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两地法院:司法协作“一盘棋” 化解跨区域案件更高效
从“跨省跑”到“一次办”,川渝司法服务再升级。8月28日,川渝首个跨地域、跨层级诉讼服务中心——川渝高竹新区一体化诉讼服务中心正式揭牌运行。该中心将一体办理川渝两地三级法院诉讼服务业务,真正实现“只进一扇门,只跑一次路”,持续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司法服务。
近年来,川渝两地法院不断深化司法协作,通过机制共建、资源互通、行动联动,精准破解跨区域案件办理中的堵点难点,让跨区域纠纷、案件在高效协作中得到妥善化解。
2024年6月13日,潼南法院“老马工作室”、安岳法院“品牌调解室”、林凤镇调委会、两地检察院等共同参与调解涉农民工劳务报酬纠纷案,重庆市2位人大代表现场见证。(受访者供图)
一场“5G”版跨域庭审
揭开针对偏远农村老人骗局的真相
川渝交界处的高竹新区高滩镇,铜锣山与华蓥山遥相呼应;御临河、后河穿流而过。小镇上的老人生活简单而宁静。
2023年10月,两名外来之客打破了这份平静。村民老黄记得,那天,陈红(化名)和谭易勇(化名)穿着笔挺的西装,提着包装光鲜的净水器样品走进小镇。
“大爷,农村水质不好,我们公司的净水器好得很,最近做活动,原价3000元,现在只要1000元,后期还会给你返利2000元,划算得很。”面对这份突如其来的“利好”,老黄和邻居们都心动了。
他们纷纷掏出养老钱,买回了净水器。“等拿到返利,就给孙子买台学习机。”老黄把发票小心压在枕头下,数着日子等待。
可约定返利的日子到了,那两个人却消失了。“我后来才晓得,我高价买的净水器,实际就是便宜货!”老黄和邻居们这才意识到被骗了。
除了高滩镇,陈红和谭易勇两人还前往高竹新区规划范围内的重庆市渝北区、四川省邻水县其他乡镇等地,以同样的手段诈骗钱财,直到落入法网。
今年3月,高滩镇镇南文化大舞台前,一排排长凳上,坐满了来自川渝两地的老人,他们大都是这起养老诈骗案的受害人。老人们目光紧紧盯着前方的电子屏幕,一场“5G”跨域庭审直播即将开始。
“现在开庭!”当天下午2点半,法槌声从大屏幕传来,老黄猛地坐直。屏幕那头,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法院的审判庭庄严肃穆,院长符虎端坐审判席。几十公里外的高滩镇,三十多位老人屏住呼吸,旁听这场期待已久的庭审。
屏幕里,公诉人李燕是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大声地宣读着起诉书。揭开了这场专门针对川渝偏远农村老人骗局的真相——
被告人陈红、谭易勇在外出务工时,结识了唐华俊(化名),唐华俊向两人介绍了卖净水器赚钱的业务。两人明知其是骗局,仍为牟利而加入。
他们花几十上百元网购一批廉价净水器,将其精心包装后,流窜于渝北区、邻水县等川渝交界农村地区,专挑像老黄这样信息闭塞的老人下手。陈红和谭易勇以高额返利为诱饵,骗取川渝两地偏远地区60余名老年人共计8万余元。
最终,审判长符虎当庭宣判:被告人陈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被告人谭某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一个月,并处罚金;责令被告人陈某、谭某某退赔被害人全部经济损失。
“现在闭庭!”随着法槌声落下,高滩镇现场爆发出阵阵掌声。
庭审结束后,川渝两地干警还现场开课。“银龄法治讲堂”上,他们一边讲解着骗子的骗术,一边耐心地教授大家“防骗秘籍”。老人们掏出纸笔认真记着,有人还拿出手机录下视频,说要“回去给没到场的老伴看看”。
警力联动打破执行僵局
“老赖”当场兑现40万元欠款
“叮铃铃——!”去年10月21日中午,巴南市区人民法院执行局的座机电话突然响起,急促的铃声打破了午休的宁静。法官助理赵之远从休息室一路小跑上楼,抓起话筒。
2024年10月22日,两地法院干警有效控制执行现场后,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法院执行干警向建工公司宣读执行裁定书。(受访者供图)
“法官,我找到那个欠钱不还的建工公司负责人了……”电话那头,重庆某铝业公司负责人吴小兵(化名)声音激动。
“人在哪儿?确切位置!”赵之远的心也立刻提了起来,睡意全无。
“在成都!他们公司就在双流区,一直都在正常生产!可就是拖着我的货款不给啊!”吴小兵的声音带着哽咽,“我现在就在双流,请你们帮帮忙,我这小公司快被拖垮了,员工工资都发不出来了……”
时间回到三年前。2021年11月,四川某建工公司向重庆某铝业公司购买了150吨铝型材,吴小兵正是铝业公司负责人。
吴小兵如约供货,对方却迟迟不付82万元货款。协商无果,只得对簿公堂。最终,法院调解确认了债务,但建工公司依旧置若罔闻。案件无奈进入强制执行程序,也陷入了困境——财产线索难觅,执行一度受阻。
此刻,吴小兵的这通电话,成了至关重要的情报:被执行人已现身,公司还在运转!
“不能耽搁!”赵之远放下电话,向执行法官汇报后,现场气氛瞬间紧张起来:目标远在成都,对方厂区偏僻、人员复杂;建工公司负责人此前态度强硬,仅靠巴南法院的警力,风险不小。
“警力不足怎么办?”赵之远望向司法警察大队副大队长牛宏飞。
“别急!”牛宏飞语气沉稳,“成渝之间有司法警察工作的合作协议!”他迅速拿起电话,拨下了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法警支队副支队长侯凯耀的号码:“侯支,我是牛宏飞。我们法院在成都双流有个硬骨头执行案,情况紧急,请求启动‘成渝协作’机制,便于在成都开展执行活动!”
“同意!立刻上报案件详情和用警需求!”电话里,侯凯耀的声音干脆利落。
翌日清晨,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法院执行干警驱车直奔成都。抵达成都市双流区人民法院后,两地干警迅速制定了周密的执行预案。
当天下午三点,3辆警车悄无声息地停在建工公司大门外,6名执行人员分成3组冲进办公区、厂区,对执行现场进行了有效控制。
“我们是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法院的执行干警,依据生效法律文书,现依法对你公司进行强制执行!”在核实建工公司有关负责人身份后,巴南区法院执行法官当众宣读了执行裁定书,并清晰告知其拒不配合执行的严重后果。
在两地干警的压力下,建工公司负责人的心理防线松动了。见状,执行法官立马开启现场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协议——建工公司负责人当即偿还铝业公司欠款40万元,并对余款作出履行承诺。
“太感谢了!”吴小兵紧握住执行法官的手说,“要不是你们千里迢迢赶来,这么雷厉风行,这笔救命钱真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
今年2月20日,因建工公司后续未能完全履行和解协议,重庆市巴南区法院再次启动协作机制,委托成都市双流区法院干警现场送达了《限期履行通知书》。法律的持续威慑再次奏效——截至目前,建工公司已主动支付欠款60余万元。
川渝联手跨省调解
11天“解决”48起欠薪纠纷
“收到手机到账提示那一刻,手都在抖。”近日,四川安岳林凤镇某村村民李红(化名)笑着回忆说,去年6月,她和同村40余名乡亲终于拿到了首笔被拖欠的劳务费。
据了解,这场欠薪纠纷,从村民组团申请援助到纠纷实质性化解,仅用了11天。这背后,是川渝两地司法力量跨越省界的联手攻坚。
故事要从2021年说起。重庆潼南人王玲(化名)来到安岳林凤镇承包土地种蔬菜。“他说一天60块,管饭,我们想着家门口能挣钱,都乐意去。”该村村民王某回忆,当时村里男女老少凑了40多人,跟着王玲翻地、育苗、摘菜,忙得脚不沾地。
谁也没料到,这场“家门口的生计”会变成糟心事。“头一年还行,后来菜长得不好,逐渐就卖不出去了。”李红记得,那时,她每次向王玲提工钱的事,总被“再等等”“缓几天”等理由搪塞过去。
到2023年开春,王玲突然没了踪影,只留下几棚蔫掉的蔬菜。“这么多人的工钱都没结算,我们又气又慌。”李红说,“我们打过很多次电话,她先是哭穷,后面直接消失了。”
去年6月初,8名村民代表走进了安岳县法律援助中心。“请帮帮我们,帮大家讨回工钱!”村民代表张强(化名)说着,拿出一本有些褶皱的本子,“上记得清清楚楚,谁干了多少天,欠了多少钱。”
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整理好材料后,起诉到安岳县人民法院。翻阅材料时,安岳法院工作人员发现被告王玲户籍地在重庆潼南,这起纠纷涉及川渝两地。
“当时第一反应就是启动两地法院建立的‘川渝边际协作框架协议’。”于是工作人员立刻联系了潼南法院,两地迅速敲定方案:由川渝两地法院牵头,联合两地检察院、司法局、人大代表迅速成立联调小组,争取用调解化解纠纷。
联调小组首先与8名申请援助的村民进行了沟通。电话中,村民无意间透露:“村里还有好些人也被欠着钱呢,也打算告”。这句话引起了联调小组的高度重视。
联调小组决定主动出击,花了一周时间,深入林凤镇某村走访排查。结果令人揪心:被王玲拖欠劳务报酬的村民远不止8人,而是40余人,欠薪总额近7万元。
如何高效、公平地解决这40多起同源纠纷?联调小组决定创新采用“示范调解+批量化解”的策略。他们选取了最初提起诉讼的8名村民的案件作为“示范案例”,先行重点调解。
然而,眼下王玲行踪不定,找到她成为关键。最终,在派出所、街道等多方协助下,联调小组成功联系上了她。电话里,小组耐心劝导,建议她优先选择非诉讼的调解方式解决。
“我也想尽快赚钱还上,我现在就在靠摆摊卖卤味过日子,难啊……”王玲的声音透着疲惫和无奈,她承认欠薪事实,表达了还款意愿,但也坦言目前的经济困境,难以一次性付清。
两边都有难处,调解陷入僵局。联调小组决定开一次跨省视频调解会,把会场分别设在潼南法院和纠纷源头的林凤镇某村村委,并邀请两地人大代表、司法局资深人民调解员共同参与。
镜头里,王玲抹着眼泪算收入:“我每天凌晨三点起来弄卤菜,一天卖两百多,除去成本能剩八十,我先每月还五千行不行?”
镜头另一边,村民们看着这个曾经意气风发的承包户变得憔悴,脸色也缓和下来。
“我们也不可能白干活,但她这么困难,只要最终把钱给我们,晚点也可以。”有村民小声提议,调解员们趁机耐心劝导。最终,双方当事人各退一步,互相体谅,达成了按比例分期支付薪酬的调解方案,并在线签订调解协议。
对于没有参与此次调解的其他村民,联调小组成员分别登门拜访、耐心劝导。“张叔,你们没参加调解的,都一样!分期打钱到您卡上。”“李婶,要是她没按时给,法院能强制执行。”……整整两天,小组成员们的嗓子都哑了,但也换来了村民们的理解。
在重庆潼南法院、四川安岳法院及联调小组的共同努力下,这批横跨川渝、涉及多名农村老人的48起欠薪纠纷成功实现了“一揽子”解决。
跨域立案4.6万件次!川渝法院司法协作五年多来成果丰硕
川渝两地法院如何以司法力量护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近日,市高法院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介绍,自2020年5月两地法院签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司法协作框架协议》以来,两地已构建起“1+N”跨域司法协作体系,签署协作协议、机制300余个,协同完成跨域立案、委托执行4.6万件次,联合发布白皮书及典型案例850余个,成渝金融法院审结案件标的额超550亿元。
2025年3月18日“5G车载便民法庭”在川渝高竹新区四川省邻水县高滩镇同步直播渝北法院公开开庭审理诈骗案。(受访者供图)
“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推动司法服务同城化是关键。”该负责人坦言,当前仍面临跨域法律适用标准需进一步统一、异地执行效率待提升等挑战。
对此,近年来,两地法院联手发布重点领域审判白皮书、典型案例,推动裁判尺度“同城标准”。同时,建立司法警察工作协作机制,为跨域审判执行提供有力警务保障,有效破解异地用警难题。此外,两地法院还健全联合培训、交流任职机制,共育专业化法治人才。
“我们将持续深化协作,以更高水平司法服务,共同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该负责人透露,将进一步完善跨域立案诉讼服务机制,用好“一体化诉讼服务中心”,实现跨区域高效协同办案;进一步简化跨域执行用警协调程序,推动警力互援“同城响应”;推动制定《川渝两地盗窃罪量刑指导意见实施细则》等,让司法协作成果更可感。
相关知识
川渝法院谱写“司法协奏曲” 促进裁判尺度“同城标准”
京津冀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协作联席会召开,四级六地23家法院参加
万余吨工业固废跨省市倾倒之后
苏皖两省三地法院在扬州签署《环高邮湖生态环境资源司法协作宣言》
吉林:共筑松花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屏障
从一条跨界河流看川渝共治“一江水”
学习强国:渝鄂两地检察官共护世界自然遗产地生物多样性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丨金华法院:以司法之力守护生物多样性
【平安清流有我】清流法院:司法护“花” 让鲜切花飘香更远
“诉前调解+司法确认”联动高效化解46起土地租赁合同纠纷
网址: 川渝两地法院:司法协作“一盘棋” 化解跨区域案件更高效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96633.html
上一篇: 植物角蔬菜和花的辩论 |
下一篇: 庭院“方寸地”结出富民“金果实”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