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咨询一定要注意的13个问题
小绿:咨询师,最近常常接到一些少年糖丸儿(12-18岁)的提问,他们对心理咨询也有很多疑惑,你能就他们的疑问给予一些说明吗?
咨询师:好的呀,我非常乐意尽我所能地回答他们的提问。
Q1:我的问题好像"不大",我可以做心理咨询吗?
有些青少年朋友会有这样的疑问:”最近一段时间总是感觉不开心,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或者,“我最近总是睡不好,晚上睡不着,早上很早就醒,感觉很疲惫,上课也无法集中注意力”,也或者 ”我最近总是很容易发脾气,好像控制不住自己,发了脾气就后悔,感觉身边的朋友都会因此远离我“ ,”我总是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刻才去处理,虽然最后都能勉强过关,但我觉得这样不好“ 这些问题看起来似乎都不大,身边人给我很多方法我需要去做心理咨询吗?
多数人都会有这样的误解:有严重困扰的人,才需要做心理咨询。
其实,心理咨询并不仅仅针对于有严重情绪或精神问题困扰的人群。一般的情绪困扰或者和个人成长、发展相关的议题也可以来和咨询师谈谈,比如同伴关系、职业兴趣、学业发展等等。
那么,我们如何来判断自己是否需要去找心理咨询师呢?在这里可以给大家简单的三个维度参考,
首先,这样的困境持续的时间。我们每个人都有情绪不好的时候,有时,这样的情绪很快就过去了。有时,这些情绪会困扰我们很多天,如果你已经被持续困扰2周以上,那么你可以考虑寻找一下专业人员的帮助。
第二,看这个困扰对你的影响程度。如果情绪非常强烈,已经严重影响到你的生活,包含但不限于饮食、睡眠,干扰到你的学习和工作、社交,那么也可以来找咨询师来谈一谈。
第三,你已经发现,每次你遇到类似的情况都会用一种固定的方式处理,而结果并不是你期待的,你想要让自己有更好的表现,但自己却不知道如何改变,比如,拖延,比如回避竞争,那么,也可以找咨询师聊一聊。
Q2:我想要来咨询,但不想被父母知道,可以吗?
如果你已经发觉自己遇到一些困难,希望得到咨询师的帮助,那么首先要恭喜你,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主动地寻找资源帮助自己是非常有力量的选择。我们相信,你不想父母知道这件事,可能有自己的理由。例如不想让父母为自己担心,或者害怕父母不理解自己,反对自己做咨询等等。
首先,我们必须要知道,父母的知情同意是青少年心理咨询的前提。咨询前,咨询机构需要家长或法定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包含权利义务、保密条款、收费设置等关键内容,这样做是为了保护来访者的权益,让咨询能够在安全的框架范围内进行。
既然如此,那我们可否换个位置来想想看,如何能够获得父母的支持。
父母担心或者不理解是不是因为他们还不了解情况,不了解你的困难,或是不了解心理咨询到底是什么,能起到什么效果。如果,他们真的知道了,会不会他们的想法也会发生改变呢?如果,我们一直都不让他们知道,我们可能就错失了对我们自己非常有帮助的力量。咨询师也想问一问,类似这样的和父母在沟通上的困难,是否也是你目前困扰的一部分呢?
所以,咨询师的建议是,想一想,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办法能够让父母同意自己做心理咨询。我们是否可以尝试用其它的方法和父母沟通呢,比如,让他们知道你现在的困难,寻求他们的建议,向他们介绍心理咨询可以怎么帮到你;或者寻求亲人、朋友或专业人员(老师,医生,社工)的帮助,让他们向父母介绍心理咨询,打消父母的顾虑。
如果最终获得了父母的支持,那么会减少你的很多后顾之忧,你愿意去试试吗?
Q3:有些事,我不想告诉父母/他人,咨询师能为我保密吗?
理解你有些秘密不想被父母或者他人知道。很多朋友会有类似的担心,“我会有一些自己想法,这些想法平时不太能够被父母理解,甚至是他们所反对的,或者,我担心我说出来他们会伤心,这些内容,咨询师会不会告诉父母呢?咨询师能够为我保密吗?”
可以直接告诉你的咨询师,哪些内容不想被父母知道。除非涉及到保密例外(例如:危害到你或他人的生命安全、法律规定必须披露)的情况,这部分的内容,咨询师必须告知家长。其他内容,咨询师会尊重你的意见(告知父母的范围、程度),和你进行充分的沟通。你不想被父母知道的内容,咨询师不会说。
同时,我们可能需要理解父母,父母很希望了解咨询的进展情况,是因为他们对于自己孩子的的关心和爱护。从法律的角度来说,父母是未成年人的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他们是有权利向咨询师了解咨询发生了什么。
因此,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会在来访及来访的监护人知情、理解的情况下,有选择地向监护人告知咨询进展情况,但不会涉及所有的咨询细节。
Q4:咨询师能理解到我吗?
咨询师很想理解你,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到你。但是,理解一个人的过程,可能很难。这需要两个人坦诚、互信、平等地沟通。有些人会质疑说,有经验的咨询师不是都应该很快就知道我的问题吗?确实,咨询师也许有很多和其他人工作的经验,但是你是特别而唯一的,咨询师不会将其他人的经验轻易地套在你身上。Ta 更想知道你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其他人都有的,或应该有的想法和感受。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也许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可以一直努力。
Q5:咨询师是爸妈派来的说客吗?
有些朋友很担心咨询师是父母请来的“说客”,帮助他们来说服自己做一些自己不想或现在还做不到的事情,比如,走出房间,比如,返校,开心起来。
确实,父母会有他们的咨询目标,这可能并不是青少年来访自己的目标。两者的目标不一致是非常正常的现象,这些不一致说明了双方对于同一件事有不同的看法或者主张。那么,该听谁的呢?其实,心理咨询是一个通过合作摆脱“困境”的过程,咨询师以青少年(12-18岁未成年人)来访者为中心工作,同时需要尊重监护人的意见,咨询师既要兼顾两者需要,又要在来访和家长的关系中保持中立,也需要家长给予咨询足够的支持。
那么,发展出一种合作的模式,通过平等的讨论,共同商讨出一个都接纳的咨询目标,是我们咨询开始的第一个任务。
小绿:咨询师,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家长,当他们带着孩子来了解心理咨询的时候,都很着急,也很困惑,我总结了一些他们常常问到的问题,你可以帮我解答一下吗?
咨询师:确实,可以理解家长们的心情,我们来一起看看家长们都有哪些疑问,看看是否能够帮助到他们。
Q6:为什么孩子会想要去做心理咨询?他到底怎么了?
很多家长当听到孩子提出要去做心理咨询,会感到惊讶,有的家长会担心,我的孩子到底怎么了,有那么严重吗?有的家长会不解,她不是只是有些不开心,过一段时间不就好了吗?这样的担心或者不解都是可以理解的。
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当孩子主动提出要去做心理咨询,请相信他经过了反复的考虑,这是他们的呼救信号。
另外,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并不等于他们患有有精神疾病,而恰恰是他们积极地运用资源帮助自己解决困境的一种能力体现。所以,请家长理解和相信孩子。
同时,咨询师也会对孩子的情况进行评估,如果确实需要就医,咨询师会和家长联系。
Q7:老师和同学问起孩子怎么了,我该怎么说?
有些孩子需要暂时性的请假或者休学,这个时候,家长的心情可能会非常复杂,一方面希望老师能够帮助孩子尽快返校,想要和老师更多的讨论孩子的情况,另一方面又会担心,同学们或者其他家长会持有偏见,远离或者孤立孩子。
咨询师认为,首先,这是孩子的隐私,家长及任何人都应尊重并保护孩子的隐私。
家长和任何人沟通前,可以先想想,沟通想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一方面,我们要客观地对待孩子暂时遇到的困境,疾病是可以治疗的,患病并不代表父母或者孩子做错了什么,就像没有人会责备一个感冒的病人一样,有心理困扰的孩子和家长也不应被责备。
其次,患病的原因是复杂的,患病并不是任何人的错。帮助孩子以正确的心态面对疾病。
另一方面,我们要知道社会的复杂和多元性,保护孩子,让孩子了解不同人基于不同的立场,持有不同的看法,是正常的。虽然家长不可能一直帮助孩子隔离外界的偏见,但是可以给孩子有保护地去面对可能遭遇到的偏见。
最后,咨询师还想要提醒家长,没有人比孩子更了解他自己,请尝试和你的孩子讨论这件事,并尊重他们的感受和想法。
Q8: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和我说,却要花钱去找咨询师说?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是向外探索,相较于小学阶段,初中后的青少年他们更需要老师和同伴们的反馈。家长在这个阶段也要开始尝试调整和孩子们的关系,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权,当然,父母仍然是孩子的安全岛和保护者,保持适当的距离在背后带领可能是较为合适的位置。
Q9:我给孩子预约了心理咨询,但是他不想去,怎么办?
孩子不想去见心理医生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当孩子表现排斥,可能有多种的原因,比如:
“自己和他人不一样,是不是代表自己不够好?”,这是很多孩子不能接受的。
“生病的孩子”是否会让父母失望?家长可能要反思自己在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以及孩子能够感受到的家长的态度。如果孩子感觉到家长会为“患病”感到耻辱,孩子很难承认或接受自己生病了,需要接受帮助或者治疗。甚至,他们会责怪自己。家长的接纳会帮助孩子减少压力。
还有一些孩子并不认为自己出现问题,这个时候,仍然建议家长首先和孩子就所看到的“行为异常”或者“躯体反应”进行讨论,让孩子从自己的角度对这些表现给出说明。如果在澄清后,家长仍然认为孩子需要咨询,而孩子仍然不参加咨询,那么也可以由父母先参加咨询,通过父母的一些改变,带动孩子的改变。请家长不要逼迫孩子去参加心理咨询,或者用各种条件胁迫孩子参加心理咨询,这样会让孩子更加抵触咨询,拒绝帮助。会起到和父母期待相反的效果。
Q10:咨询师能够帮我解决孩子不上学的问题吗?多久能让孩子返校?
在咨询的过程中,家长可能会希望咨询师能够尽快地解决一些家长认为重要的现实问题,比如:返校、出门、不再玩手机等等。
其实,孩子的这些行为是内在困境的外在表现,如果要进入这些深入的地方工作,需要咨询师获得孩子的信任,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如果直接从问题开始工作,往往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
另一方面,建议家长在设定目标的时候,能够和孩子共同讨论,将目标分解,阶段化,具体化,可操作,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家长和孩子在看似分歧的目标中找到共同点。
Q11:我花了钱,我是消费者也是监护人,咨询师不应该告诉我所有的事吗?
咨询师非常理解一些家长在面对青少年问题的时候,焦虑和急迫的心情。他们在走进咨询室之前,往往都经历了漫长而痛苦的一段时间。急切地希望看到咨询的效果,希望付出的努力能够有所回馈。了解咨询的过程和进展,会让家长们找到一些信心,缓解部分的焦虑。
但是,从咨询起效的角度来看,家长了解咨询过程的细节,会在生活中不经意表现出来,让孩子感觉到不安全,不再信任咨询师。那么,哪种结果对孩子更有帮助呢?
咨询师理解父母想要了解咨询中发生了什么的心情,如果家长有特别关心的问题,也可以向咨询师询问,咨询师会在尊重孩子的意愿的基础上,有选择的在家长访谈中讨论这些问题。请家长相信咨询师的专业判断力。
Q12:孩子出了问题来做咨询,为什么咨询师要问家长很多问题?
有些家长会有疑问,孩子出现了问题,为什么咨询师会询问家里其他人的情况呢?不是只要围绕孩子工作就可以了吗?
其实,家长的信息对于咨询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孩子生存在家庭中,家庭的很多因素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孩子的改变也会影响到其他家庭成员,因此了解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想法和行为。
另一方面,孩子在咨询中所表达的内容,咨询师也需要和家长进行确认,了解家长眼中的孩子画像,帮助咨询师更好的理解孩子。
所以,只有家长、孩子和咨询师三方共同努力,才能让咨询顺利进行,如果还有其它问题,欢迎随时提问哦!
Q13:青少年在安慰记约咨询是什么体验?
也许你会担心不知道怎么开启咨询预约,没关系,可以跟着以下的流程来进行哦~
1. 通过安慰记的咨询小程序填写青少年的个人信息,并匹配合适的咨询师;
2. 选择咨询师后,通过小程序指引添加咨询小绿微信;
3. 告知小绿选择的咨询师,和小绿预约咨询时间并付费;
4. 确认预约后,小绿会发送用于咨询的会议链接、心理咨询的知情同意书、关于心理咨询需要注意的事项等,让你在咨询前准备充分不迷路!
5. 根据法律要求,青少年(未成年人)在开展心理咨询前,需要家长也知晓并同意。所以,在首次咨询时,需要家长到场配合,进行时长90分钟的初次访谈。
初次访谈的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l 10-15分钟: 咨询师与家长沟通知情同意书的内容(尤其保密协议) 和注意事项(不需要所有家长到场,孩子是否需在场则由咨询师判断决定);
l 30-50分钟:咨询师专注于青少年(再次确认知情同意内容),与其进行咨询;
l 20-25分钟:家长回到咨询室,沟通咨询目标和后续的咨询安排。
我们理解许多家长对孩子状态的关切,也很看重青少年对隐私的保护,所以,在咨询中,我们会在充分尊重青少年个人隐私的基础上(详见Q2和Q3),也与家长在需要的时候进行沟通(详见Q11和Q12),沟通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彼此的合作,和协助青少年更好地成长。所以,青少年和家长都可以放心来寻求咨询帮助。
【安慰记心理小店,一个有超多实用方法和工具的心理便利店,欢迎来坐坐。】
同名公号:安慰记心理小店
回 兔子洞 体验免费心理树洞
回 平行世界 参与心理能力训练
回 工具包 得免费心理自助工具包
相关知识
青少年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咨询:青少年情绪不稳定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
揭秘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青少年心理问题原因分析
青少年心理学 2大常见心理问题需警惕
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长寿花养护一定要注意的细节问题
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怎么治疗】
青少年心理问题有哪些
网址: 青少年咨询一定要注意的13个问题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91206.html
上一篇: 实施“六大行动计划” 用心呵护“ |
下一篇: 青少年能否服用合欢花?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