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被我姑姑叫去教弟弟写作文。
我去弟弟的房间一看,发现其实不是写作业,是写周记,不过也差不多。
不过居然还是“命题周记”······主题是三月的家乡。(我们是广东人,这边已经很温暖了)
然后我看我弟弟原本写的东西:“最近三月来啦,今天就来告诉大家三月的家乡是什么样子的吧!”
“走进公园,鸟语花香,有栀子花,腊梅,迎春花·····”
“还有一条小溪,泉水叮咚叮咚地流淌。”(我们住在城市,不是住在乡村)
我看了之后忍不住笑着吐槽:“腊梅居然和迎春花是开在一个时候的吗?”
“这个时候小孩子不是不怎么能出门吗,你还写走进公园?”
“公园里居然还有小溪的吗,你当你老师是傻子吗?”
然后他“恼羞成怒”,把那篇作文撕下来扔掉了,我说我要拍照纪念一下。
他说“你去捡垃圾桶吧”,然后扼杀了我的念头。
让小孩子写作文,有的时候真的是强人所难,所以只能胡编乱造,写出这种四不像的东西······
他们生活阅历不足,读的书也许也不够多,就只能够自己“自由发挥”。
我觉得老师们教导孩子写作文,有的时候不应该从什么修辞方法,写作技巧去讲解。
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拥有发现生活点滴的眼睛。
后来。我教弟弟写:“三月的家乡,总是潮湿的。每当下雨时,妈妈就会赶紧跑去收衣服,楼道里传来她咚咚咚的脚步声。”弟弟听了之后,边写边笑。
生活的幸福,也许就来自平常看不见的点滴。
#教育热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