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3
毛榆
毛榆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榆科榆属植物大果榆Ulmus macrocarpa Hance的种子经加工后的成品。
【原形态】
大果榆,又名:无姑(《尔雅》),山粉榆(《说文》),山榆(《广雅》),姑榆(《尔雅》郭璞注),迸榆、黄榆、扁榆、毛榆、柳榆。
落叶小乔木或灌木状,高15~30米。大枝斜向,开展,小枝淡黄褐色或带淡红褐色,有粗毛,枝上常有发达的木栓质翅。叶互生;叶柄长2~6毫米,密生短柔毛;叶片阔倒卵形,长5~9厘米,宽4~5厘米,先端突尖,基部狭,两边不对称或浅心形,边缘具钝单锯齿或重锯齿,两面粗糙,有粗毛。花5~9朵簇生,先叶开放;花大,长达15毫米,两性,花被4~5裂,绿色;雄蕊与花被片同数,花药大,带黄玫瑰色;雌蕊1,绿色,柱头2裂。翅果大形,倒卵形成近卵形,长2.5~3.5厘米,宽2~3厘米,全部有毛,有短柄。种子位于翅果中部。花期春季。
【生境分布】
生长于山地、山麓及岩石地。分布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等地。主产山西、河北。东北各地亦产。
【制法】
夏季当大果榆的果实成熟时采下,晒干,搓去膜翅,取出种子。将种子55斤浸入水中,待发酵后,加入家榆树皮面10斤,红土30斤,菊花末5斤,加适量温开水混合均匀,如糊状,放板上摊平约四分厚,切约2寸方块晒干,即为成品。亦可在农历4~5月采实取仁。用种子60%、异叶败酱20%,家榆树皮10%,灶心土10%,混合制成扁平方形,置于日光下晒干即成。
性味
苦辛,温。
性状
药材呈扁平方块状。表面棕黄色或棕褐色,有多数孔洞和孔隙,杂有多数纤维及种子。质地松脆而粗糙,易起层剥离。具特异的恶骚臭气。
毛榆的效果
功效
榆科榆属植物大果榆的种子经加工后的成品。 主治虫积腹痛。小儿疳泻、冷痢,疥癣,恶疮。
经脉
入脾经、胃经
主治
杀虫,消积。治虫积腹痛,小儿疳泻、冷痢,疥癣,恶疮。
①《本经》:主五内邪气,散皮肤骨节中淫淫温行毒,去三虫,化食。 ②《别录》:逐寸白,散肠中嗢嗢喘息。 ③《药性论》:能主积冷气,心腹癥痛,除肌肤节中风淫淫如虫行。 ④孟诜:治热疮,捣和猪脂涂。又和白蜜治湿癣。和沙牛酪疗一切疮。长食治五痔。 ⑤《食疗本草》:散腹中气痛。又和马酪可治癣。又杀中恶虫毒。 ⑥《海药本草》:治冷痢心气,杀虫止痛。又治妇人子宫风虚,孩子疳泻。 ⑦《日华子本草》:治肠风痔漏,恶疮疥癣。 ⑧《医林纂要》:泻肺法风湿,燥脾消寒食,治疸黄,杀虫去蛔。 ⑨《中国药植图鉴》:祛痰利尿。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注意禁忌
脾胃虚弱者慎服。
①《海药本草》:得诃子、豆蔻良。 ②《本草从新》:脾胃虚者,虽有积,勿概投。 ③《得配本草》:脾、肺燥热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