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人防洞栽培的鸡腿菇菌株筛选初报
适宜人防洞栽培的鸡腿菇菌株筛选初报
食州 学报@2oo6.13(3):85-86
文章编号:1005—9873(2006)03-
-
0085—02
适宜人防洞栽培的鸡腿菇菌株筛选初报
唐昌林 ,闵冬青 ,欧阳丰 ,刘阳华 ,王春晖。
(
湖南省衡阳市蔬菜研究所,
衡阳421
001;
湖南省食用菌研究所,
长沙410013)
摘
要:在特定的人防洞栽培试验条件下,
对8个鸡腿菇菌株进行菌丝生长、子实体产量、质量、单菇重、头潮
菇产量及子实体采后自溶变质的时间等多目标筛选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C。菌株综合指标较为理想,值
得进一步研究与开发。
关键词:人防洞;比较试验;鸡腿菇;筛选
中图分类号:¥646.104
文献标识码:A
鸡腿菇(Copri
nus
comat
us)又名鸡腿蘑,学
名毛头鬼伞,属于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
伞菌目,鬼伞科,鬼伞属。鸡腿菇肉质细嫩,味道
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热能
的健康食品,深受消费者青睐。但由于我国南方
常年气温偏高,鸡腿菇采后不到一天(25℃以上
10 hi
:
.
2内)子实体开伞自溶变黑,失去商品价值。
鸡腿菇的这一生物学特性阻碍了其生产的进一
步发展。为此,我们从品种筛选、栽培场地选择、
低温保鲜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现将适宜人
防洞栽培的鸡腿菇菌株筛选试验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菌株
供试菌株C 、C。、C。、C 、C 、C 、C 和C 分别
引自河北瑞迪生物技术开发公司,江苏常州市蔬
菜研究所,江苏省微生物研究所,四川师范学院
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四
川成都原子能应用技术研究所(经组织分离获
得),成都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华中农业大学食
用菌研究所。
1.2培养料配方及处理
(1)母种培养基:去皮土豆200 g(煮汁),葡
萄糖20 g,
蛋白胨5
g,硫酸镁2 g,琼脂20 g,水
lOOO mL。(2)原种培养基:棉籽壳65%,麦粒
25
,玉米粉10
9
/
6,熟石灰粉1.5 ,含水量65
9
/
6
左右。(3)栽培料配方:棉籽壳50 ,湘莲壳
45 ,玉米粉5
,熟石灰粉2 ,含水量65 左
右。培养料建堆发酵4~7 d(时间依气温而定),
中途翻堆2~3次。麦粒、玉米粉装袋时拌人。
装袋时培养料pH 8~10。
1.3接种与培养
按常规生产菌种。试验直接用原种作生产
种。试验采用0.025×24×45 cm聚乙烯袋,每袋
装干料1
kg。每一处理100袋,试验重复三次。
试验采用两头接种,接种量3
9
/
6。接种后置同一
培养室(培养室为普通菇房,温度
26℃,湿度
80
9
/
6,光照自然),观察记载菌丝生长情况。
1.4砍袋与覆土
鸡腿菇有不覆土不出菇的生物学特性,因此
试验安排在同一天覆土。将发好菌后一周左右的
菌袋移人人防洞,然后马上进行砍袋与覆土(砍袋
与覆土同时进行)。用快刀横中切断(一袋变成二
袋),竖放,表面覆3~4 cm厚的冲积肥沙土。
1.5茵丝生长、子实体产量、质量、单菇重和头潮
菇产量观测与测定
覆土后观察菌丝生长情况,从覆土到出菇和
采收所需时间,测定子实体产量、质量、单菇重及
第一潮菇占总产量的百分率,然后进行相关
分析。
1.6子实体自溶时间观测
采摘不同菌株成熟度基本一致的子实体,置
收稿日期:
2006—05—30原稿;2006—07—17修改稿
基金项目:
湖南省衡阳市科技局农业重点攻关项目“鸡腿菇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编号:
衡科字2005第26号)的部
分研究内容
作者简介:
唐昌林(1962
一),
男,1984年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现任湖南省衡阳市蔬菜研究所副所长,
副研究员,主要
从事食用菌研究与推广工作,
在学报上发表论文1篇,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二项。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食 1
L
}
_
J
茼
:
报
第1
3巷
于25±1℃环境温度下,观测采后至自溶的时间。
2结果与分析
供试菌株菌丝长势、出菇期、产量及质量等
的比较试验结果见表1。
从表1可知,C 、C 、C 和C 菌丝长势旺盛,
C。、C 和C 长势一般,C 稍差。C。、C 和C 发菌
和出菇速度较快。C 和C 产量较高,达显著水
平。单菇重以C 、C。和C 较好,市场调查表明,
单菇重25
g左右最受消费者欢迎。子实体外观以
C。和C 为优,整个菇体洁白,质感厚实,菌柄粗
1.8~3.5
cm,长5~12 cm,菌盖较小,其洁白、厚
实,粗细、长短、大小适宜,不易开伞的特性,凸现
其特殊的商品价值。子实体采后至自溶变质时
间试验发现,C。、C 和C。是比较好的菌株,采后至
自溶变质的时间分别为20 h、21
h和23 h。各菌
株子实体发生主要集中在第一、第二潮,本试验
产量以第一、第二潮菇产量为总产量。第一潮菇
产量占总产量的百分率见表1。C 和Cs第一潮
菇产量超过70
9
/
6,其它菌株超过60 。
表1
不同鸡腿菇菌株发育期和子实体产量等的比较
Tabl
e 1
MyOeI
ial gr
owth vi
gor,fruit
body i
niti
at
ion and harvest
ti
mes.fruit
body yi
el
ds and postharvest
det
eriorati
on ti
mes
”“+++”表示茵丝长势旺盛,
“++”表示茵丝长势一般,
“+”表示茵丝长势较差
…‘+++”vi
gorous
mycel
i
um,“++”i
ntermediate myceli
um,“+”sparse mycel
i
um
产量为每一处理三次重复的平均值
Average of three repl
icates
3 小结与讨论
因此,
本试验选出的菌株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人防洞栽培条件下,经过三年的定向栽培
试验,C 菌株综合指标较为理想,值得进一步研
究与开发。经与湖南省食用菌研究所王春晖所
长商量,
暂定名为“鸡腿菇2001”。
本试验选育出的“鸡腿菇2001”菌株,必须在
人防洞条件下、有相应的栽培技术才能达到“洁
白、厚实,粗细、长短、大小适宜,不易开伞”的目
的,如果改变栽培场地,菌株特性将随之改变。
参考文献
[1]李
吴.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
社,2001.3.
[2]曲同祥.鸡腿蘑人工驯化栽培研究[J
].中国食用菌,
1993,12(6):13.
[3]杨新美.中国食用菌栽培学[M].北京:
农业出版社,
1
988.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ACTA ED
Ll
1LIS F
Ll
】
NGI⑥
2006.13(3):87~88
A Copri
nus coma
tus Strai
n Sui
table for Cul
ti
vati
on
in a Bomb Shelter
TANG Chang.1in *.MIN Dong.qing ,OUYANG Feng ,LIU Yang—hua ,WANG Chun。hui
( Hengyang Vegetable Insti
tute,Hengyang,Hunan,421001,China;
Hunan Edibl
e Fungi
Research Instit
ute,Changsha,Hunan 410013,Chi
na)
Abstract:Of eight Coprinus comatus strai
ns tested,strain C6
was found t
o be the most
suitable wi
th respect
to mycel
ial
growth vi
gor,fruit
body initi
ati
on and harvest
t
imes,total
and fi
rst fl
ush fruit
body yiel
ds,
i
ndi
vi
dual
fruit
body wei
ght
and qual
ity,and postharvest deteri
orati
on times for culti
vation in a bomb
shelter.
Key words:Bomb shel
ter;Comparati
ve testi
ng;Coprinus comat
us;Screening
Copri
nus comatus is assigned to the
Basidiomycotina,Hymenomycetes,Agaricales,
Coprinaceae and Coprinus.The mushroom has
a tender and delicious taste attractive to
consumers,and is a healthy and nutritious food
that is rich in protein and has a 1ow fat and
calorie content.However,C.coma
tus fruit
bodies deteriorate rapidly after harvesting,
turning black and losing commercial
value
wi
thi
n a si
ngl
e day
(wi
thi
n 10 hours
at
temperat
ures
above 25℃).The comparati
vel
y
high al1.
-
year・
-
round temperatures in southern
Chi
na have been a maj
or
fact
or
i
n hol
di
ng
back
further cultivation development.In this study,
we have examined eight strains of C.comatus
in terms of mycelial growth vigor,fruit body
initiation and harvest times,fruit body yields
and postharvest deterioration times in order to
select
a strain suitable for cultivation in a bomb
shelter.
1 Materi
al
s and Methods
1.1 Strains
Sources of the Coprinus comalus strains
used i
n t
hi
s st
udy were as
foll
ows:C1(Hei
bei
Rui
di
Bi
o.tech Company);C2(Changzhou
Vegetable Research Ins
ti
tut
e);C3(Jiangs
u
Microbi
ol
ogy Insti
tute);
C4
(Biodi
versi
ty
Research
Center
of
Sichuan
Teacher’s
Col
l
ege);C5(Sanming Mycol
ogi
cal
Insti
tute);
C6(Chengdu Insti
t
ut
e for
the Appl
i
cati
on of
Atomic
Energy
Techniques,
Sichuan
Provi
nce);C7(Chengdu Agri
cul
t
ural
Sci
ence
Research Insti
t
ut
e);C8(Ins
ti
t
ute of
Appl
ied
Mycol
ogy,Huazhong Agri
cult
ural
Uni
versi
ty).
1.2 Culture media
Stock cul
ture medi
um consi
st
ed of:(/L
water):200 g potat
o,20 g gl
ucos
e,5 g
peptone,2 g MgSO4,20 g agar.Spawn culture
medi
um consi
sted of(w/w):65%cot
ton
hul
l
s,
25%
wheat
grai
n,10%
corn powder,1.5%
l
i
me powder;wat
er
cont
ent~65%.Cul
t
i
vat
i
on
substrat
e cons
ist
ed of(w/w):50%
cott
on
hull
s.45%
lot
us
s
eed shel
l
s,5%
corn powder,
2%
l
i
me powder;water
content~65%.The
substrate was composted at ambient tem—
perature for 4~
7 days(depending upon the
temperat
ure)and t
urned
over
2~3 ti
mes
duri
ng
the composting period.Wheat grain and corn
powder were mixed into the culture media
during addition to the culti
vation bags(see
bel
ow),and the pH was
adj
usted to bet
ween 8
Received:May 30,2006;
Accept
ed.
.
Jul
y 17,2006
Support
ed by the Foundat
i
on of
Hengyang Sci
ence and Technol
ogy Bureau,Hunan Province・(No-2005—26)
Corresp
o
nding author.Tel:+86—734—8193534 E-mai
l:tangcangl
in62@163・com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88
ACTA EDULIS FUNGI
Vo1.13
and 10.
1.3 Inoculation and cultivation
Mushroom spawn was prepared using
convent
ional
methods.St
ock spawn(3%w/w)
was inoculated at both ends of polypropylene
cul
ti
vati
on bags(0.025 x 24 x 45 cm)hol
di
ng
1 kg dry compost.
Bags were placed in a
mushroom house(t
emperature,26℃;rel
ati
ve
humi
dit
y,80%;nat
ural
il
l
uminat
i
on)and each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in triplicate using
100 bags each time.
1.4 Bag-cutting and application of casing soil
C.comatus is unable to form fruit bodies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casing soil.After
fungal
mycelia had been all
owed to colonise the
growth substrate in the cultivation bags for one
week,the bags were transferred to a bomb
shelter.Each bag was cut transversely into two
equal
parts,the two parts stood vertical
ly,and
covered wit
h casi
ng s
oi
l(ferti
l
e all
uvi
al
soi
l)to
a depth of 3~4 cm.
1.5 Determination of mycelial
growth,fruit body
yield and quality,weight per fruit bo
d
y,a
n
d first
f
l
ush yield
A
f
ter casing,mycel
ium growth in the bags
was observed visually,and the time elapsing
between casing and fruit body formati
on and
harvesting was recorded.
The weight of
individual fruit bodies,
fruit body yields
produced at the first flush,total
fruit body
yiel
ds,and fruit b
o
dy quality were also recorded.
1.6 Postharvest deterioration time
Fruit bodies of the different
C.coma
tus
strains were harvested at similar stages of
maturation and the time for postharvest
det
eri
orati
on duri
ng s
torage at
25±1℃
was
observed by visual
examination.
2 Resul
ts and Analysis
Mycelial
growth vigor,fr
u
it body initi
ation
times,fruit b
o
dy yields and qual
ity-associated
features of the tested strains are shown in Tabl
e 1
(see t
he Chi
nes
e versi
on).St
rai
ns
C1,
,C6
and
G produced
t
he
most
vi
gorous
mycel
i
a,st
rai
ns
G,
C4
and Gj
had s
hort
es
t
fr
u
i
t
b
o
dy i
ni
t
i
at
i
on and
harvest
t
i
mes,and st
rai
ns
and C6
produced
si
gnificantly higher fr
u
it b
o
dy yiel
ds compared
wi
th
ot
her
st
rai
ns.111e
average
wei
g
h
t
of
t
he fr
ui
t
b
o
di
es produced by s
tr
ai
ns C4,C6
and G were
considered closest to ideal
since market research
has revealed that 25 g was the weight preferred by
consumers.St
ra
i
ns
C5
and Cf
;produced fr
ui
t
b
o
di
es
assessed to be of especially good commerci
al val
ue
in terms of appearance.Fr
u
it b
o
d
i
es were white
and thick with a small
pil
eu
s
that
opened slowl
y,
and stipes were 1.8^—3.5 cm in diameter and
5~12 cm i
n l
engt
h.Str
ai
ns G,C4
and Cf
;
produced fr
u
it b
o
dies that took l
ongest to exhibit
si
gns
of
post
harves
t
deteri
orat
i
on
(20,21 and
23 h,resp
e
cti
vel
y).Most
f
r
u
i
t
b
o
d
i
es
wer
e
produced at the first and second fl
u
s
hes.The first
flu
s
h contributed over 70%
of the total
yiel
d for
st
rai
ns
C4
and C6,and over
60%
for
t
he ot
her
strains.
3 Discussi
on and Summary
In a cultivation investigation of three years
durat
ion,C.comatus
strai
n C6(No.2001)was
found to be the most suitable with respect to
mycelial growth vigor,fruit body initiation and
harvest times,total
and first flush fruit body
yields,
individual fruit body weight and
quality,and postharvest deterioration ti
mes for
cultivation in a bomb shelter.Under these
conditions,the strain produced white and thick
frui
t
bodi
es of
good commerci
al
val
ue.
[1]LI
H.Cul
t
i
vat
i
on t
echni
que for
pr
oduci
ng hi
gh
yi
el
ds
of
Copri
nus
c
omat
us frui
t
bodi
e
s[M].
Bei
j
i
ng:Ji
ndun Publ
i
s
hi
ng House,2001.
(i
n
Chi
nese)
[2]QU TX.
Nurt
ur
e and art
i
fi
ci
al
cul
t
i
vat
i
on of
Copr
i
nus
cor
nat
us[J].Edi
bl
e Fungi
i
n Chi
na,
1993,12(6):13.(in Chi
nese)
[
3]YANG XI
V1
.Muhroom c
ul
t
i
va
t
i
on i
n Chi
n
a[M].
Bei
j
i
ng:Agri
cu
l
t
ura
l
Publ
i
shi
ng Hous
e,1988.(i
n
Chi
nese)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全文预览结束
下载文档原格式(pdf原格式,共4页)
合集下载
鸡腿蘑黑斑病及其病原研究初报
鸡腿蘑黑斑病及其病原研究初报研究了鸡腿蘑(Coprinus comatus)黑斑病的发生情况、症状及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回接、鉴定等,证实轮枝孢霉(Verticillium sp.)是引起鸡腿蘑黑斑病的病原菌。
鸡腿蘑;黑斑病;症状;病原;轮枝孢霉S646.101A鸡腿蘑(Coprinus comatus)又名毛头鬼伞、毛鬼伞、刺蘑菇,隶属于真菌门(Eumycophyta),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Hymen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鬼伞科(Coprinaceae),鬼伞属(Coprinus)。
鸡腿蘑子实体味道鲜美,是一种食、药兼用蕈菌,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在国际、国内市场的需求量大。
由于栽培鸡腿蘑的经济效益高,近年来,我国的鸡腿蘑产量逐年上升。
但随着栽培年限的延长,特别是设施周年栽培的普及,病虫害问题逐年加重。
2004年,我们在山东省长清、平阴、东平等地发现了一种鸡腿蘑新病害——黑斑病。
该病发病快、传染性强、危害严重,影响了鸡腿蘑的高产稳产。
因此,我们对鸡腿蘑黑斑病发生的症状和病原菌的显微形态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明确该病的病原菌、并为鸡腿蘑黑斑病的有效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1 材料和方法1.1样本采集试验样本于2005年7月下旬采自山东省长清崮山镇一山洞栽培的鸡腿蘑出菇现场。
该栽培洞温度偏高(22 ℃左右),顶部及四壁滴渗水,空气湿度大,通风条件差。
该病同批发生面积大(约6000 ㎡),发病率在70%以上,发病快、危害严重且传染性极强,难于控制其蔓延。
试验样本为感染黑斑病的鸡腿蘑头潮子实体,多点取样采集病菇样本后带回实验室进行分离纯化培养。
1.2病原菌分离纯化1.2.1培养基复合PDA培养基:马铃薯200 g,麦麸30 g(滤汁),葡萄糖20 g,蛋白胨3 g,磷酸二氢钾2 g,硫酸镁1 g,琼脂粉20 g,蒸馏水1000 mL。
酸化复合PDA培养基:复合PDA培养基灭菌后,每100 mL培养基中加入1 mL乳酸(山东省莱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精细化工厂生产的分析纯,C2H6O3含量85%~99%)酸化,用于病原菌分离。
鸡腿菇菌株选择及管理要点
鸡腿菇菌株选择及管理要点近年来,鸡腿菇的市场不温不火,让生产者和经营者进退两难。
对此,笔者连续多年调研了几个市场发现,鸡腿菇鲜品极少,由此可见,鸡腿菇的栽培面积在萎缩。
但根据市场多样化的需求规律来分析,鲜菇市场也需要一定消费比例的鸡腿菇来支撑,更何况自然条件下人工种植鸡腿菇的风味更胜一筹。
1.市场预测预计今夏的鸡腿菇鲜菇市场将在偏低价位运行,其根据有:第一,鸡腿菇子实体生长最佳温度的上限为20℃,与多数食用菌的生长温度相近,也就是说,鸡腿菇的应市季节,也正是食用菌上市品种多、数量大的季节,所以,对于整个食用菌市场而言,没有自己的突出市场优势。
第二,现在的生产条件先进,鸡腿菇的生产已经脱离了靠天吃饭,不再受制于气候、季节等因素,周年生产已经成为现实。
第三,预测今年夏季鸡腿菇价格在8元/千克-10元/千克,重大节日有上涨的可能,大部分时段超过10元的概率不大。
2.菌株选择夏季鸡腿菇当选具有适温范围广、个头偏大、抗性强、生物学效率高等优点的菌种,目前符合该类条件的主要有Cc518,Cc168仍可继续使用,倾向于培育色泽白、大个头的菇品时,可选择长腿鸡腿菇等菌株。
此外,加厚覆土层可使鸡腿菇减少菇蕾、增大个头,借以吸引眼球,并提高厨房的加工效率。
3.管理要点在山东地区,笔者推荐采用控温设备用于夏季出菇,以保证产出优质菇品,确保市场效果,提高生产效益。
当下,市场上性价比合适的控温设备无外乎两大类:一是制冷机组,二是控温风机,前者是以高耗电和制冷剂作为降温的关键条件,运行成本较高;后者是一种利用地表水进行控温、热交换效率较高的新型设备,已经在山东临沂等地大量采用,效果很理想,一般夏季高温时段,可将菇棚温度控制在20℃左右,并且运行费用较低,很适合农业项目采用。
强化通风措施是鸡腿菇产出品相好、色泽好的重要条件,应当因地制宜,保证通风良好,但拒绝大风骤然吹菇。
4.病虫防治夏季生产鸡腿菇的重点是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
鸡腿菇大棚人工栽培高产配方筛选试验
f o r mu l a o f s a wd us t p l u s c o t t o n s e e d h u l l s p l u s c o r n c o b h e l p s h y p h a g r o w f a s t e r wi t h hi g h — y i e l d a n d h i g h b i o l o g i c a l e f f i c i e n c y .I t i s a n i d e a l c u l t u r e f o r mu l a . Co t t o n s h e l l ma t e r i a l i s t h e s e c o n d b e s t . Th e f o r mu l a o f s a wd u s t p l u s c o r n — c o b i s t h e wo r s t .
鸡腿菇肉 质细嫩, 味道鲜美, 营养丰富, 性平, 昧甘, 具有 1 。 1 供试菌株: 鸡腿菇 C C - 8 健脾、 消神、 消痔和降低血压的 作用, 深受人们的欢迎, 国内 1 . 2 供试试验配方( 见表1 } 外市场对鸡腿菇需求量不断扩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生鸡腿菇一般生于树 林下、 草堆、 田 野、 果园的腐殖质肥沃土壤中, 生长基础物多
鸡腿菇 大棚人工栽培高产配方筛选试验
王 风 琴
( 陇东学院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甘肃 庆阳 7 4 5 0 0 0 )
摘 要 : 鸡腿 菇是 一种 腐 生草 生 茵 , 具 有较 强 的分 解半 纤 维素 的 能 力 。本 试验 主要 依据 鸡腿 菇 的 生 物 学特 性, 针 对 陇 东地 区的 自然条 件 和 丰富 的农 作 物秸 秆 资 源 , 以棉 籽 壳 , 木 屑 和 玉 米芯 为 主要 原料 , 并 以麸 皮 为
山洞鸡腿菇栽培技术研究
山洞鸡腿菇栽培技术研究山洞鸡腿菇是一种美味的食用菌,具有营养价值高、口感鲜美的特点,深受消费者欢迎。
目前,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认识不断提高,山洞鸡腿菇的市场需求呈上升趋势,对其栽培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介绍山洞鸡腿菇的栽培技术研究。
一、山洞鸡腿菇的生物学特性山洞鸡腿菇(Pleurotus eryngii var. tuoliensis)属于担子菌门、侧耳科、鸡腿菇属,是一种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食用菌。
其菌盖大,呈扇形或半圆形,有的菌盖还有倒钩状的分歧形。
菌肉细嫩,口感爽脆,味道香甜,被誉为“菌中佳品”。
山洞鸡腿菇的生长适温为18℃~ 30℃,适宜50%~ 70%的相对湿度,无光照或微弱光照,喜好微酸性或中性土壤。
其生长周期较短,可在30~45天内完成全部生长过程。
1、基质的选择和处理山洞鸡腿菇可采用玉米秸秆、稻草、麦秸等纤维素质基质进行栽培。
首先,选用较新鲜、干净的基质材料,进行充分堆积发酵。
然后,再用高压锅进行高温蒸煮处理,以此杀灭细菌和病毒,防止其对菌丝的生长产生影响。
2、接种菌种和培养山洞鸡腿菇的菌种可选用自然菌种、自制菌种或商用菌种。
接种时,应将菌种均匀地分布在基质表面或内部,然后进行培养。
培养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以促进菌丝生长。
3、出菇的处理山洞鸡腿菇的出菇期为15~25天左右。
待菌丝长到盖面贴紧基质时,可进行包膜处理。
包膜可采用根据基质材料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包膜材料,一般可用塑料袋、纱布袋等进行包膜,然后进行孔口开切和调节湿度等处理。
在出菇期间也要注意保温防寒,防止温度过低影响菌丝和菌体的生长。
4、采摘和整理山洞鸡腿菇在出菇后,采摘时要同时将茎和帽一起采摘,避免损伤下一批菌体的生长。
采摘后应及时进行清洗和整理,将黑色的菌盖、异物等剔除,将菌体分类整理,即可上市销售。
三、总结山洞鸡腿菇的栽培技术研究涉及到菌种的选择、基质的处理、培养和出菇的处理等多个方面,其中温度和湿度的控制至关重要。
利用人防工事周年栽培鸡腿菇
利用人防工事周年栽培鸡腿菇
由我市食用菌研究所完成的“利用人防工事周年栽培鸡腿菇”项目,日前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与会的江苏省食用菌协会、南京市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江苏大学的食用菌专家一致认为,该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据了解,鸡腿菇是一种集营养、保健、食疗于一身的珍稀食用菌品种。
但这种食用菌属于中低温品种,过去只能在春秋两季进行常规性生产,全年鲜菇上市期只有4个月。
市食用菌研究所通过利用人防工事常年温度保持在18-22℃,适宜于鸡腿菇的生产,有不利于杂菌危害的优势;采用独特的大棚发菌、人防出菇两段栽培模式;培养料采用栽培金针菇后的下脚料,覆盖材料采用苇末轻型基质,从而改写了鸡腿菇过去只能季节栽培记录,使鸡腿菇的周年栽培成为现实。
鸡腿菇土洞周年生产技术
鸡腿菇土洞周年生产技术作者:周学政林芳来源:《农业知识·瓜果菜》2014年第01期鸡腿菇,又名鸡腿蘑、毛头鬼伞,形似鸡腿,洁白粗壮,味美脆嫩,营养丰富,生长粗放,栽培简易,产量稳定,近几年发展很快,并进行了大规模商品化栽培。
其突出特点是菌丝抗老化能力很强,且不覆土不出菇。
土洞冬暖夏凉,环境稳定,受外界影响小。
洞内常年保持在11~18℃,非常适宜鸡腿菇等食用菌的生长,并且完全不占用耕地。
在济南市平阴等地,土洞内栽培鸡腿菇,特别是反季节栽培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一、土洞建造土洞建在地势适宜、土层坚固、土质黏硬、便于排水的地方,其内部结构利于恒温、保湿、通风和防治病虫害。
土洞最好是“单巷通道式”,通风条件好,死角少,在洞口装一台排风扇就能起到很好的通风效果。
“多巷回廊式”的山洞,通风设备的成本要加大。
选择适宜的黏土沟壑,于距地面垂直厚度大于8米处,水平开挖长80~100米、底宽2.5米、高2米的弓形土洞。
洞与洞之间横向间距应大于10米。
土洞应平直,洞内每隔15米~20米,需采取支撑加固措施。
洞口处建有操作室,长4米~5米、宽3米、高2.2米,前、后门高1.8米,宽1.2米,门口吊挂双层隔温门帘,可作为通风缓冲室。
洞里端通风口上下垂直,下口直径1.5米左右,可封闭安装排风扇,上口直径0.3~0.5米,应高出地面1.5米以上。
土洞内靠两壁可搭设支架,进行双层栽培。
中间设走道,宽0.4~0.5米。
二、时间安排土洞栽培鸡腿菇采取洞内、洞外结合发菌与低温存袋、洞内出菇方式,从装料到出菇结束为一个周期,约4个月左右。
一般一年投入三批料,每批出菇2潮,洞内栽培出菇管理期平均3个月左右,批次间隔期约1个月。
即从每年3~4月开始装袋发菌,5月中旬入洞覆土,6月上旬开始出菇,直到7月下旬第一批栽培结束;清理土洞及换茬消毒后,于8月上中旬将第二批出菇菌袋入洞覆土,9月中下旬开始出菇,直到10月下旬第二批栽培结束;第三批出菇菌袋发好菌后,于11月中下旬入洞覆土,12月下旬开始出菇,直到翌年2月下旬至3月第三批栽培结束。
几个鸡腿菇菌株的林地栽培筛选试验
风、 向阳 , 势 较 高 , 于 浇水 排灌 , 要求 交 通 方便 。 地 便 且
在 离树 3  ̄4 m 处 开 畦 , 深 2 m, 10c 长 度 0 0c 畦 5c 宽 0 m, 5m。畦 与 畦 之 间 留 5 ~ 6 m 宽 的 过 道 , O 0c 以方 便 生 产 操 作 。 畦开 好 后 , 畦 内及 畦 埂 上 撒 1层 生 石 灰 , 行 在 进
适合林地栽培的高产 菌株 。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I 供 试 菌 株 .
供试 菌 株 共 6 : 白 3 、 白 3 个 特 3特 9由江 苏 省高 邮 市
科学食用菌研究所提供 ; ( 商 5由商丘市食用菌研究中
心 自行 分 离 保 留 C 90由 江 苏 省 江 都 市 天 达 食 用 菌 研  ̄0
文章 编 号 :0 1 o 92 1 )2 19 2 10 一oO (OO2 一O 6 一O
14 试 验 方 法 .
鸡 腿 菇 是一 种 市 场 前 景 好 , 人 们 认 可 的 珍 稀 食 用 被 菌 。随 着 人们 生 活 水 平 的 提 高 , 丘 市 鸡 腿 菇 的 需 求 量 商 逐 渐 扩 大 。随着 杨 树 林 栽 培 面 积 的迅 速 增 加 , 量 林 下 大 土 地 处 于 闲置 状 态 。为充 分 利 用 林 下 土 地 , 丘 市 食 用 商 菌 研 究 中心 经 过 2a的林 地 栽 培 鸡 腿 菇 试 验 , 选 出 了 筛
15 30c l .~ . H, 手捏菌 盖 中部 , 变松空 的感觉时 , 时采收 。 有 适
12 培 养料 配方 及 处 理 . 母 种 培 养 基 : 合 P A 培 养 基 ; 种 培 养 基 : 粒 综 D 原 麦
鸡腿菇菌丝生长期的管理
培养料pH值
调整培养料的pH值至适宜的范围( 通常为7-8),以促进鸡腿菇菌丝的 生长和发育。
培养料发酵
翻堆
在培养料发酵过程中,定期翻堆可以促进培养料的通气和 均匀性,防止厌氧发酵和杂菌滋生。
温度控制
保持适宜的温度是培养料发酵的关键因素之一,可以通过 调节翻堆频率和覆盖物来控制温度。
水分控制
适量的水分是培养料发酵的另一个关键因素,过湿会导致 菌丝生长受阻,过干则会导致菌丝失水。可以通过添加适 量的水或调节覆盖物来控制水分。
接种操作
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接 种,尽量减少操作环节和 时间,避免菌种在空气中 暴露时间过长。
02
培养料配置与发酵
培养料配置
培养料配方
鸡腿菇的培养料配方通常包括 棉籽壳、麸皮、玉米粉、石灰 等原料,根据不同的栽培方式 和地区,配方可能会有所不同
。
培养料质量
选用新鲜、无霉变的原料,以确保 培养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解决方案
可以加强培养基的灭菌操作,确保灭菌彻底;对接种过程进行严格控制,避免污染;保持培养环境的 清洁卫生,定期消毒。
鸡腿菇产量低
原因
鸡腿菇产量低可能是由于培养基配方不合理、培养条件不适宜、采收不及时等因素造成的。
解决方案
可以调整培养基的配方,优化营养成分;控制培养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及时采收,保证鸡腿菇的产量 和质量。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发酵时间
根据培养料的质量、温度和水分等因素,确定适宜的发酵 时间,以保证培养料充分接种与培养管理
接种管理
菌种选择
选择具有优良性状、高产、抗逆性强的鸡腿 菇菌株。
接种工具消毒
使用酒精或高温消毒接种工具,避免杂菌污 染。
宁南黄土高原区窑洞栽培鸡腿菇技术
9 病 虫害防治
一
是选用优 良的抗病虫菌种 。二是选择好 的栽培菇房 ,
菇房必须建成南北长条形 , 有利于通风透气。同时 , 要注意菇
房周 围环境卫生 , 不要把 出口处建在靠近堆肥舍 和畜舍的地 方。 三是栽培房的消毒 , 栽培房使 用前 1 d必须进行熏蒸消毒 灭菌 。 消毒灭菌方法 主要有 甲醛 、 高锰酸钾熏蒸法 。 四是利用 化学药剂防治。危害金针菇的害虫主要有菇蝇 、 螨类 , 当温度 升高时 , 这几种害虫发生严重。菇蝇的防治 : 清除衰老 的菌丝
宁南黄 土高原区窑洞栽培鸡腿菇 技术
马远远 , 祁登 荣 , 陈凯章 , 林戎斌 z
( 1 . 宁夏 回族 自治 区彭 阳县科 技局 , 宁夏 彭 阳 7 5 6 5 0 0 ;
2 . 福 建省 农业科 学院土壤肥 料研 究所 , 福 建福 州
3 5 0 0 0 3 )
摘 要: 介绍 了宁南黄土 高原 区窑洞栽培鸡腿菇技术, 包括窑洞的选择 与处理 、 茵床建造 、 季 节的安排 、 菌株与配方 、 茵袋制 作、 出菇管理等 内容, 以期为宁南黄土 高原 区窑洞栽培 鸡腿菇提供参考。
将玉米芯 提前进行堆置 预湿 , 直至其吸足水 分 ; 将预湿 好的玉米芯和废菌料 、 麸皮 、 苜蓿 粉 、 石灰等按 比例倒入搅拌
机, 加水搅拌 3 0m i n , 装袋 ( 1 8 c m× 3 5 e m 聚丙烯塑料袋 ) , 套 上套环 , 塞上棉花塞。
5 . 2 灭 菌
笔者总结出了一套利用窑洞栽培鸡腿菇 的技术 。
1 窑 洞 的 选 择 与处 理
适宜配方为玉米芯 5 0 %、 废菌料 2 0 %、 麸皮 2 0 %、 苜蓿粉 7 %、 石灰 3 %, 含水量 6 2 %, p H 7 . 5~8 . 0 。
利用防空洞反季节生产鸡腿菇技术
程 中需 要 一 定 的散 射 光 ,因 此 ,在 洞 内每 土栽培 出菇 ,保 证 持续供 应 ,获得 最佳 经济 效 益 。 5 - 3 通 风 技 术 。 山洞 在夏 天 时 的湿 度 相 当 大 ,近 乎饱 和 ,空 气相 对湿 度 在 8 5 % ~9 5 %,管 理 时不 需
要喷 水 ,湿度 太 大需 要加 大 通风 量 。但 是 ,夏 季 山 洞 内温 度 低 ,一般 在 1 6℃~1 8℃ ,而 室外 温 度 在 2 5℃ ~3 8℃ ,室 内外 温 差大 。针 对 山洞 内与洞 外 温 差大 的特 点 ,通 风要 在早 晨 7 :0 0以前进 行 ,开 排 风 扇通 风 2 h ,这 样 洞 内外 温 差 小 ,可 降低 洞 内
4 品种 的选 择
夏季 温度 高 ,鸡 腿 菇生 长成 熟快 ,因此 要及 时 采 收 、加 工 。当子 实体 长至 圆柱 形 或钟 形 ,颜色 由
山洞 内基本 保 持恒温 ,但通 风相 对 不足 ,且光
浅 变深 ,菇 体结 实 不 中空 ,菌 盖上有 少 量鳞 片 ,菌 盖 与菌柄 未 分离 ,菌 环刚 开始松 动 时 ,采摘 最好 。
3 0 c m,长度 不 限 的畦 床 。使 用前 要 防虫 、消 毒 灭 菌 ,然后将 菌 袋脱 去 薄膜 ,把 菌棒 从 中间竖 切 ,切 面 向上放 于畦 内排 好 ,菌 棒 间 留 3~5 c m 空 隙 ,用 配好 的营 养土 ( 肥土 ) 填满 。排放 完毕 后 再 于 菌棒 表 面覆 上 3~5 c m 厚 的营养 土 。在 使 用前 ,将 所 用 的
度 1 5℃ ~2 1℃ 。在 6~9月份 ,大 棚 生产
的鸡 腿 菇 和 春 季 栽 培 生 产 的鸡 腿 菇 均 已下
2 结果与分析
供试 菌 株 菌 丝 长 势 、 出菇 期 、 量 及 质 量 等 产
的 比较试 验 结果 见表 1 。
实, 粗细 、 短 、 长 大小 适 宜 , 易 开伞 的 特性 , 不 凸现
其 特殊 的商 品价 值 。子 实 体 采 后 至 自溶 变 质 时 间试 验 发现 , 。C 和 C 是 比较 好 的菌株 , 后至 C 、 。 采 自溶 变 质 的时 间分别 为 2 、 1h和 2 。各 菌 0h 2 3h
(湖 南 省 衡 阳 市 蔬 菜 研 究 所 , 阳 4 10 ; 湖 南 省 食 用 菌研 究 所 , 沙 4 0 1 ) 衡 20 1 长 10 3
摘
要 :在 特定 的人 防 洞 栽 培 试 验 条 件 下 , 8个 鸡 腿 菇 菌 株 进 行 菌 丝 生 长 、 实 体 产 量 、 量 、 菇 重 、 潮 对 子 质 单 头
菇 产 量及 子 实 体 采后 自溶 变 质 的 时 间 等 多 目标 筛 选 比较 试 验 。试 验 结 果 表 明 , 。 株 综 合 指 标 较 为 理 想 , C菌 值 得 进 一步 研 究 与 开 发 。
关 键 词 :人 防 洞 ; 比较 试 验 ; 鸡腿 菇 ;筛 选 中 图分 类 号 : ¥ 4 .0 6 6 14 文 献 标 识 码 :A
维普资讯
食 州 学 报 @ 2 o . 3 3 :8 -8 o6 1() 5 6
文 章编号 :0 5 8 3 2 0 ) 3 0 8 —0 1 0 —9 7 (0 6 0 - 0 5 2
适 宜 人 防洞 栽 培 的鸡 腿 菇 菌株 筛 选 初 报
唐 昌林 ,闵冬青 ,欧 阳丰 ,刘 阳华 ,王春 晖。
试验 , 株 综 合 指 标 较 为 理 想 , 得 进 一 步 研 C菌 值
究 与开发 。经 与 湖 南 省 食 用 菌 研 究 所 王 春 晖所 长商 量 , 定 名为 “ 暂 鸡腿 菇 2 0 ” 01。 本试 验选 育 出 的“ 腿菇 2 0 ” 株 , 鸡 0 1菌 必须 在 人 防洞条 件 下 、 相 应 的栽 培 技 术 才 能 达 到 “ 有 洁 白、 厚实 , 细 、 短 、 小 适 宜 , 易 开 伞 ” 目 粗 长 大 不 的
常年 气温偏 高 , 腿 菇采 后 不 到 一 天 ( 5℃ 以上 鸡 2
1 i 0h: 子 实 体 开 伞 自溶 变 黑 , 去 商 品 价 值 。 . 2内) 失 鸡腿 菇 的这 一 生 物 学 特 性 阻碍 了其 生产 的 进 一 步发 展 。为此 , 我们 从 品 种筛 选 、 培场 地选 择 、 栽 低温 保鲜 等 几 个 方 面 进 行 了 研 究 。 现将 适 宜 人
社 ,0 1 . 2 0 .3
[ ]曲 同祥 .鸡 腿 蘑 人 工 驯 化 栽 培 研 究 [] 2 J.中 国食 用 菌 ,
1 9 ,1 ( ): 3 93 2 6 1.
[ ]杨 新 美 .中 国食 用 菌 栽 培 学 [ .北 京 : 业 出版 社 , 3 M] 农
19 . 9 88 .
维普资讯
食 1 茼 L } _ J
: 报
第 1 3巷
于 2 ±1℃环境温 度下 , 5 观测采后 至 自溶 的时间 。
C 和 C 为 优 , 个 菇 体 洁 白, 感 厚 实 , 柄 粗 。 整 质 菌
1 8 . m, 5 1 m, . ~3 5c 长 ~ 2c 菌盖 较小 , 洁 白、 其 厚
菇 产量 超 过 7 6其 它菌 株超 过 6 。 0/, 9 0
和 出菇速 度 较 快 。C 和 C 产 量 较 高 , 显 著 水 达
平 。单菇 重 以 C 、 。 C 较好 , 场 调 查 表 明 , C和 市
单菇 重2 左右 最受 消费者 欢 迎 。子实 体外 观 以 5g
” + + + ” 示 茵 丝 长 势 旺 盛 ,+ + ” 示 茵 丝 长 势 一般 ,+ ” 示 茵 丝 长 势 较 差 “ 表 “ 表 “ 表
… ‘ + + ”v g r u y ei m ,“ + ” n e me i t c l m ,“ ” p r e my ei m + io o sm c l u + i t r d a e my e i u + s a s c l u
Hu a i l u g s a c n tt t ,Ch n s a n n Ed b e F n iRe e r h I si e u a g h ,Hu a 1 0 3 n n 4 0 1 ,Ch n ) ia
表 1 不 同 鸡 腿 菇 菌 株 发 育 期 和 子 实体 产 量 等 的 比较
Ta l M y eilgo h vg r r i o y iiito a d ha v s i s.fu tb dy yedsa d p sh r e td tro ain tm e be 1 O Ia rwt io ,f utb d n tain n r ettme r i o il n o t a vs ee ir to i s
第一 潮 菇 占 总 产 量 的 百 分 率 , 后 进 行 相 关 然 分析 。
16 子实体 自溶 时 间观测 .
l O O OmL。( ) 种 培 养 基 : 籽 壳 6 %, 粒 2原 棉 5 麦 2 , 5 玉米粉 1 , 0/ 熟石 灰粉 1 5 , 水量 6 9 6 . 含 5/ 9 6
1 5 茵丝 生长 、 实体产 量 、 量 、 菇 重 和 头潮 . 子 质 单
菇 产 量观测 与测定
生物 多样 性 研 究 中 心 , 建 三 明真 菌 研 究 所 , 福 四 川成 都 原 子 能 应 用 技 术 研 究 所 ( 组 织 分 离 获 经 得) 成都 市 农 业 科 学研 究 所 和华 中农 业 大 学 食 ,
装袋 时培养料 p 8 0 H ~1 。 1 3 接种 与培 养 .
名毛 头鬼 伞 , 于 真 菌 门, 子 菌 亚 门 , 菌 纲 , 属 担 层 伞菌 目, 鬼伞 科 , 鬼伞 属 。鸡 腿 菇 肉质 细 嫩 , 道 味 鲜美 , 营养 丰 富 , 一 种 高 蛋 白 、 脂 肪 、 热 能 是 低 低 的健 康食 品 , 受 消费 者 青 睐 。但 由于我 国南 方 深
从表 1可 知 , C 、 C 菌丝 长势 旺 盛 , C 、 C 和 C 、 C 长 势 一 般 , 差 。C 、 C 发 菌 。C 和 C稍 。C 和
株 子实 体 发 生 主 要 集 中在 第 一 、 二 潮 , 试 验 第 本 产 量 以第一 、 二 潮菇 产 量 为 总 产 量 。第 一潮 菇 第 产 量 占总产 量 的 百 分 率 见 表 1 C 第 一 潮 。C 和 s
的, 如果 改 变 栽 培 场 地 , 株 特 性 将 随 之 改 变 。 菌
维普资讯
A CTA ED l S l L LI FL】 1 NG I⑥ 20 06. 3( 1 3): 8 7~ 88
A prnu o a u t a n S ia l o li a i n Co i sc m s S r i u t b e f r Cu tv to t i m b S et r n a Bo h le
1 材料与方法
1 1 供试 菌株 .
供试 菌株 C 、 。 C 、 C 、 C 和 C 分 别 C 、 。C 、 C 、
引 自河北 瑞迪 生 物技 术 开发 公 司 , 苏 常州 市 蔬 江 菜研 究所 , 苏省 微 生 物 研 究 所 , 川 师 范 学 院 江 四
菌袋 移人人 防洞 , 然后 马上 进行 砍袋 与 覆 土( 砍袋 与覆 土 同时进行) 。用快 刀横 中切断 ( 一袋 变 成二 袋 ) 竖放 , , 表面覆 3 m 厚的冲积肥沙 土 。 ~4c
TANG Cha .i *. M I Don . ng ng 1n N g qi , OU YA NG ng Fe , LI Y a — a U ng hu , W ANG un。 ui Ch h
( Hen an e e ab e I s iut gy g V g t l n tt e,H eng ang, Huna y n,4 00 21 1,Chi a; n
防洞 栽培 的鸡 腿菇菌 株筛 选试 验报 道如下 。
按 常 规 生产 菌 种 。试 验 直 接 用原 种作 生 产 种 。试验 采用 0 0 5 4 5c 聚 乙烯袋 , 袋 . 2 ×2 ×4 m 每 装 干料 1k 。每 一 处 理 1 0袋 , 验 重 复 三 次 。 g 0 试 试 验采 用两 头 接 种 , 种 量 3/ 接 6 9 。接 种 后 置 同一
鸡腿 菇 ( o rn scmau ) 名 鸡 腿 蘑 , C p iu o ts 又 学
左右 。 ( ) 培 料 配 方 : 籽 壳 5 , 莲 壳 3栽 棉 0 湘 4 , 米 粉 5 , 石 灰 粉 2 , 水量 6 左 5 玉 熟 含 5 右 。培养 料建堆 发酵 4 时 间依 气 温而定 ) ~7d( , 中途 翻 堆 2 3次 。麦 粒 、 米 粉 装 袋 时 拌 人 。 ~ 玉
用 菌研究 所 。 1 2 培 养料 配方及 处理 . () 种 培 养 基 : 1母 去皮 土 豆 2 0 g 煮 汁 ) 葡 0 ( , 萄糖 2 , 白胨 5g 硫 酸镁 2g 琼 脂 2 , 0g 蛋 , , 0g 水
覆土后 观察 菌 丝生 长 情况 , 覆 土 到 出 菇 和 从 采 收 所需 时间 , 定 子实 体 产 量 、 量 、 菇 重及 测 质 单
培养室 ( 养室 为普 通 菇房 , 度 2 培 温 6℃ , 度 湿 8 , 照 自然) 观察记 载菌 丝生 长情况 。 0/ 光 9 6 , 1 4 砍 袋与覆 土 . 鸡腿 菇 有不 覆 土不 出菇 的 生物 学 特 性 , 因此 试验 安排在 同一 天覆 土 。将 发好 菌后 一 周左 右 的
相关知识
适宜人防洞栽培的鸡腿菇菌株筛选初报
鸡腿菇栽培适宜覆土厚度试验
鸡腿菇市场将维持高位
酒糟栽培鸡腿菇
用酒糟栽培鸡腿菇实用技术
醋糟栽培鸡腿菇的研究
牡丹引种栽培研究初报
盆栽草莓基质筛选试验初报
鸡腿菇如何栽培能高产
小麦赤霉病生物防治微生物菌株的筛选与利用
网址: 适宜人防洞栽培的鸡腿菇菌株筛选初报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95217.html
上一篇: 芝麻的生长周期 |
下一篇: 鸡腿菇如何进行栽培?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