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一部原创话剧揭开江苏民歌《茉莉花》背后的故事

一部原创话剧揭开江苏民歌《茉莉花》背后的故事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9-09 03:17

转自:扬子晚报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这首歌以婉转悠扬的曲调响彻国际;这首歌曾在香港回归祖国交接仪式上奏响,它就是江苏民歌《茉莉花》。《茉莉花》虽享誉全球,但其真正的起源却长期被大众误解为“自古流传的民间小调”,事实上这首经典作品的诞生凝聚着原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团长何仿的匠心独运。这首歌的背后,更隐藏着一个关于信仰、牺牲与传承的壮烈故事。

9月5日晚,六合新城剧场内掌声如潮,入选中国文联2025年度青年文艺创作扶持计划,由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专项基金、江苏艺术基金资助的原创话剧《大众的团——人民的“茉莉花”》正式上演。该剧以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抗战历程为背景,以经典民歌《茉莉花》在六合的采集与改编为线索,通过沉浸式舞台叙事,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重回那段军民同心、艺术抗战的燃情岁月。


一场跨越时空的追寻

方寸之间阅尽众生百态

有些人或许还不知道这段历史,这首江苏民歌如何传唱不衰?何仿作为民歌《茉莉花》的采集、整理者,1942年,他在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当文艺兵时,在六合八百桥镇民间艺人那里听到了一首民歌《鲜花调》。原歌调共三段,分别赞美了茉莉花、金银花、玫瑰花。1957年,他将当年的《鲜花调》做了修改,把三种花统一为茉莉花。同年,在北京全军文艺会演上,前线歌舞团首次公开演出该歌曲。因反响热烈,随后由学员陈鸿虹、宋桂英、计秋霞、李小林四人女声小组用苏北方言演唱的《茉莉花》被正式录制唱片,在全国流传开来。此后两年间,何仿又对歌词作了修改,将“满园花草”改为“满园花开”,将“看花的人儿要将我骂”改为“又怕看花的人儿骂”,并对旋律进行了进一步丰富。


编剧冯勉告诉记者,建构故事的相关资料较少,在历史的基础上完善这个故事颇费了一番心思,进行了一定历史加工。“今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成立85周年,我们希望以这部剧致敬历史,更启迪当代:真正为人民服务的艺术,既能扎根泥土歌唱百姓心声,也能飞越重洋形成世界回响。”


本剧采用双重时间叙事,年轻的何仿串联其中,故事穿梭于1959年的维也纳与1942年的六合。冯勉介绍说,“我们这部剧就是以这首歌首次亮相国际舞台为引子,开始讲1942年的故事。”1942年,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刘团长和赵政委为筹集排练费而经营的豆腐摊生意奇好,引起了邻居徐杆子的不满,双方结下梁子。此时,组织下达命令,要求剧团“以人民为中心”改戏,一个月内必须拿出成果。另一边,鬼子翻译官兼治安队长宋大牙又逼着剧团给伪镇长唱戏庆生,时限也是一个月。机缘巧合下,徐杆子亮明了自己戏班“台柱子”的身份,并以一出暗藏玄机的传统戏曲应对危机。排戏过程中,何仿更从他那里学到了“鲜花调”。一个月转瞬即逝,庆生宴按时举办,众人欲于席上刺杀伪镇长,不想却遇到了更大危机,而危机背后却深藏着一个惊人的秘密……

作为《茉莉花》的发源地,六合这片热土承载着深厚的红色基因与艺术传统。剧中细腻刻画原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团长何仿从六合民间采撷《鲜花调》,最终改编成为世界名曲《茉莉花》的过程,彰显了艺术源于人民、属于人民的创作初心。“让文艺真正为人民服务”不仅是全剧的题眼,更是大众剧团用生命践行的信仰。


烟火气十足

传世经典唱遍人间深情

作品以细腻而温暖的视角,重现大众剧团质朴却炽热的生活与排戏场景。“人的温度”是这部剧最大的看点。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演出的舞美设计突破传统模式,采用框架式结构,通过机械移动技术实现场景的自然流转。从战时市井街巷到国际艺术殿堂,这种动态舞美在增强叙事连贯性的同时,更构建出一个既真实又写意的多维舞台空间。剧中巧妙融入飞马牌香烟、六合当地美食等世情元素,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历史现场,真切感受到六合地区的人文底蕴与生活烟火气。


在音乐创作上,该剧将传统戏曲、民歌小调与现代编曲相结合,通过对《茉莉花》主题旋律的多种变奏与再创,使音乐既保留原曲的艺术特色,又完美契合剧情的推进与人物情感的起伏,让观众在耳熟能详的旋律中得以真正入戏,与剧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观众真切地感受到每个人物都在刀尖上行走,于无声处听惊雷;而那些烟火气十足的对话与饱满真实的情绪,不仅深深打动了现场的每一位观众,更在欢声笑语中,塑造出一个个有血有肉、鲜活立体的角色。

演出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落幕,观众无不为之动容。今日六合的繁荣发展,源于一代代人的奋斗与奉献,正如《茉莉花》的歌声历久弥新,六合的文化底蕴与发展活力也必将持续绽放。


这朵属于人民的茉莉花,不仅传递着东方文化的温婉与坚韧,更寄托着人类共通的情感——对和平的深切向往。原创话剧《大众的团——人民的“茉莉花”》首轮演出于9月5-7日在六合新城剧场进行,首轮演出后,该剧即将开启更多巡演计划。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张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相关知识

江苏文化名片《茉莉花》,有了芬芳萦绕的音乐剧
唱演经典“好一朵茉莉花”,江苏原创音乐剧《茉莉之音》首演
《茉莉花(江苏民歌)》课件
江苏民歌《茉莉花》与东北民歌《茉莉花》的对比研究
“好一朵茉莉花”有了音乐剧——原创音乐剧《茉莉之音》南京精彩上演
江苏民歌《茉莉花》的音乐分析
《演唱 茉莉花(江苏民歌)》PPT课件下载
浅析江苏民歌《茉莉花》的创作特点
介绍一下江苏民歌茉莉花
[课程]心中的茉莉花由江苏民歌茉莉花切入

网址: 一部原创话剧揭开江苏民歌《茉莉花》背后的故事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31144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花艺创作的要素是什么
下一篇: 土家数纱花纹样特征及造物美学新探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