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微人文·三下乡

微人文·三下乡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9-06 03:43

微人文·三下乡||小锤轻敲,花影拓印——艺术人文学院艺术疗愈社会实践服务队赴陕西七彩路康复中心实践(三)

在《“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推动“医教结合”与非遗保护意见倡导“活态传承”的双重指引下,7 月 8 日,艺术人文学院艺术疗愈社会实践服务队携非遗“锤草印花”技艺走进陕西七彩路康复中心,这场跨越千年的非遗对话,既是对特教计划“发展适应性课程”的生动实践,更以草木为媒为“星星的孩子”架起感知自然与人文的温度之桥。

非遗课堂

活动开始,作为“非遗讲解员”的实践队员,介绍了锤草印花的历史渊源、文化价值与制作方法。通过敲击植物:花、草、茎叶等植物进行的植物拓染,有别于化学染色,是最自然、材料最易得、操作较简单的一种染布方式。使其汁液转印到布料或纸张上的传统技艺,属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干年历史。其核心在于利用植物自然形态和色彩,通过物理敲打将植物的脉络、纹理永久保留在载体上。

锤草印花,这门源自农耕文明的古老印染技艺,以其天然的材料、简单的操作和充满自然意趣的成果,成为连接孤独症儿童与非遗文化的桥梁。

实践体验

在艺术人文学院的师生的耐心引导下,孩子们亲手挑选形态各异的树叶与草茎,将它们精心排列在纯白棉布上。覆上保护膜,拿起特制的小木槌,或轻或重地敲击——专注的神情写在每一张小脸上。

活动现场

“咚咚咚”的敲击声此起彼伏,宛如充满希望的节奏,随着孩子们专注的动作,植物汁液一点点渗透布料,留下清晰而稚拙的轮廓。

结语

此次“小锤轻敲,花影拓印”非遗公益课堂,是艺术人文学院积极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美育服务社会功能落到实处的具体体现。当非遗的智慧遇上童心的纯粹,当青春的热情注入关爱的行动,我们坚信,每一颗“星星”都能被看见、被理解、被温柔以待,都能在融合共享的蓝天下,绽放属于他们自己的生命华彩。艺术人文学院艺术疗愈社会实践服务队的脚步不会停歇,这场关于爱与美的接力,将持续传递下去,点亮更多希望之光。

相关知识

微人文·三下乡
闽江师范人文与管理学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系列活动
暑期三下乡心得体会总结精选
三下乡
艺术学院召开暑期“三下乡”工作动员布置会
暑期三下乡
陕西紫阳县推进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
暑期“三下乡”
【三下乡】志愿者日志
三下乡|山海队

网址: 微人文·三下乡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30300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温泉与花卉疗愈:探索日本温泉文化
下一篇: 花开新天地,怎样的花园能治愈身心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