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迄今最早真双子叶被子植物化石
科学家发现迄今最早真双子叶被子植物化石
由沈阳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中科院植物所和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佛罗里达大学组成的课题 组,最近在我国辽宁凌源早白垩世义县组中部首次发现迄今最早的真双子叶被子植物大化石——“李氏果”(Leefructus),时代距今约1.24亿年。 这一古老的真双子叶植物非常接近现生的毛茛科,是我国乃至全球迄今最早的与现生被子植物有直接系统演化联系的被子植物化石。这一成果3月31日在英国《自 然》杂志以封面文章发表。 真双子叶植物(Eudicots)是被子植物的主要分支之一,以具有三沟型花粉为特征, 全世界现有25万种左右,约占整个被子植物的75%;人们平时常见的槭树、柞树以及毛茛科等都是真双子叶植物。然而,由于早期真双子叶植物的化石十分罕 见,以往科学界对真双子叶植物的早期类群及其祖先所知甚少。本次发现的真双子叶化石“李氏果”,是有关我国早期真双子叶植物化石的首次报道,它填补了我国 ......阅读全文
科学家发现植物细胞生长方向调控机制
近日,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植物细胞生长方向的重要调控机制。他们论证了植物细胞骨架如何进行调控从而产生截然不同的形态,使植物细胞按照特定的指示方向来生长。 对于许多植物细胞,如根部或茎部的细胞,它们需要以特定的指示来扩大,以便促使植物的正常发育,有些植物细胞甚至可以扩大至原来大小的
希腊科学家揭秘植物生物活性成分之谜
地球上大部分植物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未解的谜题,很大程度上来说,大部分的植物种类的化学构成都未能经过完整的分析。 科学家们对植物进行了几个世纪的研究,但仍然对植物知之甚少。雅典研究人员试图揭开植物的神秘面纱。 作为欧洲研究项目的一部分,此次研究收集了南太平洋、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地中海约2
美科学家开发“反恐植物”-遇炸弹可变颜色
科学家开发出遇炸弹可变颜色的“反恐植物”培育出的植物可通过改变叶子颜色来侦测炸弹 据英国《每日邮报》1月27日报道,植物除了为人类提供食物外,还能带来美丽的视觉享受,现在它们甚至能够挽救我们的生命。美国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一种神奇的植物,周围出现爆炸物时,它们会改变颜色。 美国科罗拉
科学家发明透明土助了解植物生长规律
2012年11月7日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日,赫顿研究院和阿伯泰邓迪大学的科学家发明出一种透明土壤,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实时监测植物根茎的生长。 赫顿研究院的生物学家莱昂内尔杜派(Lionel Dupuy)是这项研究的负责人之一,他和同事用两年多的时间,研究出可替代土壤的化
科学家发现调控植物油生产关键要素
美国能源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确定了植物限制脂肪酸生产的关键要素。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由于油料作物种子非常小,很难直接在发育中的种子上进行试验,所以研究人员所做的生化试验是在植物胚芽细胞培养物上进行的。研究人员首先合成了植物产油代谢路径中出现的中间体――脂肪酸
比科学家研究植物生长素获大奖
比利时根特大学和弗拉芒生物技术学院7日联合宣布,在两所高校工作的科学家伊日·弗里姆尔由于在植物生长素等方面的创新研究,荣获2010年克贝尔基金会欧洲科学奖,奖金75万欧元。 弗里姆尔的研究领域包括植物的应变能力与生长。他解释说,植物与动物不同,无法躲避高温、干旱或者其他危险
科学家绘制单子叶植物家族树
黄花茖葱是如今有了更加清晰的家族历史的8.5万种单子叶植物之一。图片来源:CHELSEA SPECHT 尽管它们可能看上去很不一样,但玉米和黄花菜有很多共同之处。高大的棕榈树和矮小的拖鞋兰也是如此。由于1.37亿年前的一个共同祖先,这些被称为单子叶植物的开花植物的根、种子,甚至是叶子都看起来很像。
科学家发现动植物关联性重要证据
通过打跑瓢虫,蚂蚁为植食性昆虫撑起了一张保护伞。图片来源:Joshua Grinath 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高山草甸中,生态学家无意中发现了自然界动植物之间令人惊异的关联性的又一个例证。通过吃掉蚂蚁,黑熊能够帮助草甸中的一种主要植物茁壮成长。 并未参与该项研究的盖恩斯维尔市佛罗里达大学生态学
英国科学家发现植物避免表皮开裂的机理
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JIC)科学家发现植物避免表皮开裂的机理。该研究论文“油菜素类固醇通过细胞壁和组织力学协调植物细胞层的相互作用”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科学家通过研究银杏狸藻的矮化突变体发现,油菜素类固醇通常会帮助植物外表细胞伸展、从而使植物茎不断伸长。而缺乏油菜素类固醇,则会增加细胞的
科学家在宁夏发现侏罗纪被子植物踪迹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8476.shtm被子植物对我们人类来说很重要,解开被子植物的起源之谜也是植物学家长期以来的难题。分子系统学的研究认为,被子植物的起源时间远早于早白垩世,科学家也在侏罗纪发现了各种各样的被子植物的花和果
科学家在宁夏发现侏罗纪被子植物踪迹
被子植物对我们人类来说很重要,解开被子植物的起源之谜也是植物学家长期以来的难题。分子系统学的研究认为,被子植物的起源时间远早于早白垩世,科学家也在侏罗纪发现了各种各样的被子植物的花和果化石,但是被子植物最常见的、也是最应该保存下来的叶片为什么在侏罗纪却绝无踪迹,叶化石的缺失成为了研究早期被子植物
墨西哥科学家利用当地植物研发抗癌药物
墨西哥科学家最近发现当地的黑豆、玉米及龙舌兰等植物中含有抗癌成分,并利用这些植物的提取物开发出了抗癌药物。 据墨西哥媒体2月28日报道,墨西哥蒙特雷科技学院院长莫伊塞斯·阿尔瓦雷斯在科研成果发布会上说,研究发现,黑豆、玉米及龙舌兰等植物中含有可抑制癌细胞的成分,这些植物的提取物被加工成药物后,对结肠
我国科学家发现植物吸收氮肥的关键基因
今天,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了我国科学家在陆生植物生长中的一项重大理论突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学院刘坤祥教授领衔的团队,经过近5年不断攻关,发现了植物吸收利用氮肥所需的一个关键基因NLP7,并揭示了其工作机制。NLP7基因存在于水稻、小麦、西红柿
我国科学家发现植物吸收氮肥的关键基因
今天,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了我国科学家在陆生植物生长中的一项重大理论突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学院刘坤祥教授领衔的团队,经过近5年不断攻关,发现了植物吸收利用氮肥所需的一个关键基因NLP7,并揭示了其工作机制。NLP7基因存在于水稻、小麦、西红柿等
科学家揭开植物经典PIN家族蛋白结构面纱
生长素的运输需要细胞膜上的“搬运工”——转运蛋白的协助,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员是负责将生长素从细胞内搬运到细胞外的PIN家族蛋白。这些“搬运工”长什么样?又是如何工作?8月2日,《自然》杂志上以“快速通道”形式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孙林峰教授团队在植物生长机理上的重大进展,揭
“接棒”老科学家-他破译植物演化历史“密码”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各族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共同奋斗,彩云之南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十年,云南省经济总量在全国排位从第24位跃升到第18位。今年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5%,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其中,一大批由科技创新支撑的区域特色优势产业持
科学家发现旱季长短控制孑遗植物的分布
孑遗植物在第三纪广布于北半球,但现在仅零散分布于中低纬度温暖、湿润的地区。研究影响孑遗植物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可以为保护孑遗植物生境提供科学思路。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古气候变迁和物种演化研究组博士黄永江和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博士Frédéric M. B. Jacques等人合
中国科学家揭示植物病毒传播的秘密通道
番茄是全世界广受欢迎的一种食物,每一个来到餐桌的番茄,都是逃脱于田间“超级害虫”的幸存者。科学家研究了50多年,对于田间这场“明争暗斗”有了越来越清晰的了解。6月13日,《美国科学院院刊》在线刊登了来自浙江大学农学院昆虫科学研究所王晓伟教授团队的最新发现,予以番茄致命一击的植物双生病毒,会借助其
科学家破解植物嫩芽顶端弯钩形成机制
春天,种子发出的嫩芽能够以柔克刚破土而出,让不少人惊叹生命的力量。研究发现,嫩芽顶端的弯钩是其成功出土的关键所在。然而,顶端弯钩的形成机制却困扰了科学家100多年。“《科学-进展》近日报道了我们关于植物顶端弯钩形成机制的研究成果,我们成功揭示了植物嫩芽顶端弯钩的
恐龙食谱藏秘密
蒋志海制图 最近,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吴妍、尤海鲁和李小强合作发现的一份距今1亿多年前的马鬃龙“食谱”,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有意思的是,这只恐龙所吃的和人类的主食水稻、小麦、玉米,同属禾本科的植物。恐龙的食物种类本来就是化石研究的难点,那么,这份食谱背后透露出哪些重要讯息? 植硅体
科学家在内蒙古地区发现侏罗纪时期花蕾
中新网南京1月14日电 (记者 杨颜慈)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14日消息,该所王鑫研究员和华南农业大学的科学家合作,在中国内蒙古宁城道虎沟的中晚侏罗世地层中发现了古老花蕾化石——侏罗花蕾。这是目前为止全球最早的花蕾化石记录。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伦敦地质学会特刊(Geological
植物也有“左撇子”?
周卫明从内蒙古乌海市乌达煤田采集的缠绕化石标本。图A系第一块化石,图H系第二块。图片来源:《当代生物学》 两年前的11月,周卫明与合作者从最低气温零下20摄氏度的内蒙古乌达煤田,带回了一批植物化石标本。周卫明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南古所)工作,当时他并未意识到,这批标本中
2500万年前青藏高原中部还生长热带棕榈
我国科学家在青藏高原中部发现了一片距今约2500万年的棕榈叶化石,根据对这一化石的研究,科学家推测出了青藏高原年轻时的模样,同时也将青藏高原中部的抬升史推后了至少约1000万年。该成果于北京时间7日发表在国际期刊《科学进展》上。 该化石是中国科学院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时发现的。科考队在藏
科学家发现两千万年前琥珀-保存完整恐龙时期昆虫
北京时间4月20日消息,科学家在秘鲁北部挖掘出在珍贵的琥珀中保存了两千万年的微小昆虫。据信,这些微小的昆虫是属于恐龙时期的生物,比三百万年前的冰河时期还要早。 恐龙时期的标本很稀有,研究该时期的科学家从没想过会发现这些昆虫。因此,当在秘鲁北部挖掘出这些几乎完整保存下来的爬虫时,
全球化石能源还够用多久-核聚变能或替代化石能源
地球上的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还够用多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能源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严陆光昨日在汉估计,大约100年。 严陆光是在武汉四中参加武汉百万市民学科学活动时做出这一估计的。 据他的研究,地球数十万年积聚下来的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大体上可以为人类使
南京花:穿越1.8亿年的美
被子植物是现今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植物类群。 被子植物以其美丽的花朵与其姊妹类群——裸子植物(苏铁类、银杏类、松柏类等)相区分。按照演化论的观点,生物及其所有的特征都有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但是,花朵是如何起源的却一直没有答案。因为缺乏相应的化石证
中国科学家Nature子刊发现最古老大型多细胞生物化石群
5月18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朱茂炎课题组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论文,报道了距今15.6亿年前的、个体长达30 厘米以上的大型多细胞生物化石群。这是关于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研究领域中一项新的重大科学发现,将地球上大型多细胞生物的出现时间提
全球首见!琥珀藏着雏鸟化石
近日,中、加、美等国的古生物学家宣布,他们发现了有史以来第一件琥珀中的雏鸟标本。 这项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外籍研究员邹晶梅、中科院动物所副研究员白明、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皇家博物馆教授瑞安·麦凯勒等学者共同完成。论文发表于《冈瓦纳研究》。 此次
最古老细菌化石现身南非
最新地质学研究成果显示,在南非北开普省两个不同地点发现了硫氧化菌化石,这种迄今最古老的已知生物生活在25.2亿年前几乎没有氧气的黑暗深海中。 在地球45亿年的演化时间表中,前半部分是早期细菌的发展和演化阶段,但这种生命形式的证据极其少见。而美国约翰内斯堡大学学者安德鲁·卡扎加和同事在即将出版
相关知识
我国科学家发现迄今最早的真双子叶被子植物化石
科学家发现迄今最早真双子叶被子植物化石
【新华社】我国发现迄今最早的真双子叶被子植物化石
中国发现迄今为止最早的被子植物化石新类群
我国发现迄今最早的有花植物新类群“古果科”
国内科学家发现1.25亿年前两性花化石
一亿多年前的古代花卉,被化石爱好者“藏”在家中
辽西化石为揭示被子植物起源提供关键证据
中国科学家发现1.25亿年前两性花化石
中外科学家发现迄今最古老花朵 绽放于1.74亿年前!
网址: 科学家发现迄今最早真双子叶被子植物化石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94118.html
上一篇: 金诚石化、鑫泰石化,重要消息! |
下一篇: 濒危“活化石”德保苏铁复兴记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