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立秋:传统节气最完整的的由来和习俗

立秋:传统节气最完整的的由来和习俗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9-01 17:16

遇见秋天

秋日来袭,秋风微凉

秋季是暑热与凉寒交替的季节。《管子》曰:“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

进入秋季后,由夏季的多雨湿热过渡向秋季少雨干燥气候。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万物随阳气下沉而逐渐萧落。

秋季最明显的变化草木的叶子从繁茂的绿色到发黄,并开始落叶,庄稼则开始成熟。

立秋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

时节之由来

AUTUMN

叶落归秋

立秋,作为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自古以来便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天文意义。

它标志着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是自然界季节更迭的重要节点。立秋的来历,可以追溯至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和天文观察。

在古代,中国农民通过长期观察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和天文现象,发现每年当太阳到达黄经135°时,大约在农历的七月初或八月初,这一天便是立秋。

这一天,夏季的酷热逐渐消退,秋天的凉意开始显现,大地上的万物也悄然发生变化,从繁盛的夏日转入收获的秋季。

因此,立秋作为节气的名称,正是因为在这一天,人们能明显感受到秋意渐浓。

时节之习俗

立秋不仅是自然界的重要时刻,也是民间习俗丰富多彩的日子。不同地区的人们会根据当地的气候、物产和文化传统,举行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寄托着对丰收的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祭祀祖先

立秋是传统的祭祖日,许多地方会举行祭祀祖先的仪式。家人们会整理祖先墓地,焚香祭拜,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祝福。

同时,还会为祖先准备美食供品,以示思念和感恩之情。这种习俗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也加深了家族成员之间的情感纽带。

吃立秋糕

在立秋这一天,许多地区都有吃立秋糕的习俗。立秋糕是用糯米、红枣、莲子等食材制作而成的传统糕点,形状圆润,象征着团圆和丰收。

吃立秋糕的习俗,寓意着祈求来年食物丰收、家庭幸福。这一习俗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口腹之欲,更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

插秧节

在一些农村地区,立秋也是插秧的时节。插秧是指农民在水田里插种秧苗,为来年的丰收奠定基础。

在插秧节上,人们会祈求天气宜人,土地肥沃,希望庄稼长势喜人,收成丰收。这一习俗体现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丰收的渴望。

放秋令

放秋令是江南地区的一个传统习俗。在立秋这一天,人们会放风筝、放灯笼、放孔明灯等,用这些活动来祈求风调雨顺、收成丰收。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会举行龙船比赛等庆祝活动,吸引游客和当地居民前来观赏。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也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采摘水果

立秋是水果丰收的季节,很多地方的果园都会举办采摘活动。人们可以到果园里采摘新鲜的水果,品尝美味的水果,感受大自然的馈赠。

这也是很多家庭外出游玩的好时机,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

喝秋老虎汤

立秋后,虽然气温逐渐转凉,但南方地区仍有可能出现“秋老虎”天气,即炎热的天气。

因此,立秋时节,南方地区有些地方会有喝“秋老虎汤”的习俗,用辣椒等辛辣食材制成汤品,帮助人们消暑降温。这一习俗体现了人们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饮食习惯的智慧。

登高望远

立秋时节,气温适宜,正是出游的好时机。很多人会选择登高望远,登山赏景,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登高望远不仅锻炼了身体,也让人们心旷神怡,对新的季节充满期待。

时节之养生

AUTUMN

立秋后,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和空气湿度的降低,人体的生理机能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在立秋时节,注重养生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一些立秋养生的建议:

老人立秋养生

饮食方面:

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如银耳、百合、雪梨、蜂蜜等,以缓解秋燥对呼吸道的刺激。

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鱼肉、鸡肉、蛋类、豆类等,维持身体的营养需求。

控制盐分和油脂的摄入,预防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

起居方面:

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收敛阳气。

注意保暖,尤其是关节部位,防止秋风侵袭导致关节疼痛。

室内保持一定的湿度,可以使用加湿器,避免干燥引起呼吸道不适。

运动方面:

选择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身体疲劳。

运动时间宜在早晨或傍晚,避免中午高温时段。

情志方面: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悲秋情绪的产生,可以多参加社交活动,与朋友交流。

学会放松,通过冥想、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

孩子立秋养生

饮食方面:

保证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多喝水,防止秋燥引起口干舌燥、便秘等问题。

避免食用过多生冷食物,以防脾胃受寒。

起居方面: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

夜晚睡觉时要注意腹部保暖,防止着凉。

运动方面:

鼓励孩子多进行户外活动,如踢球、跳绳等,增强体质。

运动后及时更换汗湿的衣物,防止感冒。

预防疾病方面:

立秋后昼夜温差较大,要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预防肠道传染病。

总之,立秋时节老人和孩子的养生都要根据各自的身体特点,从饮食、起居、运动等多方面进行调整,以适应季节的变化,保持健康。

时节之寓意

AUTUMN

立秋,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尔雅》曰寒螿蝉,小而青紫者;马氏曰物生于暑者,其声变之矣。

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立秋”这天往往还处在中伏期间。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这天往往还处在中伏期间,也就是说,进入“立秋”节气并不代表气温就此下降。

时节之物候

AUTUMN

我国古代时间平均法节气将立秋分为三候,每5天为1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凉风至: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

白露降: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

寒蝉鸣: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依据天象变化划分:

我国传统的四季划分方法,是根据天象变化来划分,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

秋季是以立秋(斗指西南,太阳黄经135°)为始点,至立冬结束。其起始与结束,是天体运行的结果,与人为无涉。

依据气温变化划分:

现在划分四季常根据气温变化划分,采用的是近代学者张宝堃的“候平均气温”划分,按候平均气温法,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介于10℃-22℃之间算入秋。

据此,候平均温度从10℃以下稳定升到10℃以上时作为春季开始,从22℃以上稳定降到22℃以下作为秋季开始。这是近代从气温变化角度来划分四季的方法。

时节之谚语

AUTUMN

“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

“立秋”后下不下雨更忽视不得

“立秋有雨样样收,立秋无雨人人忧”

“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历来一半收”。

“秋不凉,籽不黄”,“立秋十天遍地黄”

“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结顶”

“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

“立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

“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

“七月立秋慢溜溜,六月立秋快加油”

“立秋拿住手,还收三五斗”

“头伏芝麻二伏豆,晚粟种到立秋后”

“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

“立秋种芝麻,老死不开花”

版权说明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仅做公益分享,若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觉得不错,请点【在看】↓↓↓

相关知识

立秋吃西瓜的由来 立秋吃什么
立秋祝福短信 立秋吃西瓜的由来
寒露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寒露节气的由来和习俗
饮食文化:立秋吃西瓜的由来
2020立秋为什么吃西瓜 立秋吃西瓜的由来
2024年8月7日是什么节气 2024年8月7日是立秋节气
立秋吃西瓜的由来
【节气里的大美中国】节气丨立秋: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关于冬至习俗 冬至节气有什么传统习俗
芒种节气习俗:芒种送花神祭祀仪式

网址: 立秋:传统节气最完整的的由来和习俗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9106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贵州苗族大年初三花树节,庆祝新春
下一篇: 捡到钱必须当天花掉吗 捡到钱要马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