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一种兰花用智能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兰花用智能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9-06 06:39

本实用新型涉及兰花栽培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兰花用智能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仅指分布在中国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地生兰,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国兰”,这一类兰花与花大色艳的热带兰花大不相同,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在中国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

经检索,公布号为cn20621276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兰花组培苗智能化栽培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外开有进水口,所述底座上为开口,且底座上开口铰接有组合板,所述组合板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组合板远离固定杆的一侧横向开有固定杆槽,且固定杆和固定杆槽保持水平,所述固定杆远离组合板的一端连接有弹簧,且弹簧远离固定杆的一端连接在固定杆槽的内侧,所述固定杆远离组合板的一端伸进固定杆槽内,所述底座上端内侧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上放置有隔板,该技术通过定时器可以有规律的给兰花苗浇水,使兰花达到一次性浇透水,利于兰花生长,并且在苗长成之后,可以很方便的把整个土壤和苗取出移栽,方便快捷。

但是上述栽培装置对兰花种植土壤的浇水方式不佳,无法对栽培箱内部的土壤进行多方位均匀浇水作业,由于兰花植物的花叶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使得空气中飘浮的灰尘附着在兰花的花叶上,影响兰花的美观,而仅仅只是正常的对土壤进行浇水不能除去花叶上附着的灰尘,同时没有设计当固定箱的内部水槽液位较高时自动停止进水的功能,易造成水槽内部液位过高影响微型水泵及其它构件的正常使用,且不便于将久置水槽内部的水排出,使得水质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兰花用智能栽培装置,既方便使用者进行携带,也能够智能的对栽培箱内部的土壤进行多方位均匀浇水作业,且能够将兰花花叶表面附着的灰尘进行清理,同时能够便实现当固定箱的内部水槽液位较高时自动停止进水的功能,避免水槽内部液位过高影响微型水泵及其它构件的正常使用,方便调节栽培装置的安装高度并固定,进而方便使用者将水槽内部的水排出,且使得固定箱处于离地状态,进而放置时,减少了地面对固定箱底部的碰撞力度,增强了对装置整体的保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兰花用智能栽培装置,包括栽培箱,所述栽培箱的顶部边缘处设置有防护凸沿,所述防护凸沿的外壁连接有提手柄,所述栽培箱的外壁安装有控制器,且栽培箱的外壁位于控制器的一侧安装有定时器,所述防护凸沿的内侧安装有环形水腔,所述环形水腔的外部均匀套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一端与防护凸沿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水腔的内侧壁均匀设置有喷水孔,所述喷水孔的开口倾斜向下,所述栽培箱的底部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内部设置有隔板,且固定箱的底部外壁插设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的外部位于固定箱的内部安装有浮球阀,所述隔板的顶端安装有微型水泵,所述微型水泵的进水管穿过隔板的内部插设在固定箱的底部水槽内部,且微型水泵的出水管连接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的一端穿过栽培箱的内部与环形水腔连通,且第一水管的外部位于环形水腔与三通管之间安装有第一液体电磁阀,所述三通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的一端位于固定箱的外部连接有雾化喷头,且第二水管的外部靠近三通管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液体电磁阀,所述栽培箱的外壁靠近第二水管的上方连接有缠绕架,所述栽培箱的底部两外壁均设置有定位块,且栽培箱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端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表面倾斜竖直,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连接有固定销,所述固定销的一端贯穿定位块的内部。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提手柄的顶部内壁与防护凸沿之间连接有转轴,且提手柄与防护凸沿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对应环形水腔的外部位置处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径大于环形水腔的外径。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箱的底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放水塞。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微型水泵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与隔板的顶端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板的边缘处与固定箱的内壁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处为密封状态,所述隔板的内外壁位于微型水泵的进水管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缠绕架呈l形结构,且缠绕架的一端与栽培箱的外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箱的外壁对应第二水管的外部设置有通孔,且固定箱的内外壁对应第二水管的外部位置处均设置有防护环,防护环的内圈表面较为光滑。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块的内部对应固定销的外部设置有限位通孔,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对应定位块的外部呈竖直方向上设置有滑槽,且固定板的内部均匀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提手柄,方便使用者进行携带,并在防护凸沿的内侧安装有环形水腔,环形水腔的内侧壁均匀设置有喷水孔,喷水孔的开口倾斜向下,且通过安装微型水泵,微型水泵的出水管通过三通管连接有第一水管,第一水管的一端与环形水腔连通,并通过安装第一液体电磁阀,使用时,通过定时器和控制器对微型水泵的开关进行控制,当需要浇水时,自动开启微型水泵和第一液体电磁阀,水通过第一水管进入环形水腔的内部,进而从喷水孔喷出对栽培箱内部的土壤进行多方位均匀浇水作业;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三通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水管连接有雾化喷头,并通过安装有第二液体电磁阀和缠绕架,缠绕架呈l形结构,使用时,通过控制第一液体电磁阀闭合,打开第二液体电磁阀,并启动微型水泵,使用者可以握住雾化喷头对兰花的花叶进行喷洒水,将兰花花叶表面附着的灰尘清理,清理完成后关闭微型水泵和第二液体电磁阀,然后将第二水管缠绕连接在缠绕架的外部即可,方便第二水管的整理放置;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注水管的外部位于固定箱的内部安装有浮球阀,便于实现当固定箱的内部水槽液位较高时自动关闭阀门停止进水的功能,避免水槽内部液位过高影响微型水泵及其它构件的正常使用,并在固定箱的底部设置有凹槽,凹槽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放水塞,便于将水槽内部的水排出进行换水处理,同时方便调节栽培装置的安装高度并固定,方便使用者将水槽内部的水排出,且使得固定箱处于离地状态,进而放置时,减少了地面对固定箱底部的碰撞力度,增强了对装置整体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放水塞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提手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环形水腔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栽培箱、2防护凸沿、3提手柄、4控制器、5定时器、6固定架、7环形水腔、8放水塞、9隔板、10注水管、11浮球阀、12微型水泵、13三通管、14第一水管、15第一液体电磁阀、16第二水管、17第二液体电磁阀、18雾化喷头、19缠绕架、20固定箱、201凹槽、61固定孔、71喷水孔、21定位块、22固定板、23支撑座、24固定销、241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兰花用智能栽培装置,包括栽培箱1,所述栽培箱1的顶部边缘处设置有防护凸沿2,所述防护凸沿2的外壁连接有提手柄3,所述提手柄3的顶部内壁与防护凸沿2之间连接有转轴,且提手柄3与防护凸沿2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栽培箱1的外壁安装有控制器4,且栽培箱1的外壁位于控制器4的一侧安装有定时器5,所述防护凸沿2的内侧安装有环形水腔7,所述环形水腔7的外部均匀套接有固定架6,所述固定架6的一端与防护凸沿2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水腔7的内侧壁均匀设置有喷水孔71,所述喷水孔71的开口倾斜向下,所述固定架6的内部对应环形水腔7的外部位置处设置有固定孔61,所述固定孔61的内径大于环形水腔7的外径,所述栽培箱1的底部连接有固定箱20,所述固定箱20的内部设置有隔板9,所述隔板9的顶端安装有微型水泵12,所述微型水泵12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与隔板9的顶端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微型水泵12的进水管穿过隔板9的内部插设在固定箱20的底部水槽内部,所述隔板9的边缘处与固定箱20的内壁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处为密封状态,所述隔板9的内外壁位于微型水泵12的进水管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微型水泵12的出水管连接有三通管13,所述三通管13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水管14,所述第一水管14的一端穿过栽培箱1的内部与环形水腔7连通,且第一水管14的外部位于环形水腔7与三通管13之间安装有第一液体电磁阀15。

如图1-2和图4-6所示,其具体实施方式为:栽培箱1的顶部边缘处设置有防护凸沿2,防护凸沿2的外壁连接有提手柄3,提手柄3的顶部内壁与防护凸沿2之间连接有转轴,且提手柄3与防护凸沿2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方便使用者进行携带,其次,在栽培箱1的外壁安装有型号为mam-100的控制器4,且栽培箱1的外壁位于控制器4的一侧安装有定时器5,参照背景技术中引用的对比文件,“通过定时器可以有规律的给兰花苗浇水,使兰花达到一次性浇透水,利于兰花生长”,通过定时器5对微型水泵12的电性控制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对其原理进行赘述,然后,在防护凸沿2的内侧安装有环形水腔7,环形水腔7的外部均匀套接有固定架6,固定架6的一端与防护凸沿2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环形水腔7的内侧壁均匀设置有喷水孔71,喷水孔71的开口倾斜向下,固定架6的内部对应环形水腔7的外部位置处设置有固定孔61,固定孔61的内径大于环形水腔7的外径,栽培箱1的底部连接有固定箱20,固定箱20的内部设置有隔板9,隔板9的顶端安装有微型水泵12,微型水泵12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与隔板9的顶端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微型水泵12的进水管穿过隔板9的内部插设在固定箱20的底部水槽内部,隔板9的边缘处与固定箱20的内壁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处为密封状态,隔板9的内外壁位于微型水泵12的进水管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微型水泵12的出水管连接有三通管13,三通管13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水管14,第一水管14的一端穿过栽培箱1的内部与环形水腔7连通,且第一水管14的外部位于环形水腔7与三通管13之间安装有第一液体电磁阀15,使用时,通过定时器5和控制器4对微型水泵12的开关进行控制,当需要浇水时,自动开启微型水泵12和第一液体电磁阀15,水通过第一水管14进入环形水腔7的内部,进而从喷水孔71喷出对栽培箱1内部的土壤进行多方位均匀浇水作业。

所述三通管13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水管16,所述第二水管16的一端位于固定箱20的外部连接有雾化喷头18,且第二水管16的外部靠近三通管13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液体电磁阀17,所述固定箱20的外壁对应第二水管16的外部设置有通孔,且固定箱20的内外壁对应第二水管16的外部位置处均设置有防护环,防护环的内圈表面较为光滑,所述栽培箱1的外壁靠近第二水管16的上方连接有缠绕架19,所述缠绕架19呈l形结构,且缠绕架19的一端与栽培箱1的外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如图1-2所示,其具体实施方式为:通过在三通管13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水管16,第二水管16的一端位于固定箱20的外部连接有雾化喷头18,且第二水管16的外部靠近三通管13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液体电磁阀17,固定箱20的外壁对应第二水管16的外部设置有通孔,且固定箱20的内外壁对应第二水管16的外部位置处均设置有防护环,防护环的内圈表面较为光滑,便于对第二水管16与固定箱20的外壁连接处进行防护,栽培箱1的外壁靠近第二水管16的上方连接有缠绕架19,缠绕架19呈l形结构,且缠绕架19的一端与栽培箱1的外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由于兰花植物的花叶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使得空气中飘浮的灰尘附着在兰花的花叶上,影响兰花的美观,而仅仅只是正常的对土壤进行浇水不能除去花叶上附着的灰尘,因此需要单独对兰花的花叶进行洒水处理,使用时,通过控制第一液体电磁阀15闭合,打开第二液体电磁阀17,并启动微型水泵12,使用者可以握住雾化喷头18对兰花的花叶进行喷洒水,将兰花花叶表面附着的灰尘清理,清理完成后关闭微型水泵12和第二液体电磁阀17,然后将第二水管1缠绕连接在缠绕架19的外部即可,方便第二水管16的整理放置。

所述固定箱20的底部外壁插设有注水管10,所述注水管10的外部位于固定箱20的内部安装有浮球阀11,所述固定箱20的底部设置有凹槽201,所述凹槽201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放水塞8,所述栽培箱1的底部两外壁均设置有定位块21,且栽培箱1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22,所述固定板22的底端连接有支撑座23,所述支撑座23上表面倾斜竖直,所述固定板22的内部连接有固定销24,所述固定销24的一端贯穿定位块21的内部,所述定位块21的内部对应固定销24的外部设置有限位通孔,所述固定板22的内部对应定位块21的外部呈竖直方向上设置有滑槽,且固定板22的内部均匀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定位孔241。

如图1-3和图7所示,其具体实施方式为:固定箱20的底部外壁插设有注水管10,注水管10的一端插设在固定箱20内部的水槽底部,另一端连接在固定箱20的外部,且端部位置处连接有密封盖,方便使用者打开密封盖从外部注水,且避免了在不注水时搬运造成的液体流出,注水管10的外部位于固定箱20的内部安装有浮球阀11,便于实现当固定箱20的内部水槽液位较高时自动关闭阀门停止进水的功能,避免水槽内部液位过高影响微型水泵12及其它构件的正常使用,并在固定箱20的底部设置有凹槽201,凹槽201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放水塞8,便于将水槽内部的水排出进行换水处理。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2和附图4-6,通过设置提手柄3,方便使用者进行携带,并在防护凸沿2的内侧安装有环形水腔7,环形水腔7的内侧壁均匀设置有喷水孔71,喷水孔71的开口倾斜向下,且通过安装微型水泵12,微型水泵12的出水管通过三通管13连接有第一水管14,第一水管14的一端与环形水腔7连通,并通过安装第一液体电磁阀15,使用时,通过定时器5和控制器4对微型水泵12的开关进行控制,当需要浇水时,自动开启微型水泵12和第一液体电磁阀15,水通过第一水管14进入环形水腔7的内部,进而从喷水孔71喷出对栽培箱1内部的土壤进行多方位均匀浇水作业;

进一步的,参照说明书附图1-2,通过在三通管13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水管16,第二水管16的一端位于固定箱20的外部连接有雾化喷头18,且第二水管16的外部靠近三通管13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液体电磁阀17,栽培箱1的外壁靠近第二水管16的上方连接有缠绕架19,缠绕架19呈l形结构,使用时,通过控制第一液体电磁阀15闭合,打开第二液体电磁阀17,并启动微型水泵12,使用者可以握住雾化喷头18对兰花的花叶进行喷洒水,将兰花花叶表面附着的灰尘清理,清理完成后关闭微型水泵12和第二液体电磁阀17,然后将第二水管1缠绕连接在缠绕架19的外部即可,方便第二水管16的整理放置;

进一步的,参照说明书附图1-3和附图7,固定箱20的底部外壁插设有注水管10,注水管10的一端插设在固定箱20内部的水槽底部,另一端连接在固定箱20的外部,方便使用者打开密封盖从外部注水,注水管10的外部位于固定箱20的内部安装有浮球阀11,便于实现当固定箱20的内部水槽液位较高时自动关闭阀门停止进水的功能,避免水槽内部液位过高影响微型水泵12及其它构件的正常使用,并通过设置放水塞8,便于将水槽内部的水排出进行换水处理,并通过设置定位块21、固定板22、支撑座23和固定销24,使用时,通过将固定销24抽出,方便调节栽培装置的安装高度并固定,进而方便使用者将水槽内部的水排出,且使得固定箱20处于离地状态,进而放置时,减少了地面对固定箱20底部的碰撞力度,增强了对装置整体的保护。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相关知识

一种兰花用智能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家庭智能水培装置的通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一种仿真花用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园林景观中花卉栽培用的温湿度智能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智能花果茶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家庭养花用滴灌装置的制作方法
智能金针菇栽培系统的制作方法
一种浇花用雨水净化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一种多角度智能环保植被浇灌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基于节能环保技术的节水型智能花盆的制作方法

网址: 一种兰花用智能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30349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养花的土变硬了?老花匠:别铲,浇
下一篇: 养花浇水太难控制?怕土质变差影响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