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园林花镜植物配置

园林花镜植物配置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8-31 13:15
            植物的合理配置是花境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植物配置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不仅要求设计者考虑到植物的生态条件,还要兼顾它的观赏特性;既要考虑到植物的自身美,又要顾及到植物之间的组合美以及植物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美,同时还不能忽视具体栽植地点的各种条件。一个完美的花境要做到植物生长茂盛,花色品种丰富,配置合理,植物不仅在空间上有高低错落的层次感,而且在时间上花期连贯,形成不同的季相景观。

  在对花境植物进行配置时,设计者要在充分了解各种植物的形态特征与生活习性的基础上,着重考虑以下几个要素:

  1.色彩

  对于任何一个花境来说,色彩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甚至可以说色彩在花境中是吸引人们视线的第一要素!色彩可以决定一个花境的基调,因此设计者必需充分了解色彩和视觉的特点,才能在花境设计和应用上运用自如。各种颜色有各自的色相特点,颜色对视觉在空间属性的大小、轻重和远近的作用,以及颜色对人们情感和心态的感受作用,在花境设计和应用中都是十分重要的[1]。冷色系与暖色系的应用可以通过视觉改善人们的心理感受,暖色系引人注目,有向前和接近感,令人目光久留(图1);而冷色系容易分散人的视线,产生后退及距离感,使空间显得开阔。

  在色彩的搭配上,通常采用以下组合方式:

  1.1 相似色或同色系法

  即相近颜色的组合,利用色轮中相邻的两种颜色进行配置。如黄色与橙色、蓝色和紫色等(图2);也包括同一色相内深浅程度不同的颜色组合。相似色的使用可以达到一种精致的、近乎水彩画的效果,给人以宁静、安详的感觉。这种方法由于在色相、明度和纯度上比较接近,因此容易取得协调。但是在应用时要注意各颜色之间不能太接近,以免给人过于单调之感。配置的技巧是可以在其中种植一些具有蓝色或银灰色叶片的植物进行调节和过渡。

  1.2 互补色或对比色搭配法

  即互为补色的色彩组合,利用色轮中距离最远的两种颜色进行配置。这种组合由于色相、明度等差异大,对比强烈,能够制造出明亮、眩目的效果,因而更容易吸引人们的视线。如常用的有黄色和蓝色(图3)、橙色与紫色等,强烈的对比能制造欢快、热烈的气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果觉得同一色系的颜色有些乏味,可以在其中点缀一些对比色来提高亮点,如在蓝紫色的花境中加入一点明黄或樱桃红色;或者在一个红色、紫色和黄色的组合中加入一点橙色的花卉,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3 混合色搭配法

  即多种颜色混合在一起形成混色花境,这是最常应用的形式。这种花境具有鲜艳的色彩和热烈的气氛,比较容易受人喜爱,也给予了设计者广泛的创意空间。(图4)在配置时,通常相邻的植物尽量选用色相差别较大的颜色,以免靠色;如果难以避免,可以用一些银灰色的观叶植物或者观赏草类植物进行过渡和协调。对于面积较小的花境,不宜使用过多的色彩,否则易产生杂乱感。

  从视觉效果来看,通常以暖色系作背景时会令前面的物体显得比实际体积要小;而冷色系则会产生距离感,作为背景可以突出前面的物体,特别是蓝色和紫色可作为明亮色彩花卉的绝好背景。以白色作背景可以对其它颜色起到衬托作用。将较浅色调的植物种植在前面,较深色调的种植在后面,可以增加景深感,令人感到空间宽敞,这种方式在面积较小的空间进行植物配置时特别适用。[2]

  并不是只有花朵才能制造出美丽的景色,许多植物的叶片同样能够营造出独特的景致。因此,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忽视叶片颜色的作用。虽然多数植物的叶片都是绿色的,但是绿色也分为很多种:黄绿色、蓝绿色、墨绿色、橄榄绿色等等;此外,叶片还有很多其它颜色:红色、紫色、黄色、金色、灰色、白色、蓝色以及多种混合的颜色和花纹。由于叶片具有这么多种颜色,因此在配置时要考虑相邻植物之间叶片与花色的协调。例如蒿Artemisia、雪叶莲Senecio、绵毛水苏Stachy等,其银色或灰色的叶片与蓝色或红色的花朵搭配起来十分和谐,是一种绝妙的组合。而一些叶片具有混合色彩的植物,如花叶美人蕉Canna、花叶玉簪Hosta等,其叶片具有鲜艳、亮丽的花纹,如果将其少量点缀在绿色植物作背景的花境中,将会成为观赏者目光的焦点。此外一些看似普通的观叶植物,如:金叶甘薯Ipomoea和彩叶草Coleus等,不仅观赏期长,而且养护管理简便,无论是组团还是作为色彩强烈植物间的过渡都很适宜,因此也是花境中优秀的和常用的植物材料。

相关知识

花镜植物 配置
花镜植物配置表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花镜设计探析
花镜设计加小区植物配置ppt课件
广州花镜植物配置应用指南.pdf
解析花镜的植物材料选择与配置
花镜植物配置表.doc
园林花镜植物配置
园林花镜景观的特点有哪些
花坛、花镜的布置及花卉配置形式

网址: 园林花镜植物配置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8598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观花树种被看好,将迎“热销”浪潮
下一篇: 2024年中国七叶莲行业发展趋势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