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垂盆草简介

垂盆草简介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9-01 19:52

垂盆草(拉丁学名:Sedum sarmentosum Bunge)
别名:狗牙瓣、狗牙草、狗牙齿、石头菜、石指甲、佛甲草、佛指甲、狗牙半支、半支莲、养鸡草、瓜子草、葵景天、山护花、鼠牙半支、三叶佛甲草、白蜈蚣、地蜈蚣草、太阳花、枉开口。

产地:产福建、贵州、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甘肃、陕西、河南、山东、山西、河北、辽宁、吉林、北京(模式产地)。

朝鲜、日本也有。

药材性状:垂盆草,多年生草本,景天科景天属多肉植物,全株无毛。

根纤维状,茎匍匐,易生根,不育枝及花茎细,匍匐而节上生根,直到花序之下,长10-25厘米。

3叶轮生,叶倒披针形至长圆形,长15-28毫米,宽3-7毫米,先端近急尖,基部急狭,有距。

聚伞花序,有3-5分枝,花少,宽5-6厘米;花无梗;萼片5,披针形至长圆形,长3.5-5毫米,先端钝,基部无距;花瓣5,黄色,披针形至长圆形,长5-8毫米,先端有稍长的短尖;雄蕊10,较花瓣短;鳞片10,楔状四方形,长0.5毫米,先端稍有微缺;心皮5,长圆形,长5-6毫米,略叉开,有长花柱。

蓇葖果,内有多数细小的种子。

种子卵形,表面有细小的乳头状突起,长0.5毫米。

花期5-7月,果期8月。

生长习性:垂盆草一般生于海拔1600米以下山坡阳处或石上。

在山坡岩石石隙、山沟边、河边湿润处,极易栽培,对环境要求不严,家前屋后均可种植,也可盆栽,通常采用分株繁殖,生于山坡岩石上或栽培。

其性喜温暖湿润、半阴的环境。

它适应性强,较耐旱、耐寒。

不择土壤,在疏松的砂质壤土中生长较佳。

对光线要求不严,一船适宜在中等光线条件下生长,亦耐弱光。

生长适温为15—25℃,越冬温度为5℃
繁殖方法:垂盆草可采用种子繁殖,也可采用无性繁殖,即采用枝条扦插法、分株繁殖法或压条繁殖法,极易成活。

通常采用分株或扦插繁殖。

分株宜在早春进行,扦插随时皆可。

扦插法在春季或秋季从成年植株上采集垂盆草匍匐茎,将匍匐茎剪切成3
至5厘米的小段,扦插在预先准备好的扦插床内,扦插后喷灌水,水要浇足,且保持扦插床内土壤湿润在20℃至25℃温度下,10至15天即能生根。

待幼根由白变为黄褐色时,开始移植。

地栽时,可用苇帘遮阴3至5天;盆栽可放置在凉棚下,缓苗3至5天,然后移到向阳处进行莳养。

管理养护:垂盆草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在温带、暖温带及亚热带都有广泛的分布,垂盆草忌贫瘠的土壤环境,表现出生长衰弱的现象。

在北京和天津地区,选择背风向阳的场所可以安全越冬。

不择土壤,田园土、中性土、砂壤土均能生长,生命力极强,茎干落地即能生根。

垂盆草栽植时,土壤须适量施入有机肥,经过粉碎的棉籽饼、麻酱渣或鸡粪干均可。

覆土后栽苗,要求地势稍高,土壤不能积水。

垂盆草适宜生长温度为15℃至28℃,垂盆草忌强光照的环境,遇强光表现出叶片发黄的现象。

垂盆草生长速度快,需水量比较大,在具有一定遮阴条件下生长良好。

生长过程中每半月少量施用一次复合化肥,施肥后要立即浇灌清水,以防肥料烧伤茎叶或根系。

化学成分:全草含有5,4’-二-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7-0-β-D-葡萄糖苷(tricin-7-0-β-D-glucoside),木犀草素(Luteolin),异鼠李素(Isorhamnetin),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香树脂酮(Amyrione),胡萝卜苷(Daucosterol),
十五烷基硫醇(pentadecyl mercaptan),消旋甲基异石榴皮碱(methylisopelletierine),二氧异石榴皮碱(dihydroisopelletierine),3-甲酸-1,4-二羟基二氢吡喃(3-formyl-1,4-dihydroxy-dihydropyran),N-甲基-2β-羟丙基哌啶(N-methyl-2β-hydroxypropyl-piperidine),垂盆草甙(sarmentosi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苯甲酸酯(benzoic acid methyl ester),甘露醇(mannitol)和氨基酸及葡萄糖、半乳糖、果糖和景天庚糖(sedoheptulose)。

药理作用: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排脓生肌的功效。

主湿热黄疸;淋病;泻痢;肺痈;肠痈;疮疖肿毒;蛇虫咬伤;水火烫伤;咽喉肿痛;口腔溃疡及湿疹;带状疱疹。

产销概况及发展前景:垂盆草在华东一带民间有广泛传统用垂盆草治疗肝炎的习惯,并有多家药厂生产垂盆草制剂,剂型主要是颗粒剂、冲剂等,相应的垂盆草引种,栽培在1985年就已经开始在浙江江苏安徽一带,现在已有一些具有相当规模的GAP种植基地。

垂盆草用药历史悠久,根据草及药典记载其有清利湿热,解毒等多种功效,常用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痈肿疮疡;急、慢性肝炎。

对垂盆草化学成分的研究比较多,目前已从垂盆草中分离得到垂盆草苷、黄酮、生物碱、三萜、甾醇等成分,其中黄酮类成分最多。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垂盆草具有保肝降酶、免疫抑制、抗脂质过氧化、抑菌等作用。

现代临床应用主要是垂盆草片、垂盆草冲剂、复方垂盆草冲剂、垂盆草注射液和垂盆草鲜品,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

通过对垂盆草的研究进行总结可以发现,古代本草收藏的“治疗咽喉肿痛,喉廯等”其他药效作用,尚未有相关研究的报道,通过考证,发现垂盆草在治疗咽喉部疾病方面具有开发的巨大潜力,因此明确垂盆草在咽喉部疾病方面的活性和疗效,并找到作用的物质基础重大意
6、治肺癌垂盆草、白英各30克,水煎服,日1剂。

坚持服用,能使病情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病灶逐渐缩小。

7、治鼻咽癌鲜垂盆草适量捣烂局部外敷,日1~2次。

另取灯心草捣碎口含。

同时用:野乔麦、汉防己、土牛膝各30克均用鲜品,煎服。

继续用至鼻咽部肿物消失,症状接近痊愈。

8、消炎退肿,用于炎性肿痛:蜂窝组织炎垂盆草研末,用凡士林调成50%软膏,局部外敷。

9、治无名肿毒鲜垂盆草适量入胡桃油、烧酒各少许,捣烂外涂。

10、烫火伤、痈肿恶疮、乳腺炎、腮腺炎、丹毒、疤疖等,一般采集鲜草,洗干净,捣烂外敷,日换2次,数日即愈。

11、毒蛇咬伤,一般被毒蛇咬伤后,先进行伤口消毒,用三棱针或粗针,在肿胀明显的手指或脚趾间针刺“八风穴”或“八邪穴”,通过针刺排毒,内服解毒药,然后用预先捣烂的鲜垂盆草,外敷伤口四周,每日换药2次,连敷数日即愈。

相关知识

垂盆草简介课件.pptx
中药垂盆草简介.pptx
垂盆草栽培技术
【垂盆草】
垂盆草的栽培技术
垂盆草是什么 垂盆草的功效与作用
垂盆草功效与作用
垂盆草的栽培技术.pptx
垂盆草的药用图片
垂盆草怎么种植?垂盆草的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

网址: 垂盆草简介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9149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垂盆草是佛甲草吗
下一篇: 垂盆草菌陈菊花能一起泡水吗?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