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俺们大柴村,在快手上有1000万新村民

俺们大柴村,在快手上有1000万新村民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9-01 17:39

关注

当秦腔吼穿命运的藩篱,当村运会引爆千万“电子老乡”的狂欢——快手的镜头下,一群创作者正拓荒人生的舞台。

他们从麦浪舞台、梨园星河中走来:有人把年龄跳成勋章,带百万中老年重返青春主战场;有人将镜头对准柴米油盐,让农家小院长出千万GMV;更有人以喜剧为舟,载着几代人的笑声穿越时光江河。没有剧本的真实,恰是最动人的原创。

「生而不同,创作无界」,每个扎根生活的身影,都是照亮人间的光。

图片

每天,都有新“村民”造访大柴村。

他们在村里四处打卡,留下身影。比如,村口印着大柴村名字的路牌、大队部、麦田、鱼塘和烟筒——统统是快手创作者小炮子的短视频和直播间里经常出现的地标。

山东德州齐河镇大柴村,原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空心的北方村庄。它拥有成片的麦田、无垠的蓝天和翻涌的鱼塘,惟独缺少人气。

转机发生在2018年,小炮子回村了。他拿着手机,东拍拍,西拍拍,把大柴村的生活发在快手上,慢慢走红了。

图片

小炮子在快手上逐渐积累了1000万粉丝,这些老铁都成了大柴村的“新村民”。大柴村重新热闹了起来。

图片

现在的大柴村,或许是快手上最热闹的村庄。隔三岔五,村里就要办活动。

今年春天,“大柴村要办村运会了!”的消息在电话、微信群和快手上不胫而走,所有大柴村人都兴奋不已。村书记挨个给力气大的青壮年打电话,招呼他们返乡,“为村集体的荣誉而战”。

图片

这场村运会足足筹备了半个月,小炮子甚至模仿《北京欢迎你》,创作了一首《大柴欢迎你》。“大柴欢迎你,为你创造惊喜,田野中的风采充满着魅力。大柴欢迎你,草垛上翻出新把戏,在田野边刷新成绩。”朴实的歌声中,麦浪翻滚、炊烟袅袅的农家生活画面映入眼帘。

当天正值大蒜收获的时节,为了村运会,村民们特意早起下地,傍晚六点就赶回村帮忙准备,早早在场边等着。七点半,村运会开始,12支队伍在麦田旁拔河,竞速挑粮、开拖拉机,争夺化肥、面粉等奖品。现场和直播间里,加油声连片,热火朝天。

这不是大柴村第一次被全网围观的大型活动。2023年,全村人还一起凑出了一台“大柴村村晚”。临近年关,村民们拿出看家本领,唱歌、跳广场舞、扭秧歌、演魔术,结结实实地热闹了一把。

最动人的节目是村里的非遗技艺悠花灯。这是一项考验体力和技艺的表演。先需要人工用铁丝编织一个铁笼子,放上生铁和木炭,再用人力甩动,火花猛击到地上和墙上,碰撞出绚丽的火花。

这是以前村里过年时聚人心的招牌节目。它要花四五个小时做准备,选择上好的木炭,光是揉生铁,就要精壮的青年花上一个小时。壮士甩动花灯时,全村人在一旁喊起号子助威,寓意着对新年的祝福。

这个节目有十多年没在村里演过了。小炮子寻找到制作过悠花灯的村人,和他一起复现了这门老手艺。村晚的夜色下,看到老传统重新复活,全村的人兴奋又震撼,在闪动的火花下,他们一起大声喊起“加油”的号子。

“这是我第一次办大型活动,没想到老乡们这么积极配合,自发帮忙。”舞台设在村头的空地上,是村民贡献的,用的电,也是从村民家里拉的电线。更多村民自动充当志愿者,为来看村晚的外村人引路,招呼他们到自家停车。

图片

这样热闹的场景,让村民们想起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中期的光景。秋收之后,村里人闲着没事儿,在村里唱夜戏,演舞台剧,扭秧歌。一个漫长的冬天,全村人热热闹闹聚在一起,能看十几场戏。

2000年后,大柴村外出打工的青壮年越来越多,村子逐渐冷清了下来。

图片

小炮子也离开过大柴村。从学校毕业后,他在县城的工厂当过两年电工,生活枯燥,两点一线,圈在出租屋和工厂里。

“城市里的生活,是活着,在村里,才是生活。”小炮子也不习惯车水马龙的城市生活,那里没有浓厚的人情味。他想念无拘无束的村庄生活,碰到熟人问候一声“大娘吃饭了吗?”“嫂子干什么去了?”心里自在和舒坦。

回村后,他做包工头,带着村民给附近村镇盖屋子。重新回到村庄生活,又有了大把时间,他把镜头对准村里人,在快手上拍乡村剧情短视频,声响越来越大。

村里的老人开始主动闯进他的镜头。尤其当他们在城里的子女或孙辈在短视频里看到了他们,打来电话,“感觉就像上电视一样”。

村庄里的老年生活一直是孤寂的。有的老人连智能手机也不会玩,搬个凳子,在村口一坐就是一天。图片

小炮子想带更多老人玩儿,消解他们的孤独。一次,他灵机一动,想在村头进行一场农村版的《快乐向前冲》,道具就用农村常见的挖掘机。五六十岁的大爷大叔撸起袖子,积极闯关。上了岁数的老人,搬着小凳子,在一旁瞧热闹,看到“年轻人”闯关不成功,干着急,说自己如果年轻20岁也能去帮忙,“对老人的带动感很强”。

看到全村的老人们都跃跃欲试,小炮子想,或许可以举行一些上岁数的人也能参与的活动。不久后,他又组织了一次包饺子大赛。温情又日常的互动穿过屏幕,打动了很多人。

这些活动带给老人们久违的开心。一见到炮子,就问他,什么时候再弄个活动。他们习惯了镜头的陪伴,喜欢主动在直播间里发言,甚至像顽童一样,故意捉不到鱼,“做做效果”,逗逗网线那端的网友们。

图片

有了老人们的“撑腰”,小炮子的创作内容逐渐打开了边界,越来越丰富。这两年,他还在村里举办过一次秋收比赛,邀请来主播们下地干活。有人连拿铁锨都不会拿,“丑态”百出,老人们在一旁看着,笑的前仰后合。

冷清的大柴村重新变得热闹,大柴村的书记眉头也舒展了。他对小炮子说,“乡村要振兴,农民要高兴”。这句话被小炮子引为心声,他把它做成了横幅,挂在直播间里。

图片

大柴村的热闹穿过屏幕,“俘获”了无数快手老铁。在直播间里,他们经常刷着一句话,“宁要大柴一张床,不要上海一套房”。

图片

热心的粉丝,总爱给大柴村帮忙。小炮子直播在村里干活,一说缺啥了,总有附近的人热心送来,甚至有人隔着一两百公里,赶着送来混凝土和钢筋。这让小炮子想起小时候的秋收,村民们互相串门帮忙,东蹿西跑,在大雨落下前“抢救”下麦子。

“我的短视频和直播,让他们想起自己的老家。”这些老铁们也出身农村,有很深的对土地的回忆。他们在小炮子的镜头里返回了家乡。春天,他们跟着他下地播种,夏天下河摸鱼,秋天收麦打谷。到了冬天,小炮子扛回半头猪,和老人们一起包了顿热腾腾的饺子,手机前的网友们也觉得肠胃熨帖,心头暖和。

经常出现在大柴村宇宙的,还有小炮子接近80岁的爷爷奶奶。炮子的爷爷是盲人,日常的生活局限在村子里。在直播间里,爷爷奶奶遛弯、养鱼,甚至修水龙头的场景,都让粉丝们感觉亲切。看着小炮子帮村里的老人装网线,修手机,老铁们仿佛也遥遥地在云端尽了一份孝心。

这三年,每天平均最少有五个粉丝来大柴村造访,探望他们的“互联网家乡”。

“老乡”们还会郑重地拜访村里辈分最大的老人,“老奶奶”。“老奶奶”是小炮子直播间的常客,有一手烧农家菜的好手艺。老铁们跟着大柴村村民喊她“老奶奶”,因为“每个农村都有这样的老奶奶”。

被老铁们熟悉的另一位大柴村老人,是常在小炮子的直播间表演“三仙归洞”魔术的“农村手艺大师”。这位老人有一身戏法绝技,年轻时走街串村表演,半生漂泊,暮年才回了村里养老。小炮子把这位怀有秘技的老人请上了村晚的舞台。他的魔术没有繁复的道具,也不需要很大的舞台,呈现的只是一些土味的技巧。朴实的表演却赢得了很多共鸣。老铁们说,这让他们想起在庙会上看魔术戏法的童年时光。还有人说,“这个魔术比春晚上那些魔术更好看”。

听到小炮子转告的评价,老人眼泛泪光。

图片

回村五年,小炮子的生活越来越忙,也越发地充实。“自媒体创作是没有边界的。”对于小炮子,这五年的际遇,是和大柴村村民一起进行的创作。这让他感叹,真实的乡村生活记录,永远不缺乏观众。

关于短视频和直播,小炮子觉得这是一整套的创作形式,缺一不可。“短视频是引人注目的窗,直播间是需要探索的房间。不少人通过窗口,进了门,也就成了大柴村的电子村民。”

马上,小炮子将作为快手剧情垂类创作者代表,参加8月29日至31日在成都举办的“2025快手光合创作者大会”。

在那里,小炮子将要见到很多大柴村的“电子村民”,唠唠家常,说说心里话,聊聊大柴村的近况。这一幕,也将借由一个手机镜头,向大柴村村口的老人们直播。

小炮子和大柴村的走红,正说明了一根网线的作用,它可以打开更大的世界,它所连接的人类共通的情感,也没有边界。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相关知识

“千万工程”在杨凌
东海县白塔埠镇“茉莉花开”香满村 文化惠民筑同心
来了新村民,响堂村闲置空间“活了”
“俺们再也不怕猫爪草霉烂了”—信阳日报数字报刊
废柴上开出的致富花!看柞树如何帮助村民一年四季都收入满满!
梨树县大宽村:“花经济”赋能“香”村振兴
蒙阴县后里村深挖文化资源、绿色资源,打造“绿富美”乡村
野菰/俺们叫做芒花,芉花
他把北黄家庄村当成了“我家” ——省派沂水县诸葛镇北黄家庄村第一书记徐文峰工作纪实
钟祥柴湖镇“一枝花”产业绽放新业态

网址: 俺们大柴村,在快手上有1000万新村民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9112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春节花灯的传统文化,新闻动态,自
下一篇: 2025新春花灯梦幻大马戏(鄢陵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