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初中语文《丁香结》学历案.pdf

初中语文《丁香结》学历案.pdf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9-01 11:27

六年级上册第2学历案

课题《丁香结》设计者语文组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了解文学常识。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

课标要求

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欣赏文学作品,理解文章写法,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

1.了解宗璞的文学常识,积累重点词语。

2.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品味精彩语句,感受作者寄寓在丁香中

学习目标的情感。

3.体会作品情景交融、多用修辞、动静结合、移步换景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

想感情。

完成活动一,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目标一)

完成活动二,整体感知,疏通文意。(目标二)

评价任务

完成活动三,赏析句子,寻景色之美(目标一、二)

完成活动四,分析方法,寻人情之美。(目标二、三)

学习过程

资源与建议

一、课前三分钟交流:

丁香花开,花香浓郁!丁香花又名百结、情客、龙梢子等,因花筒细长如钉且香

而得名。丁香花花繁色丽、淡紫色、白色的花,团团簇簇,如同繁星灿烂,绽放

枝头。丁香花花开繁茂,花香浓烈,有着天国之花“”的称号,花香随风摇曳,芳香

四溢,沁人心脾。

二、资料链接:

丁香唐杜甫

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

深栽小斋后,庶近幽人占。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

活动一:读准字音,读出感情。(10分钟)

1、自由朗读课文,结合工具书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积累在下面的区域。

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重音,准确停顿;声情并茂,读出感情和气势;读出文章的境界

和精神内涵。重点字词积累(要求:标注读音、规范书写)

朦胧()斗室()参差()缀()窥()笨拙()

单薄()愁怨()

2、小组内朗读,纠正读音。

3、男女分读,比较。

4、个别同学展示,其他同学评价。

活动二:整体感知,疏通文意。(5分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说说丁香结指的是什么?

2.小组讨论,这篇课文作者写了哪四幅丁香图?

3.思考课文分为哪几部分,根据每一部分的意思,小组讨论全文的层次划分。

活动三:寻景色之美(10分钟)

1城里街旁,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枝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

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好在哪里?

7.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

的潇洒,紫的朦胧。说一说,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呢?

8.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

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

片莹白……(莹白:代指丁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9.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

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简单赏析一下“照耀”的表达效果。

活动四:寻人情之美(10分钟)

1.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古人对丁香寄寓着怎样的

情感?怎样理解作者引用的古人的诗句,引用它有什么作用?

2.雨中丁香具有怎样的特点?想象画面。

3.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

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外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注在一

起。这句话运用了几种修辞手法?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

4.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

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

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说说作者为什么把丁

香花喻为“丁香结”?

5.每个人一辈子都

相关知识

以个性化阅读,浇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花
丁香结阅读答案
《丁香结》读后感(精选20篇)
2《丁香结》 教学设计
2024年丁香结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丁香结》预习、学习、课文全解
《丁香结》PPT课件下载
《丁香结》(第二课时)教学点评
丁香结有什么颜色
《丁香结》教学设计——老百晓在线

网址: 初中语文《丁香结》学历案.pdf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9007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
下一篇: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丁香结》课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