依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思维特点、认知风格来确立适合自己的个性化的学习策略。
   其次,大学生能够准确、全面把握学习任务,明确学习任务的性质、特点,对学习材料的结构、难度、主次也能够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在此基础上能合理分配学习的时间和注意力。同时还能根据不同学习材料、不同学习需要选择和采用有效的学习策略,以促进学习任务的优质完成。
   第三,由于元认知的积极作用,大学生元认知监控能力明显提高。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活动有较强的自我调节意识,能不断评价学习过程,并能适时地调整计划、选用恰当的方法,以保证任务的有效完成。能够将学习结果与最初自己制定的学习目的和要求加以对照,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验证自己在上一阶段所制定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的可行性,以明确在何种程度上达到了学习目的和要求,并以此为依据,调整下一步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策略,随时修正错误和偏差,使学习过程和目的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在学习活动中,讲究学习策略,善于根据学习材料的特点和自己的学习特点选
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并能控制自己排除内外干扰,保证学习计划顺利执行。在学习活动后,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及效果进行检查、反思和总结,对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能认真分析并加以及时补救。
    研究表明,学习者的元认知水平直接决定学习活动的效率。教师应该通过提高学生元认知学习的意识性。(如清晰了解任务的意识性、使用策略的意识性、把握自己学习特点的意识性、掌握学习材料特点的意识性、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调节的意识性)丰富元认知知识和体验、加强元认知操作的指导、创设反馈的条件与机会、注重引导学生对非智力因素的调控,以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三、以系统科学的思维理论为指导,制定和采用适合自己思维特点和学习风格的认知策略
   首先,大学生加工组织和提炼学习材料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提高。由于分析和概括能力仍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中小学生还不具备自己加工组织提炼学习材料的能力。他们更多的是接受经过教师思维加工处理之后的具体系统的知识。而大学生则不同,面对大量的学习内容,他们不是生吞活剥地机械记忆和接受,而是力求按学习材料的特征或类型进行整理、归类,主动激活与新知识有关的原有知识,构建新旧知
识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形成有机的网络式的知识组块,将知识结构化、系统化,掌握学科的一般结构和基本特征,以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理解内化。
   其次,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意识增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并不停留在教师讲解分析的层面上,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正在学习的内容而做充实意义的添加、构建和重组,以丰富深化学习内容。
   第三,大学生将学习的改进更多地归因于采用了合理有效的学习策略,运用策略的自我效能感提高。这种认知反过来会推动他们更加自觉积极地运用学习策略,使他们更有可能策略性地学习,相应地学习效果会进一步得到改善。
    总之,分析大学生学习策略的特点有积极的教学意义。它启示我们,大学教学应开展开放性、个性化的、咨询式的学习策略指导工作,以促进大学生的学习活动。

【关闭窗口】

相关知识

基于认知现状调查的花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策略
届一轮复习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教学课件.ppt
大学生心理健康:体验与训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慕课版 双色版 第3版)
大学生相关就业有哪些论文题目
大学生旅游营销策略大全11篇
医学教案教学设计的教学资源与学习环境.pptx
关于大学生线上学习情况的调查与分析——以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为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训练(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大学生心理健康:体验与训练》(重庆大学出版社)

网址: 大学生学习策略的特点及其教学意义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31398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什么是学习力,学生的学习力如何培
下一篇: 初二学生学习计划(20篇)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