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枝·枯枝·嫩枝·枝辞·枝节·皇枝·洪枝·枝官·枝栖·枝斯·枝姓·枝如·枝郡·枝江/枝指·祝枝山
枝 1.zhī。1)含义。(1)树干旁生的茎条:树枝、枯枝、嫩枝。(2)零碎而不重要的。枝辞、枝节。(3)量词。计算细长物体的单位,一般作“支”。一枝花、三枝(规范字“支”)毛笔。引申出:皇枝:见“皇支”。指皇帝的庶子或宗族。洪枝:见“洪支”。指帝族的支派。枝官:犹冗官。枝栖:托身之处。枝斯:古代传说中的美玉名。2)姓。《通志》《姓苑》均载:“楚大夫枝如(复姓),子躬之后为枝氏。”〔清〕陈梦雷《明伦汇编·氏族典》(中华书局)载:“晋栾枝或秦大夫公孙枝的后代也有以名为氏者。”3)地名。枝郡:《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指汉代郡国的属郡。《汉书·晁错传》作“支郡”。枝江:县名。《汉书·地理志》:“属南郡(今为湖北省宜昌市下辖市)。”
2.qí。《集韵》:“渠羁切,音奇。”1)古同“歧”;岔。2)《集韵》“翘移切,音祇(A.zhǐ,仅;只。B.qí。大;多。这里读此音),指“多指”。《庄子·骈拇篇》:“骈拇枝指。”《辞海》有“枝(qí)指”词条。《辞海》《汉语大词典》“qí”音里举例“祝枝山 ”,即祝允明,字希哲,因右手有6指,自号枝指生和枝山,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书法家,擅长行草。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被称为“吴中四才子”,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
《集韵》还有“居伪切,音攱(guǐ)。祭山(祭拜山神)名。”《现汉》《辞海》淘汰,应肯定。
举例:
张斌在《咬文嚼字》(2014年第7期)载文《一首民歌的启示》,其中称:“一些多音字常常被人读错,例如:明代的大书法家竹枝山,十之八九者读成‘竹zhí山’。其实‘枝’是要读‘q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