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净水技术|新国标实施后,您需要掌握的嗅味相关知识

净水技术|新国标实施后,您需要掌握的嗅味相关知识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9-04 02:39

【声明】《净水技术》所有原创文章及整合加工过的文章欢迎您的转发( 转发请注明来源 ),如果您有更好的观点欢迎后台留言告诉我们

文章导读

新国标(GB5749-—2022)出台并实施后,由于两项嗅味指标2-甲基异莰醇(2-MIB)和土臭素(Geosmin)成为了强制指标,让不少水厂运营的工程技术人员“苦不堪言”,嗅味问题应当如何正确认知和如何合理应对?《净水技术》“水务一线”栏目通过梳理汇总各方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的观点,帮助您全面了解并应对饮用水中的嗅味问题。

饮用水中主要的嗅味物质和我国饮用水的嗅味特征

01

什么是饮用水中的嗅味物质?

导致饮用水嗅味问题的嗅味物质来源复杂,既有天然源物质又有人工化学品,且还有大部分物质处于未知状态。饮用水嗅味轮图(T&O wheel)将嗅味划分为3类13种,其中4种是味觉异味、1种是口鼻异感、8种是嗅觉异味,代表性的包括了土霉味、鱼腥味、化学品味、氯味、药味、芳香味、腐败味和青草味。可能对饮用水造成嗅味问题的物质,分布在供水系统从源头到龙头的各个环节。


图 饮用水嗅味轮图

02

从源头到龙头,嗅味产生于哪里?

传统意义上的供水全流程,指从源头到龙头的全过程,具体又可描述为水源、水厂和输配等环节。饮用水中的嗅味问题在供水的全流程中均有产生,且导致嗅味的因素各不相同。

水源中,藻类与放线菌的代谢产物以MIB、土臭素味代表,会产生芳香味、鱼腥味、青草味、土霉味;因水源污染,底泥和藻类腐败过程中,生物转化会产生含硫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等嗅味物质;工业污废水排放的酚类化合物、甲基叔丁基醚和其他化学品也可能会导致嗅味。

水厂制水过程中,因投加含氯消毒剂产生的次氯酸、一氯胺、二氯胺、三氯胺等均会在达到一定嗅阈值或味阈值后被用户感知;臭氧氧化过程中产生的预臭氧和庚醛物质会造成臭氧味;一些水处理药剂的投加也会产生氯酚、嗅酚等物质,对饮用水带来药味。

输配过程中,管网沉积物中微生物的生长代谢会产生腐败味;输配过程中余氯持续杀菌作用产生的氯味、药味以及生成的副产物也会产生嗅味;含有机氨、醛类、卤代酚等物质的供水输配材料也可能导致嗅味问题。

03

我国的饮用水的嗅味特征是怎么样的?

某团队通过对十年来我国50余个城市的200余座水厂的水源进行过嗅味调查,筛查出我国饮用水中存在的10类77种典型嗅味物质,其中腥臭味/沼泽味/土霉味是我国饮用水一类重要的嗅味类型。通过分析嗅味成因发现,2-MIB是主要的土霉味物质,硫醚类是主要的腥臭味/沼泽味物质。

目前研究就发现,24个通常占据非优势藻种的藻类可产生MIB,包括颤藻属、假鱼腥藻属、浮丝藻属等,MIB主要以胞外溶解性物质为主。土臭素的来源包括21个嗅藻属,其中以念珠藻目的长孢藻属最具代表性,土臭素主要以胞内物质为主。

参考文献

[1] 于建伟. 饮用水嗅味:来源与控制[R]. 湖州:新国标下水厂嗅味问题解决方案专题研讨会, 2023.

[2] 刘宏远. 饮用水异嗅异味物质工程技术措施探讨[R]. 湖州:新国标下水厂嗅味问题解决方案专题研讨会, 2023.

预告

根据新国标(GB5749-2022),两项新增的强制性指标: 2-MIB的限值为10 ng/L,土臭素同样限值为10 ng/L,对于供水全流程中最为核心的水厂工艺而言,应当如何有效去除嗅味问题? 所可选用的去除工艺是什么? 敬请关注本系列新国标 实施后,您需要掌握的嗅味相关知识(一): 水厂工艺对嗅味物质的去除概述。

[相关推荐] ↓↓首发于万事屋↓↓

目前已有40000+水务人关注我们!!!

编辑:阮辰旼

排版:西贝

校对:周子凌

《净水技术》2023年活动计划


——净水技术合作伙伴专区——



相关知识

净水技术|新国标实施后,您需要掌握的嗅味相关知识
《净水技术》带您了解“国家站”——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北京监测站
与华而不实的包装说“拜拜” 生鲜农产品包装新国标下月起实施
2018新白茶国标正式执行,都有哪些标准快来看看
口罩执行标准五花八门 新国标口罩预计秋季上市
生态净水花坛的制作方法
节水马桶新国标:每次冲水量不大于5升+凤凰家居
保护花草小知识;种花技术相关知识
饮用水消毒衍生的新兴水质问题及控制策略
园林相关知识.doc

网址: 净水技术|新国标实施后,您需要掌握的嗅味相关知识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30027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交错次元游戏机制介绍
下一篇: 《艾尔登法环》NPC支线关联事件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