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月经周期激素变化规律

月经周期激素变化规律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8-31 00:26

  月经周期激素变化规律,在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生成激素的协同作用下,卵巢中卵泡逐渐发育成熟,并产生雌激素,使子宫内膜发生增生期变化。卵泡发育成熟后,体内雌激素出现第一个高峰。

月经周期激素变化规律

  对很多女性来说,她们关心自己的身体,但是对很多东西,却并不了解,就拿最常见的月经来说,很多女性只知道来月经的原因,但是具体却说不上来,因此,了解月经周期激素是怎样变化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那么月经周期的激素是怎么变化的呢?

  要知道,在排卵后14天左右,黄体萎缩,停止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此时子宫内膜中的血管收缩,内膜坏死而脱落,引起出血,形成月经。

  正常月经周期血液内激素的变化与卵巢、子宫内膜的关系如下:在前一月经周期黄体萎缩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量随之下降,解除了对下丘脑及垂体的抑制。下丘脑产生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垂体门静脉系统进入垂体前叶,促使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生成激素的分泌及释放。在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生成激素的协同作用下,卵巢中卵泡逐渐发育成熟,并产生雌激素,使子宫内膜发生增生期变化。卵泡发育成熟后,体内雌激素出现第一个高峰。

  雌激素分泌量增多,对下丘脑、垂体产生反馈作用,抑制促卵泡激素的产生,促进促黄体生成激素分泌增多,出现促黄体生成激素峰,触发了排卵。排卵后,雌激素水平暂时降低,随后又出现第二个较低的高峰。 黄体分泌的大量雌激素和孕激素,通过负反馈作用,抑制下丘脑、垂体,使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生成激素分泌减少,黄体开始萎缩。黄体萎缩后,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随之下降,子宫内膜得不到性激素的支持,发生坏死、脱落而月经来潮。黄体萎缩后,也解除了对下丘脑、垂体的抑制,使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再分泌,而开始了另一个月经周期。

  经期结束之后的10天中,是体内雌性激素分泌景旺盛的时期,也是肌肤新陈代谢最快速、吸收养分最好的时候,不妨抓紧这10天,给予肌肤更深层的滋润。

来月经肚子疼怎么办

  一旦发生痛经,一不要惊慌紧张,二必须找医生诊治。自己则要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生活要有规律,做到劳逸结合,加强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月经期注意保暖,不要做剧烈的运动,不要用冷水洗浴和游泳;消除对月经的恐惧心理,放松情绪。发生痛经时,可用热水袋敷腹部,喝点红糖姜水,或适当服用止痛药。严重的痛经,一定要去医院进行诊治。

  中医治疗方法

  传统医学根据不同症候,素质差异,经期调血止痛以治标,平时辨证求因以治本,使气顺血和,经血流畅,其痛自愈。

  治气滞血瘀性痛经

  处方:丹参9克,当归7克,生蒲黄、乌药各6克,五灵脂、香附、白芍、桃仁各5克,川芎3.5克,肉桂3克。

  用法:药研细末,经前3天每服10克。日1次,红糖下水,经后停服。

  疗效:服用1-2疗程,有效率达100%,去医院看看比较好。

精彩推荐:

相关知识

月经激素变化规律图
女性月经周期性激素变化图解,不同周期数值差异显著
月经周期
揭秘月经周期:简单图解带你了解女性身体奇妙规律
月经周期(科普教学读物)
女性一个月性激素变化曲线图,不同周期数值大不同
男女生都应该知道的月经周期图,学会了有妙用
Nature子刊:解密月经周期——女性心情的“晴雨表”
发情和月经周期之间的差异
女性一个月激素曲线图

网址: 月经周期激素变化规律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8367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情人节织女月经图模板
下一篇: 重要的月经周期跟踪与记录.ppt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