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家乡的树林

家乡的树林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8-29 15:39

家乡的树林(精选六篇)

家乡的树林 篇1

关键词:杨树林,常见病,鉴别与防治方法

杨树是我国重要的造林绿化、工业用村树种之一, 我国杨树人工造林面积达667万公顷。但杨树病虫害十分严重, 其中天牛虫害和溃疡病是制约杨树人工林发展的不利因素。杨树溃疡病病原菌侵入树体后能否使树木感病取决于树木的抗病性强弱, 不同杨树对杨树溃疡病的抗性不同。

由于造林机制的转变, 个体私有者已成为植树造林的主导者, 经常出现因杨树发病而无法鉴别、防治不及时或防治方法不当等问题。部分地区的杨树大面积被传染和成片死亡, 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据调查, 仅建华区2003~2005年共造林210多hm2, 栽植小x黑杨53多hm2, 3年间发生病害面积46多hm2, 死亡或接近死亡面积达23hm2之多。故此, 对杨树林常见病的鉴别及防治已成为当前向广大造林专业户传授的主要课题之一。

1 杨树腐烂病

为害杨树干、枝条的各个部位, 病斑形状不规则, 大小不等。发病初期病斑呈现褐色, 水渍状, 后失水干缩下陷, 有时病斑开裂成丝状, 后期在病斑上密生出许多小黑点。潮湿时, 从病斑的小黑点中能长出卷曲的、橘黄色的丝状物。该病菌的病斑每年向外扩展, 当包围枝干一圈时, 上部枝干会全部死亡。在春夏降水量大的年份, 腐烂病发病比较严重。

防治方法:a.用刀刮除病斑, 应刮至健康部位, 再在病斑上涂10倍的食盐和碱水, 或20%农抗120水剂10倍液, 连涂2~3次即可;b.春天或秋天, 在树干下部涂上涂白剂, 用生石灰、食盐、水配制, 比例为1:0.3:10。

2 杨树叶枯病

该病从杨树叶片抽芽开始, 为害杨树叶片、嫩梢和幼茎, 受害叶片以5~6月感病最重。受害的叶片上出现近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 直径1~5mm, 病斑多时可连成大斑。病斑上有褐色霉状物, 嫩梢和嫩茎上的病斑凹陷, 呈棱形, 上有绿色霉层。

防治方法:a.从发病开始, 进行药剂防治, 在整个生长季节喷2~3次药, 可用40%乙磷铝300倍液, 或75%百菌清500倍液, 或50%多菌灵1000倍液防治;b.及时清除枯枝落叶, 并带出林外集中烧毁或埋沤制肥, 以减少菌源。

3 杨树红心病

杨树红心病又称杨树湿心材, 是一个世界性病害, 在北美、欧洲和中国均有大面积发生。大树的发病率接近100%, 且变色面积大, 胸径部位变色直径占树干的24.3%~64.4%, 病材含水率可高达245%, 而健康的边材仅有77%, 与正常材相比病材红心颜色深, 抽提物多, p H值偏碱, 密度、弦向干缩系数、须纹抗压、抗弯强度及抗弯弹性模量均显著降低。这些结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变化, 严重影响木材的干燥、制材和制胶合板的质量, 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

红心病典型症状是活立木的髓心及中央木质部呈水渍状, 浅黄色, 暴露空气后颜色加深呈褐色至深褐色, 故称红心病。一般认为是镰刀菌和细菌等多因素的综合表现。

防治方法:据调查, 杨树红心病的严重程度随树龄增加而提高, 且与土壤水分含量呈正相关, 杨树不同品种之间该病的严重程度有所差异, 毛白杨感病较轻。

4 杨树溃疡病

杨树溃疡病是指枝干皮层局部坏死的一种病害, 事实上杨树溃疡病包括引起枝干韧皮部坏死或腐粒的各种病害。通常的名称有溃疡病、腐烂病、枝枯病等等。这种病主要在3月下旬开始发病, 4月中旬至5月下旬为发病高峰期, 6月初基本停止, 10月稍有发展。该病典型症状是在树干或枝条上开始时产生圆形或椭圆形的变色病斑, 逐渐扩展, 通常纵向扩展较快, 病斑组织水渍状, 或形成水泡, 或有液体流出, 具臭味, 失水后稍凹陷, 病部出现病菌的子实体。内皮层和木质部变褐色。当病斑环绕枝干后, 病斑以上枝干枯死。溃疡病发生在小枝上时, 常不表现出典型溃疡症状, 小枝就迅速枯死, 通称枝枯型, 当溃疡发生在树干上时, 初期看不出任何症状, 当病斑横向扩展绕树干一圈后, 树即死亡。杨树长势衰弱时易发病。

防治方法:关键在于通过各种营林措施和技术手段来创造有利于杨树生长发育的条件, 以增强寄主的抗病力, 造成不利于病原菌生长、繁殖、传播的环境。

a.选用良种壮苗造林, 起苗时尽量避免伤根, 运输假植时保持水分;b.定植前用ABT3号生根粉溶液蘸根, 定植时浇足底水, 定植后对幼树干部喷施5406细胞分裂素1000倍液;c.春季在树干下部涂上涂白剂, 或用0.5波美度石硫合剂, 或用1:1:160波尔多液喷干, 可预防树干感染, 降低发病率。若发病率在50%以上时, 涂干也不会有明显效果, 应平茬。

5 叶锈病

杨树叶锈病是杨树上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叶部病害。叶片是主要受害部位, 也可以芽和嫩枝上发生。症状的共同特点是产生橘黄色的夏孢子堆, 破裂后散放出夏孢子, 为黄色粉状物, 故称锈病。

该病在我国发生范围最广泛, 东北、华北及西北的多数省、区均有发生。病害多发生在苗圃和幼林, 发病率可达100%。每年5月, 在杨树落叶上越冬的孢子遇有雨水就产生担孢子, 通过气孔侵入落叶松的针叶中。7~10天后长出性子器和锈子腔。后者产生的锈孢子随风传至杨树叶片上, 经7~15天产生夏孢子堆, 堆中散放的夏孢子在7~8月份可进行多次再侵染。8月中下旬形成冬孢子, 在落叶上越冬。温度和湿度是影响发病的主要因子。当林分植株密度大时, 或因氮肥过多而徒长, 造成林内通风透光不良、湿度过大时, 病害发生较重。

防治方法:a.选用抗病品种;及时清除越冬病叶, 减少初侵染源。b.药剂防治。病害流行初期, 可用25%粉锈宁1000倍液, 25%粉锈宁油剂0.4g/m2低容量喷雾, 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发生严重时, 应在第一次喷药后15~20天喷第二次药。

6 杨树黑斑病

杨树黑斑病又称褐斑病, 引起早期落叶。该病害对集约经营的杨树速生丰产林是一种危险的病害。此病害的显著特点是病叶上病斑细小, 直径不超过1mm, 黑褐色或褐色。小斑点常汇成较大黑色斑块或全叶变黑枯死, 故称黑斑病。该病害由半知菌黑盘孢目的盘二孢属病菌引起。我国杨树上的盘二孢菌已报道有两种, 且有专化型存在, 黑斑病由分生孢子借助雨水溅散传播, 长途传播主要靠插穗和苗木。该病害在杨树的整个生长季节都能发生, 该病5月初开始发生, 夏秋最盛, 直至落叶为止。可为害杨树叶片、叶柄、果穗、嫩梢等, 在其上形成角状、近圆形或不规则的黑褐色病斑, 直径约为1mm, 有的达5mm。病斑多时可连成不规则大块斑, 引起早期落叶。

防治方法:a.防治杨树黑斑病惟一经济有效的办法是选育抗病杨树品种, Ⅰ-69杨、Ⅰ-63杨、Ⅰ-72杨对黑斑病是高度抗病的无性系, 而Ⅰ-214杨则是高度感病的无性系。b.发病期间, 苗圃和幼林用200倍波尔多液或85%代森锌250倍液喷洒;c.合理密植, 及时间伐, 保持林内通风透光。及时清扫林内落叶, 以减少病源;d.可在6月上旬喷40%多菌灵800倍液, 或25%百菌清600~800倍液, 或0.3%尿素及磷酸二氢钾混合液防治。本地区的防治实践证明, 上述方法非常实用有效, 值得借鉴和推广应用, 但必须对症下药, 坚持因地制宜。

家乡的树林作文 篇2

每当想起我的家乡,就想起了家乡的那片树林。

我的家乡在红岩溪镇,屋子在陡峭的山路上,左旁是用石头做的滑滑梯,右旁是美丽的荷花池。后面就是我期待已久的树林。正是因为这片树林,让我的童年里留下了无穷的欢乐!每到春天,鸟儿成群地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唱着欢快的歌,又好像在说:“欢迎来到我们的家园。”树枝上鸟巢很多,我们经常爬树拿鸟蛋回家玩,好玩极了。夏天,树林无私地为我们遮风挡雨。太阳火辣辣地悬挂在空中。我们就会到树林的怀抱下嬉戏技术技术技术技术打闹。秋天来了,凉爽的风使树林失去了往日的绿色,黄色的树叶直往下落。寒冷的冬天,树林默默无闻地和风雨作斗争,坚持不懈没有被风霜击倒。树林令我钦佩。

我爱我的家乡,特别是那片树林。我不知它现在怎么样了?我希望树林也能像以前一档,无私地为人类奉献。

家乡的枫树林 篇3

星期三下午,我们得知六年级新生要进行一天半的军训后,顿时如雷轰顶。都说军训是“恶魔”,这下我们岂不要和“恶魔”过过招了?

星期四下午,烈日炎炎,骄阳似火。一进教室,我便发现了一位“不速之客”——教官。他一脸的严肃,黝黑的脸庞衬托出牙齿的洁白,仿若非洲大兵。“我是你们这次军训的教官,一切行动听指挥,凡不听指挥者,后果自负。”简短意赅的发言,让我们多了一丝敬畏。

进入操场,军训开始了!先练站军姿,由于是新手入门,我们站得横七竖八,像螃蟹醉舞,又似一群大败而归、丢魂落魄的士兵。教官生气极了,瞪大了眼睛,那眼神,如匕首般锋利。我们打起精神,谁都不想中招。教官亲自示范,经过无数次的练习,我们终于勉强及格了。这时的我,早已汗流浃背,衣服都能挤出水了。可是太阳公公却毫不同情我们,继续释放着它的怒气。不知怎的,我忽然头昏脑胀,十分难受,想放弃。但转念一想,如果我就这样放弃了,以后想起,我一定会瞧不起自己的。不行,我一定要坚持下去!

慢慢地,训练量越来越大,力度也越来越强,我们好像要被压垮一样。看向教官的眼神中多了一丝乞求,本应刚强有力的动作也变得柔弱,口号更是苍白无力。这时,教官语重心长的话语却让我们重振精神:“同学们,人的一生要经历成千上万次的磨难,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咬咬牙,就过去了,我相信你们一定行的!”教官的话如一股源泉,焕发了我们的斗志,我们抖擞精神,重新投入到训练中。

经过教官的严厉指导和我们的不懈努力,我们的动作越来越整齐、规范,最后一举拿下了汇报赛的冠军。

红树林常见虫害的概述及防治方法 篇4

1 广州小斑螟 (Oligochroa cantonella Caradja)

1.1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03cm, 翅展1.94cm, 体灰褐色, 腹部腹面浅灰色。前翅灰褐色, 翅中部有一条大而不规则的白色中横线把前翅一分为二, 靠翅基部分顔色比较浅, 灰白色至灰黄色, 靠翅端部分顔色比较深, 灰黄色至褐黄色, 中橫线外侧的亚前缘脉端脚处有黑色鳞片形成不规则黑斑, 在亚外缘线上有黑色鳞片形成6个近似塔形小黑斑, 排成一列, 缘毛长, 淡黄色;后翅三角形, 浅灰色, 缘毛长, 淡黄色。足灰褐色, 腿节、胫节和各跗节端部顔色比较浅, 灰黄色[5]。

卵:椭圆形, 长0.8mm, 宽0.5mm。淡黄色至淡红色[5]。

幼虫:体长1.0~13mm, 体宽0.1~1.8mm, 分为初孵、低龄、中龄、高龄是个龄期, 顔色为淡红色至绿色[5]。

蛹:体长9.8mm, 体宽2.2mm;裸蛹, 蛹体细长, 刚化蛹为绿色、背脊为灰褐色, 渐渐变为灰褐色;头顶圆滑, 各腹节光滑、腹末节浇褐色, 板状, 等长臀棘6根, 半圆形排列[5]。

1.2 生物学特性

广州小斑螟一年发生7代左右, 以中龄幼虫越冬。成虫昼伏夜出, 有明显的趋光性, 雌蛾略大于雄蛾, 雌蛾产卵23-33粒, 卵散产[5]。

1.3 为害特征

广州小斑螟主要危害嫩芽和叶片, 幼虫常在嫩叶取食叶肉组织, 使叶片只剩下表皮层, 受害严重时造成植物成片枯死[5]。

1.4 防治方法

1) 保护天敌昆虫和食虫鸟类, 提高红树林及周边的物种多样性, 恢复和改善红树林的生态环境是彻底治理红树林害虫发生的唯一手段。

2) 采用黑光灯诱捕。

3) 喷施25%灭幼脲灭幼脲III号胶悬剂1500~2500倍液, 并设法将药剂喷洒在叶片背面, 每7~10天喷施1次, 连续喷施3~4次[6]。

2 三斑广翅蜡蝉 (Ricania sp.)

2.1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6.5~7.8mm, 翅长10~14mm, 棕褐色至黑色。复眼茶褐色或黑色, 触角刚毛状, 前胸背板极短, 中胸背板大, 坚硬隆起, 上有三条纵脊。前翅稍硬化, 宽大, 棕褐色至黑色, 上有三个透明白斑, 后翅短小, 三角形, 膜质灰黑色半透明, 翅脉简单。休止时4翅稍向下平放于腹侧。后足胫节有侧刺2个, 端刺一圈[7]。

卵:长约0.7mm, 椭圆形。孵化前乳白色, 头顶部出现两段红色线纹[7]。

若虫:虫体乳白色或微浅蓝色, 1~2龄若虫在两复眼间头顶处有两段红色细线纹。体被薄蜡粉, 胸部大, 腹末数节向上翘。腹末及倒数第二节有蜡腺, 分泌一束刚直白色蜡丝, 能作孔雀开屏状[7]。

2.2 生物学特性

三斑广翅蜡蝉一年发生1代, 以卵在多年生寄主枝条或叶背中脉组织内越冬。成虫羽化15~20天即可交配产卵, 雌虫将产卵器插入寄主枝条或叶背中脉, 卵粒十几粒至一百多粒产在一起。若虫多在早上孵化, 弹跳力极强, 稍遇害惊扰则迅速爬离或弹跳逃散[7]。

2.3 危害特征

三斑广翅蜡蝉以成虫、若虫群集在嫩枝、叶背和嫩芽吸食汁液, 使植物营养不良, 树势衰弱, 常导致落花落果, 严重影响产量。雌成虫将枝表皮割破, 把卵产于寄主组织中, 常导致枝条枯死, 影响新梢抽发[7]。

2.4 防治方法

1) 栽植不宜过密, 保持通风透光和排水功能;合理配置, 不宜单一树种连片种植;冬季剪除受害虫枝并集中清理烧毁。

2) 在成虫盛发期用网捕杀, 可减少其产卵危害。

3) 保护天敌, 增加生物多样性, 通过改善红树林自身生态系统来防控害虫。

4) 在植物根部打孔直接注入内吸性杀虫剂如80%乐果乳油、20%丁硫克百威乳油、5%吡虫啉乳油及2.5%氟虫腈乳油等5mL, 并用粘土封孔。

3 绿黄枯叶蛾 (Trabala vishnou Lefebure)

3.1 形态特征

成虫:雌虫体长平均28.93mm, 翅展56~91mm, 橙黄色, 前翅近三角形, 中横线明显, 灰黑褐色, 亚外缘线由8~9个黄褐或灰黑褐色斑点组成波状纹, 前翅中室有1个近肾形的黑褐色斑, 中室至后缘具有1个大型黄褐色或红褐色斑纹;腹部黄褐色, 其末端密生黄褐色长绒毛。雄虫体长23.73mm, 翅展39~61mm, 黄绿色或绿色, 前翅内、中横线明显, 呈深绿色, 内侧嵌有白色条纹的绒毛, 腹部较细, 尾部长有绿白色长绒毛[8]。

卵:椭圆形, 长1.73mm左右, 灰白色, 表面黏有稀疏橙黄色或黄白色绒毛[8]。

幼虫:刚孵化幼虫体呈淡黄色, 后变为黑绿色或黄色, 头壳褐红色, 额部具有“山”字形斑纹[8]。

蛹:长椭圆形, 气门黑色, 蛹体背面红褐色至黑褐色, 腹面乳黄色[8]。

3.2 生物学特性

绿黄枯叶蛾一物发生4~5代, 无明显越冬虫态。成虫夜间活动, 且有趋光性, 白天一般静伏在叶片背面或树枝、树干上。成虫夜间羽化, 当晚可交尾, 次日晚上产卵, 每雌可产卵164~298粒[8]。

3.3 危害特征

绿黄枯叶蛾幼虫取食较嫩叶片, 被食叶片部位员圆形或椭圆形网状, 严重时奖叶片吃光, 残留叶柄, 严重影响树木生长, 开花结果, 使枝条枯萎或整枝枯死。

3.4 防治方法

1) 人工捕杀群集幼虫。

2) 采用黑光灯诱捕成虫。

3) 采用青虫菌6号液剂1mL/L液或BT粉剂1~1.25g/L液喷杀幼虫, 每15天喷杀1次, 连续喷杀3次。

4) 保护和利用寄生性天敌寄生蝇来进行防控。

4 吹绵蚧 (Icerya sp.)

4.1 形态特征

成虫:雌成虫椭圆形, 橘红色, 背面隆起, 被白色蜡粉。雄成虫体橘红色, 较瘦小, 体长2~3mm, 翅展5~7mm, 翅狭长, 深紫色[9]。

卵:长椭圆形, 橘红色, 包藏在卵囊内[9]。

若虫:椭圆形, 1龄雌雄无区别。2龄体覆薄层蜡粉, 体毛变化较多, 雄虫体狭长而活泼, 蜡质物较小, 体色较鲜明。3龄雌虫, 背面布满白蜡质物, 3龄雄虫开始具附肢及翅芽, 并于枝条裂缝或杂草及松土中作绵状白色薄茧, 再次脱皮后即在其中化蛹[9]。

蛹:橘红色, 长3~4mm, 被有白色蜡质薄粉, 外裹白色蜡丝茧[9]。

4.2 生物学特性

吹绵蚧一年发生2~3代, 以若虫和部分雌成虫越冬。若虫2龄逐渐迁移至枝干阴面群集危害。繁殖力强, 产卵期长达1个月, 每雌可产卵数百粒, 多者达2000粒[9]。

4.3 危害特征

吹棉蚧主要以雌成虫或若虫群集在叶芽、嫩芽、新梢及枝干上, 刺吸植物营养, 引起大量落叶落果, 甚至全株枯死, 其排出的“密露”可使寄主植物诱发煤污病[9]。

4.4 防治方法

1) 栽植不宜过密, 保持通风透光和排水功能;合理配置, 不宜单一树种连片种植;冬季剪除受害虫枝并集中清理烧毁。

2) 保护和引放天敌, 主要有大红瓢虫、澳洲瓢虫、小红瓢虫、红环瓢虫等。

3) 重点防治1代若虫, 在初孵若虫期用普通洗衣粉400~600倍液喷洒, 每7天喷施1次, 连续喷洒3~4次。

5 咖啡豹蠹蛾 (Zeuzera coffeae Nietner)

5.1 形态特征

成虫:雌蛾体长12~26mm, 翅展42~58mm;雄蛾体长11~20mm, 翅展26~47mm。体灰白色, 具青蓝色斑点。雌蛾触角丝状, 雄虫触角基半部, 双栉齿状, 端半部丝状。触角黑色, 上具白色短绒毛, 胸部具白色长绒毛, 中胸部板的侧有3对由青色鳞片组成的圆斑;翅灰白色, 翅脉间密布大小不等的青蓝色短斜斑点, 处绷有8个近圆形青蓝色斑点。腹部被白色细毛, 第3~7腹节背面及侧面有5个青蓝色毛斑组成的横列。第8腹节背面几乎为青蓝色鳞片所覆盖[10]。

卵:椭圆形, 长0.85~0.9mm, 宽0.75~0.8mm, 杏黄色或淡黄白色, 孵化前为紫黑色, 卵壳薄而表面无饰纹[10]。

幼虫:初孵幼虫体长1.5~2mm, 紫黑色;老熟幼虫体长28~32mm, 头橘红色, 头顶, 上颚, 单眼区域黑色, 体淡赤蓝色, 前胸背板黑, 较硬, 后缘有锯齿状小刺1排, 中胸至腹部各节有横排的黑褐色小颗粒状隆起[10]。

蛹:长圆筒形, 雌蛹长16~27mm, 雄蛹14~19mm, 褐色。蛹的头端有1个尖的突起, 形似鸟喙, 色体较深, 腹部第3~9节的背侧面, 甚至腹面有小刺列, 腹部末端有6对臀棘[10]。

5.2 生物学特性

咖啡豹蠹蛾一年发生1代, 以幼虫在被害枝条的虫道内越冬。刚羽化的成虫爬至树枝交叉处, 经22~30min飞翔转移, 羽化后当晚即可交配。交配后的雌虫, 经过5~8天开始产卵, 产卵多在夜间, 单粒散产, 也有呈块状。产卵场所多在树皮裂缝、伤口或腐烂的树洞、天牛危害的坑道边沿和其幼虫危害的虫道内每雌产卵203~817粒[11]。

5.3 危害特征

初孵幼虫就地取食卵壳, 进而蛀食树木韧皮部, 往往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绕枝条蛀一环道。由于输导组织破坏, 造成枝条很快枯死。

5.4 防治方法

1) 保护天敌, 咖啡豹蠹蛾的天敌很多, 如小茧蜂、黄蜂、黑蜂等, 应加以保护。

2) 人工防治, 发现咖啡豹蠹蛾危害小枝条时剪除虫枝烧毁, 若受害主干或较大枝条不便剪除可用铁丝刺杀虫道内的幼虫和蛹。

3) 药剂防治, 向有新鲜虫粪的蛀道内插入含有80%敌敌畏乳油100倍的药棉签或直接注射药液, 并用粘土封孔, 防治幼虫效果可达90%以上[11]。

6 褐袋蛾 (Mahasena colona sonan)

6.1 形态特征

成虫:雄蛾体长约15mm, 翅展23~26mm。全体褐色, 有金属光泽, 翅面无斑纹。雌蛾蛆奖, 无翅无足, 体长约15mm, 头小, 淡黄色, 体乳白色[12]。

卵:椭圆形, 乳白色[12]。

幼虫:体褐色, 胸部各节背板淡黄色, 背板上有不埁则的黑斑2声, 侧视大致排列呈两行[12]。

蛹:体长20~25mm, 雌肾尾端有刺3根[12]。

6.2 生物学特性

褐袋蛾一年发生1代, 无明显越冬状态。幼虫翌年3月开始活动取食, 8月中旬老熟幼虫开始化蛹, 9年上中旬成虫羽化并产卵, 10月中下旬初孵幼虫出袋, 幼虫期长达10个月, 其中6~8月是幼虫危害盛期[12]。

6.3 危害特征

褐袋蛾幼虫啃食植物叶肉, 使受害叶出现不规则半透明状斑;大发生时几天能将全树叶片食尽, 残存秃枝光干, 严重影响树木生长, 开花结果, 使枝条枯萎或整枝枯死。

6.4 防治方法

1) 人工摘除可见到树冠上的袋囊。

2) 采用黑光灯诱杀。

3) 在植物根部打孔直接注入内吸性杀虫剂如80%敌敌畏乳油、20%丁硫克百威乳油、5%吡虫啉乳油及2.5%氟虫腈乳油等5ml, 并用粘土封孔。

4) 采用青虫菌6号液剂1ml/L液或BT粉剂1~1.25g/L液喷杀幼虫, 每15天喷杀1次, 连续喷杀3次。

7 白缘蛀果斑螟 (Assara albicostalis)

7.1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9.5~9.7mm, 翅展15.5~18mm。体黑褐色。头顶被褐色鳞毛, 触角褐色具环纹, 触角鞭节中后端为灰白色。胸、领片、翅基片棕褐色, 前翅底色黑褐色, 前缘灰白色, 内横线模糊不清, 外横线明显、细锯齿状与翅处缘线平行, 灰白色, 内侧镶褐色边, 肩角处有一三角形褐色斑, 中室内有1个黑斑, 中室端有2个小黑点, 外缘灰白色, 缘毛灰褐色;后翅淡褐色, 半透明, 缘毛淡褐色。胸足基节至胫节棕褐色, 跗节基部褐色, 端部灰白色;中足胫节距基部灰白色, 端部褐色[13]。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1 0.2~1 0.4 m m, 体宽2.3~2.5mm。浅灰半透明, 表皮柔软光滑, 可清楚看到体内褐色器官, 刚毛疏少, 腹部各节背面一对灰色小毛片。头部和前胸背板浅褐色, 臀板浅褐色[13]。

蛹:长8.0~8.8mm, 蛹宽2.6~2.9mm。褐色, 头部复眼及腹部末节黑褐色。头额部微突。各腹节光滑无刺突破;腹部末节微尖但末端圆滑无刺钩[13]。

7.2 生物学特性

白缘蛀果斑螟一年发生4代左右, 以幼虫和蛹越冬。第一至第三代虫历时48~66天, 越冬代历时180天。每年4月至5月, 出现一个危害高峰期, 而7月至10月则有一个明显的低值期[13]。

7.3 危害特征

低龄白缘蛀果斑螟幼虫主要危害胚轴及花萼细胞组织, 较少进入轴髓细胞组织中危害。常在花萼内结茧化蛹[13]。

7.4 防治方法

1) 保护天敌及食虫鸟类, 改善红树林的生态环境, 增加物种多样性。

2) 在成虫发生期, 采用诱虫灯诱杀白缘蛀果斑螟成虫。

3) 喷施25%灭幼脲灭幼脲III号胶悬剂1500~2500倍液, 每7~10天喷施1次, 连续喷施3~4次。

8 荔枝异形小卷蛾 (Cryptophlebia ombrodelta)

8.1 形态特征

成虫:雌雄异形。体褐色, 下唇须前伸, 第二节长, 末节向下倾斜;前翅前缘钩状纹隐约可见。雌蛾体长9.9~10.1mm, 翅展20.3~20.8mm, 静伏时前翅端部向腹部紧贴, 蛾体成棱形;雌蛾翅肩片及前翅褐色, 最显著的特征是近臀角外后缘上有一半圆形的紫褐色斑。雄蛾体长8.7~9.0mm, 翅展16.8~17.2mm, 静伏时前翅端部向外伸展, 蛾体成三角形, 静伏状近似螟蛾科成虫。雄蛾翅肩片及前翅淡黄棕色, 顶角有褐色斜斑, 后缘亦有褐色长条斑[13]。

卵:0.3~0.4mm, 扁平、中央略突起, 黄色[13]。

幼虫:高龄幼虫体长1 2.6~1 3.1 m m, 体宽2.4~2.6mm。背面粉红色, 腹面黄白色, 头部和前胸背板褐色, 毛片灰色, 肛上板灰黑色, 臀栉无[13]。

蛹:长9.0~9.6mm, 宽2.8~3.0mm。褐红色, 头额部较圆滑。腹末端圆滑无刺钩, 末端常卷曲[13]。

8.2 生物学特性

荔枝异形小卷蛾一年发生5代左右, 以幼虫或蛹越冬。羽化成虫爬出茧室, 在胚轴上停留, 傍晚成虫活跃, 具有趋光性。雌蛾配对后第3天产卵, 卵散产, 33~38粒[13]。

8.3 危害特征

荔枝异形小卷蛾幼虫主要危害胚轴及花萼细胞组织, 使植株不能有效繁殖后代[13]。

8.4 防治方法

1) 保护及引放天敌, 在成虫产卵始、盛期, 繁殖释放松毛虫赤眼蜂2~3批, 每次每株放蜂1000~2000头, 可有效控制荔枝异形小卷蛾的发生和危害。

2) 采用黑光灯诱杀。

9 柑橘长卷蛾 (Homona coffearia)

9.1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6~10mm, 翅展16~28mm。头顶有浓黑褐鳞毛, 下唇须向上翘达到复眼前缘。前翅底色浅褐色至暗褐色, 基部有黑褐色斑纹, 前缘中央前方斜向后缘中央后方有深褐色宽带, 顶角深褐色。后翅近三角形, 淡黄色, 基部色淡, 外缘有灰黄色长缘毛, 顶角附近缘毛灰黑色[14]。

卵:椭圆形, 长为0.8mm左右, 淡黄色[14]。

幼虫:黄绿色或乳白色, 头部、前胸背板及前足、中足黑色, 后足褐色, 具臀栉[14]。

蛹:长8~12mm, 黄褐色, 蛹背面中胸后缘中央向后突出, 末端近平截状, 腹部末端有8根钩刺, 中间4根较粗[14]。

9.2 生物学特性

柑橘长卷蛾一年发生6代左右, 以中龄幼虫在老叶粘接的虫室内越冬。成虫昼伏夜出, 有趋光性。雌蛾在羽化出来后第4天开始产卵, 连续产3天, 产卵数量为70~204粒。幼虫受惊动后即向后弹跳或左右翻滚, 吐丝下坠逃跑。成虫多数静伏树枝条上或叶背面, 遇惊扰则迅速飞跃[14]。

9.3 危害特征

柑橘长卷蛾初孵幼虫危害嫩芽、嫩叶和花序, 并常吐丝奖数叶片缀合在一起, 身藏在其中危害。中龄幼虫也会蛀入果实中危害, 老熟幼虫在叶包内或老叶上结薄茧化蛹[14]。

9.4 防治方法

1) 保护或引放天敌, 在柑橘长卷蛾卵始盛期、盛期各放一次松毛虫赤眼蜂, 每株植物每次放1000~2000头, 同时注意保护红树林中的赤眼蜂、拟澳洲赤眼蜂、卷叶蛾长距茧蜂、中国齿腿姬蜂、中华草蛉、蜘蛛等天敌。

2) 在成虫发生期采用糖醋液 (糖:酒:醋的比例为1:2:1) 或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9.4.3药剂防治, 采用青虫菌6号液剂1mL/L液或BT粉剂1~1.25g/L液喷杀幼虫, 每15天喷杀1次, 连续喷杀3次。

1 0 迹斑绿刺蛾 (Latoia pastorlis)

1 0.1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5~19mm, 翅展28~42mm。翠绿色, 前端有一撮棕褐色毛。前翅翅基有浅褐色毛, 外有深褐色晕;后翅浅褐色[15]。

卵:扁椭圆形, 长为2.19mm左右, 宽为1.39mm左右, 初产时乳白色, 后转为乳黄色。卵壳上覆胶状物质且透明, 有光泽[15]。

幼虫:幼虫刚孵化时呈乳白色, 背中线浅黄色, 第2天体色开始变为浅绿色, 背中线呈淡紫色, 虫体具有毒刺;2龄幼虫为翠绿色, 背中线为紫色, 虫体毒药刺增大[15]。

蛹:卵圆形, 初为黄白色, 到后期变为棕褐色[15]。

1 0.2 生物学特性

迹斑绿刺蛾一年发生4代左右, 有世代重叠现象, 以蛹在茧内越科。翌年4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 第1代幼虫为害期发生在4月下旬至6月上旬。成虫昼伏夜出, 具有较强的趋光性, 受惊时成虫作短距离飞行;雌成虫一般在结茧树枝叶片或周围附近叶片上交配、产卵, 产卵量为35~183粒[15]。

1 0.3 危害特性

迹斑绿刺蛾幼虫取食无瓣海桑叶片, 形成缺刻、孔洞, 严重时可将整张叶片或枝条上全部叶片吃光, 影响树木生长或导致树枝枯死[15]。

1 0.4 防治方法

1) 在成虫发生期采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2) 药剂防治, 采用青虫菌6号液剂1ml/L液或BT粉剂1~1.25g/L液喷杀幼虫, 每15天喷杀1次, 连续喷杀3次。

3) 保护天敌, 增加物种多样性, 从面改善红树林自身生态系统的控制害虫的能力。

1 1 桐花树毛颚小卷蛾 (Lasiogna thacelliferaMeyrick)

1 1.1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6~8mm, 翅展15~17mm。黑褐色, 头部有扁平鳞片, 触角线状。前翅宽外缘略平截, 有明显基斑和中带, 二者之间有淡色横带。后翅淡灰至暗褐灰色。雄性外生殖器背兜狭长, 抱器腹有凹陷的颈部。雌性处生殖器交配孔周围有一椭圆形环毛[16]。

卵:扁圆形, 0.5mm左右, 初产时乳白色, 后转为橙黄色。卵壳透明, 具网状纹, 有光泽[16]。

幼虫:初孵幼虫为淡黄色, 逐渐转变为淡黄绿色, 后变成深绿色。老熟幼虫体上有白色刚毛多根, 臀足向后伸长似钳状[16]。

蛹:长为7~8mm, 淡褐色, 蛹外有白色薄丝茧, 尾端着数根倒钩毛, 近羽化时体色也转为暗棕色[16]。

1 1.2 生物学特性

桐花树毛颚小卷蛾一年发生11~12代, 世代重叠, 以2~3龄幼虫在枝叶上卷叶越冬。成虫多在晚上羽化, 羽化1~2天后即可交配产卵, 每雌平均产卵76粒, 最多产卵172粒。成虫昼伏夜出, 具有较强的趋光性, 受惊扰后迅速逃离[16]。

1 1.3 危害特征

桐花树毛颚小卷蛾幼虫主要危害顶芽, 吐丝将顶芽附近的嫩叶不规则地粘结在一起, 取食叶肉。老熟幼虫吐丝下垂到老叶上, 先用丝将叶缘粘包成饺子形, 并在其中结茧化蛹[16]。

1 1.4 防治方法

1) 保护和引放天敌。在桐花树毛颚小卷蛾卵始盛期释放赤眼蜂对该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2) 采用黑光灯诱捕.

3) 药剂防治, 采用青虫菌6号液剂1mL/L液或BT粉剂1~1.25g/L液喷杀幼虫, 每15天喷杀1次, 连续喷杀3次。

1 2 考氏白盾蚧 (Pseudaulacaspis cockerelli)

1 2.1 形态特征

成虫:长0.8~3.32mm, 宽0.4~2.76mm。雌成虫长梨形或圆梨形, 雪白色, 壳点2个, 居蚧壳前端, 黄褐至桔褐色, 第一壳点色淡。雄成虫介壳白色, 蜡质, 长条形, 只有一个壳点, 位于介壳前端, 黄褐色, 背面略见一条纵脊[17]。

1龄若虫:卵圆形, 长0.2 8~0.7 6 m m, 宽0.22~0.7mm, 淡黄色[17]。

2龄若虫:长0.78~1.4mm, 宽0.48~1.14mm, 具1个壳点, 介壳加厚, 略微透明[17]。

1 2.2 生物学特性

考氏白盾蚧一年发生6代, 世代重叠严重, 没有明显的越冬现象。雌成虫与若虫多固定在叶片正面和背面, 偶尔在茎上和枝条上分布, 每只雌虫平均产卵量约为72.3粒, 最高达133粒, 雌成虫寿命45天左右, 雄成虫羽化不久后即死亡[17]。

1 2.3 危害特征

考氏白盾蚧主要危害叶片、绿茎或枝条, 受害叶常布满白色蚧壳, 并出现黄白色斑点或斑块, 失去光泽, 导致落叶、生长衰落、花小而不艳或不开化, 重者停止生长以致死亡, 严重影响其观赏价值和经济效益[17]。

1 2.4 防治方法

1) 保护和引放天敌, 考氏白盾蚧的天敌种类很多, 如中华草蛉、尼氏钝绥螨、闪蓝红点唇瓢虫、岭南黄蚜小蜂、盾蚧长缨蚜小蜂等对该虫的发生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2) 在初孵若虫期用普通洗衣粉400~600倍液喷洒, 每7天喷施1次, 连续喷洒3~4次。

3) 在植物根部打孔直接注入内吸性杀虫剂如80%敌敌畏乳油、20%丁硫克百威乳油、5%吡虫啉乳油及2.5%氟虫腈乳油等5ml, 并用粘土封孔。

1 3 蜡彩袋蛾 (Chalia larminati Heylaerts)

1 3.1 形态特征

成虫:雌蛾体长13~20mm, 乳白色至黄白色, 圆筒形。雄蛾体长6~8mm, 头胸部灰黑色, 腹部银灰色, 前翅灰黑色, 基部白色, 后翅白色, 边缘灰褟色[18]。

卵:椭圆形, 长0.6~0.7mm, 米黄色[18]。

幼虫:头胸腹节的毛片以及第八至十腹节背面为灰黑色, 其余为黄白色[18]。

蛹:雌蛹体长15~23mm, 长筒形, 全体光滑, 头、胸及腹末均为黑褐色。雄蛹体长9~10mm, 黑褐色, 腹部第四至第八节背面前缘和第六、七节后缘各有小刺一列[18]。

1 3.2 生物学特性

蜡彩袋蛾一年发生1代, 以幼虫越冬, 成虫于4月中下旬羽化, 新幼虫于5月中下旬开始危害。雄幼虫7龄, 雌幼虫8龄。雄幼虫期306天, 雌幼虫期323天[18]。

1 3.3 危害特征

蜡彩袋蛾幼虫取食枝叶, 大发生时几天能将全树叶片食尽, 残存秃枝光干, 严重影响树木生长, 开花结果, 使枝条枯萎或整枝枯死。

1 3.4 防治方法

1) 人工摘除可见到树冠上的袋囊。

2) 采用黑光灯诱杀。

3) 在植物根部打孔直接注入内吸性杀虫剂如80%敌敌畏乳油、20%丁硫克百威乳油、5%吡虫啉乳油及2.5%氟虫腈乳油等5mL, 并用粘土封孔。

采用青虫菌6号液剂1mL/L液或BT粉剂1~1.25mL/L液喷杀幼虫, 每15天喷杀1次, 连续喷杀3次。

1 4 结论

家乡的树林作文 篇5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乡的树林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家乡的树林作文1

“香山红叶红满天”。家乡的枫林虽说比不上北京香山枫林的气势,但确实也把枫林上空的一小片天给染红了。

一场秋雨过后,家乡的枫叶一片一片地红起来,每到傍晚,枫叶在霞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动人。

鲜红的枫叶,挤挤地挂在树枝上,一层又一层,一串又一串。微风吹过,披着金色柔光的枫叶摇晃着。

树上的空几片叶子在风中打折旋儿向地面飘落,地上的几片叶子又在微风中腾起。

一片红叶飘飘悠悠地落在我的脚边,我捡起它,平铺在手中,精致的齿边呈深红色,越往中间越浅,一层一层,一段一段,红得鲜艳,红得可爱。

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枫树一排排站立在黑天鹅绒般的夜空喜下,站在碧玉般的星月下,站在弥漫着沁人肌骨的泥土清香的空气中,仍然让人感觉到它的红,它的艳,它的美。我爱家乡的枫树林!

家乡的树林作文2

在我的家乡,有一处我很喜欢的风景——小树林。那儿小树长得又粗又壮,非常讨人喜欢。

春天,小树发芽了,抽出新的柳条,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小树林里捉蝴蝶,可高兴了。

夏天,郁郁葱葱的树叶挡住了炎热的阳光,我们在树林里跑步,一直到满头大汗才停下来;到了晚上,我们就一家人在树下乘凉,我们小孩子就捉知了猴,运气好的时候,能捉一桶呢!

秋天,小树林里变成了黄色的海洋,树叶一片片;落下来,就像是一群蝴蝶在我面前飞舞,许许多多的叶子落了下来,铺在地上厚厚的一层层,好像黄色的毛毯一样。我们还在树下做了一个秋千架,玩着玩着,我们就情不自禁的陶醉在这美丽的风景里了。

冬天,小树林里光秃秃的,只有雪花还在飞舞;雪花姑娘给小树穿上了白色的婚纱,我们围绕着“新娘子们”在树林里打雪仗、堆雪人,可开心了!

我爱家乡的小树林,爱它四季的美景,我想要永远和它在一起……

家乡的树林作文3

有人喜欢雄伟的天安门,还有人四季如春的海南岛,而我却喜欢家乡的小树林。

春天,小树发芽了,长出了嫩绿的新叶。小鸟也开始活跃起来了,它们在树上蹦来蹦去,叽叽喳喳的叫着,欢庆着春天的到来,有的鸟衔来树枝泥巴开始在树上筑巢,看着它们忙碌的样子,心里真有点心疼他们。

夏天,树上的树叶又密又绿,遮住了毒辣的太阳,大人们摇着蒲扇,三三两两在树下乘凉,他们有的聊天,有的在打扑克,而小孩子们往往扛着竹竿,拎个塑料袋,头努力的向上仰着,他们在干吗?原来是在粘知了。

秋天,金黄的树叶纷纷落下,树林好像突然亮堂起来,那些隐藏在树叶中的鸟窝显现出来,一个、两个、三个`····真多呀!一看到有人来,鸟妈妈就在鸟窝边飞来飞去,好像怕人去伤害他的孩子似的。

冬天,小树林很少听到小鸟的叫声,小鸟都到哪儿去了,大概怕冷都到窝里睡觉拉吧!我真心的祝愿它们能睡个好觉。

这就是我家乡的小树林,一个美丽地方,我爱家乡的小树林!

家乡的树林作文4

我的故乡在山东黄河三角洲,我爱故乡的苹果。

春天,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一棵棵可爱的苹果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霖,它们伸展着圆滑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清明节刚过,苹果树的枝头就开满了无数的花骨朵,花骨朵是浅红色,是那样的鲜艳,那样的可爱,随着天气的渐渐变暖,花朵也渐渐长大了,大约在四月下旬的时候,苹果花与其他的花一样,争先恐后的怒放了,但就在这时候,也有几朵害羞的花儿还打着朵儿呢。

秋天,苹果树挂满了苹果,把枝条都压弯了。苹果圆圆的,果皮也十分的平滑,摘下一个品尝品尝,啊!果皮比较厚的,果汁也不算多,果肉酸中还带点涩。

有的苹果青中带黄,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有的深红漫紫,色泽鲜艳,有的黄澄澄的,还有的绿的鲜亮鲜亮的,大大小小的苹果是色彩各异,果香扑鼻。

没有熟透的苹果又酸又甜,并且很脆,熟透的甜津津的,而且有点软,叫人越吃越爱吃,有一次,我吃苹果吃得太多

家乡的树林作文5

家乡是我最喜爱的地方,但家乡的小树林更值得我留恋。

春天,万物复苏,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蝴蝶、鸟儿、蜜蜂都在小树林里飞来飞去,“叽叽、喳喳”唱着动听的歌曲,我们来到小树林里,捉蝴蝶、听歌曲、观察蜜蜂,非常开心。

夏天,烈日炎炎,我们再次来到小树林里,这里枝繁叶茂是我们乘凉的好地方,在那里玩耍每天都快乐无比。

秋天,开花结果我们在那里吃着香甜可口的果子,看着红红的枫叶,感到那些成熟的果子就像一张张笑脸在和我们打招呼。

冬天,冰天雪地,银装素裹,树枝、房屋、大地都穿上了一件白色的外衣,这时的小树林显得格外纯洁、淡雅。

啊!家乡的小树林,你虽然没有森林的宽广,也没有花园的娇艳,但你仍是我们心中的最爱。

家乡的树林作文6

春姑娘悄悄地走进森林,给万物撒下春光,顿时万物一片生机,看着树木枝头上渐渐地长出嫩芽,像婴儿刚出生一样茁壮成长,每棵树都换上绿绿的新衣服,给人一种美感。

炎热的夏天即将到来,树叶也渐渐地长大,像一把雨伞,好似为了给它身边的伙伴遮风挡雨,花朵儿仰着笑脸感谢着大树为它们遮风挡雨,时常有小朋友在树木中穿梭,玩得不亦乐乎。

秋天慢慢地临近,看着一片片飘落的树叶,听着唰唰的响声,一片片金黄的叶子像美丽的邮票飘飘悠悠地落下来,走在上面还有一点小心翼翼的感觉,生怕破坏这美好的天然地毯。

我最喜欢的季节到了,那就是寒冷的冬天,树林就换上了白色的棉袄抵御寒冷,我们经常会去森林玩雪,和我的小伙伴一起堆雪人、打雪仗、在树林里奔跑,树林里的树木就像是保卫我们的卫士,看着我们成长,寒冷的冬天也阻挡不了我们去小树林的脚步,欢快的笑声在小树林里回荡。

这就是我们的小树林,虽然它不能和那些有名的高山河流相比,可它却是我们儿时的伙伴,陪伴我们成长,是我们不可缺失的朋友。

家乡的树林作文7

我的家乡在长葛南席仝庄村,我非常喜欢家乡的小树林。

春天,野花露出了笑脸,小草正在努力生长,大树爷爷的树叶也正在发芽,小燕子在大树爷爷的肩膀上休息。

夏天,树叶绿油油的,都把小树林封的严严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就连蓝蓝的天空都看不见了。野花开的遍地都是,各种各样的颜色都有,红的、白的、黄的、粉的、紫的、蓝的,就好像童话里的王国!

晚上,吃完饭了,我们一家人拿着手电筒去捉蝉,有的已经爬到大树上了,有的才从洞里出来。

秋天到了,枫树的叶子也慢慢的变红了,松柏显得更绿了。落叶在小树林中慢慢的飞舞着,满地都是。我和妈妈玩捉迷藏,她总是找不到我。

到了冬天,枫树、银杏叶、白杨树都没了叶子,光秃秃的,一场大雪过后,树枝上挂满了雪,雪姑娘给大地盖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一眼望不到边的雪景好看极了!

我最喜欢我家乡的小树林了,永远也忘不掉那里的美景!

家乡的树林作文8

我的家乡的小路上有很多杨树,真像一个个一直守着家乡的小战士。

春天的春姑娘来了,看见了一直守着我们家乡的杨树,可真可怜呀!不怕风吹雨打,也不怕小孩子欺负它。可真勇敢!杨树的叶子在春姑娘的陪伴下更加绿了,树枝也越来越壮了,长得也越来越高了。

时间越来越快了,转眼间,夏天来了。夏哥哥也看见了杨树不怕风吹日晒。顿时大太阳发出了强烈的光线,想要把世界蒸发了。人们想要凉快一会儿,杨树就会挺身而出。用它的大伞给人们乘凉。

秋天的秋姐姐来了,随着天气渐渐凉了树叶开始发黄了,脱落了。我非常喜欢那掉落的叶子,枯叶就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美丽极了。突然来了一阵秋风,杨柳在风中扭动着腰肢,跳起了舞。

冬天的冬爷爷来了,杨树的叶子没了。雪给杨树穿上了一件白色的棉服,树枝被雪压弯腰了。一片片雪像白色的地毯。

我喜欢一年四季的杨树,更爱我的家乡。

家乡的树林作文9

我的家乡有一片美丽的树林,它深深地吸引着我。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往前走,树林就会呈现在眼前。每次回老家,我都迫不及待地向它飞奔而去。

树林里,一棵棵挺拔高耸、枝繁叶茂的大树,犹如站岗的边疆战士,雄壮威武。我仰视着它们,惊叹不已!树叶密密层层的,挡住了我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我仔细一看,大树的种类繁多,松树、柏树、栎树,还有白桦等等,你依着我,我靠着你,左邻右舍,和谐共处,为小花遮风挡雨,供鸟儿筑巢栖息。突然,有几只松鼠不知从什么地方钻了出来,它们分别爬上树干,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我们是树林卫士,我们要保护树林,爱护家园。”

一阵风吹来,树枝随风舞动,叶子翩翩起舞,相互触摸着,发出了沙沙沙的响声。啄木鸟在不停地敲着树干,黄鹂张开了美丽的歌喉,布谷鸟也咕咕咕地叫着,欢快的交响乐回荡在树林的上空。

风停了,音乐也停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树林。

家乡的树林作文10

我爱家乡的小树林,那里一年四季都留着我的足迹。

春天,树上的积雪融化了,一滴滴的雪水顺着枝杆,按着节奏往下流着。树林里很平静,一群麻雀从上面飞过,偶尔有几根鸟毛飘飘悠悠落下来。

慢慢树上长出了嫩绿的小芽,地上长出了嫩绿的小草,开出了黄色、粉色,桔红色的小花,站在那里真像来到了童话的世界。

夏天,树林变得密密麻麻,站在那里,很是凉爽,这是多么好的避暑场所。一丝丝的花香迎面而来。真是仙界也比不上咱这捧!

秋天,树上的叶子都变成了黄色、桔红色,一阵秋风吹过,片片叶子像一只只彩蝶飘落到地面上。小柿子也变黄了,像一个个蛋黄,其令人眼馋,但它不能吃,因为它是涩的。

冬天,漫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满视野密密麻麻的都是雪。树上、地上,就连我们的帽子上也都沾满了雪。但我们并不怕冷,在那里滚着雪球,玩着打雪仗,欢笑的声音传遍了整个树林。

我虽然已离开那里,但我还记得那里的景物,还记得那里的乐趣,还记得那里的花草。这是因为我爱家乡的小树林。

家乡的树林作文11

我的家乡有一片小树林,那里四季都很美丽,我特别喜欢那里,所以我经常到小树林里玩耍。

春天,小林的树木都吐出了嫩绿的叶子,长出了新的枝条,树林的小溪解冻了,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这是春天的音符吧,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这是春天的眉毛吧,野花也开了不少了,真像春天的眼睛啊,小鸟也从南方飞回来了,“唧唧喳喳”的叫个不停,为小树林增加了许多生机。夏天,树木长得郁郁葱葱,密密层层的枝叶把蓝天都给挡上了,野花也都开了,真像一个光彩夺目的大花坛。秋天,树林的树叶都变黄了,一阵秋风吹过,黄色的叶子都落了下来,野花也都谢了,只有野菊花还在开放,这些菊花仙子各有各的姿态,颜色也非常鲜艳,红的、紫的、淡黄的、浅绿的,美丽的菊花争相开放,真是美丽。冬天,一下起雪来,树林就像带上了一顶白色的帽子,小朋友都来到小树林里打雪仗、堆雪人,玩的可开心了。

我爱家乡的小树林,更爱我的家乡。

家乡的树林作文12

我的家乡在枝江市顾家店镇罗家河村,那儿有个不知名的小树林。它十分美丽,是避暑的好去处。

春天,树木刚泛青,一个个芽苞像刚睡醒的小娃娃揉着惺忪的眼睛。不久,芽苞裂开了,树枝上长出了嫩绿的枝叶。瞧,它们换上了春天的长裙,一片翠绿,多像一匹绿丝绸啊!让人看了有种舒心的感觉。微风吹来,树枝摇曳,发出沙沙的磨檫声,就像春姑娘在歌唱。

夏天,树们更绿了,就像穿上了翠绿色的长衫。太阳像在玩射击,把一束束光芒都射到每一个角落。可当你走进这片树林,就感觉走进了另一个世界,与太阳隔离,再也不会被炎热干扰。它真是一个天然的绿色空调房啊!此刻,你若在里面画画,听音乐会感觉十分惬意。

秋天,一阵阵秋风无情地脱掉了它们的衣裳,那片片纷飞的树叶就像彩蝶般飞舞。不久,地上就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踩上去软软的,还发出沙沙的声音,就像秋天的赞歌。此刻,我最喜欢慢步在秋天的树林里。

冬天,一棵棵树光秃秃的,既没了美丽的头发,也失去了漂亮的外衣。雪花飘飘洒洒,为它们盖上雪白的被子。但是,它们哪里肯睡觉?仍然像一个个士兵昂首挺胸地站立着,等待春天的到来。

我爱美丽的小树林,它的每一季都是一首动听的歌!

家乡的树林作文13

在我们村南有一片小树林,那里有很多树,像一个个卫士一样,挺直地站在那里守护着这个村庄。

走进树林,空气是那么清新,让人那么的舒服,那么的心旷神怡。

春天时候,一棵棵大树上面的树芽宝宝穿着一身嫩绿的衣服,戴着一顶淡黄色的帽子,大树的脚下长着嫩绿的小草,像一个绿色的地毯,大树就站在那个地毯上。

夏天,大树的叶子渐渐变多,可是乘凉的好地方。走进那里,一瞬间头上的汗消掉了很多。地上的小草也变得浓密了许多。清晨小鸟们在树林开会,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树叶们就认真倾听并记录着会议精神。

秋天到了,大树们脱下碧绿的戎装,穿上金黄色的外衣在秋风中扭动着身姿,只见一片一片叶子就像金色的蝴蝶飘然落下,仿佛整个世界都在看他们跳舞。

冬天大雪纷飞,小树林就像格斗勇士一样脱去上衣,赤裸着身子抗击着严寒,给人以不一样骨感美。西北风刮起的时候,他还会调皮地吹起口哨,令人敬佩不已。

家乡的小树林,你的四季都令我着迷!

家乡的树林作文14

我的家乡是一个风景秀丽、气候怡人的小山村。那里有幽深的山,清澈的溪水和漫山遍野的花朵,但我最爱的还是我家门前那片小树林。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树儿们都发芽了,小草从土里探出脑袋来,好像在对我们说:“欢迎你们来作客!”时不时传来的几声鸟叫为寂寞的树林增添了无限生机。早晨起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香,让人顿时神清气爽。

炎热的夏天,骄阳将树叶们染成了碧绿色,远远望去,小树林好似一片绿色的海洋。这时,它便成了孩子们的“游乐园”。小朋友们在树林里捉蝴蝶、荡秋千,玩得不亦乐乎。到了傍晚,树林又成了大人们的“纳凉圣地”。忙碌了一天的村民们聚在树下聊天、下棋,别提有多惬意了!

金色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树上都结满了香甜的果实,给树林带来了绚丽的色彩。农民伯伯在树林里摘果实,忙得满头大汗,但脸上却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偶尔飘落的黄叶伴随着浓浓的秋意将小树林绘成了一副美丽的风景画,让人心旷神怡。

冬天的小树林是宁静的,腊月一到,洁白的雪花给树木们穿上了白色的新衣,这儿成了一片粉妆玉砌的世界。

我爱家乡的小树林,这片令我魂系梦牵的醉人美景。

家乡的树林作文15

我们家前有一片小数林,非常多。

春天,小树枝上钻出许许多多的嫩芽,翠绿色的,像小婴儿刚刚苏醒。树皮穿上了一件崭新的衣裳,软软的,又很光滑。

夏天,树木葱葱笼笼的,茂密的枝叶把整片大地的阳光挡住了,像是要给我们乘凉似的。椭圆形似的叶子,像一把把翠绿的小扇子,帮人们挡住了炎热,让天气变得凉爽起来。树上的果子多的数不清,让人们在大树下乘凉,也可以边吃果子边聊天。

秋天到了,金黄色的落叶慢慢地飘落下,像是在欣赏秋天的美景。落叶一片一片地飘落下来,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而这些“蝴蝶”的到来,让秋天更加美丽。光秃秃的树杆,一样挺拔,一样高大,和夏天一样。

家乡的树林 篇6

目前,研究红树林引起的波浪衰减主要有三种方法:现场测量、数值分析以及物理实验模拟。因红树林生长环境的特殊性,现场测量代价较大,故现场测试数据不多[1,2,4,5,6],且相关研究主要是在测得波浪要素和红树林基本参数的基础上,研究不同因素对于波浪衰减率的影响的定性分析。数值模拟分析中一般将红树林简化为刚性圆柱体,通过在波浪数学模型中引入植物引起的波能耗散系数来做计算分析[7,8,9]。该法不受观测设备和实验场所的限制,但需要红树林的准确生态几何特征参数,然而由于这些参数的实测数据的缺乏,限制了其结果的普遍应用。

鉴于以上原因,物理模型实验成为更常用的研究手段,且其实验结果可作为数值计算的参数。本文采用桧柏作为模型树原型[10],对比研究波浪在不同周期不同水深分别通过淤泥质滩地和红树林的消浪效果,并选取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一组消浪系数公式。实验结果对建设防浪林有一定指导意义。

1 实验方案

红树林消浪实验在天津大学海岸工程实验室的波浪水槽中进行,水槽长32 m,宽0.5 m,高0.8 m,最高可造波高10~13 cm的波浪。水槽进口处装配RFM—110型不规则波造波机,水槽两端均装有消浪网。影响红树林消浪的因素主要为种类组成、植被密度、树带分布方式、树龄以及树带宽度,现主要关注红树林树带宽度对消浪效果的影响。根据我国广东及海南海滩典型红树林外形特性[9],结合实验水槽的几何尺寸,确定模型的几何比尺为1∶10。为了研究红树林对波浪衰减的影响,实验中在模型树前5 cm和树后5 cm处各布置一个波高仪,实验水槽布置如图1所示。实验对同一树带宽度、同一水深、同一波浪周期的每一组波高重复实施3次实验,记录其进入模型树前和通过模型树后的波高。为模拟红树林生长的滩地环境,实验取来自天津大港的黏性粉沙质淤泥,搅拌后让其自然沉降5 d后,铺入实验段底部。

模型实验所用植物模型需结合红树林的外形特征,按一定的几何比例,采用木棒、PVC塑料圆管等制成。部分实验研究将红树林简化为刚性柱状,还有一些研究用PVC塑料圆棒做树干、塑料仿真树叶做枝叶制成的模型树进行消浪实验[11],然而这样的处理并不能如实地描述红树林的外形特征。所以现在用桧柏树枝作为模型树原型,并根据我国南海海岸红树林的几何形状将其修剪为形似红树林外形的模型树,其外形特征见表1。植物模型在刚性树干消浪实验研究中通常采用的布置方式为矩形、交替性和梅花形。由于实验水槽几何尺寸限制,本实验选择矩形植树方式。模型树的行距和株距以两树之间树冠外延刚好接触但不刺入对方为标准,取行距和株距均为15 cm。

现主要研究红树林树带宽度对波浪衰减的影响,所选择的模型树宽度分为45 cm(4排)、90 cm(7排)和150 cm(11排),相应原型红树林宽度分为4.5 m、9 m和15 m。实验水深取刚好到达树冠底部、树冠中央和刚没过树冠即水深为20 cm、30 cm和40 cm三种。11排模型树布置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

因为波浪的大部分能量集中在4~12 s的重力波内,而我国沿海波浪周期一般为4~8 s,根据几何比尺可知其时间比尺为1∶3.16,即实验的波浪周期应在1.26~2.53 s之间。实验选择三组波浪周期,分别为1.2 s、1.5 s和1.8 s。根据实验水槽的造波条件,实验选择三组实验波高,分别为5 cm、8 cm和11 cm。

为对比有无坡度对消浪效果的影响,实验还测了坡度为1∶25的斜底上不同模型树宽度的消浪效果。各组实验的实验条件,包括坡度、水深、波浪和模型树宽度等见表2。

注:各组实验均铺有淤泥;每组实验由34=81个实验组成;第1组实验无树,相应的模型树宽度实指淤泥海滩宽度。

2 实验结果分析

随机选取水深30 cm,周期1.5 s,波高8 cm的其中一组实验,绘制波浪经过测试区域前后的波形图,如图3所示。图3(a)为平底无树滩地实验组,图3(b)为平底有树滩地实验组。由图可见,波浪在通过测试区域后波高都减小了即波浪发生衰减,而且有植物情况下衰减幅度更大。

图4为平底无树滩地、平底有树滩地和斜底有树滩地在波高为8 cm,周期为1.2 s时,波浪衰减率随水深的变化趋势。

由图4(a)可知当行进波周期为1.2 s,波高为8cm时,波浪经过不同宽度的淤泥质底床时均发生衰减,且随着水深增加而减小,主要原因为随水深增大,泥床对水波的响应减弱,非线性效应也随之减小。

由图4(b)和图4(c)可知,与图4(a)无模型树时不同,有模型树时波浪衰减率会随着水深的增加迅速增加。究其原因,是因为波浪是大量水质点做椭圆形运动的结果,当树冠处于波浪通过区域时,树枝的摇摆破坏了水质点的有规律椭圆运动,而且随实验中水深的增加,运动区域的树枝会越多,对波浪的破坏也就越大。

将图4(b)和图4(c)对比还可发现,有坡度时的波浪衰减率略大于平底,这可以由波浪在浅水中的变形理论解释,有坡度时,水深相对于平底时沿程减小,使得波浪的波长减小、波高增大,水质点运动变得剧烈,导致波浪在通过植物带时,带动树枝的运动更为剧烈,故其遭到的破坏越大。

图5为平底无树和有树滩地在周期和水深分别为T=1.2 s、h=30 cm和T=1.5 s、h=20 cm时,不同波高时波浪衰减率随模型树宽度(带宽)的变化趋势。由图5(a)和图5(b)可知,当淤泥质滩地上植入模型树后,消浪效果显著提高,约为无树淤泥质滩地的3~4倍,且随模型树的宽度增加而迅速增加。其次,无树滩地和有树滩地的波浪衰减率,在水深和周期一定的条件下,来波波高越大消浪效果越好。主要原因是波高越大的波浪,其水质点的运动就越剧烈,当进入淤泥质滩地后,由于床面形态变化,水质点的有规律运动越容易被打乱。而当其进入模型树中,带动树枝运动,树枝的运动更使得波浪中水质点的有规律运动遭到破坏,所以消浪效果会比淤泥质滩地更加强烈。

图6为平底无树、平底有树和斜底有树滩地在水深h=40 cm,模型树宽度90 cm,不同波高时,波浪衰减率随波浪周期的变化。由图可知,在相同水深时,波高一定时,随着波浪周期的增大,波浪通过淤泥质滩地和有植物滩地时,波浪衰减率均减小。这是因为周期变大时,波长变大,波浪较平缓,使得水质点的运动剧烈程度减弱。此外,由图还可知来波波高越大,消浪效果越好,与图5结论相同。

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针对3个实验组,选取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作量纲分析。主要影响因素为水深h,波高H,周期T,铺泥厚度δ,沿波浪传播方向树带宽度b,水密度ρ,重力加速度g。根据量纲分析的一般方法,需选取3个量纲互不相关的量作为基本量。本文选取水深h,、周期T和重力加速度g作为基本量,可以得到如下无量纲量。

可得到无量纲的表达式

由前述分析可知,波浪衰减系数k和这四个无量纲量是非线性关系,考虑到自然界中变量间常见的指数关系,故可用如下函数关系表达。

式(3)中,α与x1、x2、x3、x4为待定系数。

对式(3)等号两边取自然对数,得到双对数函数模型,从而转化为线性形式

经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得到公式中各参数的值如表3所示,代入上式得到以下各实验组消浪公式。

平底无树滩地

平底有树滩地

斜底有树滩地

4 结论

选用桧柏树枝作为红树林模型,采用矩形布置分析其引起的波浪衰减特性,得到如下结果。

(1)有植物覆盖的滩地消浪效果明显好于无植物覆盖的滩地,约为其3~4倍;相同水深和波浪条件下,随着植物带宽度增加,波浪衰减率迅速增加。故实际中种植的红树林应具有相当的宽度以获得较好的消浪护岸效果。

(2)相对于平底,有一定坡度时的滩地消浪效果更好,所以在实际建设防浪林时应考虑设置一个坡度。

(3)植物模型在消浪实验研究中采用其他植被密度和树带分布方式的消浪效果还需进一步研究。

摘要:根据中国南海红树林的外形特征,将桧柏树枝按照一定几何比例修剪,在波浪水槽中测试不同水深和波浪条件下,波浪通过不同宽度淤泥质滩地、平底有植物滩地和斜底有植物滩地的衰减率。结果表明有植物覆盖的滩地的消波效果约为淤泥质滩地的3~4倍;随着水深增加淤泥质滩地的波浪衰减率减小,而有植物覆盖的滩地的衰减率增加;植物带宽度为150cm的衰减率是宽度为45 cm时的2倍,且坡度为1∶25的斜底消浪效果略好于平底情况。选取影响波浪衰减的最主要因素水深、波高、波浪周期及植物带宽度等作为基本量,将其无量纲化,并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到消浪系数公式。实验结果对建设防浪林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红树林,波浪衰减,多元线性回归

参考文献

[1] Quartel S,Kroon A.Wave attenuation in coastal mangroves in the red river delta,Vietnam.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2007;29:576 —584

[2] Voluong H P,Massel S R.Experiments on wave motion and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at Nanhai,can gio mangrove forest,Sourhern Vietnam.Oceanologia,2006;48:23—40

[3] Alongi D M.Mangrove forest:resilience,protection from tsunamis,and respones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2008;76:1—3

[4] Brinkman R M.Wave attenuation in mangrove forest:an investigation through field and theoretical studies.Australia,Townsville:James Cook University,2006

[5] Bao T Q.Effect of mangrove forest structures on wave attenuation in coastal Vietnam.Oceanologia,2011;53:807—818

[6] 颜学恭,曾祥培,许德新,等.长江中游防浪林效能效益分析与研究.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7;30(3):51—53Yan X G,Zeng X P,Xu D X,et al.Investigation on energy dissipation benefit of wind-wave protection forests in middle reach of Changjiang river.Engineering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1997;30(3):51—53

[7] Voluong H P,Massel S R.Energy dissipation in non-uniform mangrove forests of arbitrary depth.Journal of Marine Systems,2008;74(1/2):603—622

[8] Suzuki M,Narayan S.Wave dissipation by vegetation with layer schematization in swan.Coastal Engineering,2012;59:64—71

[9] Horstman E M,Dohmen-Janssen C M.Wave attenuation in mangroves:a quantitative approach to fields observations.Coastal Engineering,2014;94:47—62

[10] 白玉川,杨建民.植物消浪护岸模型实验研究.海洋工程,2005;23 (3):65—69Bai Y C,Yang J M.Model test of vegetation on the bank to attenuate waves and protect embankments.The Ocean Engineering,2005;23 (3):65—69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相关知识

写枫树林的写景作文
家乡的杨树作文10篇
我爱秋天的枫树林作文600字
家乡的杨树作文
枫树林作文三年级
枫树林作文(15篇)
美丽的枫树林作文(精选10篇)
家乡的杨树作文4篇
松树林里会有些什么蘑菇?
枫树林作文(汇总16篇)

网址: 家乡的树林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278673.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大班数学有趣的排序教案
下一篇: “江行枫叶几何里,春至梅梢次第花

推荐分享