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石阡花桥镇:党建引领奏出丰收“椒”响

石阡花桥镇:党建引领奏出丰收“椒”响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9-06 16:51

  初秋时节,天高气爽。走近阡县花桥镇梁家屯村辣椒种植基地,放眼望去,500亩辣椒基地在坡地上绵延起伏,平整的机耕道在广袤的基地上蜿蜒伸展。垄亩层叠,一株株辣椒树上挂满了朝天椒,成百上千个火红的辣椒点缀着肥厚的绿蓬。细看之下,辣椒又在秋露的滋养下,悄悄绽放出星星点点的花蕾。辣椒丰收在望,一派繁忙景象。

20多名群众在梁家屯村辣椒种植基地采摘辣椒。(谭文斌 摄)

  “大大小小结了138个辣椒,有的又在开花了。”梁家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梁世金,走进其中一块辣椒地,在一兜长势一般的辣椒旁俯下身去,仔细数着结出的辣椒个数,丰收的喜悦洋溢在他朴实的脸上。

  今年春,梁家屯村以图斑整改为契机,通过“支部引领、村委主导、村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实施”的发展方式,标准化规模化建成500亩辣椒种植基地,全部种植“辣研4号”品种,有力盘活了闲置土地资源,激活了助农增收引擎。

梁家屯村种植的“辣研4号”辣椒。(谭文斌 摄)

  笔者在辣椒种植基地看到,近30名来自梁家屯村及周边村的男男女女,他们有序地分散在田垄之间,正顶着略微燥热的秋日,双手娴熟地游走在植株间,采下一个个鲜红透亮、肉实饱满、个头均匀的辣椒,装满了一袋又一袋。

  “我们每采摘一斤就有0.5元的务工费,我最多一天采了370多斤,最少一天也有150元左右的务工收入。”梁家屯村后冲组64岁的黎世秀说,她们每天7点左右就到基地采辣椒了,中午作适当休息,下午7点左右收工。

省农科院辣椒所帮扶干部张力(中)到基地指导病虫害防治。(谭文斌 摄)

  为倾力打造种植示范,合力推动产业增效。梁家屯村聘请贵州省农科院派驻石阡县花桥镇鸭头坡村驻村干部、省农科院辣椒所科研人员张力作技术指导。于是,张力将科研阵地搬进了梁家屯村的辣椒种植基地,手把手教群众如何控制好行间距,面对面在田间地头指导防治病虫害,精心指导育苗、移栽、管护、烘烤、销售各个环节,为产能增效、农民增收注入科技动能。

  “她最多一天采了398斤,我最多一天也采了320多斤,这半个月左右,我们的两口子在家也挣了近4000块钱。”63岁的梁耀来和53岁的蔡香妹老两口抢抓创收机遇,积极投身到辣椒采收中,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花桥镇梁家屯村村民梁耀来正在该村辣椒种植基地采摘辣椒。(谭文斌 摄)

  “我们村通过多管齐下的方式,推动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的同时,全面拓展在家群众就近务工创收渠道,通过发展‘短、平、快’的辣椒产业,有力实现‘外部输血’向‘自身造血’转变。”梁世金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见解独到。

  在辣椒种植基地务工的罗传华是“专职驾驶员”,每天清晨他把采摘工人送到基地,等待他们采摘满数十袋能装满一车的量后,他便运送到2公里外的干椒烘烤房,下午还要接回采摘工人。

梁家屯村的辣椒种植基地拓宽群众增收渠道。(谭文斌 摄)

  “平均每天在基地往返五六趟,连续10多天都是10000多斤鲜辣椒,动作稍微麻利点的群众,每天都有150元以上的收入。”罗传华道出了辣椒种植能为群众提供务工周期较长的创收渠道。

  “从7月29日开始,我们就到基地来采摘红辣椒了,预计采摘期将持续到10月初,最多的时候有40多人采摘,平常每天都是25人以上。”凯镇村红岩组村民郭毓燕从辣椒育苗到采摘结束,她一直在基地就近就业,每月务工创收3000元以上。

  截至目前,梁家屯村集体经济鲜辣椒产量已突破20万斤,干椒烘烤、对外销售正紧张有序进行中。(谭文斌)

相关知识

石阡花桥镇:果农冬闲变冬忙
清水县山门镇:花椒成熟采摘忙奏响致富“椒”响曲
湾沚区花桥镇:“农文旅融合”擘画乡村振兴“新画卷”
花桥镇:冬忙漫山“黄金果” 抢“鲜”丰收促发展
中方县花桥镇冬忙漫山“黄金果” 抢“鲜”丰收促振兴
贵州织金:1200亩花椒奏响夏日丰收“椒”响曲
扶风县天度镇:党建引领红潮涌 五色辉映乡村兴
丹寨县聚力发展辣椒产业 奏出致富“椒响曲”
不误农时不负春 奏响春耕“椒响曲”
湾沚区花桥镇:“三聚焦”探索乡村发展共富路

网址: 石阡花桥镇:党建引领奏出丰收“椒”响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304895.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荷花绽放指数播报丨你见过清晨的荷
下一篇: 作文清晨的花.doc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