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柳(Salix babylonica)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树种,具有独特的下垂枝条,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及朝鲜半岛等地区。生长环境:垂柳偏好湿润的生长环境,常见于河岸、湖畔或湿地附近。它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更喜欢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垂柳具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可以在轻度盐碱化的土地上正常生
垂柳(Salix babylonica)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树种,具有独特的下垂枝条,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及朝鲜半岛等地区。
生长环境:垂柳偏好湿润的生长环境,常见于河岸、湖畔或湿地附近。它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更喜欢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垂柳具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可以在轻度盐碱化的土地上正常生长。
光照需求:垂柳喜光,充足的阳光有利于其健康生长和形态美观。在半阴条件下也能存活,但枝叶可能会变得稀疏,整体观赏效果不佳。
温度适应性:垂柳耐寒性强,能承受-20℃左右的低温,适合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种植。它也能够适应温暖的南方气候,但在高温干燥的环境中需增加浇水频率以保持土壤湿度。
水分管理:由于垂柳根系发达且吸水能力强,因此它非常耐湿,甚至可以短时间浸泡在水中。在长期积水的情况下,容易导致根部腐烂,故应避免种植于低洼易积水处。日常养护中,保持土壤微湿即可满足其水分需求。
修剪整形:为了维持垂柳优美的树形,定期修剪是必要的。春季萌芽前进行一次重剪,去除枯死、病弱及交叉重叠的枝条;夏季生长期适时轻剪,促进新梢生长,增强通风透光性;秋季落叶后再次清理杂乱枝条,为来年生长做准备。
繁殖方式:垂柳可通过扦插、压条等方式繁殖。硬枝扦插法最为常用,通常选择在早春或晚秋进行,选取一年生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作为插穗,插入疏松透气的基质中,保持适宜的温湿度,约一个月左右即可生根成活。
病虫害防治:垂柳主要遭受蚜虫、红蜘蛛、柳毒蛾等害虫侵害,以及炭疽病、锈病等真菌性病害的影响。预防措施包括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植株抗逆性;发现病虫害时及时采用物理方法或化学药剂进行综合治理。
垂柳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适应性强,易于栽培与管理,是园林绿化中不可或缺的优良树种之一。
品名:垂柳
高度:8~15m
特点:耐寒性强,挺拔高大,适应性好。
种植期:春秋冬/视地区
适播地:水源丰富,光照充足,不挑土壤。
供应规格:直径2~2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