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医学研究与教育

医学研究与教育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9-01 09:39

2025年 第4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5-06-25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新型肥胖指标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分析陈曼玉,侯奥飞,刘丹2025, 42(3): 8-15. DOI: 10.3969/j.issn.1674-490X.2025.03.002摘要( 61 )  PDF (499KB)( 16 )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新型肥胖指标,如脂质蓄积指数(lipid accumulation product, LAP)、身体圆度指数(body roundness index, BRI)、内脏脂肪指数(visceral adiposity index, VAI),与2型糖尿病肾病(type 2 diabetes nephropathy, T2DN)的关系,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以承德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收集297例病例为基础,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新型肥胖指标与T2DN的关联性。结果 本研究共有297例患者被纳入。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RI、LAP、VAI与T2DN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调整混杂因素后,BRI与T2DN呈正相关(OR=3.121,95%CI=1.877~5.190)。结论 BRI是T2DN的独立危险因素。

易水学派研究

中医药学

张锡纯《内经》诠释模式探析李远,李依凡,邢娜,张莉2025, 42(3): 37-43. DOI: 10.3969/j.issn.1674-490X.2025.03.006摘要( 71 )  PDF (433KB)( 3 )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诠释《内经》是推动中医学发展的重要动力,近代以来,《内经》研究逐渐用西医的思维模式、方法和概念进行西化的推定。中医大家张锡纯文明互鉴,融汇中西医学,着力诠释中医经典,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隐含着张锡纯独特的《内经》诠释模式,主要包括:汇通释名,结合中西医诠释《内经》概念;圆融释理,以气化为枢,贯通中西医,诠释《内经》有关医理,并提出中医气化的基本规律;临证释病,结合临床案例实践性诠释《内经》。张锡纯对《内经》的诠释模式为当代《内经》诠释体系构建提供重要借鉴。

护理学

基于跨理论模型冠心病二级预防同质化护理方案的构建罗瑜,蒋谷芬,何花,戴想荣,熊向晖,陈红涛2025, 42(3): 44-54. DOI: 10.3969/j.issn.1674-490X.2025.03.007摘要( 50 )  PDF (577KB)( 7 )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目的 基于跨理论模型,构建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同质化护理方案。方法 以跨理论模型为指导,在文献研究、病例回顾、半结构式访谈的基础上拟定护理方案初稿。采用目的抽样法,对湖南省、广东省、四川省、湖北省及重庆市5个省(直辖市)的20名心血管内科医疗和护理专家进行函询。根据专家建议及课题组成员讨论,对方案进行修订,形成正式稿。结果 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积极性高。两轮函询条目重要性和可行性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18、0.228和0.112、0.150(P<0.01)。最终构建的护理方案包括5个一级条目,15个二级条目,33个三级条目。结论 基于跨理论模型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同质化护理方案具有可靠性、科学性、实用性,且方案将中医护理融入其中,使中医护理成为冠心病患者居家康复的重要措施。该方案为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负性情绪,促进疾病康复,提供新的思路与参考。

ICU护士对谵妄患者管理困难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叶银生,李超群2025, 42(3): 55-62. DOI: 10.3969/j.issn.1674-490X.2025.03.008摘要( 50 )  PDF (474KB)( 3 )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目的 调查分析ICU护士对谵妄患者管理困难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4年5—9月,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84名ICU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ICU护士谵妄护理态度问卷、护士组织支持感量表、谵妄护理压力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ICU护士谵妄管理困难得分为(54.17±8.54)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护士自身因素中的ICU工作年限、是否为专科护士、谵妄护理态度和管理因素中的是否接受过谵妄培训以及情感性支持是谵妄患者管理困难程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ICU护士管理谵妄患者时普遍存在困难。护理管理者可实施针对性的培训和支持干预措施,为ICU护士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以降低ICU护士谵妄管理压力,进而改善ICU护士对谵妄患者的管理。

教育教学

新医科视域下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的学科融合式教学改革靳祎,王怀颖,邸科前,刘莉,周国强2025, 42(3): 63-73. DOI: 10.3969/j.issn.1674-490X.2025.03.009摘要( 102 )  PDF (1306KB)( 53 )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在新医科建设背景下,传统课程教学存在新医科理念淡薄、教学内容陈旧、学科交叉难、教学方法传统、评价方式单一、忽略学生跨学科素养与创新能力培养等问题,无法适应新时代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的需求。为此,生物化学教学团队从跨学科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形成以项目式学习和过程性评价为驱动,“专思-学科-科教-产教-专创”五融合,即“双驱五融”的学科融合式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这一改革实践为培养新时代的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思路。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在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李翔,梁杰,陈晓云,黎炜力,刘翔2025, 42(3): 74-80. DOI: 10.3969/j.issn.1674-490X.2025.03.010摘要( 60 )  PDF (543KB)( 26 )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计量指标

针对医学生病史采集教学存在的时间场地受限、教学资源制约、临床思维培养不足等问题,将虚拟仿真技术引入病史采集实践教学。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基于虚拟现实、人机交互和网络通信等技术,构建了基于虚拟标准化病人的临床病史采集思维训练教学系统,推广应用于病史采集教学中。实施效果表明,临床病史采集思维训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实践型和应用型医学专业人才指明方向。

相关知识

医学研究方法与技术
浅谈循证医学与现代中医药研究
“AI+教育”时代背景下医学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现状与改革趋势
医学真菌研究的前沿及热点
关于举办苏州医学院《医学人文教育实践》课程之 第七届医学人文竞赛活动的通知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
生物技术医学与人文社会医学是医学的一枝两花
清明祭奠“大体老师”:广西中医药大学的生动医学生命教育
替代与补充医学
关于图书馆开通试用ProQuest健康与医学系列数据库的通知

网址: 医学研究与教育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8959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天津大学副校长、医学部执行主任明
下一篇: “AI+医学教育”,交医探索新医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