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国道358线途经的河源连平县沿线,两旁榕树已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自今年起,该县见缝插针增“绿量”,在国道沿线上增植榕树,打造出了4.9公里的“榕树长廊”。

今年以来,为响应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号召,连平县把准“增加绿化规模、提升绿化质效、守护绿化成果”的思路方向,在全市率先开展了“一镇一片榕树大林、一村一片榕树小林”的增绿行动。通过镇村领导干部以挂点包片方式,逐村摸排适宜种植的空白点,并主动联系本地乡贤助力增种计划,累计发动乡贤、企业筹集资金种植资金90万余元,用于榕树的种植与养护,动员群众捐地出力参与榕树种植,形成全社会见缝插绿热潮。
目前,连平全县共建成“巾帼林”“青年林”“亲子林”“清风林”“纵向帮扶林”“双百林”“金融林”等主题榕树林118片,覆盖全县13个乡镇159个村,共植树1.7万株。其中,大湖镇干群连片种植榕树共760棵。绣缎镇发动乡贤共筹集资金20余万元,打造全市首片“乡贤榕树林”,共种植300株榕树。三角镇打造“乡”字榕树景观带,种下410株榕树。

在增绿行动的基础上,连平县积极探索“榕树下+”新模式,将大榕树作为聚集地,打造“榕树下的微讲堂”“榕树下的微法庭”和“榕树下的大舞台”系列榕树下品牌。将大榕树作为课堂、法庭、舞台等场所,邀请党员干部、专家学者以及乡贤代表,开展榕树下政策宣讲、纠纷调解、唱山歌等活动。
田源镇田东村玉米丰收时节,恰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传月。农忙与法律普及如何平衡?该镇想到利用田东村650年古榕树下的庙会活动,在村民休憩时开展讲座。通过宣讲民法典,引导村民维护自身权益,讲文明树新风,助力乡村振兴。“古榕树下办讲堂”在全县广为流传,各镇村也纷纷效仿。目前,连平县“榕树下的微讲堂”已经开办10期,成为了党的创新理论、政策宣传的好平台、好载体。
撰文:张浩森 通讯员 苏奕楠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