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大宋花朝•满庭芳】系列之十一:仙调·花神---日日有花开,月月有花神

【大宋花朝•满庭芳】系列之十一:仙调·花神---日日有花开,月月有花神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9-05 21:25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收看音画版

花朝节,是个值得玩味的节庆,也最受文人墨客的推崇。

他们以花为题,吟诗,颂词,品鉴花间轶事,结合传统的古代人物,造就出十二个月的花神出来,从而成了真正的“日日有花开,月月有花神”。

古人在选取司花之神时,分为十二男花神和十二女花神。

男花神,大多是诗人,以其曾经写的花为司花之神。

一月兰花,花神屈原,二月梅花,花神林逋,三月桃花,花神皮日休,四月牡丹,花神欧阳修,五月芍药,花神苏东坡,六月石榴,花神江淹,七月莲花,花神周敦颐,八月紫薇,花神杨万里,九月桂花,花神洪适,十月芙蓉,花神范成大,十一月菊花,花神陶潜,十二月水仙,花神高似孙。

女花神则大多是古时美女,以花之寓意寄语其美貌或身世遭遇。

一月梅花江采萍,二月杏花杨玉环,三月桃花戈小娥,四月牡丹丽娟,五月石榴公孙大娘,六月莲花西施,七月玉簪李夫人,八月桂花绿珠,九月菊花梁红玉,十月芙蓉貂蝉,十一月山茶王昭君,十二月水仙甄宓。

正月花神

月份:正月

花类:梅花

司花之神:伊尹

花神简介:伊尹,开封杞县人,商朝宰相,中华厨师之祖,豫菜创始人,以豫菜“调和五味”烹调理论治理天下。

那一年的伊尹耕于桑间,读于野上。

旁有梅林数亩,梅开,梅落。

伊尹以梅入诗,入画,入食,诗画双绝,厨艺无双。

年轻的伊尹,名动庙堂。商朝的王,汤,以玉帛相请。

伊尹舍不得这数亩梅林,舍不得这乡间的耕读生活,拒绝。

王汤再请,伊尹再拒绝。

王三请,伊尹还拒绝。

第四次,第五次邀请……

伊尹终于被商王汤的诚意打动,入朝,被汤拜为师,拜为相。

伊尹“以尧舜之道要汤”,“而说之以伐夏救民”。教汤效法尧舜的以德治天下,为救民而伐夏方略。

夏亡,商立,首功推伊尹。

伊尹以“以鼎调羹”、“调和五味”的理论来治理天下,最终“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

可是,每当入夜,伊尹总会想起家乡的梅林,想起如雪的梅花。

又过年了,家家户户团圆了。

爆竹声中,伊尹总会遥望着家乡的方向,想象着家乡梅林花开的模样。

他幻想着,总有一天,会再一次回到家乡,漫步在梅树下,饮酒,吟诗,就像童年时候那样。

花开了,花谢了。

春去冬来。

他化作了神,魂归故乡。

二月花神

花类:杏花

司花之神:宋祁

花神简介:宋祁,北宋著名词人,北宋时开封府雍丘人(今商丘民权),因《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那一年的花朝节,词人宋祁依然年少。

春色满园,色彩明艳,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色。

白衣轻袍的宋祁追随着仁宗皇帝的车队,沿着御街,前往东城祭天祈福。

行走在杏子林中,感叹着人生如梦,梦如人生,虚无缥缈,匆匆即逝。

满天飘落的杏花中,有车队经过。

有人掀起车帘,叫了一声“小宋”。

随即,车帘又被放下,只剩下一串笑声,和意犹未尽的羞涩。

不知道那一年花朝节的春意太浓了,还是那一声“小宋”太动听了,宋祁的心,久久无法平静,如入梦。

杏子林中,杏花树下,宋祁挥毫泼墨,写就了“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新词一出,传遍汴京开封。

甚至连仁宗皇帝也知晓了。

于是,那一年的朝会成就了一段佳话。

仁宗皇帝找出了那天喊“小宋”的宫女,宣宋祁上殿,当场赐婚。

宋祁怀抱美人归,官运亨通。

终于,做到了尚书。

而“红杏枝头春意闹”的佳句和这段花朝节邂逅的佳话,也一直在汴京流传。

于是,宋祁便有了“红杏尚书”的美誉。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依然是同一个人。

不知是红杏成就了宋祁,还是宋祁成就了红杏。

三月花神

月份:三月

花类:桃花

司花之神:杨延昭

花神简介:杨延昭,原籍并州太原,宋太宗在东京开封赐其父杨业府邸天波府,北宋名将,威震边庭,宋真宗称其“治兵护塞有父风”。

那一年的花朝节,白马、银铠、长枪的杨延昭神色凝重,他和父兄行走在前往金沙滩的路上。

天暗,桃花落,最终,他和父兄中伏,单骑走脱辽兵。

那一年的花朝节,有雨和血,马蹄溅起的湿泥,画了一白袍的桃花。

他练枪,他骑射,他告御状……

最终,奸臣被流放,他骑乘着他的白马,提着长枪,重返边关。

他号令严明,事必躬亲,与士兵共甘苦。

朝廷里,捷报连连。

朝廷嘉奖,他与士兵分享。辽兵来犯,他身先士卒,提枪退敌。

宋人敬他,辽人畏他,称他是天上的无敌将星六郎下凡。

可是,只有他自己知道,留在他内心最深处的,是那个花朝节,沾染了他父兄鲜血的满树桃花。

桃花如血,血如桃花。

桃花下,长枪高挑……

挑出了大宋边关二十年的安宁。

人们说他抵紧外寇就像桃木之能驱逐凶祸。

于是,人们送了他一个响亮的外号,为桃花神。

四月花神

月份:四月

花类:牡丹

司花之神:张择端

花神简介:张择端,北宋画家,常年居住于东京,存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等,皆为我国古代艺术珍品。

清明时节,雨,如期而至。

雨中,牡丹花开。又是一年花朝节。

这是张择端第一次离开家乡在东京过清明和花朝节。

在张择端的眼里,东京与牡丹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一样的天香国色,都是一样的独一无二。

东京人爱花,吟花诗,咏花词,喝花酒,绘花画,刺花绣,甚至连帽檐上,都要别上一枝花。

这是官家和士大夫的喜好。

张择端虽然已经是翰林院的供奉画家,但是,他最喜欢的却不是这种官家生活。

他更喜欢走进东京的街头巷陌,感受来自民间的烟火气。

他会在朦朦烟雨中,伴随着特属于清明,属于东京的牡丹花香,站在汴水旁,看走江湖的艺人打拳练把式,看算命测字的先生跟人胡诌,看来漂洋过海而来的胡儿,穿着宋服模仿宋人的举止形态。

他喜欢站在汴河的虹桥上,看雨过天晴的彩虹在划出一道好看的弧线天堑,走街串巷的小贩在桥上熙熙攘攘。

店铺里的老板躲在柜台后面噼里啪啦地打着算盘,计算当天的收入,伙计站在店门口用招牌菜招揽经过的客商,逛街的姑娘在跟卖脂粉的婆婆讨价还价……还有御街上驾车的、挑担的、抬轿的、游逛的士子仕女浪子道人行脚商。

他们为东京的清明而来。

他们醉倒在东京清明浓浓的花香里。

张择端挥毫,化入《清明上河园》的画卷中。

从而,在中国绘画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成为中国风俗画的一个里程碑。

牡丹香里,国色天香。

五月花神

月份:五月

花类:石榴花

司花之神:包拯

花神简介:包拯,北宋名臣,以打坐开封府倒坐南衙著称,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人称“包青天”。

古时的五月,石榴花开的季节,据说正是瘟疫盛行的季节。

这一天,据说驱邪大神钟馗会降临人间,消除人间灾难。

而开封府尹包拯“日审阳间夜深阴间”的传说原型,无疑就是来自钟馗。

那一年石榴花开的季节,庐州举子包拯进京赶考。

路上,遇到了怪异之事。

包拯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在梦中遇到了一个头戴石榴花,身穿绿袍的神人。

这个神人就是钟馗。

钟馗以石榴花点开包拯额头的天眼,断了奇案,从此扬名天下。

那时年轻的包拯可能还没有想到,那只由石榴花点开的天眼,会造就自己一生的传奇。

他中举,进贡,任职,打坐开封府,日审阳间夜审阴间……

伴着他的,是朵朵石榴花开。

人们对他膜拜,称他为青天。

可是,他却说,他只是继承了别人的衣钵,让人健康长寿,像石榴一样多子多孙。

于是,石榴花就不再仅仅是一种花。

而是一种象征。

正义的象征。

那时的人们,也叫他守护之神。

六月花神

月份:六月

花类:荷花

司花之神:阮籍

花神简介:阮籍,三国时期陈留(开封)尉氏人,竹林七贤之一,崇奉老庄之学,“正始之音”代表,著有《咏怀》、《大人先生传》等。

每年夏天,是荷花绽放的季节。

夏天的铁塔公园,琉璃色的古塔映着夕阳余晖,湖中新荷一一风荷举,凉意中映着禅意。

红莲和白莲,是荷花最主要的两个品种,也是夏天的铁塔公园最耀眼的两个颜色。

就如“竹林七贤”之一阮籍的青白眼。

阮籍,三国晋时开封人,有青白二目。用白眼对付礼俗之辈,用青眼接待知音。

很明显,司马氏并不是阮籍的知音。

尽管司马氏非常欣赏阮籍,甚至想把女儿许配其为妻。

那一年荷花盛开的季节,司马氏派人上门,为女儿求亲。

寻来寻去,却发现,阮籍早已醉倒在荷花池畔,红莲和白莲间。

日日上门,日日沉睡花间,荷花上人头,荷影荡晚舟。

最终,成就了阮籍“正始之音”佳话的,不仅仅是常年栖卧的竹林,还有这红白相间的荷花荷影荷风……

日出时,日落处,荷花间,阮籍饮酒,弹琴,复长啸。

荷花水畔的对岸,有人与之相合。

阮籍驾着莲舟而去,与其谈天说地,激扬文字,长醉不复醒。

晓风残月处,阮籍以莲花笔,在莲花纸上,趁着莲花的诗兴,写下了《大人先生传》。

于是,荷花是酒,荷花是诗,荷花是一种挥不去斩不断的情思之所在……

当荷花和阮籍组合在一起的时候,荷花就不再是荷花,阮籍就不再是阮籍。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于是,红莲绽放,白莲吐香,漾着阮籍的最清晰的竹林映像。

七月花神

月份:七月

花类:鸢尾

司花之神:信陵君

花神简介:信陵君,战国四公子之一,魏人,今开封大相国寺原为其故宅。因礼贤下士,养士数千,“两破强秦”。

那一年,鸢尾花开的季节,天空有彩虹出现。

那一年,名为“大梁”的开封城内,鸢尾花开遍,有个男子降生,人们叫他无忌。

人们说,这是上天赐给魏国大梁的幸运儿。鸢尾花开的季节降生的人,代表着光明和自由,能够给人们带来财富和幸运。

无忌确实没有辜负魏人的信任,他礼贤下士,急人之困,两度破秦。

他被封于信陵,人们叫他信陵君。

又是一年鸢尾花开的季节,西方的强秦来犯,不过,进攻的是赵国邯郸。

大将晋鄙陈兵十万于边境,蓄势以待。

但魏王畏秦,晋鄙按兵不动。

望着好友平原君的求救信,信陵君陷入了沉思,漫步于大梁长街上。

长街上的鸢尾花开了。有人在低低地唱歌。有人在高声地相合。

弹铗而歌的,叫侯嬴,拍案相和的是朱仙镇的朱亥。

信陵君问计于侯嬴。

最终,信陵君窃符救赵,发兵十万,救赵于水火,举国震惊。

但信陵君的破秦之策并未延续魏国灭亡的命运,更未改变自己的不幸命运。

猜忌,嫉妒……

最终,信陵君开始放浪形骸,以酒麻痹自己。

那一年鸢尾花开的季节,被称作上天之赐的无忌公子,生命走到了尽头。

据说那一天,天空彩虹高挂。

人们说,是上天搭建了通往天国的虹桥,要接公子回去了。

信陵君最终还是走了。

只是那一年的鸢尾花,开得比往年更艳丽,充满着神的颜色。

八月花神

月份:八月

花类:桂花

司花之神:孟元老

花神简介:孟元老,北宋东京开封府人,金灭北宋,孟元老南渡,常忆东京之繁华,撰成《东京梦华录》,自作序。

那一年的中秋,桂花遍地开,浓郁的香气中透着东京的盛世繁华。

年轻的孟元老,折了一枝桂花香,游走在东京的七十二胡同,流连于勾栏瓦肆。

饮酒的碧盏,是来自大食、高丽的琉璃浅稜碗,碗里盛着精细的菜蔬,是每碗十文的“造齑”。

艮岳上的花岗石,记录着那个时代最繁华的场景,但也引来了金兵金戈铁马的杀伐。

东京,陷落了。

圣上,被俘了。

皇室、宗胄、臣僚,开始南渡。

孟元老,就是在南渡中的一员。

南渡后的孟元老,在每年八月桂花开放的时候,都会怀念家乡,怀念那个生活了几十年的城市,东京,开封。

桂香里,我们总会坐在街头,把自己隐藏到文字里,隐藏在人群中,固执地叙述者那场关于东京梦华的回忆。

这种回忆,在桂花香里,变成了北宋东京的御路关厢、通衡深巷……

他向来来往往的人们,诉说着七十二巷陌的店铺食坊,名馔小吃,以及御河、御街、樊楼里的轻舞清唱……

那良辰美景,那风俗市井,那美食名馔,那场关于北宋,关于东京的盛世年华,有了一个统一的名字,《东京梦华录》。

孟元老,一部厚厚的《东京梦华录》,写尽了桂花香,却未写尽关于大宋,关于东京的无尽乡愁。

九月花神

月份:九月

花类:菊花

司花之神:李师师

花神简介:李师师,北宋汴京人,才貌无双,深受宋徽宗喜爱,并得到著名词人周邦彦垂青,更传说爱慕水浒英雄燕青。

她温婉灵秀,才貌过人。

她出身官宦之家,却流落青楼。

她不卑不亢,不悲不戚,经霜犹傲。如不屈的菊花。

她是李师师。

有人说,她喜欢的人是宋徽宗。

因为在夜深宋徽宗离去时,她曾经以一首词“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表达不舍之意。

更何况,被当朝皇帝宠幸,是何其的荣耀。

有人说,她喜欢的是当时最有名的词人周邦彦。周邦彦也送过她一首著名的词“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

才子佳人,不是绝配吗?

可是,李师师自己却知道,自己真正喜欢的既不是皇帝,也不是才子,而是英雄。

当水泊梁山的浪子燕青走进樊楼,露出那一身花绣时,她就知道,这就是自己喜欢的英雄。

美人如花,英雄爱花。

燕青不仅爱李师师这朵娇艳艳的花,更爱脆生生的鲜花。

他把这种爱一针一针地刺到自己的身上。

但那身花绣不仅没有让燕青显得脂粉气,恰恰相反,在李师师看来,那一身花绣中,一针一针刺出来的,都是满腔的热血豪情。

你侬我侬,人正多情。

樊楼里人走人往,周邦彦,被当朝天子吓得抱头逃走。

而吓走周邦彦的天子之威却吓不走金兵的金戈铁马。

那一年的秋天,下了一场很重的霜。

严霜中,菊花更傲。

可是,原本应该对着菊花吟诗作画的宋徽宗,却和儿子一起,被掠到了遥远的北城。

最后,留在李师师身边的,正是那个一身花绣的燕青。

兵戎烽火中,李师师觉得燕青的那一身花绣,就像是迎接她的五彩祥云。

而燕青,就是他的神,护花之神。

十月花神

月份:十月

花类:芙蓉

司花之神:崔颢

花神简介:崔颢,唐代汴州人,著名诗篇《黄鹤楼》被称作写黄鹤楼的绝唱,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唤作拒霜知未称,细思却是最宜霜。”

这是宋代著名诗人苏东坡在《和陈述古拒霜花》中木芙蓉的赞叹。

芙蓉,因其花艳如荷花,故又称木莲,花色朝白暮红,开在霜降之后。

那一年,芙蓉花开的季节,汴州诗人崔颢,漫游天下,途经黄鹤楼。

在楼上,面对着滔滔江水和芳草绿洲,挥笔写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绝唱。

此绝唱甚至让大诗人李白搁笔。

那首《黄鹤楼》,也成了崔颢一生的绝响。

据说在崔颢汴州的旧居前,种满了芙蓉。

甚至在他死后多年,芙蓉花依然绽放。

有传说,这些芙蓉花将崔颢故居围绕,花色朝白暮红,和着月光,犹如传说中虚无缥缈的仙乡。

有人说,在芙蓉花丛的深处,那座旧居变成了黄鹤楼的模样,宽袍峨冠的崔颢行走在花丛中,吟咏着“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黑暗散尽,黎明到来。

黄鹤楼变成了汴州,周围依然有芙蓉环绕。

崔颢化作了花神,守护者那首千古绝响。

十一月花神

月份:十一月

花类:雏菊

司花之神:蔡文姬

花神简介:蔡文姬,东汉陈留郡圉县(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擅长文学、音乐、书法,代表作品为《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

那一年的霜降得特别的早,那一年的雏菊开得也特别早。

文姬在大漠,坐在左贤王为她修建的帐篷里,回望着故乡的方向。

已经十二年了,离开故乡已经那么长时间了。

在这大漠里,虽然左贤王对自己宠爱有嘉,有了自己的孩子,帐篷周围虽然还种着家乡特有的小雏菊,可是,还是无法抑制自己对故乡的思念。

十二年了,人生能有多少个十二年呢。

自己还能不能等到回到故乡的那一天。

又是一年雏菊花开的日子,花虽然不艳,心却怒放。有汉使来了匈奴大漠,要接自己回去了。

看到使者的到来,突然泪流满面。熟悉的面孔,熟悉的乡音,在那一刻,恍如梦里。

使者说,我叫董祀,是来接夫人回家的。

他伸手,将文姬搀扶起来,为她献上一束雏菊的花环。

车辚辚马萧萧,浩浩荡荡的队伍,终于带着文姬回归故乡了。

望着越来越远的大漠,望着这十二年的大漠生活,一股忍塞了许久的悲愤涌上心头。

文姬拨动琵琶,唱起一首回荡在脑海中很久的歌:“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制兹八拍兮拟排忧,何知曲成兮心转愁……”

董祀问她,是不是想家了?

董祀下车,采了一束雏菊送给她,说,我们回家。

执子之手,与之偕老。

他们回到家乡,在又一个雏菊花开的季节,成了亲。

蔡文姬说,我们一定要幸福,在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之后,我们也要变成天上的星,守护彼此。

后来的人们,把水星环形山的其中一座,命名为蔡文姬。

她真的变成了星星。

和雏菊一起守护着家乡。

十二月花神

月份:十二月

花类:腊梅

司花之神:佘赛花

花神简介:佘赛花,封号太君,北宋名将杨业之妻,随夫抗辽,威震雁门。归宋后,举家迁至东京天波杨府。

做女人难,做英雄的女人更难。

佘赛花的名字中,虽然有个花字,可是,她并不娇弱。

如果真的把她比作花的话,那么,她就是腊梅,经冬傲雪,永不屈服。

有着男子般的坚强。

她出身于武将之家,性机敏、善骑射,文武双全,从少年时代其便研习兵法,精通将略,具备巾帼英雄之气。

她嫁了个英雄的丈夫杨业,与夫君一起戍边御侵、保卫疆域。

她生了几个英雄的儿子,七郎八虎,名镇边陲。

但金沙滩一战,丈夫和儿子几乎全部战没。

那一战,如经东的严霜厉雪,将整个天波杨府的天空几乎压塌。

但最后,杨家将的威名还是一直在流传。

因为由佘赛花。

佘赛花挥动拐杖,挺起肩膀,以一个女人的肩膀支撑起孱弱大宋的脊梁。

她为夫喊冤,为儿叫屈,以高龄重新披上铠甲战袍,带领整个杨府的孤儿寡母开赴边疆,让北辽见识了什么是北宋军人的赳赳雄风。

那一年雁门的冬天虽然很冷,可是,佘赛花的娘子军却像是厉雪中的红梅,挺立着不屈的脊梁。

在北辽的蛮人看来,佘赛花不再仅仅是一个与之对阵的女人,更是一个守护着边疆的神。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查看“音画场景”。

相关知识

日日有花卉,月月有花神之“十二花神”
12花神丨日日有花开,月月有花神!
名家剪纸作品赏析:日日有花开,月月有花神
花朝节——十二花神
十二花神
六月的花神都有谁?他们有哪些历史事迹?
花朝节十二花神科普
十二花神系列丨一月梅花花神
十二花神插画‖月月有花,月月有花神
花朝节:十二花神知多少 · 之三

网址: 【大宋花朝•满庭芳】系列之十一:仙调·花神---日日有花开,月月有花神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30203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渣了高岭之花神尊后》挪有
下一篇: 口袋妖怪空之花神三周目图文攻略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