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廖金宝研究团队提出生境破碎化驱动生物多样性波动响应理论

廖金宝研究团队提出生境破碎化驱动生物多样性波动响应理论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9-08 00:40

理解生境破坏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保护生态学的核心议题。目前,学界普遍认为生境损失可导致生物多样性单调递减,但是生境构型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是否也存在普遍的负面效应目前仍存在较为激烈的争议。例如,以Lenore Fahrig教授为代表的生态学家通过整合大量实验观测数据发现,生境破碎化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甚至正面影响远多于负面效应。然而,以Robert Fletcher教授为代表的保护生态学家对这一结论提出了异议,认为其论据存在严重且狭隘的偏见,因此大多数生态学家仍然坚信生物多样性对生境破碎化的负面响应是普遍存在的。

生境可利用量(S)与生境连接度(Q)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基于该争议,廖金宝团队构建了生境位点竞争-定殖权衡理论模型,并通过大量模拟发现,生物多样性对生境损失与破碎化产生了强烈的复杂波动响应(如上图所示)。该波动响应恰好可以解释自然界中所观察到的生物多样性对生境破碎化的混合响应(如正面、负面以及中性等),从而调和了关于生境破碎化-生物多样性关系的争议。特别地,该波动响应理论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指导意义:(i)作为传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增加斑块连接度(如构建生态廊道等)并非总是有效地增加生物多样性,有时甚至导致更多物种的灭绝;(ii)生物多样性的强烈波动表明微弱的环境变化可能导致大量物种的丧失,因此野外观测到的生物多样性增加并不意味着该生态系统可以耐受更多的生境破碎化。因此,评价生态保护措施的成功与否并不能单纯以生物多样性作为指标,而是还需要考虑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稳健性与敏感性。

该成果于2023年12月以《Complex nonmonotonic responses of biodiversity to habitat destruction》为题在美国生态学会主办的经典期刊Ecology上正式发表(https://doi.org/10.1002/ecy.4177)。该论文第一作者为我校2021级博士生张贺林,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鄱阳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理论生态学研究中心主任廖金宝研究员为该论文唯一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271548 & 31901175)、江西省2022年度研究生创新基金(YC2022-B077)等项目的资助。

相关知识

廖金宝教授课题组在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上发表关于生物多样性-生境破碎化关系的重要成果
云大廖金宝课题组在生物多样性
华东师大陈小勇团队提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新策略
我国科学家提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新策略
生物多样性研究院廖金宝教授荣获“第八届中国生态学学会青年科技奖”
生命科学学院于明坚教授团队在Ecology发文揭示种内性状变异驱动片段化生境中叶片分解速率变化机制
城市破碎化和植被恢复型绿色空间对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影响
《城市生物多样性框架研究》报告发布
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城市生物多样性

网址: 廖金宝研究团队提出生境破碎化驱动生物多样性波动响应理论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30917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东方文韵湖畔至雅宋园 中铁建花语
下一篇: 盐城,全力打造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