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Analysis on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of flower culture in Geyuan Garden

Analysis on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of flower culture in Geyuan Garden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8-30 18:50

引言

揚州千年不變的魅力在于她的月魄花魂,從宋代陳造的“遍賞揚州百種花”,到清代鄭板橋的“十裏栽花算種田”,揚州城無時不飛花。個園是中國江南私家園林的杰出代表,揚州主要的旅游資源,管理者逐步探索將其園林中豐富的花文化資源與旅游緊密結合,以文化帶旅游,以旅游促文化,推動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花文化是指人們在社會發展過程中,以花卉爲主題或對象創造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總稱,花文化與旅游相融合,構成了花卉旅游的核心競爭力。筆者通過分析個園內花文化豐富的表現形式及花旅融合的探索舉措,旨在爲進一步推動花文化旅游産業的發展作些許思考。

1 個園花文化的表現形式

園林花木是中國古典園林的主要因素之一,爲古典園林創造了宛若天成的自然生境,是營建奪人心魄的自然之美與藝術之美的重要物質材料,中國文人將花木的自然美與人文意識形態融合在一起,將自身追求的生活態度和人格品性寄托在花木之上,花與文學相互輝映,故花木植物不僅僅承擔景觀構建功能,還具有意境營造、文化展示等功能,在園林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個園的植物色彩以綠爲主要基調,遍植竹子,配置花木,園主通過花木在不同季節的色彩對比變化,使人體會色彩的魅力季相變化之美,承載著濃厚的花文化底蘊。

1.1 花木配植的藝術特徵

個園竹爲主景,幽篁滿園,密筱成片,雖以竹爲主,但配植花木顧四季景觀效果,以烘托四季假山,其可謂“園之中,珍卉叢生,隨候异色”、“冬青夏彩,玉潤碧鮮”,四季有景,處處有花。

春景用剛竹搭配笋石,似雨後春笋,帶來春的氣息,但個園的春天從不止于翠竹的清幽,紅梅、紫玉蘭、白玉蘭競相綻放,春風拂過黃馨,牡丹芍藥芳華初綻,拉開春的序幕;海棠花姿搖曳,丁香花淡雅素妝,壽星桃妖嬈嫵媚,杜鵑斑斕多彩,晚櫻花開絢爛,春意愈濃,春光滿園;“一蒂千花白玉團”的木綉球清麗脫俗,如玉似雪,極爲可愛,此花開盡,春也規圓。夏景以水池展開,池內栽植睡蓮,競艶盛放,紅魚穿行,豐富了水面層次;池旁兩株廣玉蘭均一百多年樹齡,樹幹端正雄偉,花開形似荷花,優雅淡潔;夏山上紫藤花輕輕低垂,寓意著紫氣東來;深藏紫薇幾株,或粉紅、粉紫還有粉白,自夏吐艶;淩霄花漫上白墻黛瓦,一隻只橘紅色小喇叭在夏日裏張揚,備受游客喜愛。秋山植物配置以秋色樹種爲對象,秋山周圍種植有古柏、黑松,紅楓、青楓穿插秋山其中,點綴其間,楓葉鮮紅,在蒼翠的樹木掩映下,更是醒目,黃石丹楓,倍增秋色;個園多栽金桂和銀桂,秋意鬱濃,只餘花香空中飄逸。冬景以竹、梅爲主要對象,代表的是中國傳統的傲立風雪的君子品格,南天竹枝葉火紅,素心臘梅傲雪怒放,花香襲人,與雪石的寒冷相得益彰。

1.2 花木精神的文化意蘊

古典園林賞花,不僅欣賞花的顔色、姿容,更是欣賞花中蘊含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花在人類生活中經歷了從客觀物質的供給到主觀情感的慰藉,內涵不斷豐富,成爲文學中的常見意象及咏物詩中的重要題材。

個園竹子姿態清雅,色碧如玉,且“正直、虛心、清高、有氣節”,賦予竹擁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文人墨客歷來愛竹、栽竹、賞竹,植竹造園。揚州個園,以竹爲名,彰顯園主黃至筠對竹子的狂愛之情,《個園記》中記載“主人性愛竹。蓋以竹本固,君子見其本,則思樹德之先沃其根;竹心虛,君子觀其心,則思應用之務宏其量。至夫體直而節貞,則立身砥行之攸系者,實大且遠”。竹子是個園內重要的觀賞植物,也是個園具有的特色竹文化景觀。

名園有古香,蘭花爲“王者之香”,與中國傳統文化結下不解之緣。古有孔子咏蘭,“芝蘭生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爲窮困而改節”;屈原佩蘭,在《離騷》、《九歌》、《九章》許多詩篇中,都寫到自已如何滋蘭、佩蘭、紉蘭、搴蘭、刈蘭;王羲之摹蘭,蘭葉清翠欲滴、素靜整潔、疏密相宜、流暢飄逸給了他書法體勢方面的啓示;鄭板橋畫蘭,蘭竹石入畫,“一竹一蘭一石,有節有香有骨”。在個園蘭苑內,蘭花們揚揚其香,芬芳洋溢,向游客盡情展示其優美形態、文化品格與精神情懷,傳播蘭文化。

個園除了以竹蘭文化爲主,其餘花木也承載著許多文化內涵和情感因素,梅花淩寒開放,雅麗幽香,是花、香、態俱美的傳統名貴花木,“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其堅忍不拔的意志、清高脫俗的品質、淩霜傲雪的勇氣爲文人墨客所稱頌;荷花姿態端莊、清香淡雅,曹植在《洛神賦》裏稱贊荷花“覽百卉之英姿,無斯花之獨靈”,周敦頤在《愛蓮說》裏稱贊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把荷花比德爲君子,象徵園主的潔身自好;芍藥色澤華麗,姿容綽約,名動古今,更有“金帶纏腰成花瑞,風流占盡廣陵春”的祥瑞之兆,是揚州百姓眼裏的文化象徵;桂花清可絕塵,濃能遠溢,蟾宮摘桂更是崇文尚教的揚州人家最理想的精神寄托;園內種植桂花、玉蘭、海棠、牡丹,寓意“金玉滿堂春富貴”,更顯園主雄厚的財力。

2 個園花文化傳承與發展的路徑

中國人自古便有養花、用花、賞花、食花的習慣,歷經千年形成的花卉情結中飽含了中國人對生活的熱愛。個園依托豐富的花文化資源,活化利用,積極傳承,發展花文化旅游産業,全面提升花文化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

2.1 加强花文化內涵的挖掘展示

個園依托歷史名園花文化內涵,建立個園“蘭苑”,集中展示蘭、竹、石系列盆景,將揚派盆景、園林造景等傳統文化意象與蘭花色清、氣清、神清的氣質相融合,打造獨屬于個園的賞蘭佳地,配以蘭花養護知識、蘭文化宣傳圖文資料,宣傳、推廣個園蘭文化成果;建立竹文化展示館,深挖竹文化內涵,以圖文資料和實物的形式向游客展示揚州竹文化,凸顯特色竹品種資源優勢。

每年的七八月舉辦荷花展(

圖1

),結合盆景、叠石等元素,將精品荷花與古典幾架、玲瓏湖石組圖,與亭榭、湖水巧妙融糅,自然成趣,彰顯私家園林的韵味,豐富園區夏季色彩,獲得良好的社會反響。

2.2 提升花文化景觀的綜合實力

欣賞花卉景觀是花卉旅游的基礎內容,個園管理處定期對園內花壇植株進行更新,根據不同主題及季節情况,高標準做好四季主題花卉布置工作,盡可能品種豐富、花色艶麗,改善個園“綠肥紅瘦”的景觀現狀,增加景觀多樣性,讓當季主題花卉植物直觀展示時間流動賦予自然的美,做到花容常駐。

《花境》中說,園林中花木的運用,當“因其質之高下,隨其花之氣候,配其色之深淺,多方巧搭,雖藥苗野卉,皆可點綴姿容以補園林之不足,使四時有不謝之花,方不愧爲名園二字。”近幾年,管理處綠化工作者更是加强對各類草本花卉的應用研究,創新思想理念,糅合東方文化和西方美學,將花境藝術手法西爲中用,根據植株外形、花色花期、季相變化、色彩對比等對植物種類進行合理搭配組合,依托園林建築物、骨架植物、景石等,營造形式靈活、層次豐富、觀賞效果極佳的花境小品(

圖2

),“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豐富古典園林景觀花文化內涵,游客常常駐足觀賞,不舍離去。

2.3 凸顯花文化旅游的品牌特色

將花卉與節事活動聯繫起來是現在花卉資源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自2013年起,每逢烟花三月,個園管理處圍繞個園竹文化特色舉辦“竹文化節”(

圖3

),通過畫展展示、攝影比賽、文藝匯演、竹文化講堂及竹美食鑒賞等精彩的主題活動,展示個園竹文化的風采。

提供花文化研學游(

圖4

)個性化定制服務,以親子活動的形式增强賞花活動與市民的互動性,將游園方式由傳統的走馬觀花向深入體驗、保護宣傳的方向引導,形成人人爭做花文化傳播者的新風尚。

推出以竹文化廉政教育爲主的幹部職工現場教育培訓6大精品綫路,建立“竹文化廉政教育基地”,開闢竹文化融合廉政建設的新發展模式,使廣大游客市民在游園看竹賞花陶冶情操的同時受到精神文明的教育啓發。

2.4 積聚花文化傳播的强大力量

積極承擔宣傳弘揚花文化的職責,通過微信、微博、抖音等平臺,發布生動形象的圖文視頻,對個園花情預告及花文化産業進行宣傳推廣;通過網絡直播,實現綫上游園,聚集人氣,擴大品牌影響力;通過綫下推介會,吸引更多團隊游客前來參觀游覽。舉辦印象“個園”等主題攝影大賽活動,徵集優秀攝影作品,進行評比與展出,提升個園知名度,增强游客參與感,推廣個園花文化。

2.5 豐富花文化産品的營銷策略

以花文化産業建設爲核心主導,結合旅游資源綜合開發,以花爲媒,積極開拓“竹”、“蘭”、“蓮”等文化産品市場,將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爲商品優勢。結合當地特色,從事花文化産品的開發、銷售,形成了花文化主題鮮明的特色工藝品和紀念品設計、生産、銷售等産品鏈和産業鏈。如竹制書簽、竹葉茶、蘭花、竹蘭石盆景等花文化衍生産品,以展促銷,實現花文化産業與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生産效益的完美融合。

3 花旅融合背景下個園花文化發展新模式

花文化旅游是以花和花文化爲主題的新型旅游活動方式,但“花無百日紅”,賞花避免不了花期的時間限制,個園管理處依托花局裏文化街區的資源優勢,打破傳統的傳承方式,以花爲媒聚人氣,强旅興文蓄優勢,打造夜間文旅項目—“個中夜趣,問花局裏”,實現個園.花局裏花文化旅游産業新發展。

3.1 個園.花局裏花文化旅游産業的發展歷史

個園管理處于2008年實施個園東擴工程項目,建設一文化休閑旅游街區,取名花局裏,自此形成了“南宅、東市,北園”的旅游發展格局,也爲個園深挖花文化內涵,創新旅游新業態提供了更爲有力地場所條件。花局裏街區曾是揚州百年老店富春花局栽培花木之地,原名富春花園,至今仍經營有富春花園茶社。在建設之初,管理處就意在將其打造爲用來開發、復興傳統花文化活動場所,故名裏帶“花”,配植祥瑞觀賞系列如蘭、桂、紫薇、玉蘭,兼顧春夏秋冬四季花卉常開不敗。

2013年管理處實施花局裏垂直綠化景觀提升工程,合理利用現有建築資源,將空懸式栽植與傳統栽植方式結合,喬、灌、藤、花草相結合,打造立體複合式綠化(

圖5

),補償因建築占用的綠地,軟化硬性綫條,美化生態環境,提高環境效益,努力打造揚城首個“空中花園”街區。

2023年,管理處投資25萬元,新增“松濤石韵”(

圖6

)、“淘氣約局”“莫奈花園”等景觀節點,利用園林湖石、特色陶罐進行創意花境布置,增添休憩座椅,進一步營造溫馨和諧、浪漫休閑的街區氛圍,幷積極發展“夜經濟”,“圈粉”年輕人,提升花局裏的環境品牌效應。

3.2 個園.花局裏花文化旅游産業的發展舉措

個園管理處積極探索花旅融合,發展夜間文旅新業態,通過“光影演繹+潮流玩法”擴展“賞花經濟”內涵,將花文化滲透到旅游元素中,力圖將花局裏文化休閑街區打造爲花城揚州和揚州花俗、花景觀、花風情的代表和象徵。

3.2.1 光影演繹與花景觀展示

管理處將花元素融入到曼妙的光影世界中(

圖7

),以“花”爲形象代言,給游客打造初遇花語、芍語迎賓、蝶花疏影、繁花飛絮、老城識花等有品質、有內容、有記憶點的拍照打卡點。花局裏入口處,以兩側建築立面爲肌理點題“花”,將花以自然生態的方式置放在磚瓦墻上,不經意間的花海互動觸碰,整一幅唯美畫境,塑造了花局裏的門戶形象;貼合原生景區業態,以四相簪花典故爲文脉,利用“金帶圍”芍藥花經典形象與座落在街區的揚州知名早茶企業金帶圍呼應,爲游客提供良好的視覺牽引,加深游客對芍藥花文化的認知;在中心花園區域放置蝴蝶小品若干,配以霧森和光影,渲染出雲霧繚繞的氛圍,蝴蝶在花叢中起舞,給人創造浪漫花海沉浸式體驗,夢一場心花怒放,夢幻聯動;繁花似錦,水杉林中綿延的花朵們盛放,給人以瑰麗多姿芬芳搖曳的聯想和美感,以花爲媒介,光影爲實况手段,營造多維的空間氛圍感和神秘感,讓花主題投影休憩打卡空間(

圖8

)更具浪漫之情。

利用聲、光、味打造夜間花局裏環境氛圍,運用各種色彩的投影燈、圖案燈以及染色燈,體現植物的輪廓和姿態;選擇香味濃郁的植物沿途點綴;設計製作有聲園林小品,使藤影、花香和水聲實現有機的統一,體現出夜間花局裏的詩意文化,呈現出“夜市千燈照碧雲”的生動景象。虛實變化,建築的獨特造型和花木的虛實變化,通過光的藝術演繹,讓“花”遍布大街小巷,進一步提升了花局裏文化休閑街區的夜晚形象。

3.2.2 潮流玩法與花文化傳播

2023年花局裏夏季“花式”沉浸式游園會,結合當下潮流時尚,成功打造國潮風“約局式”主題集市(

圖9

),以花爲媒,在街區內設置景觀小品、燈光投影、NPC互動,設置花間畫局、花弄詩局、花香書局、花醉酒局等,在不同點位與游客進行互動。主打“花”美學,邀請非遺傳承大師面對游客開展通草花、絨花以及多寶簪花等手工互動活動,宣傳及傳承花文化。主打“花”色休閑美食,個園鹽商菜館推出夏日盛宴“荷花宴”,以荷花、荷葉、藕節、蓮子等爲原料,精心調製特色淮揚風味,供遠道而來的游客品味,實現食花文化和插花藝術結合。主打“花”情懷,利用戲臺大屏播放《花木蘭》、《花與愛麗絲》等主題老電影;開展飛花令游戲,旨在通過豐富多彩的花文化體驗活動,讓游客在觀光購物的同時,感受揚州別樣的烟火氣,刺激人內心的情感發展,讓花在文化藝術層面得到更好的傳播和發展,打造集空間游玩、沉浸互動、文化社交休閑等爲一體的花會。

管理處還以個園內具有人格象徵的傳統花木爲依托,邀請11位漢服KOL扮演芍藥、蘭花、瓊花、丁香、海棠、綉球、薔薇、睡蓮、桂花、水仙、臘梅幾位花局仙子,在2023個園.花局裏沉浸式主題夜游嘉年華現場登場亮相,女性人物形象負載豐富的審美文化,流光溢彩間花香彌漫,輕歌曼舞間雅俗共賞,增强旅游體驗感。同時,借助花仙子扮演者甜九洛、莉莉崽等社交媒體時代“網紅達人”的流量與關注度,利用社交媒體傳播渠道,攝製高質量視頻發布于社交平臺進行內容營銷,以優質內容把綫上流量引流至綫下成爲文化消費者,切實發揮“網紅”經濟與粉絲經濟的重要作用,助力個園景區發展,弘揚宣傳花文化,探索將花局裏街區迅速成長爲開發、復興傳統花文化活動場所,舉辦豐富多彩的花事活動,讓游客可以沉浸式體驗花文化。

3.3 個園.花局裏花文化旅游産業的發展建議

個園管理處已經嘗試利用科技加持,擴展傳統“賞花經濟”內涵,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如傳承發展方式受限,數字化文化産品和服務供給不足;缺少鮮明特色的原創IP,影響力較小;資金來源方式單一,經費缺乏等。

挖掘、夯實花文化旅游資源,還需進一步使用先進交互科技賦能,使花文化資源與體驗活動以現代化手段呈現,打造有記憶點且互動性强的花文化場景,提高游客交互感;與具有優質創作內容、突出創作能力,正向影響力的旅游博主建立合作關係,把握短視頻推送、綫上傳播等平臺紅利,形成有效長久的傳播,吸引游客來景區打卡,幷鼓勵普通游客群體主動探索景點深厚的花文化內涵,幷分享宣傳;不斷開發花文化相關文創産品,逐步打造出IP+新文創+新消費的模式,不斷培植發展壯大花文化産業。

4 結語

文化鑄魂,在賞花文旅同質化競爭嚴重的今天,只有樹立花旅融合的發展理念,堅守幷豐富與花相關的符號載體,深挖花文化內涵,持續打造花文化品牌,才能實現花旅融合,做好傳統花文化的保護和弘揚。作爲國家重點花文化基地,個園景區將繼續依托豐富的花文化資源,大力推廣“竹文化”、充分展示“蘭文化”、積極打造其他花卉文化,豐富資源開發方式,發展花文化産業,全面提升景區花文化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爲全國花文化産業的高質量發展樹立標杆、做出示範。

{{custom_sec.title}}

=2" class="main_content_center_left_zhengwen_bao_erji_title main_content_center_left_one_title" style="font-size: 16px;">{{custom_sec.title}}{{custom_sec.content}}

相关知识

Shandong culture flourishes along Yellow River
花发育,flower development英语短句,例句大全
Peony Culture Festival of Luoyang China to Kick Off
花卉组培(Floral tissue culture).doc
水培花卉(Flower water culture).doc
A celebration of mudan's place in Chinese culture
花店服务设计分析
中国花文化深度探究: 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一)
A celebration of mudan’s place in Chinese culture
粉色系月季杂交后代花色性状遗传分析

网址: Analysis on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of flower culture in Geyuan Garden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8258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是时候教你们捡漏花竹子了
下一篇: 竹荷文化季新展开展,快来紫竹院公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